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生不满老师
A. 你对大学老师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
我倒没有对大学老师有哪些不满。
从你的问法来看,你说的应该是对大学老师这个整体有什么不满。这个就像是问“你对xxx专柜的柜员有什么不满”差不多,指的是一个群体。我对大学老师这个群体并不存在不满,我反而很感谢我的大学老师。
但是,如果说你对个别大学老师的哪些行为不满,那的确是有的。第一、不认真备课,上课念PPT、念教材 。我觉得从职业的角度上讲,老师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备好课,尽可能在课堂上让大部分的同学听懂,解答学生的疑惑,这是一个教师的本职工作。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很多大学老师也许是出于种种原因吧。老师上课照袭握着PPT念,照着书念。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让学生们提起兴趣,而且这种教学方式,也不能让学生学到应该学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也让很多学生厌烦。这样的教学方式会消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不关心学生,尤其是大一老师 。很多学生刚上大学,刚升大一时,对学校里的一切都很懵懂。大一的老师,和大一新生的班主任,应该多主动关心学生学习生活是否适应。我的学弟学妹就是因为在他们上大一时候,他们一年基本上见不到班主任几面。一年过去,很多学生甚至不知道班主任叫什么名字。班主任和学生之间严重缺乏联系,在我看来,作为一个班主任,这是不合格的。大一是大学四年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刚从家门出来,第一次离开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在这个情况下,老师应该积极主动了解学生情况。如果发现了什么问题,也好及时的做出调整,进行心理疏导。
第三、上课不管学生的老师 。这一点因人而异吧,我只是个人比较不喜欢这样的老师。有的课堂上,学生们睡觉、打 游戏 、说话,课堂纪律乱糟糟的。老师却“两耳不闻窗外事”,也不加以制止,好像自己只是来完成任务一样。虽然说,这是学生的问题,老师好像也的确没有责任和义务去管理学生。但是这样放任学生吵闹,不仅会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而且也会影响到其他想要好好听课的学生们。所以,我拍升庆比较建议老师,在课堂上能够实时的约束。当然了,对这种老师的不满意更多的是出自在课堂上想听课周围的环境却很吵的烦躁心理。
其实,在更多时候,我很感谢我的大学老师们。我的老师给了我很多帮助,我觉得要不是有老师愿意了解我、开导我,我要比现在糟糕一些。高校的老师对一个学生的帮助可能足以让一个普通的孩子受用一生。
我也是笑毕本科毕业学生,虽然会有少部分老师蛮负责任的,但我认为大学老师整体素质实在太差了,原因如下:
1⃣️只管上课,专业课的老师,每天在讲台上“自言自语”,底下睡觉的一大片,连知识的搬运工都谈不上
2⃣️没有做老师应有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每天忙着上课,提交论文,想着评职称
3⃣️很多大学老师选择做老师,只是为了一份工作而已,完全没有一种教书育人的责任感
所以,我真的对大学老师整体素质水平很失望(当然还是有少部分不错的老师)
不能说对老师不满。首先是看从哪一个方面来作为命题?只要大方向没错就没有不满。
师道,传道授业解惑也!大学老师更理应为学生做好榜样,做好引路人!
B. 为什么很多大学老师那么令人讨厌
1、很多大学老师不学无术,专业水平很差
是的,你没看错。很多大学老师学术水平极其一般。特睁行枣别是年级在45岁以上的老师带态,基本上对本专业没啥理解。要知道,这些人进高校时,正是下海热潮,只有没本事的人才会去当老师,别说硕士博士,就是本科,也能留校当老师。
2、教师收入低,无法集中精力搞专业
3、学校制度设计,让大学老师与社会实际完全脱节
随便找一个大学老师,你问问他,今年他所在大学的学生就业怎么样?平均工资多少?他90%的可能是不知道。教得好,教得不好,完全没区别。混悉拆日子,是大势所趋,搞关系,转到行政岗位才是大学老师的梦寐以求。
C. 为什么现在很多大学生对辅导员有这么深的对立情绪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命令和服从的关系,老师总是高高在上,总是具有一定的权威,学生必须言听计从,唯师是从。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几千年的封建家长制的影响使学生的主动性、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不到充分发挥,师生关系经常处于冲突和对立之中。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信息化进程迅速发展,网络、计算机、资源库等信息化系统中的组成要素迅速浸透到学校教育中,使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形式以及学习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和相关的信息,这样就打破了以老师为主导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育模式,也打破了在这种体制下教师凭借知识资源而获得的 教育权力和威严,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 目前师生关系中存在不少误区,极大地削弱了教育的活力,妨碍了素质教育,因此很有必要对当前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剖析,并探索新型的师生关系。一、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1、师生关系紧张 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和谐向上的关系,这样才能产生强大的教育合力。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生看成被动的客体,是管辖的对象,是储存知识的容器,不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老师习惯对学生发施令,采用注入式灌输法,甚至常用“高压政策”制服学生。其结果是老师讲的话学生听不进去,老师要求的事,学生不认真去做,以至产生对立情绪,互不理解,互不信任。 2、师生关系扭曲 教师是一种神圣的职业,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教师植观、人生观发生了动摇,工作热情衰退,责任感弱,更有教师向学生推销教辅,或是让家长请客送礼。表现在教育中对学生有亲疏,在排座位、安排班干部、评优等具体行为中,常夹杂教师本人的利益,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结果师生关系多了功利,少了真诚。 3、师生关系陌生 师生间本应该是亲密无间,可是现实中师生间好像有堵墙,学生从进校入班一直到放学,都有一套自己并不认可的规律束缚着他们,老师不知道学生在想什么干什么,学生也不原和老师交往,见到老师不愿打招呼,学生有心事不愿找老师谈,有困难不愿找老师帮。 二、造成师生关系问题的原因 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谈到理想的师生关系是,社会、学校、家长、学生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大家的共同愿望是:师生间应该“课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教师与学生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可是现实不尽人意。