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江苏大学教授

江苏大学教授

发布时间: 2021-01-29 10:27:01

1. 江苏大学副教授宋昌才是

叫机电和ug的,

2. 杜建国的江苏大学教授

杜建国,四川合江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管理学院副院长,管理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南京大学社会科学计算实验中心”和“中国区域发展监测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科技论文》和SSCI源刊《Econmic Modelling》评审专家。曾任江苏大学信息系副主任。2002年9月考入南京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管理学家盛昭瀚教授,并于2005年8月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6年1月~2009年6月南京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区域经济管理和社会科学计算实验方面的研究工作。2007年10月赴泰国ChiangMai大学参加“三国三校”交流。2008年11月随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国家信息中心、国家统计局部分领导赴欧洲学习区域监测方法与应用,2009年9月~2010年2月赴德国法兰克福金融管理学院留学。先后荣获江苏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并被列为江苏大学“拔尖人才培养工程”优秀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对象、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和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
从事管理科学的教学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区域经济管理、企业环境行为分析、风险管理等。先后在《Nonlinear Analysis: Real World Applications》、《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管理科学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学报》、《情报杂志》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被SSCI收录论文2篇,被SCI收录论文4篇,另有多篇论文被EI、ISTP和CSSCI收录。出版学术著作3部,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2项。并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市厅级一、二等奖6项。
主持或参与的项目主要有: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计算实验方法的企业环境行为分析与引导策略研究》(71171099), 主持, 在研.
2.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社会科学计算实验基本理论、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11&ZD169)子课题“计算实验方法在社会组织及企业行为中的应用研究”, 子课题负责人, 在研.
3.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供应链管理: 协调优化及其计算实现》(70731002) , 子课题负责人, 在研.
4.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基地重点项目《江苏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的目标、内涵和实施重点研究》(10JD006), 主持, 在研.
5.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基于计算实验的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分析及管理政策研究: 以太湖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和管理为例), 排名第二, 在研.
6. 江苏大学人文社科重点建设项目《中小企业发展系列研究》(JDR2006A01), 排名8/30, 在研.
7.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演化视角的长三角区域非均衡发展及协调对策研究》(07CJL028), 主持, 结项.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生命价值理论的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管制制度研究》(70773051 ), 排名第三, 结项.
9. 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基于博弈学习理论的企业组织治理演化研究》(70571034) , 排名第二, 结项.
1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区域发展演化及其相关政策研究》(20060400918) , 主持, 完成.
1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知识溢出的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研》(20090461080), 主持, 完成.
12.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演化及其相关政策研究》(0601020C), 主持, 结项.
13. 江苏省教育厅人文基金项目《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江苏省区域发展演化及制度安排研究》(08SJD6300005), 主持, 结项.
14. 江苏省教育厅人文基金项目《构建长三角地区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研究》(04SJD630015), 排名第二, 结项.
15. 江苏大学校高级人才基金《基于博弈学习理论的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演化研究》(06JDG025), 主持, 结项.

3. 成都大学、华南理工、江苏大学,连续发生哪3件事,让师生一言难尽

师生们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个安静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但是不知从何时开始,大学的这个清净之地,突然也变得喧闹起来,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

成都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江苏大学这三所高校都摊上了事,家长为此感到担心,而学生也更加忧心。

01 成都大学、华南理工、江苏大学,连续发生3件事

这些天大家都在关注的三件事情,这三件事情分别发生于三所重点大学,在校师生们对此,可以说是一言难尽。

第一件事情:华南理工大学王雨磊教授被解聘

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王雨磊教授被曝出对学生存在侵犯,华南理工大学在得知此事之后,立即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工作组,经过查实,王雨磊教授严重违反了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华南理工大学对于王雨磊给予了解聘的处理。

第二件事情:江苏大学一名学子坠楼身亡

江苏大学袁子健坠楼身亡的事件也让网友们很关注,袁子健在与自己的母亲告别之后,就从6楼的卫生间跳了下来,父母难以接受孩子在学校坠楼身亡的现实,家长质疑学校校方对此事有所隐瞒,而对于这一起事件的具体原因,警方还在进一步调查当中。

3、也要重视学校领导的心理健康

有的学校领导可能会面临很大的工作压力,比如这次成都大学党委书记毛洪涛在自己所留下的绝笔信当中,就写道到自己在成都大学工作一年,已经是头破血流,承受了很大的工作压力。

因此除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外,其实也应该关注和重视学校领导的心理健康问题。

互动话题:对于成都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以及江苏大学所发生的这三件事情,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下方的评论区中分享!

