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⑴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的师资队伍
安徽郎溪人,文学博士,副教授。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研究生毕
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现在岗位: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师。
独立主持并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重点研究项目,第三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第四十五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资助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课题。此前已完成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培养基金项目。
已出版专著2本:《〈近思录〉版本与传播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版。《理学在浙江的传播》,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版。独立编著1本:《近思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版。并参与编写中文系本科生教材《古典文献学》,黄山书社出版2006年1版。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8篇。如《江永〈近思录集注〉版本源流考》,《文献》2007年第1期。《明代中后期〈分类经进近思录集解〉考述》,《图书馆杂志》2008年第4期。《宋叶采〈近思录集解〉版本源流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徽州汪佑〈五子近思录〉源流考》,《安徽史学》2010年第3期。《〈战国策〉的语言艺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文通讯》第76期。《清末〈近思录〉官书局刻本比较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7期。《浦东图书馆专题文献建设探研》,《图书馆建设》2010年第3期,等。
曾于2006年获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第九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博士生三等奖。2010年获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论文三等奖。 男,1960年生,江苏淮安人。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湖南师范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兼任湖南省美学学会副会长,湖南省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颜翔林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学术月刊》、《江海学刊》、《浙江学刊》、《社会科学研究》、《江汉论坛》、《社会科学辑刊》、《人文杂志》、《福建论坛》、《社会科学》(上海)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10余篇,其中40篇以上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文汇报》等报刊全文转载或摘录。
颜翔林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专著8部,独立撰写《当代美学教程》教材1部,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其中《怀疑论美学》、《死亡美学》、《后形而上学美学》等在学术界产生一定影响。分别获得江苏省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
颜翔林教授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颜翔林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学原理、文艺理论、中国古典美学、西方美学等方面。美学原理研究独树一帜,受到美学界诸多学者的高度评价。 男,1968年4月生于河南省偃师市。本科、硕士、博士,均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师从吴俊教授,2005年6月获得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2005年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陈思和教授,2008年6月获得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
⑵ 鲁迅青少年文学奖的大赛评委
曹文轩 北京大学教授
钱文忠 复旦大学教授
叶辛 中国作协副主席
格非 清华大学教授
周令飞 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主任
郭春林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
吴俊 南京大学教授
乔刚 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语文研究会秘书长
秦文君 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王鸿生 同济大学教授
徐建华 东方教育时报总总编辑
爱亚 台湾著名作家
雷启立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等
⑶ 上海大学的知名校友
政治界
杨尚昆: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1926年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
博古: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25年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
王稼祥: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25年进入上海大学附中部学习并担任学生会主席。
