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工资条
⑴ 复旦老教授拿出工资条惊呆众人 为什么工资不低拿到手
一般的五六万左右吧,你是正式招聘的吗,
⑵ 大学教授月薪多少 复旦老教授亮出工资条震惊众人
UC头条看到,复旦大学某教授月工资应发15335元,但实际到手只有8272元,而且是薪酬总数,名校大学教授亮工资条引起热议。据描述,工资单属于一名姓谢的中文系教授,教龄30年。而转发工资条的据称是其师弟。在贴文中,他罗列了荣誉和贡献,并抱怨称:“每月就领这么多钱,且是‘薪酬’总数,别的没有了,大家感受下一流大学教授们的日子……”由于缺少官方表态和当事人的说明,这张工资单的真伪暂且不表,但高校教师的待遇问题仍备受关注。【另辟蹊径】讲课费不够?这有什么,科研、商业走起!关于高校教师收入多寡的新闻屡见报端,富教授和穷教授的两极分化也着实让人心酸。在目前高校薪酬分配制度缺乏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下,教师们所做的转型之举,实则也是被逼无奈。【高配版&低配版】在多数人认知中,大学教授即便不算高收入人群,也不该比普通白领还低。事实上,高校的薪酬体系虽然与企业不同,但普遍都遵循着“天道酬勤”的原则。综合舆论看来,大家普遍对高校教师收入并不悲观。不过也要清醒认识到,高校教师的收入仍有提升的空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的2013年部分高校教师收入情况调查显示,年薪在10万元以下的教师占比近一半,20万元以上的占比不足5%。此外,高校之间因为经济、学科等不同,教师内部差距也不小。高校目前所实行的是绩效工资制,也就是俗称的‘赚工分’。这是一种以教学、科研工作量和院校收入为基础,决定教师工资额度的分配制度。在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这间接促使了教师工资收入的逐步分化。”尊重人才,就是尊重知识。在越来越“以人为本”的当下,不妨用平常心来看待大学教授的工资单,毕竟“做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⑶ 大学教授亮工资条 到手才八千究竟是什么原因
看到这个消息,令人震惊,扣的也太多了。但仔细一看,觉得这条消息有点混淆视听。
首先,5月份的工资条里扣了4月份应扣未扣的一部分钱1157.80元,也就是说,实发并不是八千多,而是九千多。
其次,在应扣应缴部分有一项是教师公寓,也就是房租,在上海这种月租金动辄数千块的大城市,能住上月租1578元的教师公寓应该算是很好的福利了吧?一个月扣这么点房租还有什么可抱怨的?难道要学校发给你,让你自己出去找房住?好吧,就按发给你计算,月工资已经到了1.1万。
再者,扣掉的公积金和补充公积金加起来也有一千多块,这部分钱并不是单位不给你了,仍是翻倍之后存在你的个人账户里啊,算起来差不多是一个月有3000块的隐性收入,也就是说教授的实际工资已经到了1.4万了。
文中还拿同期,上海住家保姆的月工资是五千左右,月嫂工资过万来做对比,还说这都是实实在在拿到手的钱!其理由是不成立的,首先,保姆和月嫂看似到手钱很多,但是他们的社会福利保障都没有这位教授享受的这么齐全,并且工作可能要辛苦得多。
其次,劳动者没有贵贱之分,在欧洲一些国家,水管工等劳动工人的工资也很高,甚至有的还和律师一样按时间收费的,知识分子并不是天生高一人一等,只是职业分工的不同而已。如果,月嫂比教授付出的辛苦更多,她们应该获得更高的薪水报酬。
⑷ 大学教授亮工资条反应了什么问题
大学教授亮工资条
近日,“大学教授亮工资条”的报道引发关注,复旦大学某教授月工资应发15335元,但实际到手只有8272元,而且是薪酬总数,为何到手的工资实际却少了许多?这可是一位中国顶尖高校教授的收入!
