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王能教授
『壹』 医学生论文致谢
医学生论文致谢(精选5篇)
论文致谢词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表示尊重所有合作者的劳动,它有利于促进形成相互帮助的社会风气。致谢提供的信息对读者判断论文的写作过程和价值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下面和我一起来看医学生论文致谢(精选5篇),希望有所帮助。
医学生论文致谢 篇1
不知不觉又是凌晨一点,论文还没有最后定稿,漫漫修改之路还需继续努力,也许是主体内容基本写完,此刻有些小胜利的感觉,突然有很多感慨,信手拈来以作致谢。回想四年的紧张充实学习过程,收获很多。
首先,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王研究员。回想当初要考导师的研究生时,非常忐忑,作为情报界的大专家能否收我这个理工科背景没经过深入情报训练的学生为徒呢?王老师在学界是出了名的治学严谨,我能否顺利毕业呢?但另一方面又非常倾心于导师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观点。当知道被录取时还是很兴奋的,可以从导师那里得到好多想法了!在以后的每次与学生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中,都体会到了导师的睿智和一语点破之功。每次交流,都让学生在做人、做事、育人和生活小事中受益良多。感谢导师在整个博士课题研究过程中的耐心指导和建议,感谢导师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给予的帮助和关怀。导师敏锐的思维、严谨的治学态度、忘我的科研精神、诚挚谦逊和仁爱善良的品格对我影响颇深,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
感谢雷研究员、刁研究员、赵研究员、王研究员和楼副研究员在课题开题和中期考核中给予的指导和帮助,感谢他们为课题研究提出的宝贵意见。
感谢刘副研究员在课题研究中的帮助。感谢吴副研究员给予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
感谢我所在的医学图书馆陈馆长和张政委,感谢两位领导大力支持我的博士学习,尤其是在论文撰写阶段,让我能够抛开工作上的琐事,全力以赴完成论文。感谢我所在的信息服务部何玮主任,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有时没能顾及工作,感谢他的理解和支持,感谢部门老师给予的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
感谢我的父母,感谢我的两个哥哥,他们在生活上给予我很大支持。感谢我的爱人,感谢他全力支持我的学业,特别感谢我的公婆,给予我无私的帮助和关心,为我们小家庭付出很多。感谢可爱懂事的李小朋友,虽然带你比较辛苦,但因为有你,我的生活才更多姿多彩,才会变得更勇敢更有担当。
最后感谢所有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帮助过我而无法一一列举姓名的人,感谢你们默默给予的帮助和支持!
医学生论文致谢 篇2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三年的时间匆匆而过。在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进行博士学位的攻读过程中,深深的体会到了母校厚重的学风及浓郁的科研氛围。在毕业论文即将完成的时刻,回首前尘,往事历历,酸甜苦辣尽在其中。
我首先感谢我的老师王教授,是王老师将我从一个气象学的门外汉领进了气象科研的大门。王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将我本身所学习的计算机学科和医学气象学相结合。王老师总是能对我的文章的不足之处进行不厌其烦的指导,您提出的方案犹如黑夜中指路的明灯。无论是在工作和学习中,王老师以他广博的知识、严谨求实的治学之道、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高尚的.人格魅力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还要感谢和蔼可亲的尚老师,他为我解答在气象学学习及研究中遇到的许多问题。
