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发布时间: 2021-01-12 01:17:37

1. 华虹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职称: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所属学科:环境工程系
研究方向: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重大项目、中国—欧盟环境管理合作计划(EMCP/LMD),湖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武汉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1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篇,其中英文论文3篇。赴日本等国进行学术交流。 (1)《生态节能型小区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5BA807B08LA03),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2)《不同区域生态建筑建设技术的研究与示范》(2005BA807B08),国家“十五”重点攻关项目;
(3)《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评价指标体系与关键技术集成研究》(2002EA760001),国家星火重大计划项目;
(4)《小城镇建设试点示范工程创新机制研究》(2002BA80806B06-2),国家“十五”重点攻关项目;
(5)《武汉市江岸区旧城住区可环境质量持续改善》(EMCP/LMD-02-PURJD),中国-欧盟合作计划项目;
(6)《历史城区建筑遗产公共事件预警机制研究》(2005BA807B08LA05),国家“十五”重点攻关项目;
(7)《旧城住区可持续改善关键引导技术研究与示范》(2002BA806B06-2),国家“十五”重点攻关项目;
(8)《城市旧住宅(区)小康型更新改造研究》(95920030104),国家“九五”重大项目;
(9)《村镇小康住宅技术集成与示范》,国家“十一五”重大支撑计划项目;
(10)《湖北省现代化村镇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湖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11)《武汉市旧里弄更新改造合作研究》,武汉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12)《武汉市木兰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2006-2020)》;
(13)《武汉市青山区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研究》;14《武汉市新经济增长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研究》。

2. 华中科技大学除了红凌还痛失了哪些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除了红凌还痛失了三位教授,分别是:

一、段正澄

2020年2月10日上午11点18分,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科林正斌教授因新冠肺炎抢救无效不幸逝世。林正斌,副主任医师,1983年毕业于同济医学院医疗系,从事器官移植专业30余年。生前任武汉同济医院器官移植副主任医师、武汉市器官移植分会副主任委员。曾赴日本金泽医科大学留学。特别是在肾移植术及术后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的治疗,肾移植术后的各种并发症的处理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3. 华中科技大学曹丹华教授的夫人

华中科技大学不挂网公布此类信息,

建议直接询问学校办公室、教务处。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只要用心去学,你就是最好的。

金猴献瑞,吉星临门。

祝你学业进步,马到功成。

4. 华中科技大学半月内5位教授离世,华中科技大学是一所怎样的学校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大学(既是985,也是211,称“双一流”),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珞喻路1037号,因为主校区内被200万株高大的法国梧桐所覆盖,日常气温比市区内低2到3度,因此又被学子们亲切的称为“森林大学”。据艾瑞深中国校友网发布的《2018年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2019年的排名尚未公布)显示,华中科技大学综合办学实力位于全国第11名,是国内知名的顶尖高等学府。

华科大原来的老校长周济先生在卸任后升迁就任国家教育部部长,而今又是中国科学院院长,一生都在为教育事业而鞠躬尽瘁。如果你到了武汉,到了华科大,你就会知道什么叫“学在华科”,学校里浓郁的学习氛围,是你在其他高校都难以体会到的。而且,华科大是一所工科类院校,全校近10万学子,男女生的比例却只有8:1,女生就是个宝啊,广大女学霸们,还等什么?考去华科大吧!

5. 刘欣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主要学习与工作经历
1991.09-1995.07 武汉大学化学系理学学士1995.09-1998.07 武汉大学化学系理学硕士,专业:有机化学
1998.09-2001.12 武汉大学化学系理学博士,专业:分析化学
2002.01-2004.07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育部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副教授。
2004.10-2005.05 加拿大约克大学化学系博士后2005.06-2008.02 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生物科学所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2008.03- 至今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系统生物学系教授
研究领域
糖组学和糖蛋白组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发展准确测定生物体系中蛋白总糖链的结构和蛋白糖基化位点的质谱方法,采用各种亲和富集和分离的手段来避免其他非糖蛋白组分的干扰和提高方法的灵敏度,并且通过与其他高灵敏度(例如荧光检测)检测生物小分子手段相结合,在单细胞的水平上研究某些活性小分子含量与蛋白质糖基化位点和程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人体中某些糖蛋白的生理功能和发现能应用临床诊断的疾病标志物。论文与获奖情况
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被SCI 收录论文34篇, SCI他引近200次,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5篇。代表性论著如下: 1. Liu X, Qiu H, Lee RK, Chen W, Li J, Methylamidation for sialoglycomics by MALDI-MS: a facile derivatization strategy for both α2,3- and α2,6-linked sialic acids. Anal. Chem. 82 (2010) 8300-83062. Liu X, Zhang G, Chan K, Li J, Microwave-assisted Kochetkov amination followed by permanent charge derivatization: a facile strategy for glycomics. Chem. Commun. 46 (2010) 7424-74263. Nothaft H, Liu X, McNally DJ, Li J, Szymanski CM. Study of free oligosaccharides derived from the bacterial N-glycosylation pathway.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06 (2009) 15019-150244. Liu X, Afonso L, Altman E, Johnson S, Brown L, Li J, O-acetylation of sialic acids in N-glycans of Atlantic salmon (Salmo salar) serum is altered by handling stress, Proteomics 8 (2008) 2849-28575. Liu,X, McNally, DJ, Nothaft, H, Szymanski, CM, Brisson, JR, Li, J., “ Mass spectrometry-based glycomics strategy for exploring N-linked glycosylation in eukaryotes and bacteria”, Analytical Chemistry 78 (2006) 6081-6087

