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中山大学研究生院文学院导师简介

中山大学研究生院文学院导师简介

发布时间: 2024-12-15 02:40:38

A. 陈宗文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陈宗文,男,后改名陈衡,1938年8月出生于广西合浦,大学文化程度,中共党员。1963年7月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被分配到广东省高等教育局,从事人事干部及刊物编辑工作。1970年回到母校中山大学中文系任教,至今。


陈宗文是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时,他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际儒商学会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广东现代革命作家研究会和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秦牧创作研究会副会长,广州合浦学会常务副会长,吉林省文融文化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跨世纪文化艺术研究院常务委员,该院理事会副理事长,香港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和侨光东方文化科技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自1970年起,陈宗文在中山大学为中文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小说史》、《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新时期文学流派》等11门课程。他著有《秦牧创作论》、《文海寻踪》等专著和评论集。与人合著《中国当代文学史》、《中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等教材三部。独立编著《新时期小说作家与作品选析》等辅导教材两部。与人合作担任《广东当代作家传略》、《新纪中国当代文学》等教材主编。编辑出版了《盛宴前的疯子演说》等秦牧中短篇小说集。在《秦牧全集》的编纂工作中担任编委。参与编写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教材。主编《广东当代文学研究丛书》(含广东当代小说史、散文史、诗歌史、戏剧文学史等13种专著)。


陈宗文在中山大学期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各一次,获得主编教材优秀奖一次,校、系优秀教学奖两次和中山大学文明家庭奖一次。他还荣获了香港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举办的"1998年度亚太华文成果金奖"和1999年首届"名星杯"全国书画文学大奖赛金奖。其小传被收入《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当代教育名人大辞典》等多部辞书中,并被《世界名人录》等多种辞书聘为顾问编委。1997年4月,他担任中国儒商文学代表团第一副团长,率团参加了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儒商大会。


(1)中山大学研究生院文学院导师简介扩展阅读

  

B. 中山大学文化人类学系研究生导师有哪几位

文化人类学方向的话..
可以带研究生的老师有...
周大明..马国庆.. 张振江..张应强..王建新...刘昭瑞....何国强..杨小柳..程瑜...刘志扬..邓启耀
陈华和李法军是医学人类学方向...
张鹏是灵长学方向..而且现在还没有带研究生..
系里的年轻老师还有谭同学..余成普..段颖..不过都还没有带研究生..

具体的老师可以去中大的研究生招生网站上去看..

C. 中山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中山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方文峰、杨弘、朱孝峰、黄益军、杨瑞华等。

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简介:

中山大学研究生院是中山大学的直属学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现任院长陈曾平。

根据2022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53个博士授予权一级学科、63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4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

学院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1935年春中山大学经当时的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研究院,是中国最早设立研究生院的院校之一;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正式设立研究生院;2001年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后,新中山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体系更加完善。

D. 中山大学研究生院有多少导师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是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学校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截止2020年2月,全校专任研究生导师518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271人。

截至2019年11月,中山大学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6人(含双聘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含双聘2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5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1人、青年学者2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7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4人。

截至2018年04月,中山大学设有4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5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共19个领域),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5个。

目前在读研究生230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600余人。

E. 中山大学文化人类学系研究生导师有哪几位

文化人类学方向,中山大学文化人类学系的导师阵容强大。以下为几位可以带研究生的老师:

周大明、马国庆、张振江、张应强、王建新、刘昭瑞、何国强、杨小柳、程瑜、刘志扬、邓启耀等。其中,陈华和李法军两位教授专注于医学人类学领域。张鹏教授则是灵长学方向的专家,目前未带研究生。

系内还有几位年轻老师,如谭同学、余成普、段颖等,但他们同样还未开始指导研究生。

对导师阵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访问中大的研究生招生网站,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F. 谢柏梁的简介


