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在大学
字面意思为自由教育,但其涵义却非常丰富。liberal ecation最初指在古希腊时期,给自由男人的教育。这里的“自由男人”指的是相对于奴隶、工匠等那些听从他人命令进行工作的人。而自由的男人则往往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道路。到了近现代,liberal arts ecation逐渐成为大学教育的代名词,相对于具体的职业教育,liberal ecation强调对“人”的教育,而不是对“技艺”的教育,它关注的是如何把一个人教育成一个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价值观念和道德操守、了解文化差异的健康个体。Liberal ecation是美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它通过对学生的全面教育,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一般来说,在liberal arts ecation系统下,学生需要学习艺术、历史、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内的课程。在接受了足够广泛的学习后,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一个专业方向,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因此,虽然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学科、新问题层出不穷,但美国的大学教育依然是紧抱传统。
与中国的大学教育一样,美国的大学本科教育一般需要四年时间,也要求学生选择某一特定的专业。但除此之外,中美大学教育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首先,双方对大学教育功能的定位不一样。就如其名字liberal ecation所表达的一样,美国人认为大学本科教育是一个自由人最基本的教育,它帮助一个体成长为一个具有理性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健全人。而中国的大学教育,由于历史和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原因,还被定位成培养某方面专业人才的专才教育。双方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之目标是为了培养健全的个体,使其成为一个称职的文明社会公民;而后者之目标在于培养工具式的人才。由于两者在目标上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因此中美大学教育在其他诸多方面也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别。他们又可以集中地体现在专业选择和课程设置上。
中国的大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确定了某一专业。并且,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学期,就开始学习专业课程。并且,中国的大学课程中,专业课程(包括核心课程和相关课程)至少占到总课程数的60%以上。而美国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并无专业之分,而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学习一些公共科目。这些科目一般要涵盖一些几各大系:文学、艺术、历史、哲学、人文、社会、数学、科学等几大领域。学生在经过比较广泛的教育后,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以及了解各个学科的内涵。
因此只有到了大学三年级,学生才有机会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专业,并且一般会有一个学术顾问给学生指导。
在确定了专业后,学生开始学习专业课程。但专业课程的比例一般不超过所有课程的1/3。因此,可以想象,美国的大学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宽度、平衡性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基本的历史、人文和哲学教育能够保证毕业生至少具备基本的现代公民素质。而对不同领域的广泛而不深入的涉略,能够让毕业生保持对科学的兴趣,从而为研究生阶段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2. 美国大学与中国大学的区别
天道留学老师为您介绍一下区别,仅供参考:
一、美国考大学不分文理科
要了解美国大学与中国大学的区别,最重要的是明白美国大学教育的本质。
在中国,高考分文理两科,而文科、理科又“水火不相容”,报考了理科就不能报文科,反之亦然。
而在美国,考大学是不分什么文科理科的,学生们也没有这样的概念,许多学生进入大学时,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上哪个专业哪个系,先入了学再说,等到二、三年级时才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
美国的大学之所以在学生入学时不急于让学生选择自己的专业,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美国本科十分注重“通识教育”: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在美国,到了研究生才是以专业教育为主。
另外一个就是学生刚从高中毕业,对自己的能力以及将来究竟要学什么还不是很清楚,所以希望让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有一个适应、学习、了解的过程,然后再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美国的大学,有公共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之分。在公共课程方面,数学、英语、写作等是所有学生都必须修的,其它的就各取所需了。
二、,美国大学没有“班级”
中国上大学在入学时已经定好了进入哪个系,然后对新生较多的进行分班,比如中文系一班、两班、三班等。此后的四年大学生活,就以班为基础,每个班有班长,还有各科代表等,模式与中小学一样。
所谓同窗,主要就是指同班同学,除了选修课外,大家在四年中上同样的基础课与专业课,四年下来,结下深厚感情。所以,班级不但是学生的核心组织,也是大学的基础。
而美国大学的所谓“班级”,是以学校为单位的,所有同一年进入大学的学生,就是一个“班”,与中文的年级意思相近。所以讲到班级,美国大学生的概念只有“某某年班”(相当于某某届),比如耶鲁大学1990年班、哈佛大学2012年班等。
三、美国大学生通过宿舍建议感情
美国的大学没有“班级”,学生每天与不同的同学打交道,那么他们又是如何建立感情的呢?