4. 江苏大学讲师凭副教授一般要多久,难吗 需要排队吗

记得我大一时的工图老师,五六十岁了还是讲师,也很正常。

5. 周爱华的江苏大学教授

学习和工作简历:
2010-至今 江苏大学药学院
2008-2010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药学院(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助理研究员.(从事抗癌药物的合成,筛选,酶催化的天然产物的糖苷化反应,糖化学研究)
2006-2008 美国堪萨斯大学 (University of Kansas) CMLD药物发现中心,博士后.(从事药用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高通量筛选)
2005 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化学系, 博士后(有机合成方法学)
1999-2004 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Mississippi State University),获有机化学博士学位 (同时还修完该校化工系博士毕业所需的所有化工理论课和工程数学课).
1995-1999 中国石化仪征化纤公司化工厂对苯二甲酸装置工作。
1991-1995 中国石油辽阳化纤公司化工一厂和芳烃厂工作。
1988-1991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系,应用化学 硕士学位
1984-1988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工学学士学位.
科研情况
曾在多套石化装置工作多年,不少时间在一线工作,对连续催化重整再生(UOP工艺),芳烃抽提,歧化及异构化, 二甲苯分离(旋转吸附分子筛分离),裂解汽油加氢,丙烷/丁烷制氢,PTA精对苯二甲酸装置(BP-AMOCO工艺)有非常丰富的开车,停车,正常操作及事故处理经验。除工艺外,对多种催化剂,对各种自动化仪表,自动化操作及连锁控制等也有相当的了解。
在美国11年期间,作为首要研究者实施和完成多项美国卫生署(NIH)和美国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NIH AI52218,NIH P50 GM069663,NIH P41 GM076302和NSF,EPS 012618),项目资助额超过500多万美元。
获得4项发明专利,帮助国内药企开发抗癌药物的合成工艺和质量标准的制定一项,帮助国内化工企业完成二个C9芳烃催化剂的研制和工艺路线设计的等科研项目。并发表(和待发)了高影响因子的国际一流的专业期刊的研究论文多篇。

6. 江苏大学哪个系最好

顶楼上说的,一楼的成绩好点就只能上河海啊?东南 南航之类的比你河海好太多版。 不懂就不权要乱说,报考还是要看专业的,如果楼主想来江大就看好专业:车辆工程,流体机械,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动力机械,医学检验。这几个专业在华东地区还是很强的,理工类的还有材料,机械电子工程等都不错,模具专业也挺好。
不过看你像是学文科的,江大工商管理专业估计是江大文科类最好的,也挺好,是省重点学科。院长梅强教授很牛的。

至于如果你是学文科的,来江大的确不是个好的选择
我只是看不惯一楼的那种语气,所以来说两句。顺便说下,我是江大机械专业毕业的。机械类的(包括汽车)找工作都很好找。

7. 请问江苏大学教师(讲师和副教授)待遇怎么样新进的教师有房子吗镇江这城市生活水平怎么样房价高吗

今年江苏大学讲师安家费大约在5-10万之间。具体专业不一样安家费也不一样。但是还是版有几万块钱的课题经费。权新进教师现在不分房子了。不过可以要求大学提供临时宿舍。目前镇江市生活水平不是很高。个人认为啊。市区房价大约在7000左右。郊区大约在6000左右。江苏大学里面有部分老师比较熟悉。学校环境不错。但是应届博士毕业生每个月拿到手的也就3000左右。3000块是包括住房补贴、课时津贴、职称津贴等在内的哦。现在江苏大学全部招的都是博士研究生。硕士已经进不去了。前几天去江大玩的时候发现他们的硕士毕业都要求发2篇SCI。而且影响因子要求都很高。一句话:如果你是博士的话,不如免试去当公务员。

