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30岁教授
① 陈章良的人物经历
1978.09——1982.07,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现并入海南大学)热带作物栽培系栽培专业学生;
1982.07——1983.08, 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现并入海南大学)生物系教师;
1983.08——1987.08, 美国华盛顿大学生物系植物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1987.08——1992.07, 北京大学生物系副教授、教授(1989.05);
1992.07——1993.09, 北京大学生物系主任;
1993.09——1995.07,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1995.07——1995.12, 北京大学副校长兼生命科学学院院长(1995.07当选第八届全国青联副主席);
1995.12——2002.04, 北京大学副校长(2000.07当选第九届全国青联副主席);
2002.04——2007.12,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副部长级)(2005.07当选第十届全国青联副主席);
2007.12——2013.07,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 ;
2013.06——,中国科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 陈章良生命的小船起始于福建省福清县一个紧傍着大海的小渔村。他说:“我小时候常常和弟弟去海里捞点鱼儿卖掉补贴家用。到了9岁的时候,村里人都说我,太大了,还不读书,太不像话。这才开始读一年级。”
“我是那所中学里边第一个考上大学的。1978年7月,我们100多人坐着大卡车,到很远的地方去参加高考。”陈章良还记得当时被卡车摇摇晃晃地拉到县城参加高考的情景,他把自己一生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了这次考试上。
考试成绩公布后,陈章良在全乡100多个考生中成了惟一的中榜者——他终于考上了海南岛华南热带作物学院栽培系。事实上那个时候的窘况实在不可思议:陈章良一边读书一边还得劳动;寒暑假得下海摸鱼捉虾卖几个钱作学费和买灯油;晚上便在煤油灯下苦读。
刚进校门时,别的同学都会英语,而他连英文的26个字母都认不全;别的同学学外语都有录音机,他却连个小小的收音机都买不起。“由于穷,家里不可能给我一分钱,我就靠学校每月发给的19元助学金和假期打工赚钱度日。学校的饭菜不够吃,木薯和地瓜便成了我大学时的主要食物。” 有一天,他从一本英国的《自然》杂志上读到了几篇由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玛丽·查尔顿写的有关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文章,非常兴奋,便给玛丽·查尔顿教授写了一封
信,在信中表达了他对这个领域的强烈兴趣和献身于这个领域的决心,并希望能到她的实验室去攻读博士学位。
“玛丽·查尔顿教授很快给我回了信,随后还派了一位华裔教授到他所在的学校对我进行面试。”陈章良至今认为自己很幸运,无意中抓到了一个好机会。这位华裔教授与陈章良接触后,对他在那样艰苦的学习条件下竟能获得如此丰富的知识感到十分惊讶,特别是陈章良奋发向上、追求科学的精神以及他那敏捷的思维和少见的才气,让这位华裔教授十分欣赏。这位华裔教授回去后,把陈章良向美国华盛顿大学作了郑重的推荐,并建议录取这位年轻的中国人。
1983年,即陈章良大学毕业的第二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美国华盛顿大学生物和医学部的研究生。 陈章良到美国不久,便了解到当时国际上生物学最新的领域是世界著名生物工程学家毕齐所从事的重组DNA技术,而毕齐教授又正是他仰慕已久的科学家。于是,他想方设法,终于跻身于毕齐教授门下,成为毕齐教授的得意弟子。
陈章良在导师指导下选定的研究课题,美国加利福尼亚和洛杉矶的几所大学也在紧张地进行着。而且,他们的研究方法、路线甚至手段都大致相同。也就是说,他和其他几所大学的研究者们实际上是在同一条跑道上赛跑。陈章良清楚,“我只有甩开膀子,拼命奔跑,比别人动更多的脑子、下更大的功夫,才能在这场竞赛中最先跑到终点,夺得金牌。”于是,几年时间里他每天只睡5个小时,几乎每天都要在实验室里工作12个小时以上,有时长达十五六个小时,甚至有时干脆就在实验室里躺上一会儿,然后再接着干。
1985年,还是华盛顿大学三年级研究生的陈章良终于率先“冲刺”,取得了两项重大研究成果:一是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新技术将大豆储藏蛋白的基因转移到烟草和矮牵牛上;二是在第一项成果的基础上成功地总结了这个基因的转化植株及其后代的遗传规律,并成功地作出了证明且提出了其表达的分子模式。 陈章良突出的科研成就,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1986年和1987年,他连续应邀出席了代表当今世界生物学界最高水平的两届国际权威性会议——美国高登学术会议。为了表彰他的成就,华盛顿大学竟提前一年半为陈章良颁发了博士学位证书。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派留学生,身处他乡异国的陈章良深知大洋另一边的祖国对自己的深切期望。