主要表现以下几种原因: 1、历史的原因从理论上讲,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关系,但实际上不是这样,教师认为,老师就是老师,不可能与学生平等,所以在交往中,形成教师居高临下、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表现有我说你听,我设计你活动,不关注学生的个性和需要。结果是压抑了学生的发展,也使学生的性转化为逆反性。 2、社会的原因 以前,教师是社会成员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体之一,改革开放后,受教育的人口大大增加,文化层次迅速提高,相比之下,教师文化学历提高缓慢,随着社会的进步,公平竞争、双向选择、价值趋向多元化等已成为时代特征之一,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在学生生上有所反映。 3、教师的原因 首先表现为师德滑坡。教师忽略了职业道德修养,教师对自己的工作认可与否,用心与否,投入与否,对整个教育教学工作和师生关系有极大的影响。其次是教师观念落后。师生关系是一种道德关系,教师有什么样的道德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学生观,从而促成什么样的师生关系。第三教育方法不得当,把对学生的讽刺挖苦和处罚、体罚当作教育手段。加之自我调节能力不足,不良情绪和心理障碍,造成教师多以学生为宣泄对象。 4、家庭的原因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对孩子的教育以表扬为主,因此,多数学生养尊处优,很少受到委屈和挫折,造成性格执拗,感情脆弱、承受力低,这些表明家庭教育的不同步和不协调,进而学生就会觉得教师不好。加之家长对孩子暴露出的问题教育不力,甚至明明是孩子错了,也要为他们争个理,这样就极易造成学生对老师的误解。 5、学生的原因 老师对一些性格倔强的学生,怕发生意外,想管而不敢管。这对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的中小学生来说,他们往往是认为教师拿他们没办法,学校规章制度、班级纪律约束不了他们,给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严重影响,也影响了其他学生,反过来又影响师生关系。 三、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几点体会 学生从跨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就在学校里学习、生活、成长。教师要明确学生首先是以“人”的角色存在于社会之中,而每一个人的人格是平等的。作为教师,必须把学生当作一个人来看待,尊重每一个学生,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特长、尊重学生的情感,立足眼前,把握长远,全方位地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1、把“以人为本”作为师生关系的起点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学生是有人格的人,要求教师把学生当作有个性的人,学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志、自尊、品质、辨别事非的能力、兴趣、爱好等。那么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就不像大人那样成熟,在他们身上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一定要学会容,多作细致的思想工作。学生是社会中的人。学生从来不是孤立的人,在他们身上总是打着时代和社会的烙印。教育就是要张扬人的个性,培养人的特长,而不是铸成千人一面;社会需要具有千差万别的特长的人,而且这种特长越突出越好。教师作学生的工作要多沟通,工作方法要因人而异,多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不能偏爱学习好的,歧视学习成绩差的,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学生是有一定文化背景的人。现代的人与传统的人在思想观念、生存方式上的巨大反差,是现代社会大环境的突出特征。教师同学生的年龄悬殊越大,思想观念、生存方式上的反差就越大。一般来说,教师成长时的学校、社会环境与现在的很不同,也就是说教师和学生不是在同一种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人。有的老师不懂得自己和学生是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总喜欢用自己的思想去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弄得师生关系很难融洽甚至紧张,还经常发生冲突,是文化的冲突。要解决这种冲突,教师必须融入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中,与时俱进,并给学生以积极、健康的人生引导。 2、着眼于与平等的运作空间 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才能解放最大多数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教育的,关键是建立的师生关系,学生只有感受到、宽松、愉快,没有任何心理压抑和外界强制,才能自主地思考、自主地探索,才有可能创新。 3、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是“发掘资源的向导”,是“寻求思想和技术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必须把握知识的前沿,懂得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收集掌握大量的信息,指导学生对知识和信息重组整合,并通过对教学模式的探索,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性和自主性,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使教学活动充满情趣和活力,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了力,这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的重要策略。 4、不断完善自我,尽显人格魅力 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的优秀品质。在当前的教育中,不仅仅是知识方面要不断提高和充实,在个人修养,待人接物、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也必须不断的提高,以广博的兴趣爱好、豁达的态度和凛然的正气赢得学生的喜爱和支持。就学生而言,在教学中需要学生自己主动积极思考和参与实践活动,大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勇于探索,敢于质疑,与教师共同探讨问题,在共同的研究中,与教师形成和谐、平等的关系。 另外,从学校方面来看,学校应该尽可能提供各种条件,如大力支持教师的各种教学模式革新探索的活动,提供教师进修学习的机会等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以协调师生关系,从而适应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无论是施教者还是受教者都需要适当调整心态,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努力构建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最终促使教育目标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