吉林大学各院院长名单
A.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的学院领导
院长 杨文胜 主持学院、教学中心全面工作 副院长 徐家宁 负责本科生教学工作 副院长 庞广生 负责科研、学科建设、外事工作 副院长 孙俊奇 负责研究生培养工作 副院长 宁德宽 负责日常行政管理、工会、离退休、安全保卫、实验室建设、协管财务工作 副院长(兼) 李勇 负责本科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 院长助理 薛亦深 协助院长负责实验室管理及北区日常工作 院长助理 郭玉鹏 协助院长负责教学工作 院长助理 王振旅 协助院长负责校企、校地合作相关工作
B. 吉林大学历任校长
历任主要校领导:
姓名 时期 上任年份 卸任年份 担任职务 备注
林枫 东北行政学院 1946年10月 1950年3月 院长
王一夫 东北行政学院 1950年3月 1950年8月 院长
王一夫 东北人民大学 1950年8月 1951年10月 校长
吕振羽 东北人民大学 1951年10月 1955年7月 校长 今在吉林大学南区逸夫图书馆(已改作艺术学院教学用)内有一座纪念铜像。
吕振羽 东北人民大学 1952年11月 1955年7月 党委书记
佟东 东北人民大学 1954年9月 1954年11月 代理党委书记
江剑秋 东北人民大学 1954年11月 1955年9月 代理党委书记
匡亚明 东北人民大学 1955年9月 1963年5月 校长
匡亚明 东北人民大学 1959年3月 1963年5月 党委书记 1966年文革开始后被吉林大学学生从南京一路押回长春批斗,改革开放后年年作为重要人物纪念。2009年新建匡亚明人文社科大楼。
刘靖 吉林大学 1963年5月 1968年11月 代校长
王贵德 吉林大学 1968年11月 1973年5月 校革命委员会主任 文革开始后,吉林大学改名回东北人民大学,但文革结束后,此项改动并不被官方认可。
宫维桢 吉林大学 1974年12月 1975年11月 党委书记
杨国凤 吉林大学 1975年12月 1978年7月 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
胡绍祖 吉林大学 1978年7月 1984年2月 党委书记
唐敖庆 吉林大学 1978年7月 1986年1月 校长
温希凡 吉林大学 1984年2月 1987年12月 党委书记
伍卓群 吉林大学 1986年1月 1995年12月 校长
胡德宝 吉林大学 1988年3月 1989年10月 党委书记
樊万清 吉林大学 1989年10月 1993年9月 党委书记
刘中树 吉林大学 1993年4月 1995年12月 党委书记
刘中树 吉林大学 1995年12月 2002年12月 校长
王文金 吉林大学 1995年12月 2000年6月 党委书记
吴博达 吉林大学 2000年6月 2002年12月 党委书记
吴博达 吉林大学 2002年12月 2004年7月 校长 据传言因个人经济问题离职
张文显 吉林大学 2002年12月 2008年3月 党委书记
周其凤 吉林大学 2004年7月 2008年11月 校长 上任期间在校内推行改革,争议性人物。
陈德文 吉林大学 2008年3月 党委书记
展涛 吉林大学 2008年11月 校长 原山东大学校长
C.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的现任领导
院长:刘寒冰 党委代书记:王小东 副书记兼副院长:方长春 副 院 长:李世武 副 院 长:时玉平 副 院 长:贾洪飞 副 院 长:金立生 副 书 记:孙恒
D. 吉林大学法学院的历任领导
2001年6月,霍存福任院长,徐卫东、赵新华、吕岩峰、李洪明、李新田任副院长;孟宪铎任党委书记,李新田任副书记
2004年12月,学院行政领导班子换届,徐卫东任院长,张旭、冯彦君、黄文艺、陈殿友任副院长。
2005年5月,增补于莹同志为党委副书记。
2006年4月,李新田同志调至校出版社工作,张光宇同志任党委副书记。
2008年12月,学院行政领导班子换届,姚建宗任院长,张旭、李建华、蔡立东、黄文艺、张光宇任副院长。
2009年3月,学院党委换届,李洪明任党委书记,于莹、赵洁任副书记。
2012年12月,学院行政领导班子换届,学校任命姚建宗继续担任院长,任命李建华、蔡立东、孙学致为业务副院长,张光宇为行政副院长。
2013年3月,学校任命李洪明继续担任法学院党委书记;4月,任命赵洁继续担任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徐杰任法学院党委副书记。
2013年5月,任命杜宴林兼任法学院副院长。
2015年4月,学校任命蔡立东担任法学院院长。
2015年11月,学校任命徐岱、任喜荣为法学院副院长。
(4)吉林大学各院院长名单扩展阅读:
学院现设六个教研部、两个法学核心期刊:《法制与社会发展》与《当代法学》,以及英美法律研究中心、欧盟法律研究中心、东亚法律研究中心、德国民商法研究中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研究中心、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研究中心、WTO与中国法制研究中心等七个研究机构。
有40项成果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司法部法学教材优秀成果、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二、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