1987年1月,获得华盛顿大学生物及生物医学博士学位的陈章良,谢绝了美国几家公司和科研机构的高薪聘请,放弃国外优裕的生活,回到了深深眷恋的祖国,用自己已拥有的知识为祖国的强大添砖加瓦。于是,北京大学突然爆出一个大冷门:这位年仅26岁的年轻人,当上了北大副教授。回国后,陈章良在北大主持了国家“863计划”中的多个研究项目,他与同事们一起,在北大建成了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自筹建之日起,就以边建设边开展研究的方式高速高效地在植物基因工程方面,特别是在作物抗病基因工程方面开展了研究,为填补我国高科技空白、超国际水平做出了贡献。1991年11月,年仅30岁的北京大学教授陈章良在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科学家参加的竞选中,以其卓著的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力冠群雄,荣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颁发的被称为青年诺贝尔奖的“贾乌德·侯赛因青年科学家奖”,从而成为该奖自1987年以来最年轻的单独一人获奖的青年学者,而前两届获奖者均为两人共享。 陈章良教授一直从事生物技术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基因的“克隆”上,他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获得抗虫、抗病的转基因植物,研究卓有成就。在植物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农业等课题研究上硕果累累的陈章良,最令同行们羡慕的是兼具科学家和成功的企业老板双重身份,他很喜欢被称为“老板”,因为自己一直致力于开创中国的生物工程产业。站在生物科学前沿的他,更懂得技术产业化对中国的意义。
“中国的生物工程在理论研究上可与国际水平抗衡,早在二十世纪五六
十年代就有一些新技术已接近国际水平,但由于产业开发没跟上,数十年后的今天,不得不大量引进别人的东西。中国新崛起的生物技术在国际上是中等偏上,在亚洲则处于数一数二的领先位置,但中国的生物工程水平却不及日本的几十分之一。”陈章良深感“技术如果没有开发,躺在实验室里就永远是技术”,把开创中国的生物工程产业作为他这一代生物学者的天职。1992年,他以企业家的智慧,和潘爱华等人在北大未名湖畔成功创建了目前中国最大的生物基因工程制药企业之一——北大未名生物集团公司,开始致力于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实践,北大“未名”很快便成为拥有17家子公司的集团;接着又创建起中国北大生物城——一个中国未来最大的集科研、开发、生产为一体的现代化生物工程产业基地。 以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为主体的生物工程,被认为是21世纪科学技术的核心。基因农业、基因药物已经给美国带来数百亿美元的销售额。生物工程的带头人陈章良深知这一点,他要寻找一个好项目,以带动中国基因工程产业的发展。他选择了α—1b干扰素(赛若金)。一位外国专家曾断言:中国要实现干扰素的产业化,只能是天方夜谭。然而,陈章良和北大“未名”,打破了这一预言。在过去的五年里,他们创造了奇迹:从一项技术到成熟的产品——赛若金,从一个企业到中国最大的生物工程基地。“赛若金”一跃成为中国干扰素第一品牌,连续三年所占市场份额超过60%。在这一过程中,有三个关键人物,他们是技术发明人侯云德、投资决策人陈章良和企业成功的领导者潘爱华。他们一起完成了一个中国人的梦想,谱写出了中国基因工程之歌。
② 从于丹到蒙曼,国学大师沦为文化小丑,沽名钓誉注定不会长久,你同意吗
具有很高名气的文化偶像有很多,但能够真正内敛自己的本性,做到自己的本职的文化偶像少之又少。说起文化偶像,大家应该第一个想起的是高晓松。于丹于1965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己的父亲也是红极一时的国学大师。也许是在自己父亲的熏陶下,于丹对于文化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功夫不负有心人,于丹在自己高考结束以后,成功的进入了北京师范大学的中文系,继续探索国学的奥秘。一年又一年,时间来到了于丹30岁的时候,也许是因为她起步比别的小孩更早。于丹在30岁如此年轻的情况下,成为了北京大学的讲师。
在演讲的过程中,北大的学子发现,于丹其实对于《论语》的理解真的非常的浅。而整个讲座的中心并不是她这本书,讲的更多的是一些鸡汤故事,这让许多北大学子非常的不满意。
让观众们感觉到这位国学大师在打自己的脸。遇到这样的事情,其实并不愤怒,更让人感觉到的是可惜。明明都是红极一时的国学大师,为何会搞出这样的事情呢?这是因为名利让他们红了眼,让他们无法更加专注于国学本身,变得浮躁起来。这是导致许多问题的原因,但他们却浑然不知。
③ 北大校长黄如:25岁读博士,30岁成教授,50岁做校长,开挂了吗
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在上学的时候梦想成为自己学校的老师,因为那时他们觉得老师是学校的“主人”,管理着这么多的学生,更有尊严,更有气势。当我们长大了,才知道留在学校教书不是像我这样的学生应该有的想法。一个学生能够留在大学教书,然后成为校长的经历是相当罕见的,但也不是没有。我国顶级大学北大就有这样的情况。是的,有些人可能已经猜到小小罗今天要介绍的是北大现任副校长黄如。