6. 李震彪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李震彪 教授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电接触电弧及材料、开关电器技专术、电器状态检属测与故障诊断。现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接触电弧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工产品可靠性研究会常务理事、《电工材料》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低压电器》杂志编委,华中科技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在科研方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晨光计划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科研启动基金等基金资助项目近20项和ALSTOM、BOSCH、长征火箭公司、航天五院等企业合作项目约20项。在国际IEEE Trans on CPMT,IEICE Trans on Electronics、IEEE及ICEC等重要国际会议文集、《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多次赴美、英、法、爱尔兰、瑞士、日本、沙特等国进行学术交流。

7. 吴波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男,1963年3 月出生, 湖北监利人。博士,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电子信息工程系主任。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湖北省力学学会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筹)秘书长。
学习简历
1983年本科毕业,
1988年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2年获工学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
包括设备智能监测与控制、信息处理、制造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等。
长期从事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主要从事先进制造技术研究,包括智能制造、分布式制造系统、虚拟制造技术、网络化制造与企业集成等。开展了基于多Agent的分布式制造系统集成、分布式制造系统的合作与协调、智能化制造单元与智能控制器、制造信息与制造智能的分布式处理、基于分布式对象技术(CORBA)的制造知识与信息的共享技术、基于Petri网的制造系统与制造过程的建模与仿真、制造资源的智能调度、加工状态和加工设备的智能监控、加工参数的优化与自适应整定、制造过程的智能控制、网络化智能制造装备等方面的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面上项目、中港联合资助项目(NSFC-RGC)、中-新(加坡)智能制造国际合作项目、国防科技预研项目、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项目等研究课题。发表论文60余篇。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出版国家级重点教材一部。
在研项目主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研究重点是支持网络协作的数字制造装备理论与关键技术,主要内容包括网络环境下数字制造装备多源、异构信息的感知和自主适应原理与方法,异构装备的协同决策支持理论,数字制造装备基于状态、工况和动态性能演变的适应协作机制与行为适应控制等。

