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研究生导师的压力大吗

研究生导师的压力大吗

发布时间: 2021-01-31 10:27:18

❶ 为何很多人觉得研究生的压力特别大呢

现在考研已经成为了一种大趋势。不管是什么专业的学生,都希望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的学历。其实出现考研这种大趋势,也与当下的就业环境有关系。因为现在很多招聘单位在招聘的时候,都对学生的学历有要求。有一些学生在选择行业的时候,也不愿意将就。所以,希望学历能够成为自己最大的竞争力。其实,即使考上研究生,研究生阶段的压力也是很大的。那么,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认为研究生的压力很大呢?

还有选择上研究生,就等于把两三年的时间耗费在学业上面。那些没有选择考研的学生,就已经在社会上历练了两年。这两年的历练会让这些本科生成长得更快,而那些上研究生的学生,虽然比别人多学了几年的理论知识,但是真正找工作的时候,有一些单位又要求能力。特别是一些学生考研就是为了混个学历,在研究生阶段也没有好好的历练自己。

❷ 研究生压力比较大怎么办

你应该给自己一个放松的心情,你都已经做了研究生了,比世界上很多人都要学习,努力好,而你没有动力坚持下去了那就是你的生活中出现了灰暗,你要找到那个让你阳光的东西。

研究生压力有:

1.学业压力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本科生有很大的不同,考试及格、修满学分似乎不难,但要公开发表几篇学术论文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接受知识,虚心学习容易,而要有所创新、有所发现又谈何容易?很多研究生都是经过一番苦读拼搏才考上的,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体力,还没来得及缓口气,又要投入新的学习。他们在学习方法上也会遭遇挑战,由"识记性和理解性" 的学习方式向"研究性"学习方式转型,学习强度远远大于本科生,我读研的时候,经常就是昼夜颠倒,晚上安静,心思敏捷,往往攻读到后半夜,等第二天醒来就已到中午了。南师大的一位本科同窗,读硕三年,就有接近两年没有吃过早饭的历史。她的导师带的学生多,同时兼有行政职务,根本无暇对学生进行一一指导,研究生基本上只能靠自己。另外,近几年很多高校对研究生实行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外语等硬性过关指标,有的学校甚至采取末位淘汰的办法。有些学生因完不成论文发表数量而不能正常毕业,只好在学校" 漂"着。

2.就业压力

就业压力基本上是每一个待毕业的研究生都能体会的沉重的压力。扩招之后,研究生这一群体的基数越来越大,而市场提供的岗位数量远远跟不上扩招的速度。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逐步走向理性,不少企业表示,招聘人才更看中能力和经验,学历只作为一种参考,而高校对教学和科研人才的有限需要又大多要求"博士以上",从而使得广大硕士生遭遇就业尴尬,因竞争激烈、竞争力不强而屡遭求职失利的压力可想而知。当然,仍然有很多在这种就业形势下找到好工作的人,这不仅要有机遇,还要具备出色的才能。我的一位同学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他是英语专业跨考过来的,在校期间不但认真补修本科时的几门专业课,还广泛阅读,深入思考,不断写出有自己见解的论文;同时不忘他的老本行,利用课余时间给培训学校上英语课,减轻家庭的负担,三年下来,赚了一些钱不说,他发表的论文达十余篇,这在我们同学当中是最多的。更有意思的是,在找工作试讲的时候,主考要求用英文讲课,他流利的英文和深厚的专业积淀把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等几个名校的竞争对手都比下去了,学校当即和他签约,这在我们学校一时传为美谈。都说现在工作难找,其实应该是自己的能力不够,或者是不会去创造机遇。机遇永远会垂青有准备的人。

3、经济压力

经济压力已经是当今研究生一种非常重要的压力。一是教育收费。公费名额稀少,大部分研究生属自费,一般的研究生三年下来学费3万左右,博士生4.5万,来自农村的学生往往家里经济状况不佳,无法为其提供充足的经济支持,他们的压力明显高于城市学生的压力。二是补贴少,开销大。学校每月的补贴,硕士生300元左右,博士生500元左右,不够生活开销,又无法找到满意的兼职,即使有兼职,也因其耗时多报酬低,与学业相冲突,处理不好,就得不偿失。已婚研究生还有来自家庭的经济压力,正在恋爱中的学生,也急需经费,再加上论文版面费、毕业找工作等等,使得广大研究生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

