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吴教授
1. 吴伯箫被称为什么
说起中国文学史必谈吴伯萧,谈现代散文不能不谈吴伯萧,虽然他是一位教育家,可他也是文学 家,他的文学创作历程,正是从 青岛开始的。
吴伯萧,原名熙成,北平师范大学毕业后,于1931年的冬天来 到青岛,他写道:
那年初冬凉夜,乘胶济火车婉蜒东来,于万家灯火中孤单单到青岛,浴着清清凉凉风,打着寒噤,沿了老长老长的石栏杆步履行,望着远远时明时灭的红灯,听左边澎湃的大水声音,默默中模糊影响。 旅店里一宵异乡梦,乱纷纷直到黎明;晨起寂寞与离愁, 正自搅得心酸、无意绪,忽然与窗启 处展开了一眼望不断的水光接天,胸际顿觉豁然了,我第一次看见了海。
他初到陌生的青岛,便与“大海结缘”,虽然“地疏人生”、“寂寞胜过辛苦”,他却每天早晨去海边看日出;跑到远离市镇的海滩,躺在沙滩上晒太阳、听潮音。
吴伯萧在青岛找到一份工作,还找到了一份兼职:他在国立青岛大学当一名校长办公室的职员,薪金微簿,又在朋友介绍下为 《民国日报》编副刊。在大学里他认识结交了已成名的老作家杨振 声、闻一多、梁实秋等,他在《无花果》一文中写道,为了编副刊又“联系了一些崭露头角的诗人、作家,如李广田、臧克家、李辉英等。从这时起,他“梦想以写作为业,挤进他们的行列”。
到青岛以后,他在栖霞路上租了一处房子,房子在八关山颠的福山路上还有一个院门。他在这个“陋舍”安身以后,环视房周八关 山的青山翠峦,只见“屋是挂在山坡上的,门窗开处便都是山”,便 想为这陋室起个名儿。他思忖着:“不叫它别墅,因为不是旁宅支院 颐养避暑的地方;唤叫什么楼也不妥,因为一顶一底,顶上就正对 着天空。无以名之,就姑且直呼为山屋吧,那是很有点老实相的。” 于是,叫它“山屋”,吴伯萧早期的散文,有些在文末写着“写于山 屋”。这座故居,现已经拆掉了。吴伯萧写过一篇散文《山屋》,其中 写道:
……常常感到一种莫名的寂寞,原来北方太偏僻,离街市太远啊!……但是,它像东风吹过经冬的衰草似的,展现就青到了天边。恍恍惚惚的,屋前屋后有一片啾唧的闹声,像是姑娘们吵嘴,又像一群活泼泼的孩子在嘈杂乱喝;兀的不知怎么一来,哪里‘支幽’一响,你就醒了。立刻你听到了满山满谷的鸟叫。缥缥缈缈哪里的钟声,也嗡嗡地传了过来。你睁开了眼, 窗帘后一缕明亮,给了你一个透底的清醒……倘若你来,于山屋,你也会喜欢的吧?傍山人家,是颇有情趣的。
在他的山屋里,他写了《岛上的季节》、《阴岛的渔盐》、《海上鸥》等作品。
“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北三省,吴伯萧在全市人民抗日救国的声浪中,在《民国日报》发表了《黑将军挥泪退克山》一文。这家报纸因将刺杀日本天皇的一位朝鲜人称为“义士”,激怒了在青岛的日本人,借故放火烧了国民党青岛市党部,捣毁了中山路上的民国日报社,从此再没出版,吴伯萧失去了这份兼职。
吴伯萧是王统照书斋中的常客。他回忆说:“在观海二路的书斋里,同你(王统照)送走了多少度无限好的夕阳,迎接过多少回山上、山下万家的灯火。”王统照著文说:“我少不了与他有晤面的机会。那软沙的海滨;那黑石重叠的山谷;那大公园的海棠径上;那个小小的庭园中饮‘苦露’(酒名)、斟清茗;或当风雪冬宵烧饼铺外的匆匆招呼;在炫彩的碧波上隔日相遇;在老舍的二簧腔调的猛喊之下,彼此纵笑。”他们常常在一家叫“茂荣丰”的小酒馆聚饮,花钱不多,主要为了那份友情。
