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救博士生
㈠ 说说博士生该如何与导师相处
首先,心态平衡,不要去害怕导师,害怕导师给学生分配任务,无论什么任务。版因为任何任务都是在锻炼自己权的过程。第二,积极和导师沟通,有什么积极和导师去交流,这样导师也知道你在做什么,你有什么问题或者困难。导师也可以给你一些建议。第三,在学术上要努力,参加学校的一些研讨会,争取在毕业前,能做出一些好的成果。发表好的杂志。如果这些都可以,那么和导师相处不是一件难事。
㈡ 博士生导师只能带一个博士生吗
这个不尽然,各个学校专业和老师的能力有区别,近几年的政策也都有调整,趋势是越来越带的越少了
㈢ 若博士生与导师之间有矛盾想更换导师,该怎么做
一般情况下来说,大多数的导师对博士生而言,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我们来说尽量不要主动地扩大矛盾,就应该听从导师的意思和安排,但是如果确实发生了必要的矛盾的话,那么这个时候可以向学院提出申请更换导师,所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来来思考问题。
3,大多数时候如果和导师之间确实存在矛盾,想要更换导师,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更应该主动顺从导师的意思,迅速完成学业。其实不得不说的是,如果说本身和导师之间确实存在矛盾的话,那么这个时候更换导师几乎微乎其微,也正是因为如此,更应该在某些方面主动的顺从自己导师的意思以迅速完成自己的学业,而且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适当的“监视”自己的导师,保持自己的核心权益。
其实对我们来说不是说博士生和导师之间的矛盾,也成为社会矛盾的重点,所以更应该被社会所关注,而当下更应该以一种比较明智的方法来切实协商博士生和导师之间的矛盾,这样的话才能构成良好的学术圈。
㈣ 如何度过我的研究生博士生活--一位研究生导师的肺腑之言(转)
其实我以前也根本没读过原文,也看不懂。这儿有个好办法:找一本中文经典的书籍,仅看某一节你感兴趣或与你相关的内容,然后先找一两篇英文的综述(review)认真阅读一下,不会的单词可用金山词霸查一查,也许你读第一篇文章需要花两天,你过两天再读第2遍时,你也许只要一天;然后你再读第2篇时也许你只要半天!然后你一定会真正发现读英文文献的快感!人家的文章分析真的透彻,内容丰富!当你需要重点研究时,一般先通览一下近期研究的文献的摘要,有选择的读几篇好文。如果平时读得多了,自然会有感觉,找更高级别杂志的文章读。国外著名的科学家一般都有一个习惯,即每周都认真读1-2篇 Science,Nature,Cell等高级别文章。这个习惯希望每个人都能保持!而且Science对中国人是免费的!Nature中也有许多内容是免费的,即使没有密码之类,也能得到大量有用的信息呀。 2. 一个研究生导师的肺腑之言 作为你们的老师,我现在每周工作60小时,踏踏实实的60小时。阅读,实践,思考,讨论和请教,周而复始。其实这还不够用,因为我既要独立做这边自己的课题,还要协助各位完成你们的课题。那么对你们的要求降低一些,每周50小时吧。希望是真实而有效率的50小时,思维和四肢都处于激活状态的50小时。大家千万不要认为这有什么不得了的,跟国外就不用比了,单就国内而言,北大、清华、中科院研究生的工作状态,比50小时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能否认我们学生的天赋,但我们的天赋大约不会比北大、清华、中科院或者Stanford, Harvard, UCBerkeley的学生高很多。一周工作40小时或更少,我们拿什么去竞争?上面说的比较抽象,那再给各位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请大家考虑:现在你阅读一篇自己研究方向的英文文献,在字典帮助下,能否在3小时(研究生)或6小时(本科生)内完全读懂和理解?现在你阅读一篇本领域的文献时,能否自然地联想起3篇以上相关的文献?如果您还做不到,那就还没有跨入研究的门槛,还需加油。 3. 再谈研究生的学习与研究 在此,我就本人攻读硕士、博士期间的想法及答辩感受再次尽量详细一点与诸位交流,请批评指正或讨论! 我个人觉得,研究生期间为人、为学确实要注意方式方法。 1、作为低年级研究生,你的师兄师姐(尤其是马上毕业,即将离开课题组的师兄师姐)是你不容错过的资源!无论他们的工作做得是不是特别出色,最好真诚地与他们交流、沟通,向他们请教,将他们掌握或领悟到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步骤学到手,这非常重要!一般来说,由于毕业有诸如发表文章等硬性要求,实验室内部也存在隐形竞争,有的师兄师姐不大可能在平时将所掌握的东西(尤其是自己花很大精力摸索总结的东西)全部告诉你,也不可能毫无保留地向老板汇报,而这些恰好是你需要的。也许他们教你,只需一句话,指点一个实验步骤,但对你来说可以节约几个月的摸索时间。放下你的架子,不要以为你师兄师姐掌握的东西你很早就完全学会了,很可能他们留了一手!但实事求是的讲,师兄师姐本身没有教你的义务,他不是你的导师!如何学到手,看你的表现了!记住:这可能节省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对于研究来说,文献是你的生命之一!注意多看文献,多看高档次杂志的最新文献;即使你的学校或研究所没有某种资源,你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文献传递等来获取你要的资料。文献是用来看(学习)的,不是用来收藏或向他人炫耀的,不要仅仅成为文献收藏家。