美国大学生之间建立感情的主要基地之一是学生宿舍,住在同一个房间的,往往以后就是好朋友。由于没有班级,所以住在同一宿舍中的人,选择专业往往各不相同,可以是学化学的,也可以是学音乐的。
由于大多数大学的学生宿舍只给一、二年级学生使用,所以住在同一宿舍中的人,基本上在第三年就分手了,有些可以继续结伴在校园外面找房子住,有些就回家住。
也有不少学校的住宿规定是每年重新组合,因为一到暑假,学生必须全部搬出宿舍,到暑假过后再回到学生宿舍时,就不一定是原来的宿友了。
除了宿舍之外,参加各种学生社团也是加强同学间相互联系的重要途径。校园内的兄弟会、姐妹会及各种兴趣团体五花八门,参加这些学生团体不但能够满足课外活动的需求,也是联谊的重要方式。
四、学校通过学业和学费管理学生
美国的大学没有“班级”,那么学校是如何对学生进行管理呢?
简单说来,学校主要从学生的学业以及学费方面管理学生。美国的大学绝大多数实行学分制,学生修完规定学分即可毕业,学校会根据学生每年取得的学分情况,监督学生是否在规定的期间内选择专业并按时毕业。
一般来说,学生最迟必须在第三年时将专业定下来,也就是将自己归属到某一个系或学院,如果到第三年学生还没有将专业定下来的话,就很难在最后一年里完成规定的学分,也就是说不能按时毕业。
五、美国大学不考核就业率
至于“美国大学不考核就业率吗?”这个问题,从理论上说,学生的就业率根本不是大学教学的考核指标,也没有任何教师或学系、学院会因此受到压力。
但美国有不少大学评级机构,这些机构在对大学评分时,是会考虑每所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的,就业率越高,对学生的吸引力就越大,这是毫无疑问的。
在选才过程中,大学把社会和家庭因素当作衡量学生“品格”的一项指标。你以后在一生的事业中是否有克服艰难险阻的品格,是你成功的关键。而这种品格,从你上大学前如何“克服生活的挑战”,能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来。
有些人误传,没听说过的大学一定不是好大学。这不是事实。美国有很多大学,有的大学曝光率比较高,例如排行榜、体育比赛等,所以这些大学常被人们所熟知。但也有很多大学,学术非常优秀,由于曝光率不高,人们对它的了解相对少些,既便如此,这些大学仍然是好大学。
小结:
中美大学现阶段的差别的确很大,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虽然中国的高等教育在近年来虽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北大清华等国内顶尖名校在世界排名也越来越靠前,但中国教育资源分配(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极度不均衡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我们无意崇洋媚外,只是从客观评价的角度来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大学无论从教学质量、学术水平、软硬件设施等方面都比国内大部分大学要好的多。如果有条件,可以一试。
3. 中国大学生与美国大学生作业的不同之处
1、考上大学:抄
美国学生为了能从袭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好好学习.
中国学生为了考上大学而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好好学习.(注:美国大学“宽进严出”;中国大学“严进宽出”)
2、向老师发问:
美国学生为了装懂而向老师发问,还认为坐的横七竖八才能更好与老师交流.
中国学生则为了装懂而不向老师发问,还认为坐的端端正正是对老师的尊敬.
3、解题方法:如果老师给出同一道题目:“现在是12点整,时针和分针正好重合,请问要经过多长时间时针和分针才能再次重合?”老师语音刚落,美国学生的反应是不约而同的拨动腕上的手表,用这种其实很聪明的“笨方法”,看时针和分针什么时候才能再次重合.而在场的中国学生立即拿出纸和笔,埋头列出一大堆公式并开始计算.
