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哲学系著名博士在导师
❶ 阎国忠人物简介
阎国忠,男,1935年8月15日生于河北省昌黎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美学教研室主任及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现已退休。
他自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60年毕业后留哲学系任教,1963年7月调任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处任秘书,1979年回北大。
阎国忠长期从事美学教学与研究,80年代前,主要研究西方美学史,90年代后则深入探讨中国当代美学及美学基本原理。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为国家教委评为优秀教材特等奖,阎国忠在此基础上深化了对西方美学史的研究。他的《古希腊罗马美学》一书在资料占有与理论分析上均实现了系统化和完善,对古代希腊罗马的审美范畴进行了逻辑梳理与概括,认为“和谐”是古代美学的原始范畴,与古希腊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政治体制紧密相关。
阎国忠对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美学的研究具有开拓性意义,发现中世纪在美学上虽有宗教意味且表达晦涩,但其审美意识丰富且深邃,他将其概括为五种基本审美意识:本体意识、创造意识、象征意识、静观意识、回归意识。他认为这五种审美意识构成了近现代西方美学的第二个源头。
面对中国美学发展的挑战,阎国忠将研究重心转向美学基本原理与当代美学,从朱光潜的学术道路中,他看到了中国美学从康德、叔本华、克罗齐等超离走向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也认为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广泛吸收借鉴西方美学成果是理论发展的必然。阎国忠研究了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美学的学术论争,发现“实践美学”在当代中国美学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其局限性在于在将“实践”概念引进美学时,忽视了审美实践的特性。
阎国忠主张从传统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西方现代美学三个维度研究美学,并试图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美学体系。他自己在美学基本原理方面已做了探索,但认为这是一项巨大工程,需继续努力。阎国忠主编的《美学百年》丛书,对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学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体现了他对美学研究的持续贡献。
在学术研究中,阎国忠重视资料积累与文化背景揭示,力求全面详实地分析重要概念或命题,认为研究者的任务是将所研究的对象置于整体中进行观察、分析与评论。他重视逻辑与语言,认为这是其著述成功的关键之一。
❷ 孔繁个人简介
孔繁,男,汉族,1930年6月出生于山东省东平县,是一名中共党员。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享有荣誉,是其学部委员。1958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持有大学学历,专业背景深厚。
孔繁在学术领域成就显著,担任过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研究员,同时也是博士生导师。他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加入了国际宗教史学会,并终身保持着这一会员身份。他的学术生涯中,曾主编多本重要学术期刊,如《文史哲》、《世界宗教研究》以及《国际儒学研究》。在学术界,他尤其专注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
孔繁的贡献得到了国家的认可,1991年他荣幸地获得了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这是对他学术成就的高度肯定。他的工作和研究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也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