深深感谢我的好友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董老师,你在专业方面的素养令我敬佩,在论文上给我的意见和建议让我受益匪浅,我们在一起讨论问题的那些日日夜夜令我终身难忘。由衷的感谢师姐师兄师妹,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和帮助,给了我莫大的鼓舞。
感谢养育我的父母,在三十七年的人生路上,是你们无私的爱一直陪伴着我令我能够安心的完成学业;感谢我的妻子,在我繁忙的学习及工作中是你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令我没有后顾之忧;感谢我的宝宝,是你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每当看到你,繁重的学习及工作压力便荡然无存。
感谢所有支持及帮助过我的朋友,我爱你们。
医学生论文致谢 篇3
遵从内心的执着追求,凭借身边的众多推力,我开始了博士学习生涯。期间的学习与积累,经历了无数波折,无论是最初面对研究课题的懵懂彷徨,论文撰写过程中的挫败灰心,还是理清思路时的激动兴奋,以及思想碰撞后的豁然开朗,都伴随着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家人和朋友的关注,也是这些成就了我学术的进步与品格的提升。谨以感恩之心记述如下:
感谢导师陈维毅教授在我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对我的指导与帮助。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实事求是的治学思想、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的进取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时刻激励着我以努力求真的态度面对研究课题,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思考整个研究过程。从发表期刊论文,到博士论文的撰写,每一个环节都包含老师对我用心良苦的帮助和指导。
师从杨教授,也许是我一生的幸运。先生的品格与学识之魅力,学高与身正之师范,着实让我领略了一个大师的风采。先生的善良与智慧引导我不断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其渊博的学识与开阔的视野引导我排除万难,勇敢前进。从对论文的整体架构,到研究选题、思路明晰、资料筛选、结果分析等环节的具体指导,无不渗透着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不懈追求的学术精神,用自己的点滴诠释着“导师”的含义。
感谢研究所树教授对我无私的帮助,树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学生无私的帮助,无数次让我内心为之一震。每一次遇到困难,每一次面对尴尬,老师都会慷慨地伸出援助之手,这促使我必须更加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之意。
感谢研究所赵老师对我的帮助,赵老师朴实的工作作风让我深深为之感动。他凭着无私的态度支持着研究所每一位老师的工作,用其爱心和责任心支持着研究所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这种默默无闻的支持成就了无数成功与喜悦,这种赠人玫瑰的工作情结本就是一朵艳丽的玫瑰,伴随我们快乐地完成自己的学业。
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我的研究所安所长,李教授、路教授、刘副教授、王副教授等全体老师,老师们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协作攻关的精神鼓舞着我,让我时刻铭记自己的责任,在研究工作中不断历练和提升自己。
真诚地感谢师弟师妹们对我的帮助,你们的勇往直前与智慧深深地吸引了我,每一次与你们的交流都是我心灵的沐浴,给了我前进的勇气和动力,让我可以从容地面对各种挑战。
感谢我的父母,以一种最纯洁的爱滋养和历练着我,帮助我擦干眼泪,教我用爱与智慧勇敢地面对生命中的一切。
感谢我的爱人,善良与智慧铸成其朴实无华的人品,刻苦、耐心与坚毅帮助其成就了自己,更成就了其身边的人。数十年如一日地呵护着我,让我在每次跌倒后都会感受到一双臂膀厚实的扶持。
感谢我的孩子,每一次感到沮丧和无助时,都会看到孩子纯真的笑容与真心的安慰,是其善良与智慧一次又一次地激励我勇敢而快乐地面对生活扬帆起航。
谨以此文献给支持和帮助我的老师、亲人和朋友!