8. 华中科技大学的李锡文教授

你可以去我们学校的网站导师信息上查看他的介绍~~

9. 王新云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姓名】 王新云
【职称】 教授;
【研究领域】 金属学及金属工艺;汽车工业;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
【研究方向】 塑性成形新工艺及其数值模拟研究E
【发表文献关键词】
【工作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曾工作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所在地域】 湖北武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48篇
[1]张明月;王新云;夏巨谌;纪刚;.基于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齿轮坯预锻件多目标优化设计[J]锻压技术.2010,(06)
[2]朱怀沈;夏巨谌;金俊松;王新云;李大才;.大模数直齿轮温冷锻精整量的优化选择[J]塑性工程学报.2011,(01)
[3]夏巨谌;王新云;张祥林;李德群;.“材料加工工程”课程改革思路、作法及效果[J]理工高教研究.2010,(05)
[4]唐娜;王新云;汤莹莹;郑志镇;李建军;.Zr基大块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内的本构关系的研究[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0,(03)
[5]王新云;夏巨谌;胡国安;王忠金;王仲仁;杨海峰;.有反向压力粘性介质胀形铝、钛合金板实验研究[J]金属成形工艺.2002,(06)
[6]王新云;夏巨谌;胡国安;王忠金;王仲仁;.板料粘性介质胀形、聚氨酯以及钢凸模胀形的实验研究[J]金属成形工艺.2003,(02)
[7]程俊伟;夏巨谌;王新云;胡国安;闫洪;.AZ31变形镁合金挤压成形工艺的研究[J]金属成形工艺.2004,(03)
[8]刘海秋;纪纲;曹志勇;王新云;夏巨谌;.齿轮坯高速镦锻CAPP系统的开发[J]精密成形工程.2010,(06)
[9]夏巨谌;王新云;夏汉关;.复杂零件的精锻成形技术及关键装备[J]金属加工(热加工).2009,(05)
[10]邓磊;夏巨谌;王新云;胡国安;.机匣体多向精锻工艺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9,(07)
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 共21篇[1]夏巨谌;胡国安;王新云;邓磊;冀东生.7A04铝合金机匣体类零件多向模锻工艺与模具[P].华中科技大学.2008-07-09
[2]王新云;夏巨谌;胡国安.多点压边装置[P]..华中科技大学.2005-02-16
[3]王新云;夏巨谌;胡国安.渐开线直齿圆锥齿轮的修形方法[P].华中科技大学.2005-05-11
[4]夏巨谌;胡国安;王新云;李大才.专用液压模架[P].华中科技大学.2005-07-27
[5]王新云;夏巨谌;胡国安.高粘度粘性介质注入排放缸[P].华中科技大学.2003-12-17
[6]胡国安;夏巨谌;王新云;程俊伟.金属挤压模锻成形模具[P]..华中科技大学.2004-02-18
[7]王新云;夏巨谌;胡国安.多点压边装置[P].华中科技大学.2005-07-20
[8]夏巨谌;胡国安;王新云;李大才.专用液压模架[P]..华中科技大学.2006-04-26
[9]金俊松;王金波;夏巨谌;胡国安;王新云.修形直齿圆锥齿轮闭式冷温精锻模具[P].华中科技大学.2007-02-21
[10]夏巨谌;胡国安;王新云;金俊松;夏汉关;董义.双闭塞液压模架[P]..华中科技大学;江苏太平洋精密锻造有限公司.2008-09-10
中国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 共11篇
[1]夏巨谌;王新云;金俊松;黄时明;张勇;.汽车零件近净成形技术及装备的研发与应用[A].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上).2009-11-04
[2]夏巨谌;.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2009-11-03
[3]夏巨谌;王新云;胡国安;.精密成形技术的发展趋势[A].现代科技与湖北新型工业化——第二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2003-10-01
[4]王新云;第九届全国塑性工程学术年会、第二届全球华人先进塑性加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一).2005-07-01
[5]夏巨谌;胡国安;王新云;金俊松;黄世明;陈文涛;曹树治;.闭式冷精锻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究与应用[A].第九届全国塑性工程学术年会、第二届全球华人先进塑性加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2005-07-01
[6]王新云;夏巨谌;胡国安;陈霞;.轿车圆锥齿轮的数字化修形与制造[A].
[7]夏巨谌;王新云;夏汉关;.复杂零件精锻成形技术及关键装备的研发与应用[A].第3届全国精密锻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12-01
[8]王新云;罗文涛;夏巨谌;胡国安;.汽车飞轮盘冲锻成形工艺研究[A].第3届全国精密锻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12-01
[9]王新云;欧阳坤;夏巨谌;胡国安;.冲锻成形过程强力拉深增厚工艺的有限元分析[A].第3届全国精密锻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12-01
[10]金俊松;夏巨谌;王新云;冀东生;刘华;.螺旋圆柱齿轮冷挤压成形三维有限元分析与工艺优化[A].第3届全国精密锻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12-01
承担国家科研项目 共1个
[1]王新云;.大厚差板材零件冷冲锻成形新工艺及其机理研究[A].华中科技大学;.项目经费 20万元.2007-03-31.资助文献数 2 篇

10. 高义华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高义华于1998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毕业并取得博士学位,1999年3月赴日本 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terialsScience (NIMS,原名为)工作版,权2006年3月回国。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楚天学者和华中学者特聘教授,物理学院材料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纳米表征与器件中心执行主任。大力协助国家实验室创建了纳米表征与器件中心,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基金、博士点基金和回国人员启动基金、湖北省杰出人才基金等,作为骨干参与1项973课题。发表与接收74篇SCI论文,其中50篇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SCI文章:1篇荣登Nature,2篇Nature旗下刊物Sci.Rep.,1篇Adv.Mater.,1篇Adv.Funct.Mater.,1篇LaserPhotonicsRev.,6篇Appl.Phys.Lett.,2篇Nanotechnology,3篇Opt.Express等。全部文章他引近900次。

热点内容
大学老师第一节课讲什么 发布:2024-11-24 19:07:02 浏览:952
大学生防范诈骗 发布:2024-11-24 19:05:41 浏览:790
广州中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发布:2024-11-24 18:38:58 浏览:208
大学生村官定岗 发布:2024-11-24 18:38:54 浏览:897
成绩不好可以上大学吗 发布:2024-11-24 18:38:09 浏览:375
男大学生被男同性恋教授玩的很多 发布:2024-11-24 18:28:26 浏览:248
南京工业大学2016研究生录取名单 发布:2024-11-24 18:24:02 浏览:167
医院的教授怎么去大学上课了 发布:2024-11-24 18:21:57 浏览:451
本科生去闯 发布:2024-11-24 18:18:44 浏览:783
扬子石化本科生 发布:2024-11-24 18:18:03 浏览: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