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业录取原则
A. 大学录取规则
所有考生按成绩排队,所有专业同时录取。首先,对队列中第一名考生考察其第一专业志愿。如其第一志愿专业未满额则将该考生录取到该专业,完成对该考生的处理并取队列中下一名考生。
如其第一志愿专业已经满额,则将该考生考分减去预先设置的相应级差并将其插入考生队列的相应位置,完成对该考生的处理并取队列中下一名考生。
例如,某高校规定: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实行专业级差的办法,第一、二专业志愿之间级差分数为3分,其余专业志愿之间级差分数为1分。假设考生丙报考了此高校,其分数为590分,专业志愿分别为A、B、C、D、E、F。在进行专业分配时,如果考生丙的A专业志愿符合专业录取要求,那么该考生被录取到A专业;如果该考生没有被A专业录取。
则其成绩按专业级差办法减去3分,按照587分与报考B专业的考生一起排序,参与B专业录取;如果B专业仍然未被录取,则其成绩会再被减去1分,按照586分与报考了C专业的考生一起参与C专业录取。以此类推。
特别提醒: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不再采用专业级差的方式录取考生。当然,具体采用哪一种方式由高校自己决定,并在《招生章程》中对社会公布。因而,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前,一定要认真的研究学校发布的《招生章程》,对于其中的重点要仔细理解。再次提醒,是《招生章程》,而不是《招生简章》!
B. 为什么有的大学专业录取时是优先录第一专业
录取时,会先处理全部考生的第一志愿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未被录取的考生继续参加第二志愿的录取;第二志愿录取结束后,未被录取的考生继续参加第三志愿录取,以此类推。
考生E第一志愿报考金融学,第二志愿报了计算机类。如果他第一志愿金融学未能录取,假设此时计算机类专业还有最后2个名额,则他的第二志愿计算机类也没有机会——计算机类专业最后2个名额会被考生G、H瓜分,计算类专业的最终录取线是597分(考生H的成绩)。考生E成绩虽然比计算机类专业的录取线更高,但没有被该专业录取。
专业优先的录取规则下,出现上述这类情况是很常见的。原因是每个专业都会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只有在第一志愿未招满的情况下,才会录取第二志愿的学生。这就是专业优先录取规则的坑。
(2)大学专业录取原则扩展阅读
对于大多数中高分进档的考生,建议采取稳妥的策略——专业优先录取规则下是不适合冲一冲的。建议考生第一志愿选择比较有把握且自己喜欢的专业,尤其对于很注重专业的考生而言,更应该稳妥为上。
其次,考生的多个专业志愿间要有较明显的梯度,遇到零梯度的两个专业要懂得取舍,确保前一个志愿不能录取的情况下,后续的专业志愿仍有较明显的分数优势,避免连续错失多个志愿的机会。
对于低分进档的考生而言,专业优先却是比较有利的一种规则。如一些考生选学校时“冲一冲”,预估自己会低分进档,此时第一志愿就可以选择稍好(相对于自己的分数略高)一些的专业——中高分段考生即使报考了这些次好的专业,也是排在比较靠后的志愿;
低分考生将它放在第一志愿,反而在志愿顺序上享有优先权。即使冲的专业录不上,这些低分考生也只是回归自己的本位——最低分区中的专业始终是虚位以待的。
C. 关于大学本科专业录取的规则
大学本科专业录取的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录取流程规范化:
- 高等学校需按照规定程序,按时完成提档、阅档、退档、审核等各环节工作,确保考生电子档案的正常周转和录取工作的顺利进行。
- 对未能按时或不按要求完成相关环节工作的高等学校,省级招办有权代为录取。
录取批次安排:
- 各省级招生委员会需根据本地区招生工作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高等学校的录取批次。
- 同一高等学校和同一学历层次的招生计划应安排在同一批次录取。
- 同一高等学校的不同专业可以安排在属于同一学历层次的不同批次录取,但同一专业和同一学历层次的全部招生计划须安排在同一批次。
录取体制与要求:
- 高等学校招生继续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
- 录取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需合格。
- 统考成绩需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且符合学校调档要求的考生,其录取的专业由高等学校自行确定。