当然,那些“五险一金”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会回到我们手中的。可是不管过几十年后还能不能拿回自己的养老金,就算能百分之百拿回,并且拿回的钱也已经早也贬值。所以说,拿到手的钱才是硬道理。
⑸ 大学教授亮工资条工资都去哪了
我国高校青年教师的工资真的只有259美元(约1600元人民币)吗?针对网络热传的情况,记者分别在上海、重庆和西宁对高校教师的收入情况进行了调查。据了解,美国芝加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统计我国高校教师工资的口径,仅统计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等正式明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工资表”上的工资,因此不能真正反映我国高校教师真实的收入情况。而据记者实地调查了解,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收入除了“工资表”上的“死工资”外,还有津贴、补贴、课时费以及数目不等的奖金等“活工资”,而后一部分其实占了教师实际收入的“大头”,“259”美元与实际情况存在误差。上海:大学老师总体收入较高青年老师月收入一般不低于4000元上海某教育部直属“985工程高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青年教师告诉记者,教育部直属高校中,理工科、经济管理科教师的总体收入水平较高,即使刚进校任教的青年老师一般每个月的收入不会低于4000元。而上海市文史哲基础学科的讲师岗位津贴可能只有2、3万一年,有MBA、MPA课程的院系老师则可能十几万一年;此外,记者了解到,上海市属知名高校的各种补贴又往往要高于教育部直属高校,有些市属高校专职辅导员的年收入达到10—15万,青年讲师平均收入在12—14万左右。重庆:大学讲师月工资收入在2800元左右“岗位工资720元,薪级工资295元,津补贴129元,直辖补贴140元,卫生费2元……”西南大学一位2002年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拿出工资条,向记者念到。除了这些工资条上的收入,他还可以每月从学校领取900元的“讲师”职称补贴以及每节课时35元至40元的“课时费”,正常情况下的月工资收入在2800元左右。记者从重庆工商大学获悉,该校统计过2011年全校教职工平均收入,约为5万元。西宁:助教每月实拿工资2600元青海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教赵李曼目前教两门课,平均每周5节,专业技术12级。赵李曼告诉记者,现在每月扣除200多元的住房公积金和医疗保险后,每月能拿到手的工资是2400多元,此外,还有每节课10元的课时费,加在一起差不多是2600多元。“我和我老公一个月一共就6000元左右,每个月要拿出2200元还房贷,我已经怀孕了,有了孩子压力更大。”参考下吧
⑹ 大学教授亮工资条是怎么回事
这两天,朋友圈转发一条消息:复旦大学某教授月工资应发15335元,但实际到手只有8272元,而且是薪酬总数,别的啥都没了!
北京城内一座8-10间房的四合院,房租每月只需20元左右。”而在1924年,鲁迅花不到1000元买下阜成门内西三条的一套四合院,现在想买一个四合院,做梦吧,亲!
易中天先生说过,“即便我贫穷,我也乐道,不是说乐道一定要贫穷。谁规定说知识分子就该贫穷,谁规定说读书人就该贫穷,而先富起来的就该是挖煤的挖油的?什么道理啊?如果说一个社会,读书的人、创造知识的人、创造文化的人是穷兮兮的,这社会是合理的社会吗?”
当然,也有人说,民国那么高的文盲率,当时的大学教授和今天的院士一样稀缺。
收入确实高,但是也没太离谱,300大洋只是对比体力劳动者和官员很高而已。今天的院士年薪百万太普通了。
大学教授的工资相比体力劳动者,优势比民国缩小了很多!不过体力劳动者大部分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在大上海没有买房的刚需,可以睡大通铺,而老一辈教授都有福利分房,工资不太高但也不用做房奴。可能年轻的大学老师面对高额的房价,成为最大牺牲品。
⑺ 大学教授工资条亮相 看看大学老师到底“有多穷”
楼上坑谁啊,清华还需要代课老师?要是教授不想上课,可以和副教授、讲师合开课回程,然后主要由年轻老答师上课,实在不行也可以由研究生去上。教授具体工资不清楚,可能一万左右吧。大部分高校老师不是靠工资生活的,不然一群年轻的讲师副教授们得穷死。高校老师的主要收入来源于他们的科研项目,项目经费中有一部分可以作为他们的报酬。能拿到多少项目就看本事了,有的老师一年几千万的项目,有的老师可能10万都没有。
⑻ 大学教授亮工资条惊呆众人 贫富差距有多大
贫富差距也被称为贫富不均、收入不公平等,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中个人拥有的财富的差距。贫富差距过大会造成犯罪率升高等社会潜在危害。
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有多种,受到不同因数的影响,各个国家和地区还有个人之间都有贫富差距,贫富差距并非都是不合理的现象。
但也有个人和政府利用垄断以及漏洞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不合理情况。
贫富差距在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所变化;不同的经济结构或体系(例如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在战争期间以及和平以后、以至个人在创造财富的能力上的差异,都影响着贫富差距的产生。
贫富差距亦可用以描述在一个时期之内不同行业的收入或财富,以至一个人一生的收入和财富状况。现时有多种经济指数去量度贫富差距。
在各种收入差距指标当中,较多人使用的是基尼系数。
每个人的能力不等、贡献不同。之所以贡献不同,基本问题是他们所受的教育不同。
社会成员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其收入的多少成正比例关系,受教育机会的不均衡导致了收入的巨大差距。
柬埔寨、尼泊尔、越南这些人均GDP是中国1/3的国家,都在教育上完全免费了,中国完全有能力让农村的义务教育免费,同时对农民工和城市失业人员进行培训和职业教育。