他与老舍也相交甚厚,吴伯萧晚年回忆说:“‘九·一八’后在青岛,老舍是大学文学教授,而我是文艺学徒。我比他小6岁,在他海滨的书斋里却是常客。他那住房进门的地方,迎面是武器架,罗列着枪刀剑戟;书斋写字台上摊着《骆驼祥子》的初稿,一武一文, 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自称与老舍是“忘年的朋友”。
吴伯萧在青岛与一些文友们常常聚会,“坐办公室的空隙里跟着他们写点短文。缔有半年时间,曾有三五熟人定期聚会,各带小说、诗或散文,大家传着品评议论。相约不吹捧,倒免不了吹毛求疵,也不自惭、自卑,说自己的作品不好(为什么不尽量往好里写?) 但争取彼此推敲。这就自然形成了鞭策与鼓舞,各自拼命下功夫,互争下一次聚会时的一点进步。”
在青岛,吴伯萧养成了“爬山、逛海、穿树林的习惯”,无论是黎明、黄昏或是中午,到“各处遨游”。有时乘一叶扁舟去大海之上,三天五天还要玩一次网球。
在青岛,当然要去逛崂山。有一次,吴伯萧乘着“海深号”军舰去了太清官,爬了山,他觉得“人虽多,哴哴而已,去年的游兴没处找。留一宵,拾墨晶一小块……抛锚停船时,天已然黑了,抬头都是星。顺口溜出两句话来:崂山归来兮,满船的风;俺要回去也,满街的灯。”
阴岛(今红岛)曾是胶州湾内第一大岛,曾有“阴岛八景”的名胜,岛的两侧是著名的胶州湾盐田。过去,每天从小港有班轮通往阴岛。
他和朋友们也去了阴岛,说:“动机是看乡间风物,带便访访齐国的渔盐之利。……不知怎的一个概念,以为‘岛’总该是岗峦起伏嶙峋多山的,阴岛却出乎意料来得比较平坦。”
1936年夏,吴伯萧迁居到了观象山麓的观象一路,从济宁路去要近许多。这里有一条小巷,但不是路,是石阶,他认真数过一共有“六十二层阶梯”。对这新的住宅,他又写了《记岛上居室》:
在繁嚣的都市里找几间房子安一个家,比在拥挤的人海里谋一份稳当的职业,都是很难的。今年夏天,在青岛流过整整三天汗,碰过大大小小若着干软钉子才找到的。大房一间,月租十一金,除了凉水,其余家具电灯一概不管。
……两层的楼房,坐落在一个小山的顶上。晾台伫立,是可以俯瞰全市、远眺海山的。白昼,早晨看日出,看五彩朝霞,看雾蒙蒙的远山,山岛间水光接天,波摇金影。辰巳时候可以看海湾里舣集的渔船,千万只船挂起千万张白帆,景象是极辽阔雄伟的。傍晚,看落日,看暮霭,看家家船上的缕缕炊烟,思绪也跟着当前烟景而深邃幽远了。电灯亮处,天却黑了,百尺楼头,脚下夜景,岂止灯光万家!
他在这里仅住了两个月便离开青岛,先去了济南,又去了莱阳,任简易师范学校校长。他专程请老舍先生去莱阳讲课,老舍因在青岛结下的友谊,“不顾长途汽车的劳顿,慨然答应去讲学”。
吴伯萧谈到在青岛期间的文学创作时说:“那时不自量力。曾妄想创一种文体:小说的生活题材,诗的语言感情,散文的篇幅结构。内容是主要的,故事、人物、山水、原野以及鸟兽虫鱼;感情粗犷、豪放也好,婉约、冲淡也好,总要有回甘余韵。体裁归散文,但希望不是散文诗。”他在青岛写了一篇《海》,其中写道:
……海风最硬,海雾最浓,海天最远。海的情调是最令人憧憬迷恋。海波是旖旎多姿的。海潮是势头汹涌的。海的呼 声是悲壮哀婉、訇然悠久的。啊!海!谁能一口气说完它的瑰伟与奇丽呢?且问问那停泊浅滩对了皎皎星月吸旱烟的渔翁罢。且问问那初春骄阳下跑着跳着捡蚌壳的弄渐儿罢!
