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代哈佛大学教授

代哈佛大学教授

发布时间: 2024-11-20 19:15:55

1. 哈佛教授怎样讲哲学(哲学课是可以这

公平与正义(该如何做是好?)
Michael Sandel(哈佛大学哲学教授)
上千人的礼堂楼上楼下座无虚席,Michael Sandel教授走上讲台,掌声四起。

教授:这是一堂关于公平与正义的公共课,让我们先从一个故事讲起。
假如你现在是一辆有轨电车司机,而你的电车正在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疾驶。在铁轨的末端,你发现有5个工人在铁轨上工作,你尽力想停下电车,但是你做不到,电车的刹车失灵了,你觉得十分绝望,因为你知道,如果这样撞向这5个工人,他们必死无疑。
当你感到无助的时候,你突然发现,就在右边另一条铁轨的尽头,只有1个工人在那里工作。你的方向盘没有失灵,只要你愿意,你可以让电车转向那条分叉的铁轨上,撞死1个工人而因此救了另外5个工人。
那我们的第一个问题就来了,现在我们该怎么做才对?你会怎么做?我们做个调查看看,有多少人会选择让电车转向到分叉铁轨上?举起你的手。
(绝大多数人举手)
多少人不会?多少人选择就这样笔直开下去?
(少数人举手)
少数人不会,大多数人选择转向。让我们先听听看,现在我们研究一下,你为什么觉得这样做是正确的?让我们先从大多数人开始吧。谁选择转向的?你为什么这样选?你的理由是什么?谁愿意给我一个理由?
(指一学生)站起来说吧。
学生A:因为当你可以只撞死1个时,却去撞死5个人,肯定是不对的。
教授:当可以撞死1个人时,却去撞死5个人,肯定是不对的。这是个好理由。其他人呢?每个人都同意刚才那个理由吗?(指一学生)你来。
学生B:我觉得这和9.11的一项事件是同样的原因。我们把那些将飞机撞向宾夕法尼亚空地的人视为英雄,因为他们选择只牺牲飞机里的人,从而拯救了大楼里更多的生命。
教授:所以,原因和9.11事件中那些人的选择是相同的,虽然一定会发生悲剧,但只撞死1个人好过撞死5个人。你们大多数是不是这么想?选择转向的各位,是吗?现在让我们来听听那些少数人的想法,选择直行的人……(指一学生)
学生C:我觉得这和对种族灭绝与极权主义的诡辩相似,为了拯救一个种族,你抹去其他种族。
教授:那么在这个事件中你会怎么做?你会为避免恐怖主义的种族灭绝而选择撞死5个人吗?(笑声)
学生C:理论上讲,是这样的。
教授:真的?
学生C:对。
教授:好吧,还有谁?这是个大胆的想法,谢谢。
让我们再考虑另外一个有关电车的例子,看看那些占多数的人是否仍然会坚持刚才的原则,“牺牲1个人总好过撞死5个人。”
这次你不是电车司机了,你是个旁观者。你站在桥上,俯瞰桥下电车铁轨,此时电车开过,铁轨尽头有5个工人,刹车失灵,电车马上就要撞向那5个人,而这次你不是司机,你真的感到毫无办法,直到你突然发现,你旁边有一个非常非常胖的人靠在桥上(笑声),你可以推他一下,他会摔下桥而且挡住电车的去路,虽然他会被压死,但因此另外5个人将得救。这次,多少人会推一把桥上的胖子?举起你的手。
(个别人举手)
教授:多少人不会这样做?
(绝大多数人举手)
教授:绝大多数人不会。问题显而易见,刚才的原则发生了什么?牺牲1个人总比牺牲5个人好,刚才第一个事例里几乎每个人都赞同的原则怎么了?我需要听听,两次都站着多数人阵营里的人的想法,你怎么解释前后不同的选择?(指一学生)你来。
学生D:第二个例子,我觉得,涉及到一个主动选择的问题。去推一个人,而那个人本不会涉及到这场事故里,我们替他做了选择,把他卷入进来,而这事件本与他无关。但在第一个例子中,三方——司机、两队工人已经身在这件麻烦事当中了。
教授:但是那个在铁轨上单独工作的家伙,他没有自己选择牺牲他的生命,而胖子也是这样,不是吗?
学生D:是的,但他已经在铁轨上了,所以……
教授:那那个胖子也已经在桥上了啊。(笑声)好吧,你愿意的话可以待会儿接着说。这是个很困难的问题,你做得已经很好了,问题很难,你做得非常好。还有谁能综合解释多数人在两个事件中不同的选择?(指一学生)你来。
学生E:是的,我觉得在第一个例子中,选择是在5个人和1个人之间,你不得不做出选择,工人们是死于那辆电车,而不是你的直接行为造成的。电车失控了,你必须在一瞬间做出选择。而推那个胖子的话,在你这一边看是确确实实的谋杀行为。你可以控制自己是否推他,但你没办法控制电车是否撞向工人,所以我认为这两个场合略有不同。
教授:很好。谁想对他说的做出回应。他说的很对,谁想回应?有别的答案吗?(指一学生)你来。
