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教授
㈠ 上海外国语大学老教授厉麟似之前曾担任过什么职务
据光明网、东方网、杭州党史、南京大学官网、暨南大学官网等,厉麟似20世纪回30年代曾任蒋介石对德外交顾问、答国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副委员长、国民政府电影检查委员会常委、中国国联同志会理事、中德学会董事等职。与蔡元培、朱家骅、陶行知、陈立夫等人一同发起创立了国联世界文化合作中国协会、中德文化协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等民国时期较有影响的对外组织与文教组织。后因与国民党高层意见相左,而辞去国民政府职务,全身心投身高校教育事业。曾担任国立中央大学教授、大夏大学教授、光华大学教授、暨南大学教授等职。解放后,受邀担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外国语学院教授。
㈡ 关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上外)第二学历
你想报的是上海市外国语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学
历教育,有两种形式,分别是成版人教育权专科、本
科班和上外自考助考班,成人本专科拿的是上外
的成人教育学历,比后面这个自考要简单很多,
只要上课基本都能通过,最后的论文写作和答辩
也不会很难,主要面对社会在职人员,绝大部分
都能拿到双证,所以在学历的认可程度上也不如
自考这个。自考要通过国家规定的考试科目,取
得相应的学分,这些都需要花费大量功夫认真准
备,绝非靠混一下就能通过的,当所有科目通过
以后,再申请主考院校也就是上外的学士学位,
撰写论文,合格的进行答辩,一般也都是由上外
的名教授主持,因此,需要花费相当的功夫和精
力,当然了,在求职和升学中自考证书也都是过
硬的,通过率要看考生的素质了,上外的社会口
碑的非常重要的一面就是它的公平公正,不存在
什么卡人或者故意设置通过率一类的东西,一切
靠实力,祝你好运了!
㈢ 上外与北外对比
上外的俄语 和 英语,较强。
上外 俄语语言文学 情况
上外的俄语语言文学专业是教育部和上海市两级重点学科,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国内同类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历史上看,它是上外的奠基石。上外俄语语言文学专业是学硕,所属院系是上外俄语系。
上外俄语系设有俄罗斯语言文化研究基地、教育部直属俄语中心和俄罗斯俄语世界基金会设俄语中心,拥有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的师资队伍实力雄厚,拥有学术造诣精深的老一辈专家学者和成就卓著的中青年学术骨干。80%以上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大多数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现有博士生导师5人、教授10人、副教授15人,校学科骨干15人。有5名教师先后荣获国际俄语教师联合会颁发的普希金奖章。
俄语系常年聘请俄罗斯专家,不定期邀请俄罗斯著名学者前来讲学,与俄罗斯和乌克兰驻沪人士合作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同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学、圣彼得堡大学、俄罗斯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莫斯科语言大学、俄罗斯赫尔岑师范大学、俄罗斯远东大学、俄罗斯高尔基文学院、乌克兰基辅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保持长期的密切合作关系。近年来,共举办国际研讨会6次(含合办1次),国内研讨会4次,全国及南方地区俄语大赛6次,邀请国内专家讲学10人次,做学术报告13场,邀请国外专家讲学26人次,做学术报告64场。
㈣ 上海外国语大学怎么样
简介:上海外国语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进入“211工程”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新中国成立不久后的1949年12月,时名上海俄文学校。 1956年,学校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学院。1963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直属教育部领导。1994年,学校升格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并成为国家教委 和上海市共建的首批学校。1996年,学校被列为国家教委“211工程”建设高校。60年书香翰墨、桃李芬芳,学校已在社会上取得良好的声誉,在国际上获 得了一定的影响力。 学校现有虹口、松江两个校区。虹口校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占地254亩,环境优雅。松江校区位于上海松江新城,占地800多亩,环境优美。 学校拥有完备的本科、研究生、留学生、专科、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等各级各类的教学体系和科研院所。设有34个本科专业(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 语、阿拉伯语、日语、波斯语、朝鲜语、泰语、葡萄牙语、希腊语、意大利语、瑞典语、荷兰语、越南语、乌克兰语、希伯来语、印度尼西亚语、翻译学、对外汉 语、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法学、国际政治、教育技术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会计学、汉语言文学、公共关 系学)。25个硕士点(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亚 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际关系、国际贸易学、企业管理、教育技术学、 新闻学、外交学、传播学、国际政治、思想政治教育、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TCSOL]、翻译硕士 [MTI])、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 学、翻译学、国际关系),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外国语言文学),1个博士后流动站(外国语言文学)。1个国家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东研究所),1个国家 级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希腊语),2个全国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阿拉伯语语 言文学),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国际关系)。 目前,全校共有全日制本科生6000余名,研究生1300多名(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博士后研究人员等),专科生800余名,长期留学生1200余名。 学校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育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300多名教授、副教授,以及大批学有所成的中青年讲师。科研成果不断涌现,论文、专著、教材、工具书在国家级评选中多次获奖,并有多种有影响的刊物在国内外发行。 学校坚持抓好外语基础教学,优化专业结构,调整课程设置,扩大专业口径,拓宽专业方向,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建立全新的教学和管理体制。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许多国家领导人和驻华使馆、领馆重要官员多次来我校访 问,许多国内外著名人士被聘为我校兼职教授。