谢柏梁教授多年来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史、古代戏曲、西方戏剧史、比较文学和影视文化学的教学研究工作。出版《中国悲剧史纲》、《中国分类戏剧学史纲》、《世界悲剧文学史》、《中国当代戏曲文学史》、《中国悲剧文化史》等多部著作。先后承担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上海市“曙光工程”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
谢柏梁博士,近年来出版了多部关于中国戏剧和世界戏剧发展历史的专著,并几度应邀到加拿大、美国的一些著名高校讲学 。鉴于他在文化艺术领域内的一系列理论建树,中国国务院向他颁发了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证书,并授予他政府特殊津贴;美国学术委员会也将他列入1999-2000中美学术研究重点资助对象。
耳濡目染花鼓戏,身体力行文艺路
“我与天门花鼓戏渊源很深。”谢教授说,天门是江汉平原的一个戏窝子,除了汉剧、楚剧的广泛影响之外,本地的天门花鼓戏(后来又称天沔花鼓戏或者荆州花鼓戏)十分流行,成为一方百姓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1958年9月25日,谢柏梁出生在多祥镇板桥大队西台村。他的祖父谢有本、父亲谢支祥,都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乡村知识分子,同时也都是忠实的戏迷。
谢柏梁自小便酷爱看戏,酷爱读书,但因为“文革”株连,不能考入高中深造。从此,谢柏梁便返乡劳动,挑起了沉甸甸的生活担子。
在农村务农、装卸站扛包的6年“社会大学”磨练之中,谢柏梁积极参加了大队、公社文艺宣传队的活动,成为乡间剧团的笔杆子。他所创作的一系列小戏和小节目,都被搬上了舞台,获得了县区的许多奖励。他也随着大队剧团和多祥剧团四处巡回演出,直接感受到老百姓对文艺节目的愿望。民之所欲与民心好恶,为谢柏梁创作契机的生发、审美趣味的升华,提供了最为深厚而广袤的文化土壤。
后来,他又在县文化馆范齐家等老师的引导下,成为天门县较为活跃的年轻创作者之一。全国棉花工作现场会在天门召开时,大型开幕式的节目创作,便出于谢柏梁之手。从此,谢柏梁成为县文化局悉心扶植、重点培养的一名年轻人。
从爱好花鼓戏到为剧团创作花鼓戏,谢柏梁对这一本地剧种的历史渊源与艺术流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直到近年,作为戏剧教授的谢柏梁,还为家乡的剧团提供了一些适宜于移植成花鼓戏的剧本和演出录像资料。
自古以来,一方水土养一方戏。因此中国戏曲的其他剧种,同样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群众土壤。想当年,在文化局组织的一次次的创作学习班上,谢柏梁创作之余,往往一头钻进县图书馆里,如饥似渴地博览中国名剧,从而逐渐萌生了日后为中国戏剧写史的强烈愿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家乡接受的艺术启蒙、儿时受到的艺术熏陶以及楚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都使得谢柏梁能够在艺术和文化领域内不断前行。
寒窗十年勤耕耘,曲论才罢剧史成
1979年秋,踏入社会6年之久的谢柏梁依靠顽强的自学,考上了湖北师范学院,成为中文系的一名新生。
作为一名大学生,他的古典文学、戏剧文学与英语课,一向是班上名列前茅的。由于有多年的创作实践,谢柏梁的写作在班上尤为突出。他的作文通常被列为全班的范文;他的散文、诗歌与小说创作也都在报刊上先后发表,成为班上同学发表作品的翘首。
长期从事戏剧活动所带来的惯性,促使谢柏梁对戏剧名作更多一份关注。他对中外戏剧悉心研读,早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在学报上发表了《从〈琵琶行〉到〈青衫泪〉》的长篇论文,对元曲大家马致远的作品予以了细致分析和深入品评。临近毕业时,他又以元代大戏剧家关汉卿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研究对象。
四年本科生涯结束后,谢柏梁觉得自己的知识还很贫乏,便毅然报考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徐中玉、齐森华教授的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中的戏曲理论研究。
上海是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中心地区,曲学研究却是较为薄弱的一项。在导师的指导下,谢柏梁数年如一日地坐冷板凳,在上海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反复借阅古代名剧稀有版本,并且一笔一划誊抄下来许多有研究价值的戏曲序跋。最后,他整理出来近百万字的中国戏曲序跋,并在此基础上写成了《中国戏曲序跋概论》。该书的一些章节在《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等杂志上发表之后,为曲学研究又打开了一扇值得注意的门户。
