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添大学教授
⑴ 高家宝的高家宝教授
1936年北平大学工学院纺织系毕业,先后担任河南省立镇平工业学校教员兼机织科主任,河南纺织业改造所所长、经济部天津工商辅导处技正等职。1948年8月任北洋大学纺织系副教授代系主任。全国解放后,历任北洋大学纺织系教授、天津大学纺织系和天津纺织工学院纺织系纺织材料教研室主任、教授等职,是学校首批硕士生导师。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民盟天津大学支部委员。 1910年1月高家宝生于河南项城范桥村。祖父是清朝秀才,一生以教家馆为生。父亲也是秀才,毕业于北洋优级师范学校,早年参加同盟会,并与同学一起在项城等县发起革命,失败后流亡多年,后来主要职业是任中学和师范学校国文教员。高家宝儿时由于地方混乱,祖父去世,父亲在外,家庭比较困难。8岁入一家陈姓家馆读书,14岁考入项城县立高级小学。16岁考入河南省立第四中学,靠借贷读完一年书。1927年受革命新思潮的影响,高家宝满怀救国救民的热忱,17岁的他背着家里和同学一起赴开封参加了北伐革命军,很快进入第二集团军官学校。不久传来母亲病重消息,部队准他长假回家。革命的高潮过去后,他继续在河南第四中学读书并因品学兼优获得了项城县奖学金。192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河南省立开封高级中学。1932年他抱定了工业救国的目的,考取了北平大学工学院并选择了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的纺织系学习。然而“九·一八”事变,民族的灾难继续冲击着他伏案苦读的求知之心,大学期间他再次投身于爱国洪流,积极进行抗日救亡活动,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那天寒风凛冽、滴水成冰。高家宝和同学们由新华门出发,经西单、西四,然后奔向沙滩、东单,再到天安门举行学生大会。一路上冒着敌人的大刀、棍棒、水龙头的袭击,高呼着“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收复东北失地!”“打倒汉奸卖国贼!”“武装保卫华北!”等口号英勇前行。高家宝认为一个有为的青年,首先应该也是一个爱国的青年。
高家宝说父亲对他的影响很大。“父亲对我说,我是一介寒士,但贫而不媚,我们世代都是读书人,要靠自己的才学吃饭,决不能去奉承人去求一官半职。”也许正是父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传统思想和文人要讲究气节的精神给予了他人格养成中主要的启迪。高家宝一生追求进步,笃学爱国,崇尚教育,注重实践,为纺织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高家宝毕生从事纺织教育。 1947年暑期后,在原北平大学工学院纺织系在津校友们的倡议和筹划下,北洋大学工学院开办纺织系,当时只有二年级学生一个班,专业教师只有吴文琅教授和安瑞凤助教两个人。1948年初吴文琅教授辞职,高家宝先生来到北洋大学纺织系任副教授代系主任。除教学外,他积极进行纺织系的建设,制订教学计划,安排课程设置,聘请教师等,当时北洋纺织系就开设了《织物构造》、《纺织原料学》、《机织学》等课程。另外,纺织系刚刚成立半年,一切都在建设中,没有实验设备,经费也很少,高家宝多方联系,想办法解决办学所需的图书和实习实验设备。他和北平大学纺织系毕业的在津校友一起努力,把原北平大学工学院纺织系的馆藏外文期刊调拨到了北洋大学。后来又了解到在日本侵略军占领时期,原北平大学工学院纺织系全套毛纺织染机器设备被日本人运到天津成立了一家毛纺厂,抗战胜利后,这个毛纺厂归天津企业公司所属,他便积极奔走联系,陈述创办纺织教育、培养纺织后俊、振兴民族工业的重要性。在他的呼吁下,天津企业公司同意将毛纺厂无偿调拨给北洋大学纺织系,作为学生实习实验基地。但学校怕经营不善经济亏损,提出只要厂房机器和设备,不要工人,最后没有接受成功。但高家宝并不气馁,他又利用多年和各个纺织厂的关系,以及通过找同学和熟人,为学校纺织系无偿调来了一些织布机、提花机和实验仪器,同时还向工厂要来一些机器零部件和各工序的半成品等,初步解决了实验问题,成就了北洋大学纺织系的雏形,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949年8月,高家宝担任北洋大学纺织系教授,纺织系主任由张朵山先生担任。新中国成立后,高家宝组织有关教师学习苏联纺织教学计划和教材,结合我国实际编写出纺织材料实验教材,促进了我国纺织高等教育的规范化发展。高家宝长期担任纺织材料教研室主任职务,重视专业基础课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1956年天津大学纺织系纺材实验室已成为天津大学对外开放的重点实验室之一,承担过印尼、尼泊尔、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越南、朝鲜、苏联等国留学生的实验教学,当时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当时朱德、陈毅等国家领导人都到实验室视察过。 高家宝先生教学严谨,特色明显。一是重视实践,他总是亲自带学生实验,且要求非常严格。二是诲人不倦,他总是亲自给学生辅导答疑,循循善诱。
纺织材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学时安排上,实验课占的比重很大。高家宝年轻时候一直工作在纺织教育和生产第一线,有许多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深知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他非常重视实验教学,想了很多办法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安瑞凤先生回忆说:“高家宝先生在每堂实验课前要加实验预习课,假如明天有3小时的实验课,早一天晚上他便组织学生在实验室做预习实验,尽管当时也有实验员,但作为教授的他每次必到,指导学生学习写实验报告,了解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实验原理以及怎样操作等,同时解答学生的疑难和问题,等到第二天上实验课时,同学们几乎都能马上进入实验状态、实验课的效果特别好” 。