8. 骆英的江苏大学教授

研究兴趣与研究领域:目前主要从事智能压电传感与驱动器技术、非均匀介质在多物理场作用下的耦合规律和失效问题及现代结构损伤监测新技术研究。
教育背景
2010年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 高级访问学者
2004.03-2004.09 荷兰Twente大学 高级访问学者
1997.04-2000.1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专业 博士
1985.09-1989.06 江苏工学院(现江苏大学)固体力学专业 硕士
1978.12-1980.12 镇江农机学院(现江苏大学)机械制造系 大学
教授课程:
博士生课程:压电测量学
多物理场耦合理论
智能材料与结构
硕士生课程:智能材料与结构
固体实验力学
本科生课程:智能材料与结构中的力学行为
研究成果:
代表性论文:
[1] Yong Dai, Bai Qiang Xu, Ying Luo, Hong Li, Gui Dong Xu.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of the interaction of laser-generated ultrasound with a surface-breaking notch in an elastic plate. Optics & Laser Technology. 2010, 42(2): 693-697.
[2] Ying Luo, Hong Li, BaiQiang Xu, Gui Dong Xu. SFEM modeling of ultrasonic guided waves propagation in layered viscoelastic film/substrate materials.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2010. (108): 123505-123511.
[3] 顾建祖,郝文峰,骆英,汤灿. 固有模态函数振动传递率损伤识别实验研究. 实验力学. 2010. 25(4):386-392
[4] Luo Ying, Shen Yi.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model for 2-dementional micro-actuator in MEMS-based data storage, World Journal of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2007, 3(4):315-320
[5] 骆英,刘红光, 赵国旗, 顾建祖.表面弹性波OPCM传感器标定.光学精密工程. 2008, 16(12): 2334-2340
[6] 骆英,王自平,顾建祖. 叠加偏移成像技术在混凝土损伤识别中的应用.无损检测,2008, 30(12):881-884.
[7] 骆英, 李忠芳. 混凝土结构缺陷检测中的叠前偏移理论及应用. 工程力学, 2009,26(2):182-187
[8] Jianzu Gu, Wenfeng Hao, Ying Luo. Investigation of damage identification for glass curtain wall based on Hilbert-Huang transform and transmissibility func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lling,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2011,13(5)
[9] 沈毅,骆英.OPCM动态传感性能有限元分析与实验研究.传感技术学报.Vol.17.3(2004.9):399-402
[10] 赵国旗,骆英等.基于压电正交异性分布式AE技术的初步研究,振动、测试与诊断,2003,23(4):268-270
[11] Hua S-Q, Luo Y, Zhao G-Q. High precision automatic measurement method of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 Guangdianzi Jiguang/Journal of Optoelectronics Laser,2007;18(7):820-823. Accession number
[12] Hua, Shi-Qun; Luo, Ying.High precision measurement of alignment error based on theory of interference ,Zhongguo Jiguang/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2006;33(1):76-80. Accession number
[13] Hua, Shi-Qun; Luo, Ying; Zhao, Guo-Qi.Method of measuring small rotating angle based on slit diffraction,Guangdianzi Jiguang/Journal of Optoelectronics Laser,2006,17(8):978-981. Accession
[14] Liu Q-H, Luo Y, Zhu B-Y, Zhu J-G. Novel SHM technique based on OPCM AE sensors. Jiangsu Daxue Xuebao (Ziran Kexue Ban) / Journal of Jiangsu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6; 27(2):172-175
[15] Fan X-H, Luo Y, Wu Y-X.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mposite beams subjected to dead load. Jiangsu Daxue Xuebao (Ziran Kexue Ban) / Journal of Jiangsu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6;27(1):75-78