硕士毕业后,谢柏梁又马不停蹄地报考中山大学的中国戏剧史博士专业,并在众多考生当中,以较好的专业成绩获录,成为近代曲学大师吴梅的传人、当代中国戏曲研究大家王起(王季思)先生的入室弟子。
在上海时期,谢柏梁重点研究戏曲理论;广州时期,他重点研究中国戏曲史。这样下来,使得他能够对戏曲理论和戏曲发展史两方面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在大师的悉心指导下,谢柏梁每月都要写一篇以上的戏曲论文,这些文章在《文学遗产》等全国各地的许多杂志上先后发表,作者也因此先后两度被评为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的文科科研奖第一名。
十年磨一剑。在这些年的求学生涯中,谢柏梁终于转型为学术素养比较丰厚、文学基础比较扎实的青年学者。
也是在此时,随着《中国悲剧史纲》的完成,谢柏梁立下了写作系列戏剧文化史的宏愿。
埋头科研成一体,云游讲学走天涯
获得沉甸甸的文学博士学位后,谢柏梁来到上海戏剧学院任教,先后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和教授,成为文化部系统中的年轻学者。之后,他又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在上戏任教期间,除了上课并担任戏剧史教研室主任之外,谢柏梁埋头科研,勤奋著述,先后写作出版了多种专著,逐步构建起他的戏剧文化史研究和文学史研究系列,先后出版《中国悲剧史纲》、《世界悲剧文学史》、《中国分类戏剧学史纲》、《中国当代戏曲文学史》、《大戏剧家关汉卿》等专著 。
多年以来,谢柏梁的学术研究受到了国家、社会和北美学术机构的扶助与支持。他的研究先后被列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有两项,被列入上海的是“曙光工程”项目、上海市教委青年教师基金项目、上海市出版局重点资助项目等三项;被上海戏剧学院列入科研一等奖的有一项,被列入为南京师范大学重点科研项目资助的有一项,被全国美学学会、国家新闻出版局和全国外国文学学会评为优秀科研奖的有两项。
除了著书立说之外,谢柏梁还在许多高校和文化机构讲学。他曾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上海越剧院、宁波市文化局等一些文化机构作过关于戏剧文化的专题报告。
2008年,谢柏梁进入中国戏曲学院任教,成为该校文学艺术相关专业的学术带头人之一。作为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他表示会带领自己的弟子们,为繁荣学术文化作出新的成绩来。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谢柏梁走出国门,先后到澳门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佛萨大学、加州伯克莱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为一些本科生、研究生讲解中国文学艺术传统,为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自己的努力。他还与一些外国学者合作著述,将中国文化通过不同语言文化层面,传播到更为广泛的接受群体中去。
谢柏梁在海外的奖助项目中,包括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美国学术委员会等学术单位的科研奖学项目等四项。正是这些春风化雨般的资助和相濡以沫似的鼓励,使得谢柏梁深感对外文化交流责任重大,不敢懈怠停步。
从故乡踏上征途,从我国古代文化的一方重镇、现代教育中全国驰名的高考“状元县”起跑,他将为中国传统文化、影视艺术和世界戏剧艺术的弘扬光大做出自己不懈的努力。
谢教授认为自己所有的一切,全归功于天门水土的滋养,故乡文化的陶冶,家乡父老的熏陶,父母亲人的赐予,以及童蒙老师们、文化局系统的诸多长辈们、三所求学高校的诸多恩师们的悉心栽培与精心呵护。
难忘故乡与师恩,谢教授说:最好的报答,还是在自己的学术领域中多洒点汗水,多做些耕耘,趁此大好的春光良辰。

热点内容
啃老对大学生 发布:2024-12-15 04:14:30 浏览:405
上海大学研究生赚钱 发布:2024-12-15 03:40:17 浏览:746
烹饪专业大学排名 发布:2024-12-15 03:34:35 浏览:108
大连理工大学宿舍图 发布:2024-12-15 03:33:42 浏览:313
江汉大学老师名单 发布:2024-12-15 03:17:08 浏览:974
大学生超越 发布:2024-12-15 03:15:35 浏览:980
大学生的自由时间 发布:2024-12-15 03:15:35 浏览:158
2015宁波大学复试时间 发布:2024-12-15 02:54:18 浏览:808
大学生网购消费情况调查问卷 发布:2024-12-15 02:48:50 浏览:476
中山大学研究生院文学院导师简介 发布:2024-12-15 02:40:38 浏览: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