许继慎:革命烈士,中国红军早期杰出高级指挥员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何秉彝:革命烈士,五卅时间主要活动者,1924年进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积极参加中共领导的革命活动。同年12月被选为上海大学学生会执行委员。不久,任上海学生联合会秘书,共青团上海地委组织主任。同年底,协助刘华开展上海工人运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30日,参加“五卅”示威游行,遭帝国主义巡捕镇压,中弹牺牲。时年23岁。
李硕勋:革命烈士,南昌起义领导人之一,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张治中:著名抗日将领,爱国主义人士,曾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
陈赓: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新中国开国大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首任院长,曾作为旁听生入上海大学学习。
张琴秋:红军唯一的女将领,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
梁披云:全国政协第六、第七、第八届委员,著名教育家和书法家,1927年毕业于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
徐匡迪:历任上海工业大学冶金工程系主任、常务副校长,上海市高教局局长,上海市计委主任,上海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兼院长等职。现中国工程院名誉院长,上海大学校董会主席、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
费孝通: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原上海大学上海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夏征农: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上海市原市委书记,上海大学顾问。
王力平:原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上海工大计算机工程系校友。
王林鹤:上海市总工会主席、市经委副总工程师、市发明协会副会长,全国劳动模范,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965年毕业于上海科大电机系。
周慕尧:原上海市副市长,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65年毕业于上海科大理化系核物理专业。
尹弘: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人民政府秘书长,1985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冶金工程系。
薛潮: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97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管理工程系。
钟燕群:上海市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1997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管理工程系。
景莹:曾任上海市外经贸委副秘书长、南汇区副区长、普陀区副区长;现任上海市旅游局副局长,1983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分院(现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科学界
杨雄里: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1963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生物系。
林国强:中国科学院院士,1964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化学系。
孙晋良: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科协副主席、全国劳模,1968年毕业于上海科大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
陈騊声:工业微生物学家,是中国近代工业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创立了上海科大生物工程系,任系主任。
邹元爔: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58年创办上海科大冶金系,兼任校务委员会委员、系主任、教授。
严东生:中国无机材料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上海科大副校长、名誉校长,现上海大学名誉校长。
黄宏嘉:国际著名微波与光纤专家,我国微波光纤领域的重要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上海科大副校长、名誉校长、教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现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名誉校长。
郭本瑜:著名计算数学家,1965年毕业于上海科大数学系,原上海科大常务副校长、校长。
鲍家善:著名低温物理学专家。原上海科大物理系教授,名誉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
郭礼和:著名分子生物学家,1964年毕业于上海科大生物物理化学系。
胡金豪:上海天文台党委副书记副台长。1975年上海科大无机材料专业毕业
谢宇: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和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82年毕业于上海工大冶金工程系
干勇: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1982年于上海工大获硕士学位。