每年还派遣大量优秀学生赴国外留学,学生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论坛。 学校设立多项奖学金、贷学金、帮困补助,提供勤工助学,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生依托专业优势,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学生受到良好的文化和艺术熏陶。 学校专设有外语电台与电视台,全天播放海外电视节目20多套,包括英语、日语、俄语、法语、阿拉伯语等,各种肤色、种族、国籍学生济济一堂、青春和睦,是一个“国际大家庭”。 60年砥砺耕耘、开拓进取。学校现已发展为以语言文学类学科见长,文、教、经、管、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外国语大学,学校现在正积极努力打造语言文学 类专业、复合型专业和国际化办学三个核心竞争力。60年筚路蓝缕,奋发有为。从成立初期单语种单科性学校到后来的多语种多学科学院再到现在的向国际化研究 教学型大学迈进,上外人矢志不渝、不懈追求。60年薪火相传、聚变升华。经过历代上外人的共同努力,上外已形成了以“格高志远,学贯中外”校训为核心的上 外精神,学校积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外语特长,并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能够畅达进行跨文化沟通的高端国际型特色人才。
㈤ 上外和复旦谁更厉害
回复 疯狂的迪拜 的帖子 首先这个问题有点无厘头.就业收入之类的和学校关系很大吗?请问比尔.盖茨哪个大学毕业的?哈佛?NO,是肄业.还有乔布斯,马克扎克都是.中国来说,富豪们有几个高学历的? 当然我不是说读书没用,而是说你要先清楚学习与财富的关系. 你 第二个需要清楚的问题是学校地位与个人素质的问题.也就是楼上有人说的"都很厉害,关键是能不能考上" 第三是:主就业与文凭的关系.用人单位往往并不注重你的学历文凭,而是你的社会能力,你的知识面是否贴近他们的职位要求.对外语类来说,尤其如此. 然后才靠近你提出的问题.这么说吧,复旦和北大,清华是综合类学术名校.他们的文科专业拥有很悠久的人文基础,不急功近利.说白了就是.他们的文科很牛,有资本去研究一些和就业无关的课题.比如外语专业,他们可能没有多大兴起去研究托福雅思高分秘诀.他们研究的是"当代英美文学中的解构精神'之类的很枯燥的课题. 而上外,北外是国家重点外语专业,比起北大,南大.他们更象是"专门学校"而不象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学. 北外上外的当家教授都不是研究玄学的,也鲜有什么深奥的理论著作.他们更强的是外语教学与翻译的经验与能力. 总之 ,北大复旦出学问家.上外北外出教师和译员. 查看原帖>>
㈥ 介绍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
京外国语大学座落在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在三环路两侧分设东西两院,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历史悠久、教授语种最多、办学层次齐全的外国语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后发展为延安外国语学校,建校始隶属于党中央领导。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归外交部领导,1954年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1959年与北京俄语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1980年后直属国家教育部领导,1994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校现设有14个学院:英语学院、俄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国际商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亚非学院、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院、专用英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培训学院;7个直属系部:德语系、法语系、日语系、阿拉伯语系、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系、计算机中心、体育教研部;40个研究中心(所):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日本学研究中心、外国语言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欧洲语种群和亚非语种群;另有信息技术中心、图书馆等教学辅助单位。学校编辑出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和《国际论坛》三种全国核心刊物,此外还出版《英语学习》、《俄语学习》、《德语学习》、《法语学习》等刊物。学校有全国最大的外语类书籍、音像和电子产品出版基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学校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体,文、法、经、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其中外国语言文学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具有传统优势的特色学科。目前学校开设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瑞典语、葡萄牙语、柬埔寨语、越南语、老挝语、缅甸语、泰国语、印尼语、马来语、僧伽罗语、土耳其语、朝鲜语、斯瓦希里语、豪萨语、波兰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匈牙利语、罗马尼亚语、保加利亚语、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阿尔巴尼亚语、芬兰语、乌克兰语、荷兰语、印地语、乌尔都语、波斯语、希伯来语、挪威语、冰岛语、丹麦语、希腊语和菲律宾语共计43种外国语课程,其中11种语言是国家唯一学科点。
学校开设专业56个,覆盖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五个学科。学校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涵盖43国语言,11个二级学科);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即翻译(口译和笔译)和汉语国际教育;1个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4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学科),即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语言文学。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即俄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研究。学校与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2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学校共承办了11所海外孔子学院,位于欧、美9个国家。它们是:德国纽伦堡孔子学院、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比利时布鲁塞尔孔子学院、列日孔子学院、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意大利罗马大学孔子学院、波兰克拉科夫孔子学院、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保加利亚索非亚大学孔子学院、捷克帕拉斯基大学孔子学院以及美国夏威夷大学孔子学院。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8000平米;图书累积总量1275473册(其中纸质图书累积量1014627册、电子图书累积量260846册),期刊合订本累积总量24199册(其中纸质期刊合订本累计量4201册、电子期刊累积量19998册),生均拥有文献(不含电子文献)216册,生均拥有文献(含电子文献)249册。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培养外交、翻译、经贸、新闻、法律、金融等涉外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国家培养了7万余名高质量的涉外人才。仅以外交部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的校友中,仅在外交部工作、先后出任驻外大使的就有350多人,出任参赞的近600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因此赢得了“共和国外交官摇篮”的美誉。