医学生论文致谢 篇4
光阴荏苒,转眼八年,不知不觉来到毕业时节。回首在华中科技大学这八年学习和成长时光,情景往事,历历在目,有追求梦想的虔诚执着,有追赶目标时的通宵达旦,有面对困难时的坚忍不屈,有初次尝试时的新奇,有满怀收获时的喜悦,当然也有迷惘无奈时的痛苦,也有错过失去时的遗憾。自八年前踏入学府校门到即将离别,从化学系到第一临床学院,从武昌新屋熊到汉口航空路,一路走来,心中感概万千,有那么多关心、指导和帮助过我的人,有那么多值得我尊敬和感谢的人,认识他们是我一生的财富。
首先感谢生我养我的父母,没有您们含辛茹苦为我创造条件,没有您们在背后默默支持我,没有您们一如既往的相信我和鼓励我,就不会有我的今天。感谢我的恩师刘承云教授在我进老年病科一年半的时间里,给予我的关心、指导、信任和帮助。刘承云教授高尚的医德医风,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平易近人、谦和低调、耐心负责、严谨务实的为人处事品格永远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感谢母校华中科技大学,是您给予了我们八年制最一流的学习的平台、师资条件,更重要的是您给我们“华中科技大学学子”品牌和自信。感谢化学系、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及武汉协和医院的老师们,是您们传授我知识,教授我技能。感谢我的辅导员朱雪琴老师,周觉民老师,刘亚玲教授对我的关心和辅导。感谢我临床见习和实习的指导老师,他们是内分泌科吴汉妮教授,心内科廖玉华教授,消化内科陈婕教授,胃肠外科刘俊教授,儿科金润铭教授,老年病科王朝晖教授、柯琴梅教授。
感谢协和医院老年病科彭雯教授、戚本玲教授、何平教授、刘通顺教授,桂慧华老师、戴红梅老师、陈丽霞老师等为我科室学习提供的帮助。感谢陈星霖师姐、雷映红师姐、左培媛师姐、刘雨薇师姐在科研设计、科研思维、数据处理方面的耐心指导和帮助。
感谢相处八年的室友彭明刚博士,李季博士和牛毅博士,感谢你们对我生活上的热情照顾。最后,感谢参加我毕业答辩的各位评委,感谢您对我的点评和指导。
医学生论文致谢 篇5
值此论文完成之际,首先向尊敬的导师王洁贞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时光如梭,转眼三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三年来,导师敏锐的思维、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识、果断干练的作风、诚挚谦虚的品格和宽厚善良的处世方式,永远值得我学习和效仿。导师在我的学业上尤其是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给予了我许多教诲和指导,将使我终生受益。多年来,导师还在生活方面给予了我诸多慈母般的关怀和爱护,使我在感激之余常常感到心有不安。我将更加努力,不辜负恩师的期望。
薛付忠副教授对本研究给予了大量的指导和鼓励。薛教授勤奋的科研作风、与时俱进的科研精神和宽以待人的为人之道真正体现了一位学者的风采。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
感谢山东省CDC的康殿民主任和王志强医师,以及莒南县和平邑县CDC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在资料收集过程中给予的帮助和支持。同时,本研究的资料收集还得到了山东省CDC陈仁友、张晓菲、郭婕、范轶欧和袁群医师以及本教研室孙林博士的帮助,在此一并感谢。
感谢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领导和老师在我学习期间给我的帮助和支持。
感谢本教研室老师和同学对我学习、生活上的帮助和关心。
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和弟弟,每当我在学业上受到挫折时,总能从他们那儿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我还要感谢一直支持我、关心我和照顾我的男友,在地图测量、论文资料整理和图像绘制过程中,他分担了很大一部分工作,使我论文得以顺利完成。
最后,向所有关心我、爱护我和给予我帮助的所有人再一次致以诚挚的谢意!