李芸: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黄黔;历任上海工业大学教授、校长助理、副校长,上海大学教授、副校长,国家科委科技司副司长,教育部科技司司长,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研究司司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等职;是上海工大培养出的第一位博士生,导师为钱伟长院士。
吴杰:中国计算机学会海外杰出贡献奖获得者,美国天普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系主任,毕业于上海科大。
胡传平: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所长,毕业于上大机械系。
教育界
匡亚明:著名教育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社会活动家,原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名誉校长,1926年考入上海大学就读。
王生洪:著名教育家、科学家,曾任上海科大常务副校长、上海市委统战部长、原上海大学常务副校长、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复旦大学校长等职,1965年毕业于上海科大工程力学系 。
曹家麟: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上海电力学院校长。
腾建勇: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党委书记。
杨德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理事长、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原上海大学校长、上海师范大学校长。
郑令德: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委员会书记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上海工大电机工程系校友。
周鸿刚: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管理工程专业硕士。
刘人怀: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校长。
许德良:历任上海市总工会干部学校副校长,上海市卫生学校校长,上海中医学院副院长、顾问等职;中共早期党员之一,曾长期担任上海大学庶务员。
工商界
周忻: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1990年毕业于上海工大机械工程系。
周文波: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上海城建集团副总裁兼总工程师,上海大学、同济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大学力学系博士,导师为钱伟长院士。
张林检:上海市企业联合会会长,上海仪电控股(集团)董事长。
马新生:百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大学研究生学历。
倪建达:上海城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上实城市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上海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1992年毕业于上大经济管理专业。
刘培森:上海英达国际人才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工大1980届机械专业。
胡逢康:曾任飞利浦照明电子全球研发中心总经理、飞利浦照明亚太区CTO(首席技术官);现任“纵领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科大电子系77届。
杨士宁: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首席营运官,上海科大电子系77届。
唐豪:上海市工商联合会,上海市商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上海大学副校长。
王喆:宝钢集团资深高级技术专家。
李世平:宝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纪委书记。
解建平:宝山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戴克明:中国戴迪国际健康产业集团董事长。
朱皓:上海慧鸣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
何志明:新航星集团董事长。
彭宏陵:香港宏马(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董泰康:科威特华侨华人协会主席。
吴俊:昆明俊业鑫化工原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丁红阳:上海飞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顾春林:上海德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施建祥:上海快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1987年毕业于上海工大。
俞勇: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新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93届校友。
廖建伟:上海兴安得力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90届校友。
郭玮:新致软件公司董事长。
张维华:上海电信党委书记。
吴锡龙:上海电信总经理。
王文海:宝信软件公司董事长。
龚少晖:35互联(中国频道)CEO,1988年毕业于计算机学院。
钱文明:上海博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95届自动化专业博士。
龚其恩:美国鹏博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及中国对外贸易理事会副理事长,1985年毕业于上海工大机械制造专业。
江燕: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科技开发部经理、研发中心主任,上海科大高分子系87届。
蔡国钧:全国劳动模范、上海亚太计算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总裁,上海工大计算机系77届。
林野:国家电网华东公司总经理,77届校友。
王国平:中国微影视第一人,全球旅游视频网总裁,上大文学院85届。