解放后,有人把《海》收入散文诗集,他却认为这只是散文。
吴伯箫把他发表的散文精选了一部分,交给了王统照先生,希望能出版一本散文集子。不久爆发了抗日战争,吴伯萧去了延安,投身到革命斗争中去。与沦陷区的朋友们失去了联系。
王统照十分认真,他在上海把吴伯萧的散文编成了一本《羽书》集,自己以“韦佩”为化名写了序,由巴金在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但吴伯萧全然不知道。1949年春,孟超寄了一本《羽书》给他,他才知道,他的第一本散文集已出版了8年。全国“文代会”开会, 巴金告诉他稿费寄给了他,并收到了收条。谁冒名领了《羽书》的稿费呢?这永远是一个谜。
此后,吴伯萧写了一批优秀的散文,《记一辆纺车》被收入中学语文课本。
1982年,他又出版了散文集《忘年》,其中把在青岛写作的散文而未收入《羽书》的几篇也编了进去。
在《无花果》、《文学回忆与思想》等文章里,吴伯萧都谈到了青岛对他一生文学创作的意义。《羽书》靡页上,吴伯萧1934年摄于青岛的照片是永恒的纪念。
2. 魏韶华生平
1980年,魏韶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兰州大学中文系,开始了她的学术生涯。在校期间,她的学术才华得到了认可,荣获了全校学生论文报告会的一等奖。1984年,她顺利通过论文答辩,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其学位论文更是有幸入选了全校的优秀毕业论文集。以此为契机,魏韶华留校任教,并与著名学者吴小美教授合作,共同深入研究中国现代文学。
1987年,魏韶华继续深造,考入兰州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成为吴小美教授的得意门生。经过三年的勤奋学习,她于1990年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论文答辩,取得了文学硕士学位。此后的1993年,她调入青岛大学中文系,继续在教育一线耕耘。
1997年,魏韶华决定挑战更高的学术高峰,她考取了复旦大学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师从朱文华教授。在复旦的学习期间,她表现出色,荣获了研究生奖学金。经过数年的潜心研究,2000年,她顺利通过论文答辩,获得了文学博士学位,为她的学术生涯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青岛大学吴教授扩展阅读
魏韶华,男,1963年生于山东东阿,文学博士。与人合作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多项,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子课题1项、市厅级和校级科研课题多项。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国文科学报文摘》、《鲁迅研究年鉴》等全文转载或摘编,独立出版学术专著1部,与人合作出版学术专著多部。获省部级优秀科研奖3项,市厅级优秀科研奖8项。现为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兼任中文系副主任。
3. 求国立青岛大学简介
国立青岛大学是山东大学在1928年-1931年间使用的名字。1928年6月, 国民党政府下令把国立山东大学改为国立青岛大学,并把山大由济南迁至青岛。国立山东大学筹备委员会除接收省立山东大学外,并将私立青岛大学校产收用。1930年5月,国民党政府任命杨振声为校长,国立山国东正式更名为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9月2日,南京国民政府行政 校门院会议议决,将国立青岛大学恢复原名,仍为国立山东大学。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8年,山东大学又青岛迁回济南,留下了山东大学海洋系,后来逐渐发展为今天的中国海洋大学。
大凡历史稍长一点的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永恒风景,构成这道风景的,除了眼见为实的校园建筑、宏富藏书、名师高徒之外,还须有心领神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精神,介于两者之间的则是那些兼及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实、史乘与口碑的精彩纷纭的传说了。现代社会中,没有比大学更可为充满灵性的场所,也没有比大学更可为心灵栖居的田园。
提起山东大学,当代人往往追溯到1901年清政府在济南创建的山东大学堂,就象北大人追忆母校总要从“京师大学堂”算起一样。母校的悠久辉煌的历史总是令所有山大人激动和骄傲的,但在老山大人阅尽沧桑的心路里程上,对母校的追忆却更愿意从1929年的国立青岛大学开始,一如沙恭达罗中的诗句“你无论走到哪里也走不出我的心,黄昏时刻的树影拖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如果再细心地揆诸史实你会发现国立青岛大学的创立与北大人竟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