学生F: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很好的理由。因为你的选择……无论怎么选,你都是在选择杀人。因为不管你是选择让电车撞向另一边的一个人,这是你自己有意识的行为,还是你选择去推桥上那个胖子,这也是你主动的,是有意识的行为。所以,无论你怎么做,你都在选择(杀人)。
教授:(指一学生)你想回应她的说法吗?
学生E:我不是很确定我刚才说的是完全对的,它只是看起来有点不同,把一个人推向铁轨的行为,他死了,你实际上是自己亲手杀了他。
教授:你亲手去推他了。
学生E:你亲手去推他了,这就造成了不同,前者则是你打方向盘,造成了别人死亡。好像(有点犹豫),现在说起来似乎就不是那么对了。
教授:不、不,你说得很好了。你叫什么?
学生E:安德鲁。
教授:让我问你一个问题,安德鲁。
学生E:好的。
教授:假如我站在桥上,在胖子身边,我不必一定要去推他,假设他站在一扇门旁,而我可以像这样(做了一个转动的动作)用方向盘打开那扇门(笑声),你会开吗?
学生E:那个多少、那个看起来就更加不对了(笑声)。我是说,可能你不小心靠到了方向盘上或者类似的,或者说电车阴差阳错地拐进了岔道(笑声),那我赞同。
教授:好的,在第一种情况下是正确的选择,这会儿就不对了……你说(指一学生)
学生E:这种说法,我觉得,在第一种情况下,你已经直接卷入事件中了,而在第二种情况下,你只是一个旁观者。
教授:好的。
学生E:所以你可以选择你是否要卷进去,是否推那个胖子。
教授:好吧,让我们先暂且不考虑这个事例,现在想象一个不一样的场景。这次你是急诊室里的一个医生,有6个病人向你求助。他们都被电车重重压过(笑声),其中5人中度受伤,另一个受到重伤。你可以花一整天救治那个重伤的受害者,但是同时另5人会因此死掉,或者你可以去照顾那5个人让他们恢复健康,但同时那个重伤患者会死。现在,作为一个医生,多少人会选择去救治那5个人?
(大多数人举手)
教授:多少人选择救那个重伤的?
(很少人举手)
教授:很少人,非常非常少,我猜是同样理由吧,一条生命对5条生命?
现在考虑另外一个关于医生的例子。这次,你是器官移植的外科医生,你有5个病人,他们每个人都迫切需要进行器官移植,这样他们才能活命。一个人需要心脏,一个人需要肾脏,一个人需要肺脏,一个人需要肝脏,而一个人需要胰脏。你手头没有别人捐献的器官,你将不得不看着他们死去。然后你想到,在隔壁房间有一个健康的人来医院做检查(笑声),而且他正在打瞌睡,你如果愿意的话,你可以悄悄的走进去,取出他的五个器官(笑声),虽然这个人会死,但你却救了5条人命。多少人会这样做?有吗?如果你想这么做举起你的手。
(没有人举手)
教授:楼上有吗?你会吗?小心点,别走极端。
(没有人举手)
教授:多少人不会?
(全部举手)
教授:好吧,你有什么说法吗?在二楼的同学,你会取出那个人的五个器官吗?
学生G:我只是提出另外一个稍稍不同的选择,只要从那5个病人里找出第一个死去的,然后就能用他健康的器官来救治另外4个人。
教授:这是个非常好的主意,好主意。只可惜,你的办法绕开了我们所讨论的哲学观点。(笑声)
我们先把这些事例和争论放一边,注意一些别的事情,我们的争论是如何开始展开的,一些道德准则已经在我们刚刚讨论的过程中开始显现出来了。现在让我们认真思考一下,那些道德准则究竟是什么?
讨论中涉及到的第一条,事情的正确以及道德与否取决于你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如果在最后可以有5个人活下来,那么哪怕牺牲一个人的生命也是值得的。这个例子体现了结果主义的道德推理。结果主义的道德推理将行为的道德与否取决于该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即我们的行为对外界产生的影响。
但当我们进一步讨论的时候,我们加入了一些别的事例,于是大家就对结果主义的道德推理产生疑问了。当你们犹豫的时候,是不是推那个胖子,或者是不是要取走那个无辜人的器官,你们在考虑这个行为本身,无论结果如何,这么做你们并不情愿,人们觉得这是错的,而且是大错特错,即使是为了救回你5条人命,杀害一个无辜者始终是错的。至少大家在刚刚我们的故事中是这么想的。
所以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道德推理,绝对主义的道德推理。绝对主义的道德推理认为,道德有其绝对的道德原则,有明确的责任和权利,而无论所造成的结果是怎样的。
在未来的几周内,我们将讨论,结果主义和绝对主义之间道德准则的区别。结果主义的道德准则中最著名的理论是功利主义。杰米里.边沁,一位18世纪的英国政治哲学家提出了该学说。而绝对主义道德推理的代表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