余谷:美国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总监,上大国际商学院84届。
人文界
孔另境:著名出版家、作家,曾参加过北伐革命,1925年毕业于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
丁铃: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1927年毕业于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
施蛰存: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
阳翰笙;著名编剧、戏剧家、作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1924年秋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
龚方震:原上海社科院宗教研究所宗教学研究室主任,中外关系史学会常务理事,毕业于上大法学院。
刘达临:上海大学社会系教授,亚洲性学联合会主席,中华性文化博物馆馆长。
葛红兵:著名作家,中国当代有代表性的文艺评论家。
戴望舒:现代著名诗人,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
和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1998年在上海大学中国电影史专业研究生毕业。
白宾: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毕业于上海科大精密机械专业。
高韵斐: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社长,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新闻学会副会长。
郭敬明:著名青年作家,2002年进入上大影视艺术工程专业,后转为影视艺术技术专业。
许杰: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毕业于上大中文系,是第一位担任美国重要艺术博物馆的华裔馆长。
政法界
翟建:上海市首届东方大律师。
鲍培伦:上海市首届东方大律师。
江宪:上海市首届东方大律师。
陶鑫良:全国著名知识产权律师,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
钟人鉴:著名银行金融业务律师,上海虹桥正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宋学东: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毕业于上大法学院。
艺术界
黄葆戉:近现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上海大学美术科书画教授及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主任。
陈逸飞:著名油画家,文化实业家,导演。1965年毕业于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谢晋:著名导演,中国文联副主席,上海大学影视艺术与技术学院首任院长。
邱瑞敏:中国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霍尊:上海天韵文化签约歌手,东方卫视真人秀节目《声动亚洲》亚洲赛区三强。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真人秀节目《中国好歌曲》第一季冠军。
滕俊杰:国家一级导演,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1999年进入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研究生班学习。
⑷ 名词解释: (1)西方教育哲学流派进步主义 (2)结构-定向教学理论 (3)学习双机制理论
(1)西方教育哲学流派进步主义一、承先启后——新中国教育哲学的拓荒者
文化教育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新文化、新教育的建立,都要伴随着对已有文化的继承和革新。适如西汉哲学家扬雄在其论著《太玄》中所言:“夫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故知因而不知革,物失其则;知革而不知因,物失其均。革之匪时,物失其基;因之匪理,物丧其纪。”颇具国学造诣的黄济先生深悟因革之道:因循和变革是事物生成的条件,但因革又必须合理而得时。
民国时期,在大学教育系科中,教育哲学就是一门重要的必修学科,在教育系的高年级开设,且逐步形成了各具风格的教育哲学著作。有以德国古典哲学为基础立论的,如范寿康的《教育哲学大纲》(1923年);有受实用主义影响而成的,如吴俊升的《教育哲学大纲》(1935年);有以三民主义为指导而作的,如姜琦的《教育哲学》(1933年);更有试图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来研究教育哲学的,如钱亦石的《现代教育原理》(1934年),林砺儒的《教育哲学》(1946年),张栗原的《教育哲学》(1949年);还有以多种哲学思想探究教育根本问题的,如傅统先的《教育哲学讲话》(1947年)。读过私塾、进过教会学校、接受过三民主义教育、深受马列主义熏陶的黄济先生深切感到,这些论著虽然还不能说臻于完善,但“他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观点和方法上,已较过去大为不同,提出的问题,有的至今尚有研究的价值”〔1〕。
众所周知,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受苏联经验的影响,教育哲学课程一度取消。即便如此,“由于教育哲学本身有着教育学无法完全取代或包容的特定的研究对象和论题,所以,无论在苏联还是在中国,对于教育理论问题的哲学研究实际上并未中止,尽管这些研究不是在‘教育哲学’的名义下进行的”〔2〕。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百废待兴,各行各业拨乱反正,教育哲学也迎来了复苏的机遇。在教育界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上,黄济先生和多数与会者呼吁:我国应着手进行教育哲学研究,教育系也要重新开设教育哲学课。然而,要不要建立教育哲学这样一门学科?教育哲学这门学科如何界定?中国历史上丰厚的教育哲学遗产如何看待、如何继承?西方众多的教育哲学流派如何看待、如何借鉴?尤其是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加以整理和审视?面对着这样的时代课题和历史机遇,经历十年磨难之后终于能够潜心于学术研究的黄济先生,以自己多年的学术积累和深入思考为基础,不失时机地开始了在教育哲学之路上的艰辛跋涉。