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以后,将其开放为商埠,抚恤德日统治四分之一个世纪留下的创痍,输入新知,佐育人才,立国安邦,成为全城人的共识。1924年初曾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交通部长的直系将领高恩洪出任胶澳商埠的督办。高氏在职,勤求治理,政绩可观,“尤于教育一端,锐意进行”,1924年5月29日,联络青岛的富商巨贾和热心教育的人士在其督办行署开会,倡办青岛大学。公推高恩洪、邵筠农、宋徽五、傅炳昭、张德纯、刘子山、王子雍、宋雨亭、于耀西、孙丙炎、孙广钦(字子敬)等11人组成校董会,复由校董会推举孙广钦为筹备主任,邵筠农、孙丙炎为副主任。又聘请了蔡元培、张伯苓、黄炎培为名誉理事。学校校址选在了德占青岛时期修建的俾斯麦兵营(日占后改为万年兵营)。为此还 当时校门有一段故事,青岛驻军对青大校园垂涎欲滴,执意分享驻兵,高恩洪不允。双方争执不休,官司一直打到洛阳直鲁预三省巡阅使吴佩孚处。吴是蓬莱人,清末秀才出身,与高同乡又曾同僚,私谊甚厚,虽系一军阀,但是绝非一介赳赳武夫,“世界竞争端赖学术”的道理是懂得的,就一锤定音该兵营作为办学之用。
财政为百事血脉,对文化教育事业尤其如此。大学筹办之初经费拮据,筹办诸人千方百计筹措经费,1924年6月19日青岛总商会曾向美国大使馆请求以美国退回的庚子赔款作为青岛大学的创办经费,未有结果。几经周折,最终由高恩洪捐洋万元、刘子山捐款2万元作筹备费用,由胶澳商埠督办公署、胶济铁路局拨款和青岛绅商的捐款作为学校的常年经费。10月25日私立青岛大学举行开学典礼,青岛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大学成立(青岛最早的大学是德国在1908年创办的德华大学)。
青岛是一个自由港,中外商人云集,工商业发达。学校董事会根据《大学令》确定私立青岛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规划分为文、理、法、商、工、医、农林七科,最终的目标是发展成一所综合性大学,但考虑到青岛工商发展的需要, 杨振声校长创办之初以实用学科设置为主。先设工、商两科。1924年8月11-13日,在北京、南京、济南及青岛四地同时招生。除本国学生外,还有南洋华侨子弟和朝鲜学生前来报考。学校重质不重量,首届招收工商预科学生80名。
私立青岛大学延聘教师十分讲究,师资来源之一为国内名牌高校毕业的学生,北大、燕大、齐鲁大学等,特别是北大毕业生居多;一为高薪聘请海外归国的留学生。根据1925年的统计,私立青岛大学全校教职员中留学生有11人,约占教职员总数的42%强,尤其以留学美国的最多。如逻辑学教师凌道扬、外文教师凌达扬、闵星荧,都学有专精,入校前已有名气;多数教师年龄在30-40岁之间,年富力强,学识涵容中西,又有陶铸中国新学术的襟怀与理想,教学认真。学校机构精干,教学和行政管理的负责人都由教师兼任。正是这些良好的规制和浓厚的学术空气。学校发展蒸蒸日上,相继设立土木工程科、机械科、矿科,并预备增设农林科、法科和文科。讵料第二次直奉战争突起,直系败退,高恩洪去职,私立青岛大学的发展遭到挫折。后由山东省议长宋传典接任校长,维持残局,终于因经费问题维持到1928年初,被国立青岛大学接收。但是私立青岛大学的创建,为后来的国立青岛大学提供了理想的校址,她注重师资力量建设和良好的校风也为国立青岛大学镌刻了自己的印记。
1928年蒋介石的国民军北伐入鲁,中国统一加速,南京国民政府在全国各地大力加强或创办国立大学,以培养国家精英,作为“恢复国权”运动的重要措施。1928年8月,南京政府教育部根据山东教育厅的报告,决定在已停办的省立山东大学的基础上筹建国立山东大学。并指令何思源、魏宗晋、陈雪南、赵太侔、王近信、彭百川、杨亮功、杨振声、杜光埙、傅斯年、孙学悟等11人组成国立山东大学筹备委员会,着手筹备工作。8月7日,国立山东大学筹委会在泰山红门宫召开第一次会议,何思源等7人出席会议。会上讨论通过了筹委会组织条例,研究了院系设置,以及扩建校舍,充实图书仪器设备等问题。但因日本制造济南“五三”惨案,济南及胶济铁路沿线尚未光复,一切筹备工作化为纸上谈兵。1929年3月,日本撤出济南,济案解决。山东省政府由泰安迁往济南,筹委会也于此时移至济南。此年夏天,我国著名教育家、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再次莅青,携眷借住在私立青岛大学女生平房宿舍内(即今中国海洋大学档案馆)。他对青岛的优美环境,宜人的气候,倍加赞赏。鉴于当时军阀割据,战乱频仍,济南是四省通衢,乃兵家必争之地,而青岛地处东海之滨,战乱较少波及,所以力主将国立山东大学迁往青岛筹办。
6月3日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接受了蔡元培先生的提议,决定迁址,并鉴于青岛已经独立出山东省,成立特别市,直属行政院管辖,指令将国立山东大学筹委会改为国立青岛大学筹委会。除接收原省立山东大学校产外,在青岛接收私立青岛大学的校址和校产。