我们将讨论这两个不同的道德推理,评估他们,同时也将考虑其他的一些道德推理模式。如果你看过教学大纲,你会发现,我们将阅读大量名家著作,亚里士多德、洛克、康德、穆勒,等等。你也会发现,我们不只是读它们,我们也会举一些当代的有关政治或者法律的争议事件,借此提出些哲学上的问题。我们将讨论何为平等与不平等、反歧视行为、言论自由与攻击性言论、同性之间的婚姻、征兵等等现实问题,为什么呢?不只是为了使这些久远且抽象的书生动起来,更是要在哲学层面上弄清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包括我们的政治生活,等等。所以,我们将阅读这些书,对一些问题展开辩论,这样我们就会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这听起来很有吸引力,但我需要提醒你们一点,这样读这些书,可以作为你们认知自我的一种练习,但同时也有一种冒险。这种冒险既有个人层面上的,也有政治层面上的。
修政治哲学的学生们应该知道这点,冒险来自于这样一个事实,哲学教化着我们也扰动着我们,它使我们和本已知道的事物产生矛盾。这很讽刺,这门课程的难度正在于它在教一些你已经知道的东西,它使我们一些本来毫无疑问的熟悉的事物一下子变得陌生。刚刚开始时那些趣味又不乏严肃的虚构事件,就起到了这种作用,那些哲学书也有同样的力量。
哲学使我们原本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它不是给我们更多新的信息,而是给予我们另一种看待事物的方法。所谓的冒险就是,一旦那些熟悉的东西变陌生了,它们就再也不会和以前一样了。
自我认识就像一个迷路的旅人,无论它多么混乱或者不安,你已经不能不再想它了,这个过程困难却又不得不全身心投入。道德和政治的哲学就像个故事,你不知道它会将你带向何方,但你清楚地知道,这是个关于你的故事。
以上是个人层面上的冒险。那政治层面上的呢?有种介绍这个课程的方法是向你承诺,你读了这写书,参与了这些讨论之后,你将会变成更好更负责任的公民,你将审视那些对公共政治领域的假说,你的政治判断力将得到锻炼,你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公共事业中去。
但是这样的承诺可能片面而且存在误导。政治哲学,很大程度上并没有那种作用,你需要承认的是,它可能使你变成一个更坏的公民而非更好,或者至少在你成为好公民之前先让你变坏,那是因为哲学是件很久远的事,甚至有些破坏性。让我们看看苏格拉底时代的一段对话。
苏格拉底的朋友卡里克勒希望能够说服他离开哲学,他对苏格拉底说:“哲学确实很美好,但只是当你在生命中的恰当时刻适度涉入的时候(才美好),可是如果你过于沉迷于它,它将把你毁灭,听我的吧,放下那些哲学争论,想想什么才是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成就,别学那些在模棱两可的哲学语句中浪费时间的人,你该看看那些真正过得好的人的富足的生活、名誉等等其他东西。”所以,卡里克勒实际上是在对苏格拉底说:“放下哲学吧,哥们儿,现实点,转向商学院吧。”(笑声)不过,卡里克勒有一点说对了,他说哲学会使我们和原先的惯例、预定的假设、固有的观念变得疏远。
以上就是我要说的个人与政治层面上的冒险。当我们面对它们的时刻,我们有个特别的回避方式,它的名字叫做怀疑主义。它的意思是,像这样的,我们才开始学,没有办法一下子彻底解决那些我们争论的案例或原理,而且如果亚里士多德、康德、洛克、穆勒他们用了那么多年都没有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以为我们自己是谁?就这样在这个礼堂里待上一个学期就能解决它们吗?而且这可能只是一个关于每个人各自有自己不同原则的问题。没有什么可以值得讨论的,也说不出这些问题是为什么,这就是怀疑主义的逃避方式。
关于此我想可以这样回答,确实这些问题已经被讨论非常非常久了,但正是因为它们不断地被讨论,说明虽然在某种意义上它们不可能被解决,可是另一方面它们也不可回避,是因为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所以怀疑主义只是让你放手,放弃思考,它不会解决任何道德或者哲学问题。
康德对怀疑主义的描述有一段很精彩,他写道:“怀疑主义只是人们探索过程中的暂歇之地,它让我们在一些教条中徘徊,但是它绝非是我们能够永远呆着的地方。”“怀疑主义的简单默许,”康德写到:“永远无法满足对问题的无尽推理。”