1980年3月,身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教研室主任的黄济先生,赴华东师范大学参加刘佛年校长倡导的、为期两个多月的教育哲学研讨班,集中听取了自美国聘请的樊星南先生所介绍的西方教育哲学流派,其中包括进步主义教育哲学、改造主义教育哲学、要素主义教育哲学、永恒主义教育哲学、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和分析哲学。听课和研讨之余,黄济先生以强烈的使命感,往来于华东师范大学的图书馆和资料室之间,如饥似渴地阅览了那里所珍藏的民国时期几乎全部教育哲学专著和论文。下半年,黄济先生即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本科生开出了教育哲学课程,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内首次开设的教育哲学课程。正是在这份边写边讲、边讲边改而成的讲稿基础上,黄济先生于1982年7月出版了新中国首部《教育哲学初稿》。刘佛年校长在给黄济先生的信中情不自禁地赞叹:“您就一些关键问题,对中外的重要观点,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作了深入公允的论述、分析、评价,是一本非常成功的著作,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教育哲学,竟然写得这样好,实在值得向您祝贺。”〔3〕在《教育哲学初稿》基础之上,黄济先生讲学之余笔耕不辍,陆续补充修订,不断丰富完善,于1985年6月出版了更能阐明教育根本问题、更加反映时代要求和特点、更能把握教育未来趋势的《教育哲学》专著。
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人们还在为教育哲学与教育学如何区别、教育哲学是否有必要独立开设等问题而困惑、争论之时,黄济先生不仅开设了课程,而且出版了专著。在谈到为什么要重开教育哲学时,黄济先生认为,首先是学科设置的需要,是培养视野开阔、理论思维水平高的师资的需要;其次是拨乱反正、有效审视教育基本理论问题并得出合乎规律的结论的迫切需要;另外还是有效应对教育所不断面临的新挑战并完成未来赋予教育新使命的需要。总之,“教育哲学的重新开设,是教育实际提出的客观要求,是教育科学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4〕。
关于教育哲学的定位,首先涉及其研究对象。黄济先生认为,对教育哲学的定义虽然多有分歧,但是其中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大家都公认“教育哲学研究的对象,应当是教育中的根本理论问题,而不是具体的枝节问题”〔5〕。黄济先生确认:教育哲学“是教育科学中的一门主要学科”,“具有基础学科的性质”,“在教育科学中起着一定程度的方法论的作用”,“应当起到概括提高、分析批判以及预测展望的作用”。基于此,黄济先生为教育哲学的开设规定了三条基本任务:其一,对教育科学中的一些根本问题,从哲学的高度,即从方法论的高度给以理论的阐明;其二,对教育史上和当前教育实际中有争议的问题,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其三,对教育中提出的新课题作出回答,对未来教育作出科学的预测。〔6〕
黄济先生对教育哲学学科问题的阐述,在当时对教育哲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哲学的研究与繁荣。其关于教育哲学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教育中的根本理论问题”等命题,至今依然受到广泛认同。
二、各美其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守望者
文化自觉的首要内涵是“各美其美”,能自觉认知、认同、传承和发展本民族优秀文化,而绝不可割断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完成《教育哲学初稿》的过程中,黄济先生就强烈地意识到,“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哲学学科体系,就不能不研究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思想”〔7〕。从那时起,黄济先生就以其深厚的国学功底,注意相关资料的收集,重视相关问题的研究。其实,就在《教育哲学初稿》中,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在不少章节中已有涉及。
1988年,在黄济先生与陆有铨教授合作撰写的《我国教育哲学建设的回顾与前瞻》一文中明确提出:“我们的目标,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哲学”;为此,提出了“发掘和整理我国古代教育哲学思想”的主张,认为“挖掘和整理我国的教育哲学思想,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哲学一科所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确信“一部中国的教育哲学思想史,为教育哲学学科的建立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历史遗产,我们必须认真进行学习总结,做到古为今用”〔8〕。黄济先生还主张,在发扬传统教育哲学思想时,“要以儒家为主,兼容其他各家之长,集古代优秀文化的大成”;“要把传统思想与时代精神相结合”。〔9〕
一向坚持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的黄济先生,一旦意识到该做的事情之时,往往会立即付诸行动;当先生反复强调该做某件事情之时,也许早已行动,甚至近乎成功了。1994年6月,当不少学者依然沉醉于“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争时,黄济先生精心策划并主编的《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概论》由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全面论述了自先秦诸子学说、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到明清实学及近代新学,总结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从社会观与教育、人性论与教育、伦理观与教育、知识论与教学、美学与美育等方面,分专题深入研究了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天人合一”、“政教统一”、“文道结合”、“知行合一”等特点,作了精辟论述。黄济先生主张,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持分析的态度,扬长避短、去粗取精、古为今用,避免全盘否定或全面肯定;持对等态度,以便得出实事求是的科学结论,避免以偏概全或南辕北辙;持积极反思的态度,做全面客观的分析,避免取其一点不计其余的做法。