6月13日,教育部另行聘请何思源、王近信、赵太侔(赵畸)、彭百川、杜光埙、傅斯年、杨振声、袁家普、蔡元培等九人组成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委员会,并推定何思源为筹委会主任。在九名筹委会委员中,何思源、赵太侔、杜光埙、傅斯年、杨振声、袁家普等6位是蔡元培先生执掌北大时的在校学生,其在筹建国立青岛大学过程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1929年6月20日,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委员会在济南召开第一次会议,本省委员何思源、袁家普、赵太侔、王近信、彭百川五人出席,外省委员未及出席,何思源为主席。会议除宣布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外,主要讨论了办学经费来源、大学基金以及筹委会秘书人选等事项。次日,何思源、赵太侔等即赴青岛接收私立青岛大学校产,6月29日接收完毕。
私立青大校舍原是德占青岛时代的俾斯麦兵营(日本占领时改为万年兵营),坐落在汇泉角的南海边,远辟市区的喧嚣,环境清幽;南近海天一色、水浅坡缓、细沙铺底的汇泉浴场,东临风景佳秀的中山公园,西可眺栈桥公园的株栏和历落亭阁;院内幢幢楼房,依山而起、红瓦白墙、格调和谐。“三面郁葱环碧海,一山高下尽红楼”,此乃读书问学绝佳之所在。校址选在这里也是蔡元培先生的主张,他对国立青岛大学提升青岛地方文化寄予厚望,“以青岛之地势及气候,将来必为文化中心点,此大学关系甚大。”
1929年7月8日下午,国立青岛大学筹委会在青岛汇泉大饭店举行第二次会议。这是筹委会最重要的一次会议。蔡元培、何思源、袁家普、傅斯年、杨振声、赵太侔、杜光埙、王近信、彭百川等九位委员全部出席,教育部长蒋梦麟从南京专程抵青岛赴会,并主持了会议。这次筹备会议听取了筹备委员会主任何思源有关国立青岛大学筹备情况的报告,确定了学科设置、院系人选、经费筹措、校址扩充、招生工作、开学日期及在济南设立实习工厂和农事试验场等一系列决定。会议最后公推何思源、傅斯年、杨振声、赵太侔、王近信为国立青岛大学为筹委会常务委员。这次会议基本商定了学校的雏形。
7月14日,国立青大筹委会在济南旧省立山东大学本部召开第三次会议。主要讨论了学校行政组织、教务长和各院院长人选,已聘和拟聘教师、教职员薪金标准、经费预算、新生入学和旧生编级等问题。8月3日,蔡元培先生致函南京政府监察院院长吴敬恒(由何思源面呈),托请转商财政部长宋子文批拨国立青岛大学经费。
赵太侔校长10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增聘陈调元、于恩波、陈名豫为筹备委员,使委员人数由9人增至12人。
1930年上半年,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工作基本完成,9月21日正式开学典礼,校长杨振声宣誓就职。根据筹委会的建议,学校第一年先设文理两院,文学院分中国文学系、外国文学系和教育系;理学院分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个学系。
1932年9月2日,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会议议决,将国立青岛大学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并准杨振声校长辞职,任命赵太侔(赵畸)为国立山东大学校长。
4. 吴建明的简介
吴建明 ,1963年出生于江西宜春,中国著名整形专家,共产党员。
1986年毕业于广州第一军内医大学,从事外科临容床工作;
1993年以研究生考入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整形外科,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
1993—2004年就职于上海长征医院整形外科,从事整形容的教研工作,历任主治医师讲师、教授、副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
2000年因临床及科研工作成绩突出荣立国家三等功。
2004—2005年任职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整形美容中心负责人。
2014年被选举为上海市医师协会整形师分会副会长。
现任上海东方丽人医疗美容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美容外科专业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美容整形分会全国委员,韩国美整形美容医院客座教授,先后被邀请到武汉同济医院、南昌大学医学院、青岛大学医学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术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