上海外国语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进入“211工程”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新中国成立不久后的1949年12月,时名上海俄文学校。1956年,学校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学院。1963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直属教育部领导。1994年,学校升格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并成为国家教委和上海市共建的首批学校。1996年,学校被列为国家教委“211工程”建设高校。60年书香翰墨、桃李芬芳,学校已在社会上取得良好的声誉,在国际上获得了一定的影响力。 学校现有虹口、松江两个校区。虹口校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占地254亩,环境优雅。松江校区位于上海松江新城,占地800多亩,环境优美。 学校拥有完备的本科、研究生、留学生、专科、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等各级各类的教学体系和科研院所。设有34个本科专业(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波斯语、朝鲜语、泰语、葡萄牙语、希腊语、意大利语、瑞典语、荷兰语、越南语、乌克兰语、希伯来语、印度尼西亚语、翻译学、对外汉语、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法学、国际政治、教育技术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会计学、汉语言文学、公共关系学)。25个硕士点(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际关系、国际贸易学、企业管理、教育技术学、新闻学、外交学、传播学、国际政治、思想政治教育、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TCSOL]、翻译硕士[MTI])、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国际关系),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外国语言文学),1个博士后流动站(外国语言文学)。1个国家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东研究所),1个国家级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希腊语),2个全国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阿拉伯语语言文学),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国际关系)。 目前,全校共有全日制本科生6000余名,研究生1300多名(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博士后研究人员等),专科生800余名,长期留学生1200余名。 学校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育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300多名教授、副教授,以及大批学有所成的中青年讲师。科研成果不断涌现,论文、专著、教材、工具书在国家级评选中多次获奖,并有多种有影响的刊物在国内外发行。 学校坚持抓好外语基础教学,优化专业结构,调整课程设置,扩大专业口径,拓宽专业方向,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建立全新的教学和管理体制。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许多国家领导人和驻华使馆、领馆重要官员多次来我校访问,许多国内外著名人士被聘为我校兼职教授。每年还派遣大量优秀学生赴国外留学,学生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论坛。 学校设立多项奖学金、贷学金、帮困补助,提供勤工助学,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生依托专业优势,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学生受到良好的文化和艺术熏陶。 学校专设有外语电台与电视台,全天播放海外电视节目20多套,包括英语、日语、俄语、法语、阿拉伯语等,各种肤色、种族、国籍学生济济一堂、青春和睦,是一个“国际大家庭”。 60年砥砺耕耘、开拓进取。学校现已发展为以语言文学类学科见长,文、教、经、管、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外国语大学,学校现在正积极努力打造语言文学类专业、复合型专业和国际化办学三个核心竞争力。60年筚路蓝缕,奋发有为。从成立初期单语种单科性学校到后来的多语种多学科学院再到现在的向国际化研究教学型大学迈进,上外人矢志不渝、不懈追求。60年薪火相传、聚变升华。经过历代上外人的共同努力,上外已形成了以“格高志远,学贯中外”校训为核心的上外精神,学校积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外语特长,并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能够畅达进行跨文化沟通的高端国际型特色人才。 似乎北外更好北外 年份最低 最高平均投档 录取人数录取批次2008578.00631.00599.00--49本科一批2007595.00637.00612.00--57本科一批2006587.00633.00602.00--48本科一批2005555.00608.00570.00--51本科一批 年份最低最高平均投档录取人数录取批次2007589.00658.00640.00--68本科一批2006626.00651.00634.00--70本科一批2005568.00650.00618.00--71本科一批
㈦ 上海外国语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看到很多回答里提到了外交官和演员陈冲、章龄之一类的演员,答主则想到了去年加入联合国维和警队的上外学子张紫璇。
图源和部分信息来自 official account上海外国语大学
㈧ 徐瑞华的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
徐瑞华,曾长期担任上海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系系主任。曾任中国西葡语教学研究会秘书长、全国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西语组组长、第二届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
曾发表多部学术专著,主持多部国内西语专业教材的编写,如本科西语基础教材 1-10 册、研究生教材 “ 论文阅读与写作 ” ,并参与编写《高等学校西语基础阶段教学大纲》 现行版,在专业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威望。
㈨ 上海外国语大学廖昌胤教授年龄
1960-2014 54岁
㈩ 上海外国语大学 教授 每月工资有多少
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