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育哲学通论》中的第一编,也是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发展的历程谈起,从天道观和人性论出发,寻根溯源,就历史与社会、伦理观与道德论、知识观与教学论、审美观与美育思想等教育哲学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探索;还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持的科学态度作了新的说明,特别强调在现代化上下工夫,努力收到“古为今用”的效果;主张“根据时代的要求,在继承中进行创造和发展,把传统的优秀文化教育思想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使其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教育服务”〔10〕。
“九五”期间,黄济先生主持完成了国家重点课题《中国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基本问题研究》。在其所承担的第四章“中国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关系”中,黄济先生精辟地阐述了现代化与“西化”、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认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关键是如何才能恰当把握中国教育传统与现代化关系的复杂内涵,以便在融通‘古今中西’的基础上,创造出更为合理化的中国教育新模式”〔11〕。就古今关系而言,认为“要处理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对中国教育传统的继承和转化问题”,进而提出了“把中国教育传统这一历史前提和资源转化为现代化的‘源头活水’”的历史使命。〔12〕为深入挖掘中华文化教育的“源头活水”,黄济先生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华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完成《国学十讲》,并率青年学者们精心编撰《中华文化经典导读》丛书。
三、美人之美——西方教育哲学的淘金者
真正的文化自觉者绝不惟我独尊,而是要“美人之美”,善于理性地学习和借鉴多元文化世界中各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教育哲学的恢复与重建,首先要面对的是如何对待西方教育哲学的严肃问题。在“左”的思潮依然影响着教育界的20世纪80年代之初,当人们依然为“姓社”或“姓资”争论不休之时,黄济先生就鲜明地提出:“对待资产阶级的教育哲学遗产,应当同对待其他历史遗产一样,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简单地肯定和否定都是不正确的”〔13〕。黄济先生确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实验的广泛开展,资产阶级在教育上,特别是在教学上,尤其是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还是会提出一些合乎科学的、反映现代科学水平的、反映生产发展要求的新东西”;因而他主张:对于其中的“许多可取之处”和“不少有益的东西”,需要我们“作具体的分析,以达到去粗取精的目的”。〔14〕
黄济先生对西方教育哲学流派一直给予高度关注,并且善于“吸取它合乎科学的有用的东西”〔15〕。《教育哲学初稿》就“现代资产阶级教育哲学流派”作专门评介,还附有《西方现代教育哲学流派简介》。《教育哲学通论》则按“洋为中用”的原则,将“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流派”作为第二编大篇幅呈现。黄济先生主张关注西方教育哲学流派的最新动态,认为若不解决“对西方教育思想的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的问题,“将在一定的程度上妨碍我国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16〕认为“有分析、有批判地借鉴外国教育哲学的研究成果,对于丰富和发展我国教育哲学,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同时明确提出了研究西方教育哲学的任务: “对于西方教育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所提出的课题,我们应当仔细地研究其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诸方面的原因,吸收他们的成功经验,借鉴他们的挫折和教训,以发挥其在我国教育哲学建设中的参考作用”〔17〕。
按照“洋为中用”的原则,黄济先生在对西方教育哲学流派的评析时,首重追本溯源,把握源流关系,善于分析各流派的利弊得失,既不盲目推崇,又不简单否定,而是实事求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联系实际,力求为我所用。黄济先生就影响教育实践较大的进步主义与改造主义、要素主义与永恒主义作了对比分析,并对“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作出公允的评价;通过对存在主义与分析哲学的对比分析,客观评价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黄济先生确信:“学习西方哲学和教育哲学,对于深入理解和正确发展马克思主义及其教育思想,是不可缺少的一步,它对于开阔我们的理论视野,增强理论思维能力,开展教育实验活动,促进教育科学发展,都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18〕
四、美美与共——中国特色教育哲学体系的担纲者
将“己美”与“他美”结合起来,熔古今中外教育哲学思想于一炉,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哲学体系,是黄济先生由来已久的愿望。黄济先生的《教育哲学初稿》就是“结合中外古今的有关论述”之作。后来,黄济先生决心“把传统思想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搞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教育哲学体系来”〔19〕。