;『贰』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名单
王锋
张卓磊
陈朱琦
刘承美
刘宏芳
刘红梅
邱于兵
谭必恩
唐翔鹰
王得丽
王宏
王帅
王艳
吴康兵
吴钰周
尹国川
张国安
张敬东
张连斌
张天乐
郑炎松
钟芳锐
周兴平
周志彬
朱锦涛
朱丽华
陈振宇
王芹
周军
高中洪
甘泉
李忠安
李涛
刘红梅
谭必恩
吴康兵
解孝林
薛志刚
朱锦涛
白荣献
陈芳
付朝阳
冯文芳
郭巍
李海玲
李曼
鲁登福
刘敏
刘鹏
梁丽芸
梅付名
莫婉玲
聂辉
彭海炎
彭红
邬勇奇
王华军
肖军武
王楠
赵云斌
赵旭
『叁』 重庆大学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重庆大学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由13位专家组成,他们分别来自中国工程院、长江学者项目以及多所知名高校。委员会结构严谨,旨在推动能源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以下为委员会成员介绍:
岑可法,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担任主任职务。岑院士在能源利用技术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推动能源技术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
廖强,长江学者,重庆大学教授,担任副主任职务。廖教授在能源技术研究方面有着突出贡献,特别是在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方面,他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和理论成果。
徐明厚,长江学者,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副主任职务。徐教授在能源技术领域有着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见解,特别是在能源系统优化和能源转化技术方面有显著成就。
余达仁,长江学者,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委员职务。余教授在能源工程技术领域有广泛的研究基础和丰富经验,对于推动能源技术进步贡献良多。
姚强,长江学者,清华大学教授,委员职务。姚教授在能源系统设计与优化方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是能源技术领域的专家。
王如竹,长江学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委员职务。王教授在能源转换与节能技术领域有突出的研究成果,对能源技术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
何雅玲,长江学者,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委员职务。何教授在能源系统与节能技术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积累,对推动能源技术进步有重要作用。
金保升,新世纪人才,东南大学教授,委员职务。金教授在能源技术领域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创新思维,对推动能源技术发展有积极作用。
尧命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大学教授,委员职务。尧教授在能源技术领域有深厚的学术积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推动能源技术进步有重要作用。
杜扬,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教授,委员职务。杜教授在能源技术领域有独特的研究视角和丰富的实践经历,为推动能源技术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刘石,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委员职务。刘教授在能源技术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对推动能源技术进步有重要影响。
高翔,浙江大学教授,委员职务。高教授在能源技术领域有广泛的研究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推动能源技术发展有重要作用。
张力,重庆大学教授,委员职务。张教授在能源技术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对推动能源技术进步有重要影响。
『肆』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名单
王锋
张卓磊
陈朱琦
刘承美
刘宏芳
刘红梅
邱于兵
谭必恩
唐翔鹰
王得丽
王宏
王帅
王艳
吴康兵
吴钰周
尹国川
张国安
张敬东
张连斌
张天乐
郑炎松
钟芳锐
周兴平
周志彬
朱锦涛
朱丽华
陈振宇
王芹
周军
高中洪
甘泉
李忠安
李涛
刘红梅
谭必恩
吴康兵
解孝林
薛志刚
朱锦涛
白荣献
陈芳
付朝阳
冯文芳
郭巍
李海玲
李曼
鲁登福
刘敏
刘鹏
梁丽芸
梅付名
莫婉玲
聂辉
彭海炎
彭红
邬勇奇
王华军
肖军武
王楠
赵云斌
赵旭
『伍』 华中科技大学历史研究所的发展历程
在一个具有强大工科、医科及理科的高等学府建设一个人文学科的学科门类,确立明确而切实可行的学科建设方向是关键。因此,在本科组建之初,历史研究所即在著名历史学家张岂之教授的领导下确立了优先发展中国文化史、形成该校历史学科优势和特点的指导思想。围绕这一学科建设方向,历史学科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近3年来,历史学科在学校有关领导、各有关职能部门的热情关心、支持和有力扶持下,积极引进有关高级专门人才,注重名校名家弟子,注重德才兼备,注重不同的学术风格,成绩显著。近年引进的人才分别毕业或工作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大都年富力强,具有较大的学术成就,并富有学术创新精神,为本学科的科研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潜力与活力。