中国目前有近8亿农民,占总人口的60%以上,但农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却不到15%.据估计,
如今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多达3亿—4亿。如果一大堆人挤在一小块土地上的情况不改变,那中国的农民怎么也不会富起来。
⑼ 大学教授亮工资条工资都去哪了 大学教授每月拿多少钱
几天前,《泰晤士高等教育》网站刊发了英国一位匿名大学教授在自己博客上的网文《学者挣得太多了吗?》,该文呼应了前一段在国内网上流传的《中国大学老师到底有多穷?》一文。两篇文章都在谈大学教师的工资收入问题。 在美国,私立高校的工资收入都不对外公开。但公立高校教职工和管理人员的薪水则完全公开透明。但我们知道,在西方文化中,薪水就像年龄一样被视为禁忌话题,大家都不公开涉及。在中国,知识分子耻于谈钱也是传统。但今天,这些传统文化都在日渐消失。其中的道理很简单,知识分子作为普通人,同样需要首先获得生存权,然后才能发挥其社会作用与价值。 当今世界,人们已经越来越倾向于采用收入高低这一市场价值作为标准,去反映和衡量一位学者的学术与社会价值,虽然事实并非完全如此。而且,一位学者的学术与社会价值也不能完全由收入高低来体现,但毋庸讳言,在现今这个全球化和高度物质化的时代,采用高薪聘请的方式,早已成为各个国家、各个高校打动和吸引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由于信息日趋公开化,加上传播途径的多元化与近乎同时的传播速度,各国大学教师工资收入的公开化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就为人们了解具体情况提供了可能。 实际上,对大学教师薪水的高低、变化、差异以及男女是否同酬等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和研究,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这些课题的研究成果往往会公之于众,从而引起政府有关部门与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讨论。这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积极的作用。 英国大学教师收入几何 在这位化名为沃勒的网文中,他披露了自己的年薪收入为48327英镑。 英国BBC在2016年的一份调查显示,英国一位全职中产阶层人士的年收入平均为24744英镑。如果其配偶的收入差不多,那么,这个中产阶级的家庭收入大体上是43592英镑。如此说来,沃勒的收入水平是很高的。 沃勒在文章中介绍自己说,他现年42岁,从2008年起入职,在一所大学担任全职工作。刚入职时,自己32岁。但在此之前,他花了很长时间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同时还在6个不同的领域中担任按小时计算薪水的讲师,时间长达八年之久。而他在攻读博士期间,每年有6000英镑的奖学金。 他说,想到很多非常优秀的人申请工作而不得,自己感到很幸运。当然,在这份幸运背后,自己也付出了代价。比如,因为竞争太激烈而从来不敢跟雇主或高校讲价钱。 那么,对于自己的薪水他自我感觉如何呢?他说自己感到富有,因为众所周知,英国人在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资才27600英镑。自己所生活的地区非常贫穷,与其他大城市有着更大的差异。因此在这里他就感觉自己是个富人。 但是,他也提到,自己身为中产阶级,同时是一位白人男性,因此才能够得到这样高的薪水。如果这三项条件中缺了任何一个,他的工资收入都会急剧下降,更不要说三项都缺乏了。但即便如此,与其他行业相比,作为学者的工资收入还是落后的。这让他感到有些苦恼。 该不该为学者的成长经历买单 沃勒提出,自己是花了很多年(包括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时间才走到了今天。在获得工作之前,自己除了奖学金和努力打工所挣的生活费之外一无所有,而且那时感到前途渺茫,对于未来能否得到一份工作心怀忐忑。而这一切的努力,都只是为了获得能够进入学术圈的资格证和所需要的学术资历。那么,自己在未来所获得的薪水,是否也应该反映自己多年的努力和付出呢? 这话听上去有些荒唐,但仔细想想,也并非没有道理。比如一名运动员,在没有取得突出成就或者成名之前,自然无人问津,穷困潦倒或许是常态,但一旦进入赛场取得好成绩,那么,其高收入自然是对过去付出的劳动和心血的一种回报。很多人的收入之高,可以保障其在退役后的后半生衣食无忧。 令沃勒感到有些黯然神伤的是,在自己的工作合同中,虽然有每周工作多少小时的限定,但实际上每年都会超出这个时间限定。更不要提作为教师在工作中所付出的情感了。大学教师不仅是教学与科研,还要为学生包括同行提供智力、文化和情感上的支持,而这些都难以用时间和金钱去衡量。由于教师和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那种密切的关系所在,合同之外的这些劳动和付出是从来不会得到承认的。 虽说如此,他还是经常告诫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自己要比周围有些人的经济状况强多了,以此安慰自己。无论如何,沃勒都感到自己是幸运的,他不指望自己多么富有,只要有安全感就足矣。 然而,就世界范围而言,大学教授们的工资能够给他们带来安全感吗? 世界各国高校教授工资收入比对 早在五年前的2012年,英国著名的跨国出版社罗德里奇所出版的题为《教授薪水:工资与合同的全球性对比》一书,就对如下问题进行了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教授的工资如何?最优秀的人才能否被吸引到学术圈?在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哪国大学的薪水最诱人?哪些又位列最后? 在美国波士顿学院研究人员奥特巴赫的带领下,他们以世界上28个国家的公立大学为研究目标,既让我们看到了当今世界范围内的教授收入的状况,也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对大学教授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的著作。 无忧考网:http://www.51test.net/show/8568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