高家宝辅导答疑在学校是非常有名的,往往是一个同学问,周围的其他同学都在听,四周甚至站满了其他年级的同学。他对问题的回答通俗、精辟、好记、好懂,以多年在工厂当技术员、工程师的丰富经验,能够使同学们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高家宝在几十年的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对学生课外辅导答疑,始终坚持循循善诱,耐心启发引导。每晚总是早早到教学楼答疑室等候学生,经常是从傍晚到深夜,最后实在太晚了,同学们才意犹未尽地离去。
高家宝非常注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他定期收看学生的听课笔记,对完整准确的给予鼓励,记录错误的及时给予修正。同样,他十分注意青年教师实践教学的培养,年轻教师的讲稿他要亲自看、亲自改,年轻教师的课他要亲自听、亲自教。正是先生的言传身教,当时纺材实验室理论联系实际做的非常好。 上世纪50年代的新中国,是一个春光融融、马蹄踏踏的黄金时代。高家宝这个爱国的知识分子,在新生的共和国里怀着一种为祖国建设快马加鞭工作的使命感,恨不得一天当作两天用。当时解放军的军服都是纯棉制品,战士在风雨里摸爬滚打很快就磨破了,在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提高军服的耐磨、耐穿性非常重要,高家宝等教师和天津纺织工业研究所与总后军服研究所共同研究的“织物机械坚牢度研究”项目,目的是提高棉军布的耐穿性。完成这个项目需要非常艰苦的系统工作,从纺织品设计开始,要设计不同支数、不同捻度的纱线,织成不同密度和组织结构的织物,这样就要进行科学的排列组合。根据设计纺成纱、织成布后,要对各种纱线性能和不同织物的坚牢度进行实验和分析,以探索合理的产品设计及加工工艺,获得坚韧结实的军用布。这是相当复杂而严密的工作,需要有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和细致耐心的工作精神。高家宝和课题组成员在繁重的教学之余,为了完成这个课题加班加点不分昼夜地工作,他从不以教授自居。无论实冬天北风呼啸、寒气逼人,还是炎热的夏天,都坚持到实验室上班,在那里一呆就是一整天,如织物的拉伸力实验是必须站着干的,耐磨实验一刻不能离开人,繁重的工作,年轻人时间长了都会腰酸背疼,他却一直坚持到底。年轻的同事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说,实验数据我们记录就行了,你用不着天天来,可高家宝笑着说:“我多年在工厂工作,从实验过程就能看出问题,再说我喜欢和你们在一起。”赶上工作轻松,他还给大家讲过去的故事,有声有色,十分和谐。当时在一起工作的还有解放军总后的同志,都觉得高先生可敬可爱。他们说:“高先生比我们这些小伙子还能吃苦。”后来这些解放军同志和他成了忘年之交,只要有机会来天津都要看看高家宝。从1959-1962年,高家宝和课题组的人员经过四个春夏秋冬、寒暑轮回的艰苦努力,终于如期完成了任务,受到部队的赞扬。
高家宝一直主张科学研究与国民生产实际相结合,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带领纺材教研室的同志们多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许多工厂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同时他把生产中发现的情况带入课堂,通过分析上升到理论高度,编写了许多结合实际的讲义,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从黑发到白发,高家宝为他热爱的纺织教育事业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智慧。“文化大革命”中,高家宝虽受到冲击,但痴心不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以70岁的高龄积极投身到学校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工作中,成为我校第一批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导师。在大家眼里,这位举步遒劲、风度儒雅的学者风采依旧,除了岁月给他的双鬓添上的几缕白发外,在他的身上你几乎读不出“文化大革命”岁月留下的任何痕迹。
黄淑珍回忆说:“先生最大的特点就是胸怀宽阔,不计前嫌。打倒‘四人帮’后,以对国家、对纺织事业高度的责任感一心扑在纺织研究生的培养上。”杨弘回忆说:“高家宝先生对所带的研究生非常负责,82年前后,他指导的研究生崔晓亮,做针织品热处理课题,经常到我负责的万能强力机处做实验,高先生也常跟着去,记得他知识面很宽,对国内外纺织技术发展的新动态非常了解,不断要求研究生要看T.R.J和J.T.I(英国纺织学会志和美国纺织杂志)、以及梅里安德(德国的纺织杂志)的文章。当时涤纶弹力丝研究和生产方兴未艾,高先生谈起当时刚刚出现的涤纶低弹丝、高弹丝滔滔不绝,经常是过了上午12点还在讲解,有时到下午一点多也完不了,经常误了吃饭的时间”。高家宝认为,一个研究生不仅要有很宽的知识面和专业技术技能,而且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对指导的研究生他严格要求、一丝不苟。汗水浇开园中花,现在,高家宝所带的研究生都学有所成。
高家宝是一位爱国、优秀的知识分子,他一生献身纺织教育事业,为培养纺织人才倾尽心血,他朴实、淡泊名利的胸怀,正直、善良的品德,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为学校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⑵ 东北大学师资力量
