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科研立项名单
㈠ 关于1984年春晚
王碧云,生于1931年,祖籍台湾彰化。受家庭熏陶(父亲王庆勋是中华口琴会创始人),王老师自幼学习钢琴、手风琴、口琴,打下了良好的音乐基础。她从1952年至今,一直在总政歌舞团从事手风琴演奏,曾多次立功获奖。在几十年的演奏生涯中,王老师随总政歌舞团多次出访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朝鲜等国家,她的手风琴演奏受到了各国观众及音乐家的高度评价,前苏联报刊对总政歌舞团演出的节目评论中把王碧云誉为“金手”。多年来,她改编了不少优秀的手风琴作品如《步步高》、《晚会圆舞曲》、《水兵圆舞曲》等, 受到人们的喜爱。手风琴是王碧云老师的毕生热爱的事业,她对手风琴的执著追求至今丝毫不减。目前,她仍然坚持教学和练琴,并参加各种演出活动。她那双眸子依然神采飞扬,纤弱的身躯依然精力充沛。
张自强夫妇将他们对艺术执著的爱传给了下一代。在他们的启迪和精心培育下,几个孩子从小都爱上了手风琴,并成为出色的手风琴演奏家。女儿张力萍曾经是中央乐团的手风琴独奏演员,儿子张国平15岁就考入中国广播艺术团。他们经常举办家庭音乐会,手风琴重奏成为了一家五人的节目。他们根据外国古典乐曲改编的五重奏曾在电台播出;他们又曾同时登台在人民剧场演出。一家五口,同执一种乐器,而且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这在中国恐怕是独一无二的。
尤其是张自强之子张国平,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作为一名优秀的手风琴演奏家,他不但具有娴熟高超的演奏技艺,而且具有深刻、细腻的音乐表现力。他曾多次在北京音乐厅成功地举办了独奏音乐会。又曾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手风琴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他还曾与母亲一道在美国洛杉矶、达拉斯举办“母子手风琴音乐会”,获得很大成功。近年来,他多次代表中国出访了世界各国,2001年,他又在美国五大城市成功地举行了个人巡回音乐会。他的出色表现曾得到世界著名手风琴大师、丹麦哥本哈根皇家音乐学院莫根斯·埃尔加德教授的高度赞扬。
作为中国手风琴事业的开创者之一,张自强老师非常关心中国手风琴事业的发展。目前他担任中国手风琴学会会长职务。在他带领下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共同制定了手风琴的长远发展规划和工作战略。他认为,中国手风琴作品的创作是当前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没有创作就没有发展。中国手风琴作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手风琴事业发展的需要。为了推动中国手风琴创作,张老师倡导和组织了第二届中国手风琴作品比赛。这次比赛评出了体裁多样、风格各异的手风琴作品二十余首,丰富了中国手风琴的作品资源库。目前他们正在筹备第三届乃至更多的作品比赛活动。
谈起采访张老一家,张自强老师一直是谦虚地推托。他说,用一个“爱”字就可以表达他们全家对手风琴的感情。他们也仅是中国众多的手风琴热爱者中的一员。面对着这对年逾古稀的前辈,我这个作晚辈的心里再一次涌起热潮,再一次被他们对手风琴事业的无私和热忱所感染。
人生短暂,事业永恒。中国手风琴正是有了一批这样执著的奉献着,才有了今天的新气象。中国手风琴的后继者将在老一辈的激励下,为手风琴事业努力耕耘。
最后,让我们一起为也为张老一家祝福,同时也为中国手风琴事业祝福。
㈡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的科研情况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设有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世界史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经济与社会史研究所、简帛研究中心、科技考古研究中心、十五至十八世纪世界史研究所、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研究所、阿拉伯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简帛研究中心、科技考古研究中心分别于2006年、2007年入选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03-2010年6月,该院教师在海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49篇,出版学术著作95部。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155项,到账科研经费2084万元。其中,承担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4项,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专项3项,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0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及一般项目23项,《清史稿》修订工程4项,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工程4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34项,其中,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11项,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3项,全国重大考古新发现2项,该院还主办有《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人文论丛》、《简帛》等公开发行的学术集刊。其中,《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已连续出版25辑,在国内外同行中有重要影响,2007年入选CSSCI学术集刊刊源。
该院拥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和“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2006年,“211工程”二期建设项目“中国文明进程与世界历史整体发展”顺利通过国家验收。2008年,“新资料整理与中国古代文明进程研究”、“世界历史整体发展中的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研究”这两个“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成功立项。2004年11月,历史学、哲学、文学三个一级学科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为依托,共同承担了“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二期建设项目“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创新基地”的建设任务。2008年,科技考古研究中心成为“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拓展项目平台。
㈢ 武汉大学东湖分校和武汉东湖学院是同一所学校吗
不是,武汉大学东湖分校法学院是公立的专门为法学专业的分校,直属于湖北大学。专
主要属培养的就业去向:
1.各级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的主要工作岗位。
2.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机构、社区、司法助理岗位。
3.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中的法律事务部门。
4.新闻出版单位的法律专栏、专版的采访编辑岗位。
5.其他适合相关专业或个人特点的岗位。
武汉东湖学院是一所民办的理工科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主要院系有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