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罗家祥教授,师承北京大学已故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教授,在两宋政治史、学术文化史等学术领域具有独到的研究,曾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优秀年青基金等资助的研究项目多项;原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雷家宏教授,在民俗史、地方史及家族制度史等研究领域成就斐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李传印教授,受学于国内外知名学者瞿林东教授,在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史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建树,他们均已成为该校历史学科一个学科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此外,来自于武汉大学的刘金华博士,来自于华东师范大学的金学清博士,于武汉大学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李琼等人,也都具有较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理论素养,将在未来的学科发展中显示出鲜明的学术个性和学术实力。预计在未来的3年内,历史研究所将根据本学科发展需要,再引进3-5名在学术上有较大建树的高级专门人才,并进一步整合和优化现有资源,从而使该校历史学科具备一支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学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在,该校历史学科围绕专门史(中国文化史)进行重点建设,并已取得令人瞩目的可喜成绩。
在专门史专业中,已形成三个明确的学科发展方向:
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史
学术带头人李传印教授。李传印教授曾承担或参与国务院特批项目《中华大典·历史典·史学分典》魏晋南北朝部分、《古皖国研究》、《中国古代史学与政治关系及其现代启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马克主义的史学成就》等重要课题的研究,《南北朝时期史学与政治》、《北朝谱学与北朝政治》是其见功之作。
两宋学术文化史
学术带头人罗家祥教授。罗家祥教授在完成宋代政治史的有关研究之后,即转向两宋学术史的研究,先后承担了《王氏新学与宋代社会》、《从新学到理论—11世纪后半至13世纪初年宋学主流的嬗递》、《两宋学术嬗递与政治变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研究课题,并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资助的研究课题1项,其《北宋党争研究》、《北宋王氏新学的兴衰及其理论价值》、《王氏新学的历史命运及其内在原因》、等研究成果获得学术界的好评。
中国民俗文化史
学术带头人雷家宏教授。雷家宏教授在宋辽金学术文化史、中国古代社会史、民俗文化史、地方史等方面均有较深的研究。作为史学工作者,还参与湖北省及武汉市区域经济建设的一些重要活动,献计献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上述3个学术发展方向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该校历史学科的建设,扩大了该校历史学科的影响。预计在未来的3年内,历史学科将根据该校的实际情况和本学科的发展特点,加大建设力度,会有更大的起色。其基本目标是在历史学科的8个二级学科中,再建设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两个硕士学位点,力争在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计划于2007年着手进行专门史博士学位点的申报工作。 学科组建之后,十分注重科研工作,将此提到事关本学科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来看待,积极组织并大力鼓励开展科研工作,大力鼓励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的申报。
所获成果
截至目前为止,本所已获国家社科基金1项(罗家祥教授,《两宋学术嬗递与政治变迁》); 2人次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招标课题的申报并获批准(罗家祥教授、雷家宏教授);1人次参加国务院重大研究课题1项(李传印教授,《中华大典·历史典·史学分典》魏晋南北朝部分);1人次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李传印教授,《中国历史上腐败与反腐败研究》),1人次参加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李传印教授,《中国马克主义的史学成就》); 1人次参加教育部组织的精品教材撰写工作(罗家祥教授),武汉市资助的科研项目课题1项,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研究基金1项。在科研方面,已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23篇。这些科研活动的展开和成果的取得,已经显现出本校本学科的优势和特点,极大地扩大了本校历史学科的影响。但是,在这样一所以理工科著称的高等学府,我们充分认识到,要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特色,展示出历史学科的人文价值,仅在本学科领域取得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投身各种教学活动,以科研工作带动教学工作,实现历史学科人文价值的创造性转化。历史学科现在的教学工作现分为两个层次,即历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和本校各院系本科生教学。
在本科教学工作方面