作为从“旧教育”走来的现代学人,黄济先生时刻警惕“传统”之弊;作为从“封闭”时代走来的“开放”时代的学者,黄济先生力避“保守”之嫌。黄济先生相继发表《试论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1986年)、《简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态度》(1990年),在《对教育本质问题的再认识》(1998年)一文中论及“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多元化与一元化的关系”,而《论如何看待“国学热”》(2006年)、《再论如何看待“国学热”》(2008年)、《关于国学学科的建制和学习中的几个问题》(2010年)等文均力图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本土与国际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黄济先生所津津乐道的是毛泽东的古今中外法:“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向外国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中国人。”〔20〕基于此,黄济先生明确提出:“任何科学研究,决不能割断历史,也不能闭门造车,要采用古今中外法,博采百家之长,为我所用”〔21〕。
沿着教育哲学研究之路,黄济先生不断扩展研究视野,不断深化思考的问题:从现代教育哲学领域延伸到古代教育哲学思想,从西方教育哲学流派扩展到中国当代教育的基本问题,在积累了更为丰富的研究资料并有了许多新感受的基础上,于2001年2月推出了47万字的《教育哲学通论》。该书出版后,好评如潮,曾先后荣获中国教育学会“东方杯”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四届国家图书奖。
通览《教育哲学通论》全书,黄济先生站在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高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按照“古今贯通、中西融合”的研究思路,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和西方教育哲学流派作了系统的梳理和评价,既积极吸收我国古代教育哲学思想的精华,又善于借鉴国外教育哲学流派的学说,力求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并着力结合当前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现代教育意识的教育哲学新体系。其视野之开阔、资料之丰富、内容之精深、见解之精辟、论述之精到、体系之完备,在国内同类著作中独树一帜。从先秦诸子百家经典名著,到民国各具特色的教育哲学著述,乃至当代学者的教育哲学论述;从西方教育哲学流派,到中国当代各种文化教育思潮,乃至教育哲学未来发展走势;从政治、经济、科技,到文化、哲学、教育,乃至宗教、美学、伦理,穿越几千年漫长历史,横贯中西不同文化形态,涉及众多学术领域,线索错综复杂,文献卷帙浩繁,若无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开阔的学术视野,恐难有创获;若无甘愿“板凳坐得十年冷”的淡定与执着,则难以致远;若无“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定难有累累硕果。
遥想当年,一向谦逊的黄济先生,只希望其《教育哲学初稿》在“雪泥”上留下一点“鸿爪”、“一个标志”。谁知,当春来变暖之时,竟渐渐化作一团团泥水,渗透于田地,滋养成沃土,并结出甘美果实。行文至此,不由想起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诗句:“落红并非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花并没有忘记根的哺育,而是带着无限的眷恋,化作春泥而呵护根叶,以回报根叶的滋养之恩。如今,黄济先生仍以“天公若肯假年月,自当续播争寸分”自勉,以其“落红”般人格境界,“雪泥”般人文情怀,润泽花木根叶,培育着更加绚丽的花朵。
⑸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的文化
东昌中学不仅硬件设施卓越,同时也很重视软件设备。学校每年除了举办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等系列活动另外也开展了五项团体赛、足球比赛、篮球比赛、十佳歌手比赛、以及每年年底举办的东昌Ever派对等等。
DBL街舞社、彩藤心理社、论坛水务局、SF社、羽毛球社、cosplay社、月海美学社、理学社、魔术社、音乐剧社、彗星乐队等众多社团也是人才济济,无一不体现着学生的特长与特色。各个社团也会在Ever派对上展示。学校努力培养学生成为一个不是只会“死读书”而是有自己特色与特长的综合性人才。获奖
日期 学科竞赛项目 获奖名次指导教师
2月化学 2002年浦东新区高中化学竞赛暨上海市“东华杯”高中化学竞赛预赛区重点中学组三等奖:黄亭玉
2月 生物2003年浦东新区中学生物竞赛 区重点中学组三等奖:骆骁俊、杨鸣辰、陆越、周明远周玲华
3月生物 2003年全国生物学竞赛上海市赛区三等奖:沈琳、骆骁俊 周玲华
3月 生物2005年全国生物学竞赛上海市赛区 一等奖
4月语文 《中文自修》杯上海市第十六届中学生作文竞赛二等奖:张憨怡、朱珉、王寅 胡婷婷、纪淑贤、冯齐
三等奖:蒉敏扬、秦尧寅 王玉麟、杨俊
4月 劳技上海市第八届头脑奥林匹克擂台赛《刺不破的气球》 银擂奖:朱强、曾淑丽李广武
铜擂奖:唐咏毅、张翔
4月 劳技2003年浦东新区中学电子技术竞赛 三等奖:严晨绩赵崇恒
9月语文 2003年浦东新区学生普通话大赛(高中组)二等奖:王寅 冯齐
优胜奖:戎茸
11月物理 第二十届全国中学物理竞赛(上海赛区)三等奖:池黎明 季福强
区重点高中组团体二等奖
11月化学 浦东新区“白猫杯”应用化学与技能竞赛一等奖:陈钰、卢旎婕、翟晓斐、金晨 吴国辉
二等奖:蒋壁佼、叶枫、薛宁 陈颖
施军、谢博文、谢燕 贺瑛
金磊、曹凤、吴思绮
三等奖:张成栋、田瑞丰、俞燕萍
李姝姝、马瑞兰、钱夏芸、张闪
11月 英语2003年浦东新区高三英语竞赛 三等奖:徐海卿吴国祥
11月劳技 2003年浦东新区中小学生第二届科技擂台赛机器人优秀展示奖 沈燕
11月 劳技第二届浦东新区中小学科技擂台赛OM擂台赛(小车拔河) 高中组三等奖:戴佳枫、康咏毅李广武
12月生物 2003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三等奖:陈哲 朱静
高中组:团体一等奖 李广武
12月 劳技2003年浦东新区第三届纸质承重三角架创新擂台赛 个人一等奖:章婷
二等奖:刘天宇、冯凯
12月劳技 浦东新区第四届“洋泾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吴俊、陈钟韬、张帆 沈燕
12月 音乐2003年浦东新区中小学生金孔雀舞蹈节教学比武 特等奖林晓梅
3月生物 2005年全国生物学竞赛上海市赛区一等奖 吴星白剑平