2. 哈佛大学出现过那些世界名人

哈佛大学出现过的名人:诺伯特·德纳、拉尔夫·爱默生、亨利·梭罗、亨利·詹姆斯、查尔斯·皮尔士、罗伯特·弗罗斯特、威廉·詹姆斯、杰罗姆·布鲁纳、乔治·梅奥等;著名外交家、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蒙古国现任总统查希亚·额勒贝格道尔吉也出自哈佛。

近代以来,中国也有许多科学家、作家、学者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如胡刚复、竺可桢、杨杏佛、赵元任、陈寅恪、林语堂、梁实秋、梁思成、江泽涵、胡秀英、余英时、李欧梵等。

哈佛大学坐落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都市区剑桥市,是一所享誉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学,是著名的常春藤盟校成员。

截至2018年10月,哈佛大学共培养了8位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而哈佛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员中共走出了158位诺贝尔奖得主(世界第一)。

18位菲尔兹奖得主(世界第一) 、14位图灵奖得主(世界第四),其在文学、医学、法学、商学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




(2)代哈佛大学教授扩展阅读:

哈佛大学校区

哈佛大学的设施分布在二十多个地方,总面积有4882英亩,建筑面积21,565,000平方英尺。其中位于坎布里奇的主校区面积为224英亩,建筑面积13,202,000平方英尺。

哈佛大学本部坐落于剑桥市的哈佛庭院上,庭院位于波士顿商业区西北方约5.5公里处。里面包括了中央行政办公署及大学中央图书馆,另外也有数栋学术大楼,如大学学堂、纪念教堂和新生宿舍等。