历史学科自组建以来,即充分利用本学科特点和学科优势,积极投入该校本科教学工作,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如罗家祥教授在投入研究生教育的同时,先后开设有“中国传统文化专题”、“21世纪中国国学大师选介”、“中国通史”等课程;雷家宏教授先后开设有“中国历史文化”、“家族制度与中国文化”、“中国思想史专题”等课程;夏增民讲师先后开设有“中国政治史”、 “中国人文传统”、“中国历史专题”等课程;李琼讲师先后开设有“中国抗日战争史”、“20世纪中国政治力量对比”等课程,这些课程具有历史学科的学科特色,受到学校有关部门及广大师生的欢迎。2003年引进的3位博士(其中含一位教授)也已全身心投入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如李传印教授除承担历史专业研究生的教学任务外,还为本科生新开“中国历史文化”、“中国传统社会理想及其实践”等课程,受到学生的极大欢迎。此外,金学清博士和刘金华博士也开设了具有历史学特色的公选课。此外,其它一些历史学科的课程也正在组织和建设中。截至现在为止,历史研究所已先后为全校各院系本科生开设公选课16门。极大地丰富该校人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对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起到了积极作用。本学科将根据现有师资的专业方向,不断调整、充实和提供具有历史学特色的、适应该校特点的高质量的课程,为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做出贡献。
在研究生教学工作方面
历史学科已形成完备的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体系和管理体系,组织和建设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专题”、 “学术思想史研究方法”、“两宋史料学”、“两宋政治史”、“两宋学术文化史”、“史学理论与方法”、“魏晋南北朝史料学”、 “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史”、“中国民俗文化文献学”、“中国民俗文化史专题”、“民间信仰与社会文化专题”等课程。现有师资力量已能充分满足历史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需要。在2003年如期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基础上,2004年,本学科攻读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将有较大的增长。历史学科的一些教师还积极参与该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组织的人文讲座和校内各类学术团体举办的学术讲座。如2003年4月,罗家祥应该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邀以“胡适与中国现代人文精神”为题作学术演讲;2003年12月,罗家祥教授应华中科技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之邀以“中日关系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为题作学术演讲;2003年11月,雷家宏教授应该校历史文化协会之邀以“家族制度与中国文化的几个问题”为题作学术演讲,这些活动均受到学生的好评和欢迎。 近3年来,为建立该校历史学科的学术地位,扩大该校历史学科的影响,历史研究所积极以各种方式组织进行学术交流,也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国外学术界,历史研究所与国外从事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的学术机构和专家学者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如与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历史系、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历史系等院校的一些著名专家学者建立了学术交流渠道,为该校历史学科走上国际学术舞台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今年3月,刘金华博士将代表该校历史学科应邀赴香港合作进行学术研究。在国内学术界,历史研究所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积极组织参与各类重要的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努力提高该校这一新兴学科的影响。努力进行对外学术交流。近两年来,本所已有5人次参加了高水准的国际学术讨论会,曾先后邀请历史学专业的专家学者为人文素质教育基地作过4次学术讲座,已与北京大学古代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建立了各种学术交流和学术互访关系。此外,罗家祥教授代表该校历史学科几次参加一年一度的全国历史学科系主任联席会议,大力宣传该校举办文科的宏大构想,大力宣传该校历史学科建设的思路。年是本学科在国内学术交流方面较频繁的一年。3月,历史研究所张岂之教授、罗家祥教授应邀参加北京大学出版社在武汉举行的座谈会;5月,雷家宏教授应邀参加由《楚天金报》和东湖管理局举行的“东湖与西湖的对话”学术讨论会;9月,配合该校校庆,历史研究所举行中国文化史、中国学术史系列学术报告会;10月,该校历史研究所罗家祥教授、雷家宏教授参加在武汉大学举行的关于东湖人文景观建设与历史文化学术座谈会,为地方经济建设献计献策;10月,李传印教授应邀参加在北京举行的“新中国的史学成就与中外史学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11月,夏增民老师应邀参加广州考古发现的“南越国遗迹”学术讨论会,并提交论文《由广州南越王墓所见文化遗存透视岭南文化变迁》;11月,雷家宏教授应邀参加《楚天金报》、东湖管理局、湖北省旅游协会举办的“东湖十景”评审会;12月,历史研究所邀请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瑞明教授来该校作学术讲座;12月,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武汉市社会科学院等科研院系30余位专家学者应邀来该校历史研究所参加历史学科建设与发展座谈会。本学科所有教师同心同德、精诚团结,积极参与国内外各类学术交流和学术活动,为本校及本校历史学科赢得了荣誉,也为本校本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拓展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