- 各省级招生委员会负责监督和检查高等学校执行国家招生政策和招生计划完成情况。
以上是大学本科专业录取的主要规则,这些规则旨在确保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和高效进行。
D. 关于大学专业录取问题
1、你被一个学校投档后,学校会按照你填报的专业志愿,挨个进行检索,哪个满足录取要求,就录取哪个专业,如果你填报的所有专业都不能被录取,学校才会看你是否填报了专业服从调剂。
2、当所有被投档的考生填报的志愿都检索录取后,学校再查看没有被录取的填报了专业服从调剂的考生分数,如果学校还有没有招够考生的专业,学校就会按照填报了专业服从调剂考生的分数高低录取这些考生。
3、每个学校专业的录取原则你可以学习一下:
高校有四种专业录取规则:
方式1、分数优先,即分数清
方式2、分数优先 + 专业级差
方式3、专业优先,即专业清
方式4、专业优先 + 专业级差
为了讲解方便,我们在需要的时候举例一名考生的分数是600分,而高校的专业级差是 3-1-1-1-1。
方式1、分数优先,即分数清
由于是分数优先,把所有考生的分数大排队,按照分数从高到低检索。当检索到某一位考生600分考生时,看他报的第一专业是否还有空额,如果有则录取,他的录取结束。如果没有空额,仍然以600分的成绩再看他的第二专业是否有空额,如果有则录取,他的录取结束。如果没有空额,则再继续以600分的成绩看他的第三专业是否有空额,以此类推……。
方式2、分数优先 + 专业级差
由于是分数优先,把所有考生的分数大排队,按照分数从高到低检索。当检索到某一位考生600分考生时,看他报的第一专业是否还有空额,如果有,则他的录取结束。如果没有空额,则减去3分变成597分插入排队的后面598和596分之间。后面当检索到597分时候,这位考生的第二专业视同为第一专业与其余报该专业的考生比拼,如果能成功录取,则他的录取结束。如果仍然未能录取,则减去1分变成596分插入排队的后面597和595分之间。后面当检索到596分时候,这位考生的第三专业视同为第一专业与其余报该专业的考生比拼,如果能成功录取,则他的录取结束。以此类推……。
方式3、专业优先,即专业清
由于是专业优先,把所有考生按照其第一专业分成不同的队列,每个队列的考生都按照分数顺序排队,每个专业根据排队考生的分数顺序依次录取,录满为止。所有考生第一专业都录取完了之后,再把剩余考生按照其第二专业分成不同的队列,每个对列的考生都按照分数顺序排队,每个专业根据排队考生的分数顺序依次录取,录满为止。以此类推……。例如对于一位600分的考生在排队录取其第一专业时候,如果排到他的分数还没录满,他就被录取。如果录满了,他就只能再排第二专业的队列看看是否还有空额,这时候如果那个专业按照第一专业排队已经录满,即便已经录取了比600分还低的考生,也是正常的。
方式4、专业优先 + 专业级差
由于是专业优先,把所有考生按照其第一专业分成不同的队列,每个队列的考生都按照分数顺序排队,每个专业根据排队考生的分数顺序依次录取,录满为止。例如一位600分的考生如果在第一专业排队被录取了,则他的录取结束。如果未能录取,他被减去3分,变为597分到第二专业的队列看看是否还有空额,这个时候还有从其它各个第一专业减3分后落下来的考生也来排队,大家同样再次按照减3分后分数顺序依次录取,录满为止。以此类推……。
一所高校,无论采取哪一种专业录取方式,如果考生所填报的所有专业都不能录取,再看考生是否服从调剂。如果考生不服从调剂,就只能退档。如果考生服从调剂,并且高校还有一些专业没有录满,则会把剩余的考生依据分数优先的原则去“填满”没有录满的专业。
E. 大学录取专业的原则是怎样的
您好,每一所大学在录取专业时又区分为采用的是(专业清)还是(分数清)的两种不同的模式。
1)专业清:的意思就是按照专业顺序把考生从高分往低分排序录取,这种模式比较类似于以前的梯度志愿,也就是谁先填,就录取谁,因为可以提档的考生都达到了院校的投档线了;
2)分数清:的意思就是把提档考生从高分往低分排序,再遵循专业前后顺序录取,这种模式比较类似于现行的平行志愿,以分数优先,谁的分数高就录取谁。
在采用不论是专业清还是分数清时,还需要区别专业录取时,是使用高考裸分,还是含照顾分的投档分,因为少数民族通常有照顾分,一些地区性的加分政策是否院校承认也是关键。这些都需要看这所高校的招生章程才能够知道,因为每一所高校都可以采取不同的模式。
所以按照:
1)专业清模式,假如您填写的第二个专业和第三个专业在评估第一专业时(也就是有人把您填写的第二专业和第三专业都放到了第一专业),而且评估第一专业时已经全部录满了,那么您3个专业都会滑档到服从调剂或是征集志愿;
2)分数清模式,您会被您填报的第二个专业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