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研究生2015推免名单
1. 上海大学接受调剂的研究生吗
上海大学接受调剂。但是也会调剂到其他分数相对较低的专业,或者有招满的冷门专业,对考生肯定存在一定影响,就是不能满足自己想要报考的专业。
(1)上海大学研究生2015推免名单扩展阅读
教育部规定,考生如果符合复试条件而不能在第一志愿院校参加复试的,考生档案应送至第二志愿院校或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调剂。 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由于招生计划的限制,有些考生虽然达到分数线,但并不能被安排复试或复试后并不能被录取,对这些考生,招生单位将负责把其全部材料及时转至第二志愿单位,这个过程即称为考研调剂。
考研调剂基本要求
1.须符合招生简章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
4.考生初试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初试科目中未设置数学的考生,调入初试科目设有数学的专业,需在复试中加试数学。
5.第一志愿报考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出照顾专业到其他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调入地区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调入地区对应的调出专业学科门类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体育学与体育硕士、艺术学与艺术硕士、中医学与医学临床硕士中的中医类专业、工学照顾专业与工程硕士照顾专业之间互调以照顾专业内部调剂的政策执行。
6.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可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7个专业。
7.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到该计划以外录取;未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为该计划录取。
8.参加单独考试(含强军计划、援藏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
9.开展自划线改革试点高校,校内调剂政策按上述要求自行确定。
2. 推免生的学校名单
2011年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院校名单 院校名称 所在省市 院校名称 所在省市 北京大学 北京市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省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市 华中农业大学 湖北省 清华大学 北京市 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省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市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省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市 湖北大学 湖北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市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省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市 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省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市 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省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市 三峡大学 湖北省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市 湘潭大学 湖南省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市 湖南大学 湖南省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市 中南大学 湖南省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市 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省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市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省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市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省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市 南华大学 湖南省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市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省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市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省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市 吉林大学 吉林省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市 延边大学 吉林省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市 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省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市 东北电力大学 吉林省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市 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市 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省 外交学院 北京市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省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市 南京大学 江苏省 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市 苏州大学 江苏省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市 东南大学 江苏省 中央音乐学院 北京市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省 中国音乐学院 北京市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省 中央美术学院 北京市 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省 中央戏剧学院 北京市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省 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市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省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市 南京邮电大学 江苏省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市 河海大学 江苏省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市 江南大学 江苏省 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市 南京林业大学 江苏省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北京市 江苏大学 江苏省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市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市 南京农业大学 江苏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市 南通大学 江苏省 南开大学 天津市 南京医科大学 江苏省 天津大学 天津市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省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市 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省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市 中国药科大学 江苏省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市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省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市 徐州师范大学 江苏省 天津外国语大学 天津市 南京艺术学院 江苏省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市 扬州大学 江苏省 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市 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省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市 南昌航空大学 江西省 复旦大学 上海市 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省 同济大学 上海市 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省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市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省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市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省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市 南昌大学 江西省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市 辽宁大学 辽宁省 东华大学 上海市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省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市 沈阳工业大学 辽宁省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 东北大学 辽宁省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市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省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市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省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市 大连交通大学 辽宁省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市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省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上海市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省 华东政法大学 上海市 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省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市 沈阳农业大学 辽宁省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市 中国医科大学 辽宁省 上海大学 上海市 大连医科大学 辽宁省 重庆大学 重庆市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省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市 沈阳药科大学 辽宁省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市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省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市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省 西南大学 重庆市 大连外国语学院 辽宁省 四川外语学院 重庆市 东北财经大学 辽宁省 西南政法大学 重庆市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 安徽大学 安徽省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省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省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省 宁夏大学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省 宁夏医科大学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省 青海大学 青海省 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省 青海师范大学 青海省 安徽中医学院 安徽省 青海民族大学 青海省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省 山东大学 山东省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省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省 厦门大学 福建省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省 华侨大学 福建省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山东省 福州大学 福建省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省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省 济南大学 山东省 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省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省 福建中医药大学 福建省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省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省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省 兰州大学 甘肃省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省 兰州理工大学 甘肃省 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省 兰州交通大学 甘肃省 山东艺术学院 山东省 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省 青岛大学 山东省 甘肃中医学院 甘肃省 山西大学 山西省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省 太原科技大学 山西省 西北民族大学 甘肃省 中北大学 山西省 中山大学 广东省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省 暨南大学 广东省 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省 汕头大学 广东省 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省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省 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省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省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省 广州医学院 广东省 西北大学 陕西省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省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省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省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省 深圳大学 广东省 西安理工大学 陕西省 广州大学 广东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省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省 西安科技大学 陕西省 南方医科大学 广东省 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省 广西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 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省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 西安工程大学 陕西省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省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省 广西艺术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 西安外国语大学 陕西省 贵州大学 贵州省 西北政法大学 陕西省 贵阳医学院 贵州省 西安美术学院 陕西省 遵义医学院 贵州省 长安大学 陕西省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省 四川大学 四川省 海南大学 海南省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省 河北大学 河北省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省 河北工程大学 河北省 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省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河北省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省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省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省 河北联合大学 河北省 西华大学 四川省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省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省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省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省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省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省 燕山大学 河北省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省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河南省 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省 郑州大学 河南省 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省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省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省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省 西藏大学 西藏自治区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省 新疆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河南大学 河南省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省 石河子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省 新疆医科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省 新疆师范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龙江省 云南大学 云南省 东北石油大学 黑龙江省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省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省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省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省 昆明医学院 云南省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省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省 哈尔滨医科大学 黑龙江省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省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省 浙江大学 浙江省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省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省 哈尔滨商业大学 黑龙江省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省 哈尔滨理工大学 黑龙江省 温州医科大学 浙江省 武汉大学 湖北省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省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省 武汉科技大学 湖北省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省 长江大学 湖北省 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北省 宁波大学 浙江省
3. 上海大学研究生录取名单
上海大学研究生录取名单如下: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通过考生网上报名、学院公开选拔、择优录取,经学校审核通过,同意拟录取陆佳宜配睁如等1326名推免生(含32名直博生)为2022级上海大学研究生。公示期为2021年10月22日—11月4日,如对拟录取名单有异议,请于公示期间与上海大学研究生院联系。
上海大学,位于上海市,是上海市属的综合性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
4. 上海大学和同济大学新闻传播考研
同济大学是名校,新闻与传播专业一般,2016年考同济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总分347,与上海大学相专比较,分数差不属多345;但二个学校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原则上说,上海大学与同济大学不在一个层次,比较不太合适。
5. 上海大学研究生院接受推免生容易吗
上海大学是211学校,接受推免生的要求根据学生本科学校和专业,以及上海大学该专业的热门程度和招生人数而定。如果本科是985院校的推免生,个人觉得会比较容易被录取。
6. 有谁知道上海大学研究生复试权重初试与复试个占多少
上海大学研究生初试和复试的权重相同,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各占50%,即初试成绩*50%+复试成绩*50%=总成绩(四舍五入取整数)。
上海大学研究生按照各专业招生名额以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排序,同时综合衡量考生的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名单经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由研究生院官网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不少于10个工作日,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上海大学研究生的复试将依据国家A类地区指导线的基础上,根据当年招生规模、考生生源、师资、已接收推免生人数等因素,按照不低于120%进入复试的比例划定我校最低复试分数线,实行差额复试,择优录取。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者,经统考初试合格后,复试时还须加试二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考试方式为笔试,每门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