而且要学会看文献,只有少数文献才需要精读或反复读,反复领会。 3、一口吃不成大胖子!将你要解决的难题分步骤逐渐解决。虽然全局很重要,但你可以将一个大问题分成多个小问题,各个击破。不要急于三下两下就解决而弄得自己焦躁不安,这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否则,研究生就不必几年才能毕业了。 4、每个人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留意同领域人员的意见(虽然他们的意见未必正确),他们(包括导师)不经意的一句话,综合你的思考,很可能对你解决问题很有帮助!留意你的导师对课题组其他成员的指导(包括训斥),在你的工作中加以利用或避免。 5、对于有一定基础(高年级)的研究生来说,文献在你看来不可能十全十美,带着审视的眼光去读文献,从中寻找你的方向和突破口,你可能做出比你所看文献更好的东西。 6、向你感兴趣的文献作者请教,或与他们交流!你注意到他们的成果本身就是对他们的尊重,不要担心自己是小字辈别人不理你。我曾给国外一大师级人物发电子邮件索要一篇较早的论文,他告诉我他也没有电子版,可以寄给我纸板论文,让我告诉他地址,最后真的很快就将论文寄给我了。
㈤ 考博士如何找导师啊
首先选择学校,然后查查相关专业的导师情况,选择一位自己想跟的导师。一般学校网站都会有专业方面的导师的信息和联系方式,可以查查。如果找不到,可以和学校研招办联系,要到该导师的联系方式。然后直接和导师联系就可以了。
每个博士生导师手里的名额很有限,所以报考博士前必须先跟你要报考的老师联系,看他手里是否还有名额,一般来说导师不想要你他是不会让你报名的,事先给导师打个电话或发个E-mail(网站上一般都会有联系地址),介绍一下你的情况。
特别你硕士阶段研究的方向和取得的成绩,并表示你愿意成为他的学生并努力工作。要了解他的基本学术观点和学术著作。以免导师提起他的著作时,我们一无所知。尽量多了解他的论著,也为以后的考试做打算。
多种联系方式并用。比如说第一次打电话老师记住你的名字了,第二次很可能就忘了。那我觉得还可以写e-mail,还可以写写信,传统的联系方式或许更能打动导师
真诚和决心。在导师面前,你可能是一个陌生人,那么陌生人的真诚能打动一个人的心。有些问题和想法不妨实话实说。还有就是表明决心很重要。
(5)导师救博士生扩展阅读:
考博士选择导师的注意事项:
看导师的职称:
一般的研究生导师都是教授级别或者正高级工程师,因为这些职称的导师都会在外面接项目的,跟着这样的导师,才能跟着导师做项目,才能真正学到东西。学东西只有在实际操作中才能学到真正的东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如果是副教授或者是一些老师的话建议大家不要选,因为他们都只是在学校任教不会跟一些公司有一些合作的,大家只能学习一些理论性的知识,而实际的经验是学不到的。还有如果是高官的话也可以选,比如学院院长或者书记,他们一般都是在行政上比较忙。
看看是不是选的老师带自己:
大家可能不知道,有的同学选了自己认为好的老师,可是等到分老师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老师忙,三年可能都见不到老师,而老师会让自己的学生或者是徒弟来帮助自己带学生,这样的话就有一个不好的地方。
一是,他自己本身就带学生又帮别人带学生,所以带的学生就很多,很难照顾的过来,有什么好处不知道怎么分给学生,想教教学生无奈学生太多教不过来,这样是害了学生啊。所以大家在选择导师的时候一定打听清楚是不是自己选的那个老师带自己。
选好自己喜欢的方向:
这个大家都应该清楚,每个导师都是有自己的方向的,大家在选导师的时候可以看看导师的简介,看看导师都是做什么方向的,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导师,就拿我自己来说,我们这有机器人方向的,有医工交叉方向的等等,大家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去选择老师。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选导师不可缺少的3大标准
㈥ 什么是博士生合作导师
博士生合作导师也复就是指与博士生制处于合作关系的导师 博士生合作导师的要求: (一)国内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申请者应具有博导任职资格;国外或境外的申请者,其专业技术职务应相当于国内的副高级或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正在指导博士生;国内其他无博导任职资格的申请者,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并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二)已在其他高校或科研机构取得博导任职资格的申请者
㈦ 有人推荐,导师又愿意接收,就可以直接读博士研究生吗
肯定是可以的,只要你自己愿意读博士,要这个老师愿意接受你的话,那么你就可以直接读博士,不需要参加考试。
㈧ 近日,某大学一名被导师称为最优秀的博士生放弃科研,选择去中学当了教师。导师对此表达了强烈的困惑和惋