[16] Gu Jian-Zu,Wang Xin-Wei, Luo Y. Application of OPCM sensors in structure health diagnosis . Journal of Vibration Engineering, 2007; 20(3):381-387
[17] Zhu J-G, Luo 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piezo-actuator. Yadian Yu Shengguang/Piezoelectrics and Acoustooptics 2006; 28(1):27-29+32
[18] Zhao G-Q, Shen Y, Luo Y. The sense investigation on orthotropic piezoelectric composite materials based on FEM. Journal of Test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2005; 19(1):98-102
[19] Shen Y, Luo Y, Zhu J-G.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n the OPCM sensors using FEM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Chinese Journal of Sensors and Actuators 2004
[20] Shen Yi,Luo Ying. Research on sensing characteristic of piezoelectric transcer based on AE numerical simulation. Instrument Techniques and Sensor,2005;9:47-8
[21] Wang Yu-Gang, Luo Ying, Liu Zu-Ting .Study on waveform acoustic emission technique for monitoring breakage in concrete materials.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05,24(5):803-807
[22] Gong Renrong,Cheng Zhiqin,Gu Jianzu,Luo Ying,Experimental study on modal acoustic emission for defect locating in structural materials,2006;25(3):176-179+192
Luo Ying, Tao Baoqi. The OPCM Strain Gauges for Strain & Stress Measurement of the Orthotropic Material Structures [J]. Acta Mechanical Solida sinica. 2000, 13(4):337-345.
专著:
柳祖亭、顾利平、骆英、顾建祖.桩基振动分析与质量监测.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
专利:
l 骆英、朱建国,S型压电微位移放大机构,发明专利,专利号:ZL03132072.4.
l 骆英、张礼华. 微型宽频带正交异性—声发射传感器, 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号:
l 骆英、刘军、张礼华、刘琼华等,微型宽频带正交异性声发射传感器,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1590468.
l 刘军、孟献丰、陈彩凤、邱艳芹、骆英. 一种PZT压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 公开号:CN101358388.
l 鲍丙豪,骆英. 一种栅结构磁电式磁场传感器及制作方法. 发明专利. 公开号: CN101545957
l 骆英,李传崴,鲍丙豪,朱步银. 一种基于压电串接结构的磁电层合材料. 公开号
在研项目:
l 《压电纤维复合材料有序生长制备技术及智能驱动/传感器件》国家(863)计划 2009.1—2011.12(110万)骆英(1)
l 《机械结构损伤检测中超声相控阵可控强度驱动和正交异性传感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75114)2009.1-2011.12(38万)骆英(1)
已结题项目:
l 《结构损伤检测中的应力波叠加偏移成像理论》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10672068)2007.1-2009.12(31万)骆英(1)
l 《微型涡轮发动机技术研究--子项目》国防科工委基础科研项目
(A2520060236)2006.1-2010.12 (50万/700万)骆英(1)
l 《基于应力波理论的ASHM技术的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20060299001)2007.1-2009.12(6万)骆英(1)
l 《基于高性能压电纤维的正交异性传感/驱动技术》江苏省高技术研究
(BG2006026)2006.4—2008.12(100万)骆英(1)
l 灵巧结构的损伤及失效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072026)2001.1—2003.12(4万/21万)骆英(2)
l 用于结构AE检测的连续分布式OPCM传感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0375069)2004.1—2006.12(21万)骆英(1)
l 工程结构参数传感测试机理研究江苏省科技厅
(BK2001213)2002.1—2005.8(40万)骆英(1)
l 基于连续分布式传感技术新型声表面波AE传感器机理研究江苏省“青蓝工程”2004.1-2006.12(5万)骆英(1)
l AE技术在土木工程结构及重大灾害预警系统中的研究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2005.1-2007.12(5万)骆英(1)
所获荣誉:
1、1986年科研项目“电磁涡流比拟”获机械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参加及完成者);