共有十二所住宿大楼提供给本科生,九所位于哈佛庭院的南部,靠近查尔斯河;剩余的部分则在庭院的西北方,那里原本是以前拉德克利夫学院的学生宿舍,直到两者合并使用同一的住宿政策为止。校园附近有公交车及铁路等交通运输服务,供学生教员们穿梭校园。

哈佛大学的商学院及大多数的体育设施均处于波士顿的西边,占地145公顷。市区的行人天桥——约翰韦特桥横跨查尔斯河,并将两处的校区相连。

哈佛的医学院、牙科学院及公共卫生学院则在长木医学区,占地约8.9公顷,在波士顿商业区的西南约5.3公里处,距离本部同样5.3公里远。医学区附近有巴士到达本部,中途站还包括后湾及麻省理工学院。

3. 哈佛大学Gordon McKay教授是什么意思

美国私立大学教授的称号前面常常有个名字,代表这个教授职位创立的最初内的资金来容源。Gordon Mckay是个有名的企业家,生前就捐了不少钱给哈佛,1903年去世的时候又给哈佛一大笔钱,指定支持提升应用科学方面的教授。现在这笔资金正在支持40位科学方面的教授。
这其实就像中国很多大学的有“逸夫楼”一样。

4. 介绍一下哈佛大学的名人

纳道 - 密歇根大学校长,烟草业研究委员会科学总裁,于20世纪中为烟草致癌不确定论提供强力支持
乔治·唐宁 - 哈佛大学第二位毕业生,英国外交家。英国首相官邸所在地唐宁街即以他的名字命之。
罗斯福 - 美国总统
肯尼迪 - 美国总统
乔治·布什 - 美国总统
奥巴马 - 美国总统
季辛吉 - 美国国务卿
法兰西斯·福山-美国作家、政治经济学者
比尔·盖兹 - 世界首富,美国企业家、慈善家、微软的创始人;大二中途辍学创业,后在2007年6月取得哈佛大学荣誉博士。
马友友 - 美籍华裔大提琴演奏家
爱默生 - 美国思想家
赵小兰 - 美国第24任劳工部长、美国内阁第一位亚裔妇女
胡刚复 - 中国物理学家
竺可桢 - 中国地学家
胡先骕 - 中国生物学家
陈寅恪 -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梁实秋 - 中国散文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
梁思成 - 中国建筑史学家,建筑师,教育家
赵元任 - 中国语言学家,汉语言学之父
雅子太子妃-日本王妃、前外交官
曾荫权 - 现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林满红 - 台湾历史学家
张光直 - 台湾人类学家
周玉蔻 - 台湾媒体工作者
马英九 - 中华民国第12任总统(哈佛法学院博士)
吕秀莲 - 中华民国第10、11任副总统,首位女副总统,台湾女权运动先驱。
林义雄 - 台湾前立法委员
许达然 - 台湾历史学家、作家
张介英 - 台湾年代新闻台与东风卫视主播,畅销作家,TOEIC满分与IELTS纪录保持人。[来源请求]
克利弗德·纪尔兹 - 美国人类学家
望采纳O(∩_∩)O哈!

热点内容
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 发布:2024-11-20 21:16:04 浏览:772
重庆大学经济与管理专业考研 发布:2024-11-20 21:10:24 浏览:232
大学城到上海南站 发布:2024-11-20 20:56:12 浏览:2
美国大学建筑设计专业申请难度 发布:2024-11-20 20:56:11 浏览:283
武汉理工大学专升本专业 发布:2024-11-20 20:55:13 浏览:767
南开大学法医研究生 发布:2024-11-20 20:27:06 浏览:370
宇通集团本科生工资待遇 发布:2024-11-20 19:57:45 浏览:760
大学化学系老师工资 发布:2024-11-20 19:50:57 浏览:176
复旦大学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 发布:2024-11-20 19:49:01 浏览:260
四川大学民族学有博士点 发布:2024-11-20 19:48:25 浏览: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