有人认为,放弃是一种懦弱的表现,是一种不敢面对现实的行为。但我认为,有时放弃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面临着诸多选择,其中,放弃也是人生路上的一个分岔路,这条路不一定就是死路,相反,对一些人来说,或许它是一条通往成功的路。因此,当你面临选择的困惑时,想想,或许放弃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有人选择放弃,那是因为他的意向所在改变了。譬如,大学生司占杰,他放弃考研的机会,去麻风病村帮助麻风病痊愈者走进社会,融入社会,让他们不再对社会产生恐惧,让其他人减少对他们的歧视感。谁能想到,司占杰会放弃一条美好的前途而去做一份没有工资并且有可能染上麻风病的危险的工作,这是让所有人困惑的。他选择的这条路不但没有让他失败,而且使他的自身价值得到升华,并且受到世人的赞颂,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他也是成功的。
放弃在任何时代都是适用的。在革命战争时期,如果毛泽东没有放弃坚守城市,就不会有红一军与红二军的顺利会师。毛泽东敢于放弃城市,将根据地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做出了一个以退为守的选择,这才使他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最终获得革命的胜利。这说明放弃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它也能让人甚至让一个国家走向成功。
曾有位博士放弃搞科研,选择去中学当老师,这或许是一种正确的选择,或许日后他在这条路上找到了人生的真谛,或许他成为了一个享誉中外的中学老师也说不定。这表明有时放弃或许不是一种错误的选择,恰好它正是通往成功的垫脚石。譬如越王勾践,他甘愿放弃自己的尊严,竟卧薪尝胆,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但是后来正因为他敢于放弃尊严,让他有机会回到自己的国家,重新当上了万人之上的君主。放弃确实能让人成功,但也要在适合的时机,如果盲目的放弃,那是一种懦弱。
放弃,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们不应固执地认为放弃是一种懦弱的表现,或许在这条选择路上你会有意外的收获,不妨你试试?
㈨ 博士生导师能带硕士吗
可以的。
博士生导师应是本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的教学科研人员,其学术水平在国内本学科领域内处于前列,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般为教授职称,也有特别优秀的副教授、讲师担任博士生导师。有培养研究生经验,至少培养过两届硕士研究生。
能坚持正常工作,担负实际指导博士生的责任。有协助本人指导博士生的学术队伍,培养的研究生质量较好。有课程教学经历,承担过或正在承担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或硕士生课程。
对年轻的教授(1972年以后大学毕业)申请担任博士生导师,除具备上述条件外,一般应具博士学位。至少培养过一届硕士研究生或在国内外协助指导过博士生的学位论文。
(9)导师救博士生扩展阅读:
博士生导师主要工作:
根据博士生学习的定位,博士生导师的主要工作不在于为学生开出几门课,而在于引导学生学习。或者说,导师的主要工作不在于“教”而在于“导”。
1. 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
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这是进入博士生学习和研究的一个前提性的条件。由于博士生自身学科背景、学术水平的差异,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工作极为重要。
没有对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研究状况的基本了解,不熟悉本学科的学术规范,不会运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出和解决问题,博士生的学习和研究就没有一个科学的基础。
2.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提高其研究能力
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主要途径,是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把读书、思考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提升学术品位和研究水平。
㈩ 教育部称导师将自主决定硕博士毕业,这个改变合理吗
非常不合理,甚至觉得是在瞎扯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觉得这个就和把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研究生推到悬崖边上没什么区别。而且我感觉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导师已经在硕博生是否毕业这个问题上占据了很大的分量。如果再采用这个新的决策,相当于把研究生的命运100%交给导师掌控。
所以我觉得本来现在导师就对学生控制太多了。如果把学生所有的毕业决定权都交给老师们,我实在很难想象出那些生活在极品导师下的硕博生们都会拥有怎样的生活状态。
因此,我希望教育部能够对硕博生这个群体多一些思考,他们真的已经很难了,请不要把他们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剥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