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程曜教授
① 清华大学微纳米力学与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
(1)Nano for Speed and Quality – 原理上不能同时实现高速和极低耗散是制约现有众多微纳器件的关键技术瓶颈。我们开创并领先发展的石墨烯或碳纳米管范德华型新原理器件技术,为克服上述瓶颈提供了可能,并有望将现有计算机硬盘存储器的密度和读写速度提高多个数量级。
(2)Nano for Strength and Energy – 如果能将开采深度增加一倍,可供使用的石油将延长80年;纳米和纳米复合材料不仅可解决困扰上述可能的核心瓶颈,也可实现高效电能存储,有助于彻底解决汽车尾气问题。
(3)Nano for Flow and Health – 在微纳尺度可实现水的超级流动、超常蒸发和高效过滤。这对于采用低能耗解决中国北部地区由于缺水或水清洁所导致的一系列生态与发展问题提供了可能;也将用于改进中医的系统性生物体的理论,帮助人体健康。
(4)Nano Instruments and Materials -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昂贵微纳设备进口市场。增加力学的参与,为我国实现微纳设备跨越式开发提供了可能。
中心主要发起成员是清华大学的一群在纳米科学与应用领域经历长期合作、并取得显著创新成果的知名学者:郑泉水教授(中心主任、力学),程曜教授(微加工)、F. Grey(丹麦的第一个纳米技术教授)、魏飞教授(化工)、薛其坤院士(物理)和朱静院士(材料)。
三年内,中心拟发展到约有20位全职或中外双聘教授/副教授、30位博士后、和60位博士生的规模;新购或联合的微纳实验设备合计人民币逾亿元。
中心的独特性增加了与国际现有顶尖纳米技术中心和高科技公司实现互补合作和多赢的可能性。至今,IBM在全世界共设立了14个“志愿者计算”项目,每个项目可采用多达百万个数计算机来解决人类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在中国的第一个项目已经确定由CNMM承担,将由IBM 在今年6月上海世博会上公告。CNMM正在启动其他战略合作伙伴的确认工作,包括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瑞士、丹麦、澳大利亚等著名机构,如碳纳米管之父,日本M. Endo教授领衔的研究中心、英国伦敦纳米技术中心、美国加州理工和MI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