❸ 研究生毕业难吗我的导师很严厉,我感觉比读博士都难,好有压力啊大家是这样的吗

再严厉的导师,再困难的课题,硕士研究生也妥妥的能毕业,除非你导师真的不让你毕业(这种导师很少,很少)
博士的问题是,导师严厉与否不是问题,课题本事就很大压力了

❹ 您好,现在我在读研,可能研究生的学业和压力都要比本科时期要大很多,因为实验和导师导师任务较多

意见建议:
您好,根据你的描述考虑是学习的压力大,神经衰弱的症状。建议不要担心的,要适当活动,保持心情舒畅和清淡饮食,可以恢复正常。

研究生导师:是老的好,还是年轻的好

能选导师说明是保研或者考的还不错,处在分数线边缘的人表示只要有老师要就行,而对于调剂的学生来说扑通一声跪下,只要有老师要,我什么专业都能学!

如果你不知道该选什么导师,可以先分析一下各年龄段老师的优缺点。

40岁以下:如果导师年龄35岁以下,你很可能是你导师的第一位学生,导师在经验上可能没有年龄大的导师有经验,但优点在于年轻导师会非常尽职尽责,非常热心。这主要是因为他们面临着发论文,评职称的压力,同时是否培养出合格的研究生也是他们的评价标准之一。因为面临的压力大,就会把这种压力转到学生身上,对学生的要求比较严格,但是学生的确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可以在短期内发表比较优秀的论文!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分类,因为每个人的差异都非常大,在选导师的时候,也不要过分的注重头衔,有许多老师很厉害,但是却不会指导学生,最重要的是在选择导师时要记住人品比学术能力更重要。

❻ 有一个很坑的研究生导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没正经项目,对每届的学生(我所知道的师兄师姐)都是给一些突发奇想的课题让他们去做,这意味着没有学校的科研经费,还经常想一出是一出,以此课题为借口拖师兄师姐两年,不准实习。

❼ 为什么中国研究生容易受导师压迫

中国的“博导制”既不同于欧洲的“导师制”,也不同于北美的“老板制”。在学生需要导师提供项目和经费、导师需要学生参与课题的“利益驱使”下,师生关系更像是“雇佣关系”。

在“雇佣关系”之下,导师在很多方面对学生发展具有决定权,学生又不得不接受。甚至有部分导师把博士生当作廉价的高级劳动力,故意使学生延期毕业,使得博士生所背负的压力倍增。

广大研究生,没有导师的同意和签字,学生无法参加论文答辩;没有导师的推荐,学生也无法在这一专业中得到一个较好的就业机会,包括由研究生保送博士、由博士到博士后站锻炼的机会。尤其像历史考古那样相对“冷门”的专业而言,就业情况更是要依赖于导师的资源,弟子们不得不对导师绝对服从。



(7)研究生导师的压力大吗扩展阅读

研究生教育改革八要点

1、树立科学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

2、加快形成个性化、更加灵活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3、大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改变单一以科研为评价的导师机制。

4、建立健全培养单位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定期开展自我诊断式评估。

5、强化外部质量评估与监督,建立与教育质量有效衔接的绩效拨款体系。

6、推动研究生教育国家化水平,支持与高水平大学开展联合学位。

7、强化国家地方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能,健全学会争议解决机制。

8、提高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的建设水平。

热点内容
2017华中师范大学考研 发布:2025-04-04 06:22:21 浏览:171
2014广西大学考研调剂信息 发布:2025-04-04 06:21:23 浏览:664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 发布:2025-04-04 06:20:01 浏览:756
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考研报录比 发布:2025-04-04 06:10:22 浏览:909
上海大学开学时间2015 发布:2025-04-04 06:10:22 浏览:895
甘肃农业大学的专业 发布:2025-04-04 06:08:53 浏览:237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石磊教授 发布:2025-04-04 06:08:52 浏览:816
美国德州阿灵顿大学教授 发布:2025-04-04 06:08:51 浏览:581
郑州大学材料化学专业 发布:2025-04-04 06:08:50 浏览:244
湖南大学2014年研究生复试查询 发布:2025-04-04 06:08:11 浏览: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