2、1995年“低吨位静荷载试验地锚杆反力装置的研究 ” ,编号( 95)苏科鉴字637号,获1999年度江苏理工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主持);
3、2004年陈宜周、王钟羡、骆英、林筱云《多裂纹问题积分方程方法》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4、2004年陈宜周、王钟羡、骆英、林筱云《弹性体裂纹问题的积分方程方法研究》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5、2005年《含压电和SMA灵巧结构损伤及失效问题研究》国防科鉴字[2004]第178号,2005年获国防科工委三等奖(2005gfj3372);
6、2005年《工程结构参数传感测试机理研究》通过验收,具权威机构鉴定(苏科鉴字[2005]第465号)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6年苏科基〔2006〕1号通知,该项目在2005年度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结题项目评议等级中荣获优秀等级;
学术与社会兼职:
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 江苏省重点学科—固体力学博士点首席学科带头人; 省“青蓝工程”优秀学术带头人; 机械工业“机械结构损伤检测评估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力学实验示范中心主任; 江苏大学校级创新团队带头人; 江苏大学土木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 兼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镇江市力学学会理事长; 江苏省质量协会认证委员会常务委员; 江苏省建设厅桩基检测单位资质审查委员会委员; 镇江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协会理事会理事。
重要学术活动:
1.2009年11月王自平博士生参加ICEM2009国际实验力学会议并作报告(新加坡)
2. 2012年8月参加第23届理论和应用力学国际大会(ICTAM2012)并作分组报告(北京)
3.2012年11月参加第二届国际实验力学研讨会、第十一届亚洲实验力学研讨会、美国实验力学学会2012年秋季研讨会、第七届国际实验力学高端科学及技术研讨会暨联合国际研讨会(ISEM-ACEM-SEM-7th ISEM12)(中国台北)4. 2011年11月参加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aser Application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并作报告(南京)5. 2011年11月参加第四届“二十一世纪的实验力学学科发展-海峡两岸实验力学研究会”并作报告(中国台北)6. 2011年11月参加香港-大陆纳米力学研究会并作大会报告(中国香港)7. 2011年8月参加World Conference on Acoustic Emission-2011并作报告(北京)8. 2010年王自平博士生赴马来西亚参加2010实验力学国际会议并作分组报告(马来西亚吉隆坡)9. 2013年8月赴西安参加2013中国力学大会并作大会特邀报告(西安)10. 2010年7月-9月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11. 2010年5月举办中美先进传感器及生物敏感技术workshop(江苏镇江,任大会主席)
2. 2009年9月骆英教授参加ESMC2009欧洲固体力学会议并作报告(葡萄牙里斯本)
3. 2008年11月骆英教授参加ICEM2008实验力学国际会议并作报告(南京)
4. 2008年8月骆英教授应邀赴澳大利亚参加ICTAM2008力学大会并作报告
5. 2007年11月骆英教授参加结构健康监测进展国际会议并作大会报告(南京)
6. 2007年10月骆英教授应邀赴加拿大参加ICAST2007并作报告
7. 2007年9月骆英教授参加IWSHM2007结构健康监测国际大会(美国)
8. 2007年9月顾建祖副教授、赵国旗副教授赴日本参加ICATEM’07实验力学先进技术国际会议并作报告
9. 2007年5月骆英教授参加SMSST’07世界智能材料与智能结构技术论坛并作报告(南京、重庆)
10. 2006年9月骆英教授赴韩国参加INABIO’07国际会议并作大会报告
11.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学部主任Shih-Chi Liu来我校学术交流
12. 美国南卡州立大学赵玉津教授我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13. 2004年骆英教授赴美国加州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在荷兰Twente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

9. 江苏大学的齐向辉副教授是 哪里人啊

走错路了少年,出门左拐去江苏大学

10. “老教授徐谊厚 周一、周三、周末在泰和” 你说的是江大2号们那个泰和广场吗哪里有个老中医联合诊吗

泰合广场就在武胜路和利济路交汇的地方

热点内容
大学宿舍内破 发布:2025-04-02 04:36:09 浏览:365
日照大学城音乐节 发布:2025-04-02 04:30:16 浏览:43
大学教授当厅长 发布:2025-04-02 04:23:11 浏览:663
关于大学生的书 发布:2025-04-02 04:14:07 浏览:876
大学生做家教被 发布:2025-04-02 03:55:44 浏览:247
俄语研究生导师打工 发布:2025-04-02 03:51:35 浏览:363
网警抓大学生 发布:2025-04-02 03:50:51 浏览:70
问他大学生 发布:2025-04-02 03:46:33 浏览:260
大学生创业想法新意 发布:2025-04-02 03:30:30 浏览:41
美国大学教授开学典礼 发布:2025-04-02 03:23:01 浏览: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