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法律硕士复试名单
⑴ 全国招收法律硕士的高校
可招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校共有48所,它们分别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东大学、烟台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海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西北政法学院、兰州大学。
2007年30所新增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名单
中央民族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沈阳师范大学 上海大学
同济大学 东南大学
宁波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华侨大学
南昌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中南大学
暨南大学 广东商学院
深圳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重庆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大学
青海民族学院 新疆大学
09年就是以上那么多所学校。
我想请你注意的是:
1.能招法律硕士的学校越来越多,考的人越来越多,有泛滥的趋势。
2.法律硕士一般是自费,学费贵。
3.很多人认为法律硕士=法学学士
⑵ 福州大学法学研究生好考吗
福州大学法学研究生的录取难度较大,竞争日益激烈。
厦门大学法学院的招生政策调整,导致报考福州大学法律硕士的热度上升。尽管专业课分数普遍不高,复试分数线保持在国家线水平,录取平均分稳定在340分左右。最低录取分数线与国家线持平,建议目标分数在340分以上以确保录取稳定性。
福州大学法学专业的考取难度相对较高,特别是在福建地区,实力较强的考生可以考虑报考。然而,考生需了解,竞争程度逐年加剧,因此准备充分,提升自身实力至关重要。
总体而言,福州大学法学研究生的录取难度较大,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竞争意识。对于有意向报考的考生而言,需提前做好充分准备,以提升录取机会。
⑶ 法学考研最容易调剂的大学有哪些
调剂在考研中是很常见的现象,选择考研调剂专业其实是有一定的技巧的。法学类专业考研调剂比较好的学校有西北大学、江南大学等。
法学考研调剂最容易的大学
西北大学(211);
江南大学(211);
北京联合大学;
西华大学;
福州大学(211);
石河子大学(二区)(211);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11);
浙江工商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新疆大学(二区)(211);
长春理工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
华侨大学;
河南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法学考研调剂需要什么条件
考研调剂的基本条件:
1.须符合招生简章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
4.考生初试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初试科目中未设置数学的考生,调入初试科目设有数学的专业,需在复试中加试数学。
5.第一志愿报考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出照顾专业到其他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调入地区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调入地区对应的调出专业学科门类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体育学与体育硕士、艺术学与艺术硕士、中医学与医学临床硕士中的中医类专业、工学照顾专业与工程硕士照顾专业之间互调以照顾专业内部调剂的政策执行。
6.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可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7个专业。
7.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到该计划以外录取;未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为该计划录取。
8.参加单独考试(含强军计划、援藏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
9.开展自划线改革试点高校,校内调剂政策按上述要求自行确定。
法学硕士也可以调剂到法律硕士(法学),也就是学术性的硕士可以调剂到专业型的硕士。这种情况可以发生在一下两种情形中,一是报考A院校的法学硕士(学术型),因故没有被录取,这时候可以联系院校看是否招收法律硕士(法学),并且是否有调剂名额,这种情况下调剂更容易些,因为报考的是同一所院校,另外现在很多学校在招收法学硕士,面试的时候会征询你的意见,看你是否在没有通过复试的时候愿意调剂到法律硕士(法学);第二种情形是报考A院校的法学硕士(学术型),因故没有被录取,调剂B学校的法律硕士(法学)。
⑷ 福州大学简介
福州大学(Fuzhou University),简称福大,创建于1958年,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福建省三所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国家”111计划”、“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截至2021年8月,学校办学主体位于旗山校区,在福州、厦门以及泉州等地拥有多个校区, 校舍建筑面积170万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总值超46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8亿元;设有27个学院(含1个独立学院和1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设90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培育(重点)学科、10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有教职工3217人,在校普通本科学生38855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14771人。
● 学院设置
学校现有19个以本科生培养为主的`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物理与信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管理学院、法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软件学院、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紫金矿业学院、八方物流学院等,设置64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门国家精品课程,30多门省级精品课程。另外,学校还设有研究生院(筹)、继续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以及至诚学院、阳光学院等2个独立学院。
● 学科建设
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7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3个省级重点学科。已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即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和工程硕士(含16个工程领域)。
● 办学规模
目前在校全日制学生26000多名,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近4000名,本专科生22000多名,此外各类专业学位研究生1600多名,成人教育学历类学生近8000名。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培养了博硕士研究生、本专科毕业生9万多名。学校为国家教育部批准可招收外国和港、澳、台地区本科生、研究生的高校。
● 党政领导
校党委书记陈笃彬研究员,校长吴敏生教授,校党委副书记林翔研究员,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新民研究员,校党委副书记陈尚义研究员,副校长陈国南教授、房贞政教授、付贤智教授、范更华教授、高诚辉教授、王健教授。
校史沿革
福州大学创办于1958年,校园座落在福州市西郊闽江之滨。福州大学坚持理工结合和多学科发展的指导方针,以厦门大学部分专业和专门化为基础,设立数学、物理学、化学、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化学工程、无线电工程、土木建筑工程、采矿冶金工程等9个系,分设数学、计算数学、物理学、无线电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铸造、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电机与电器、无机物工学、基本有机合成、工业企业电气化、力学、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与桥梁、采矿工程、冶金工程等17个专业。
三年困难时期,福州大学压缩规模,调整合并科系,全校保留5个系、10个专业。
1966年至1969年,停止招生。
1970年,华侨大学的土木建筑工程系并入福州大学,新设了工业与民用建筑、水利水电工程、道路与桥梁3个专业;以原福建师范学院数学、物理两系为基础,增办教育系,设数学和物理两个专业,同时恢复矿冶系。
1973年,福建师范学院恢复,改名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教育系全部移交福建师范大学。
1978年,华侨大学恢复,福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的一部分转到华侨大学,另一部分仍留该校,维持原建制。
1978年,创办轻工系,设置轻工机械、食品工艺和食品包装3个专业;
1982年,增设工业管理系,下设工业管理工程专业和工业企业管理专业。
1982年,成立福州大学夜大学。
1983年,增设财经学院,设会计、计划统计、商业经济3个系,并把工业管理系并入财经学院。
1981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分别与国家电力部、煤炭部实行联合办学和长期协作办学。学校受省、部双重领导。
1997年12月,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行列[2]。
2010年6月,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2011年1月,学校被评为“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
2013年1月,学校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月,获批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委托培养院校。[17-18]
2014年7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6年8月,福州大学光催化团队申报的2016年度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即“111计划”)——“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创新引智基地”通过国家外国专家局组织的专家评审,获国家首批地方高校“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立项。
2017年8月,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批准福州大学“绿色石油化工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21个引智基地作为建设项目予以立项,这是福州大学第二次入选“111计划”。
2017年9月,福州大学入围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18年3月,福州大学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同月,学校入选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7月,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联合发文,决定“十三五”期间新增一批共建高校,福州大学入选。10月23日,福建省首家双授学位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福州大学梅努斯国际工程学院,在旗山校区图书馆博学厅举行揭牌成立仪式。
2019年2月,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7月,福州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深圳龙岗区华为总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20年10月16日,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