东北大学的师资阵容强大,截至2011年5月,学校在职教师总数达到了3122人。其中,专任教师2401名,包含了一支高素质的教授队伍。共有418位教授,其中包括5位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享有崇高声望的院士,他们是学校科研和教育的重要支柱。
学校还拥有一批杰出的海外引进人才,如7位国家千人计划的学者,19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他们的学术影响力和研究成果为学校增添了重量级的力量。此外,23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1位“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以及10位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的人才,都在为学校的科研和教学贡献着卓越的智慧和才能。
在教师队伍中,教学经验丰富且享有国家认可的有3位国家级教学名师,同时,博士生导师的数量也达到了283人,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学校拥有博士研究生3069人,硕士研究生5613人,而普通本科生的人数更是达到了24514人,显示出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广阔规模和深厚底蕴。
值得一提的是,东北大学的院士阵容包括闻邦椿、张嗣瀛、陆钟武、柴天佑、王国栋等著名学者,以及左铁镛、殷瑞钰、殷国茂、李正邦等特聘院士,他们的学术贡献和影响力为学校的科研工作增添了无比的光彩。
(2)瑞添大学教授扩展阅读
东北大学,简称“东大”,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始建于1923年4月,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曾任校长和名誉校长。“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抗日战争等,都有东大师生无所畏惧、舍生取义的壮举。在这座古朴的校园里,孕育出中国第一个大学软件园,梁思成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东北大学是国家东北地区最高学府,乃东北人文地理之象征,文化传统之化身,人物精华之荟萃。跻身世界名校,培养俊彦精英。展望未来,东大正向着世界一流大学而奋进!
⑶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击剑队的教练叫什么名字
杜瑞玥是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击剑队的主教练。这所学校是重庆市最早开设击剑课程的中学之一,至今已有七年的历史。杜瑞玥教练不仅教授学生们击剑的技巧和战术,还通过击剑训练培养学生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冷静,永不放弃的精神。击剑课程不仅仅让同学们学会了击剑运动本身,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学生们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如何与自己的情绪进行交流和处理。
在击剑训练和比赛中,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应对压力,如何在关键时刻保持镇定,如何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不断进步。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们逐渐变得更加成熟和坚韧。击剑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种磨练意志、培养性格的途径。杜瑞玥教练希望通过击剑课程,能够帮助学生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面对挑战,成为一个更加坚强和自信的人。
击剑课程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学校的体育教育内容,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平台。通过参与击剑训练和比赛,学生们学会了团队合作,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以及如何为团队的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击剑课程还培养了学生们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公平竞争的精神,让他们在比赛中学会尊重对手,公平竞争。
杜瑞玥教练的努力和付出,为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的击剑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学生们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通过击剑课程的学习,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击剑技术,更在品格和精神层面得到了提升,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增添了更多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