--以上为二零零三年获奖情况 教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序号 获奖人 学科 成果类别 成果名称 获奖情况 颁奖单位 获奖时间 1 徐洪桥 语文 论文 樟树下的深情 2006学年度浦东新区教师征文评选一等奖 浦东新区教研室 2007.05 2 金人俊 语文 论文 拨动心灵的琴弦 2007学年度浦东新区教师征文评选三等奖 浦东新区教研室 2007.05 3 翁海红 语文 论文 在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 上海市第四届古诗文论文评比一等奖 上海市教研室 2007.10 4 杨俊 语文 论文 在编选中学诗词鉴赏 上海市第四届古诗文论文评比三等奖 上海市教研室 2007.10 5 孙丽杰 语文 论文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调查分析 第十四届圣陶杯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一等奖 第十四届圣陶杯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组委会 2007.05 6 孙丽杰 语文 论文 转寄文学阅读教学的操作与要义 华东师大普教研究中心第十三届普教科研大会二等奖 华东师大普教研究中心 2007.12 7 唐素良 语文 论文 源自心灵的教学 第四届云南省教育工作者优秀论文评比二等奖 云南省教育报刊社 2007.06 8 刘贤杰 语文 论文 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 全国第三届教育科研成果评审全国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中央教科所 2007.05 9 时海成 语文 论文 上海语文高考平均分何以总在92分徘徊 全国第三届教育科研成果评审全国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中央教科所 2007.05 10 纪淑贤 语文 论文 入画融情悟理 构建中学特色教师教育体系课题阶段成果一等奖 中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奖励基金会 2007.07 11 谢一功 数学 论文 教师教学风格对数学的影响 浦东新区中学数学论文评比二等奖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部 2007.04 12 谢一功 数学 论文 教学案例《线性规划的解》的实践与思考 浦东新区中学数学论文评比三等奖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部 2007.04 13 左佳平 数学 论文 如果再上这节课-反思数学阅读材料的教学 浦东新区中学数学论文评比一等奖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部 2007.04 14 左佳平 数学 论文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浦东新区中学数学论文评比优胜奖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部 2007.04 15 杨雪、朱新、赵向杰、顾冬磊 数学 论文 任意角的三角比 浦东新区中学数学论文评比优胜奖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部 2007.04 16 郑燕红 数学 论文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单调性 浦东新区中学数学论文评比优胜奖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部 2007.04 17 王玉萍 数学 论文 两个教学片段的比较与反思 浦东新区中学数学论文评比一等奖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部 2007.04 18 江晨 数学 论文 一节高三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改进实录 浦东新区中学数学论文评比三等奖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部 2007.04 19 琚亚波 数学 论文 如何让学会学会问问题 华东师大普教研究中心第十三届普教科研大会优秀奖 华东师大普教研究中心 2007.12 20 范宜瑶 物理 论文 实验教学中开设研究性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全国中学物理新课程教研论文评选一等奖 物理教学参考杂志 2007.09 21 林夕勋 化学 论文 加强反思水平教学的研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 第二届杏坛杯全国师德论文大赛一等奖 中国教师报 2007.11 22 唐增富 化学 论文 浦东新区中学化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调查 华东师大普教研究中心第十三届普教科研大会一等奖 华东师大普教研究中心 2007.12 23 唐增富 化学 论文 利用数字化平台构建互动化学平台 实施新教材推进素质教育全国征文活动一等奖 化学教学参考杂志社 2007.06 24 唐增富 化学 论文 以校本研修促进新课程实施着力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第12期浦东教育论坛交流论文评比一等奖 浦东教育论坛项目组 2007.12 25 唐增富
吴民生 化学 论文 制取溴苯实验装置的改进 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学化学专业委员会论文评比二等奖 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学化学专业委员会 2007.01 26 陈雷华 体育 论文 对中学体育与健身改革浅识 浦东新区第七届中学体育论文评比二等奖 浦东新区教发院课程教学教研部中小学体育协会 2007.05 27 阮琳玮 体育 论文 对高中设置体育备课组的思考与研究 浦东新区第七届中学体育论文评比二等奖 浦东新区教发院课程教学教研部中小学体育协会 2007.05 28 滕云华 体育 论文 二期课改体育与健身的实践与思考 浦东新区第七届中学体育论文评比三等奖 浦东新区教发院课程教学教研部中小学体育协会 2007.05 29 赵国弟等 学校 课题 上海市二期课改基础型课堂标准校本化研究 浦东新区第五届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三等奖 浦东社发局 2007.06 30 张延青等 学校 课题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浦东新区第五届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 浦东社发局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