4、受教育方式:美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放羊”,十分轻松,所以他们大多数喜欢异想天开,想象力无比丰富.
中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一种“填鸭”,辛苦的很,题海战术他们不怕,怕就怕那种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因为有的时候,他们确实转不过弯来.
5、数学头脑
美国学生一般不大有数学头脑,不得不长期依赖电子计算器.
中国学生都是数学天才,口算心算水平一流.
4. 在美国留学的国内学生多吗
到美国留学的中国人很多,中国居赴美留学人数来源地第一名。
据California Digital Library统计,美国大学留学生数量里,中国留学生占到了1/3,在各大国内高校里也是人数最多的,达到了30万至40万不等,数量之多,堪称史上最高。不难看出,中国学生在美国留学中的影响力和地位仍然不可撼动。
美国留学的好处
第一,教育水平比较雄厚,是公认的教育领域比较好的国家,名校数量多,每年在世界排名榜里有一半来自美国。另外,美国学校的文凭含金量也非常高,不管在中国或者其他国家,有着美国毕业文凭去找工作或继续深造都会更容易被认可。
第二,学分制灵活,美国学校的好处就是灵活的学分。也就是说,读美国大学的时间可以是两年到四年,只要大家满足学分的标准。不需要按照规定读完4年本科,通过所有考试才能毕业并拿到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书。并且,美国有许多学校之间的学分制度都是通用的,可以在一所学校得到一些后可以转到另一所大学继续,不用从零开始修学分。
第三,美国学校注重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大家去可以根据课程和专业的难易程度,以及自己是否感兴趣来选择相应的专业,只要能完成标准定的学分即可顺利获得毕业证。
5. 中国大学生和美国大学生的区别
一、美国大学生身兼数职。
与我们在国内听到的消息是一样的,为了能够让孩子更早的学会独立,美国家庭很早就会让孩子出来打工,年纪较小的孩子一般是会做一些如送报、送牛奶、修剪草坪等事情,虽然不会赚到特别多的钱,但是美国家庭认为这样能够训练孩子的独立能力以及动手能力。而年纪较大一些的,例如美国的大学生们,除了要应付繁重的功课外,还要参加社团、参与社区活动、学校的兼职以及社会兼职等,提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为今后找工作打好基础。 相比我们国内的大学生,上课总是逃课,课余也懒得参加社会活动,也从未有兼职赚钱的想法,只会呆在寝室里打游戏、上网、看韩剧,没钱了就向父母伸手,反差相当的大,也让我感到深深的惭愧。
二、美国大学生懂得适当消费。
由于美国地域广阔,一般大学生都会拥有自己的汽车。相对于国内汽车的价格,美国的汽车是十分便宜的,买一辆新车绝对不会让人吃力。但是我发现,大多数的美国大学生,在购买汽车的时候,都会选择二手车,而不会是新车。另外,我还发现一个很特别的现象,虽然美国大学生从小就开始打工,即使身上资本足够,在租房的时候也会选择和同学合租,而不会要求单独租房。
我不得不说,这就是美国适当消费的文化,只要是学生,就会形成一种“不乱挥霍”共识,日常生活支出精打细算。相比国内大学生,吃要吃最好的,每周末都下馆子大吃特吃,买要买最好的,还想买奢侈品,通过依赖父母的金钱来攀比消费任何事情,实在可悲。
之前澳际留学老师和父母说美国大学生怎么独立和自强,我都觉得那是他们想象,为了引导我们瞎编的,现在我觉得很惭愧,虽然我在美国呆的时间不是很长,并没有更多机会去深刻的了解美国大学生和中国大学生本质区别的东西,但是光是这两点,就足以让国内大学生感到惭愧。我们应该向美国大学生学习,至少学会独立,学会自强,希望写下的这些文字,能够引起国内学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