像黄如这样低调的人才是真正的女神,在世界科学研究舞台上,她展现了东方知识女性的风采。她聪明、自信、受过良好教育、谦虚。小小罗觉得,不要对娱乐圈女明星张口闭口就冠以“女神”称号,黄如这样的科研人才是年轻人真正的偶像,真正的女神。
④ 北大教授王福重怎么了(引发社会关注的事件)
近日,一起引发广泛关注的事件牵动着社会的神经,这就是北大教授王福重的情况。作为一位备受尊敬的教授,王福重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因此他的近况引发了广泛的猜测和讨论。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读者们带来一些了解。
一、事件背景
王福重教授是北京大学的一名杰出教授,他在教学和研究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然而,最近有关他的消息却引发了社会的关注。据了解,王福重教授最近一直在进行一项重要的研究项目,该项目涉及到教育领域的创新和改革。这一项目备受关注,因为它被认为有望为我国教育事业带来新的突破。
二、事件发展
然而,就在项目即将取得重大突破之际,王福重教授却突然失联了。他的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家人和同事们也无法联系到他。这一情况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和猜测,有人认为他可能遇到了意外,也有人认为他可能遭遇了困境。
三、社会反应
王福重教授的失联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许多人纷纷表达了对他的关心和祝福,希望他能够平安无事。同时,也有一些人开始猜测他失联的原因,有人认为他可能是因为研究项目遇到了困难而感到沮丧,也有人认为他可能是因为个人原因而选择了离开。
四、调查展开
面对社会的关切,警方迅速展开了调查工作。他们对王福重教授的家进行了走访,与他的家人和同事进行了交流。通过调查,警方发现了一些线索,这些线索有助于他们了解王福重教授失联的原因。
五、真相大白
经过警方的努力,最终揭开了王福重教授失联的真相。原来,他在研究项目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导致他情绪低落,选择了离开。他并没有遇到任何意外,只是暂时需要一段时间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思路。警方已经找到了他,并将他安全送回了家。
六、社会反思
王福重教授失联事件的解决,引发了社会的反思。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关心身边的人,尤其是那些在高强度工作中的人。他们可能会面临很大的压力和困扰,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⑤ 北京大学最受欢迎的十大教授
经济学院刘怡教授,历史学系彭小瑜教授,数学科学学院李若教授,人民医院王建六教授,社会学系孙飞宇教授,基础医学学院初明教授,物理学院的穆良柱教授等。
教授为大学教师职称的最高级别。中顷运文的教授两字则源于“传教授业”的字义,是中国古代就使用的学官名称,在中国汉代、唐代的大学中都设此职位。这个词语与英文没有关联。日语中则与中文同用“教授”来称呼大学中的老师。
根据教育部和人事部联合发布的相关规定,把高校教师的岗位分为13个等级。教授岗位分一至七级。其中正教授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教授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
1、现下“教授”都是聘任制的。
2、“特聘教授”,顾名思议,是特殊(特别)聘任的教授,本身是教授。
3、“客座教授”,是“客情”聘请的学者,不定期来作报告或搞讲座。本人可能不是教授,而是名人、官员、企业家、发明者,等等。
4、“兼职教授”,校际间、学校与社会间,互相聘请讲课的教授。本身是教授亩歼,实际讲课或搞科研、带研究生。
5、“荣誉教授”,是对知名的老教授、有成就的老领导,授予的荣誉称号。
6、一般教授,是大学聘任的正高级职称,既上课,又搞科研、带研究生,也是学术带头人。
7、迅乎冲“叫兽”同音词,一般用来戏称爱装什么都懂的人。
⑥ 哪位北大女教授,被学生们视为心目中的女神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有名、最顶尖的知名学府之一,学校里面不仅聚集了无数的精英学子,同时也聚集了很多的顶级优秀而且颜值担当的教师以及教授。
在平时的生活中,史蛟也是很低调,不会浓妆艳抹,也不会用漂亮的服装来衬托自己,她从来都不会对外宣传自己,更多的时间都是利用在研究学术上,空余之时还会参加校方的一些活动,与同学们进行互动,这样平易近人,高颜值的老师谁会不喜欢呢?你们觉得呢?
⑦ 数学大神韦东奕!在北大的具体职务就是个助理教授
北京大学网络红人数学家韦东奕由于街访的缘故,一夜爆红,尽管相貌平平,但想不到,则是稳稳的数学课高手
打个极端化的比如,校花美女校花几十个人上百人总有一个,至不好掏钱去整容手术也可以显摆出去。能攀爬数学课高峰期的大脑但是上百万人里都不一定会出一个,富有也奢求不到,从基因遗传的视角而言宝贵多了每一个人的层级不一样,精神追求不一样,在他眼中孰重孰轻的规范当然不一样。有的人自身烂人一个,还臆想界定什么是成功,什么叫情商高像韦东奕那样的高手,别人针对凡俗的物品压根就瞧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