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教授妙语
Ⅰ 从复旦网红到销声匿迹,在央视犯“致命”错误的陈果,现状如何
从复旦网红到消声觅迹,因为在央视节目上犯了致命的错误被群嘲,曾经的网红教师陈果,现如今生活已经变得低调了很多,重新回归了教学岗位,毕竟就算犯过错误,她仍旧是那个受人尊敬的复旦大学教授。
心灵鸡汤说实话,现如今年轻人的生活压力都挺大的,在生活压力与精神世界无法得到平衡的当下,很多年轻人都会选择到书本当中汲取营养,这个时候心灵鸡汤大行其是,很多所谓的心理学家,思想家就开始贩卖鸡汤。
所谓心灵鸡汤,就是打着年轻人,一定要努力要奋斗,到最后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的旗号。给年轻人打鸡血,让他们鼓足干劲,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能够从心灵当中汲取营养,并且找到未来的人生方向,可是所谓的鸡汤,一点营养都没有,它不过就是给我们树立一个空洞的人生目标,告诉我们人要努力,要奋斗,但是看过鸡汤的人,往往变得更迷茫了。
如果陈果课堂上讲授的都是那些复杂高深的哲学知识的话,未必会有后来的热度,可是对于复旦大学的学生来说,陈果教授的知识就有点不够看了,我想在未来陈果一定会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努力充实自己,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重新成为那个知性优雅的女老师。
其实在这个年代,想要当知识分子真的很难,“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知识永远是无穷无尽的,永远会有我们想不到的知识盲区,因此,只有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能跟随时代的潮流一起进步。
Ⅱ 复旦教授陈果被网友抨击,究竟是什么原因
陈果老师从 “万人敬仰到被人唾弃怒骂” 这桩事情里可以说是个冤大头。她所遭遇的事情,可以说对她很不公平,但也侧面反映了这个 社会 的榜样选择有多“病态”。
我们可以简单地做个对比。
在一个综艺节目里,按照主持人的要求,著名顶流女星 杨超越要说出8个中国省份的简称 ,类似于“京、津、沪”之类的,但这位所谓的顶流 “憋了半天没打出一个屁”,一个都没有说出来。
同样是年轻人的爱豆 王一博要写“到此一游” 四个字却把 “游” 字写错了,而且错得离谱。而吴宣仪更是夸张地把7乘以8算成了42。
朱一龙也曾经把纨绔子弟读成“kuakua子弟” ,连读半边都没有读对。从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来看,这些所谓的明星爱豆比陈果老师广得太多,而且犯的都是一些低级错误,但从来没有人指责他们,他们一如既往的得到了粉丝和 社会 的宽容。
但相比之下,陈果老师就很惨了。她本是复旦大学的一个教授,因为对哲理、爱情、人生领悟得比较透彻,而且讲课生动有趣,所以吸引了大批学生粉丝。她能把无聊的思修课讲到座无虚席,也足以说明这位老师便不简单,后面在网络走红,成为很多年轻人的精神领袖。
她也曾因 大龄不婚、讲心灵鸡汤 等问题引发争议,但把陈果老师事情推向风口浪尖的其实是另外一桩事, 就是把“耄耋maodie”两字读成了“mao”。 结果很多年轻人就抓住不放,把这个点无限放大。陈果老师因本身就是一个人民教师,也就没有所谓的公关团队去处理这桩事情,导致这桩事情在网络上慢慢发酵,而成果老师也就慢慢的淡出在互联网视野里。
而这批年轻人的争议是: 你一个复旦的教授怎么会读错字呢?一度质疑她是假学问。
一经对比我们会发现,现代 社会 对明星小鲜肉可以无限放低要求,一个大明星你可以不知道钱学森、邓稼先,甚至可以做个低能儿。只要负责帅就完事儿了。但对一个复旦大学的优秀教师却容忍不下她读错一个生活中不常见的生僻词语。
耄耋这个词语很多人一生中可能用不到一次,但陈果老师却在这么一件事上摔了跟斗。在公众场合读错字是影响不好,应该怀有歉意并且改正。但这并不至于被人们唾弃和谩骂。对待学术严谨是好事,但在一个明星和老师身上也不能双标,因为明星的工资远远比老师高出万倍而且 社会 影响力也很大。
我直到现在,工作或者感情不顺时都还会去听一听陈果老师的语录。陈果只不过是犯了所有人都会犯的一个错误而已,怪就怪她自己太红,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
其实这对陈果老师也是一桩好事,可以帮她筛掉一批“假粉”。真正喜欢她的人不会因为这一件事而放弃喜欢她,而不喜欢她的也恰好会被这件事净化掉。
最后借助陈老师讲过的话来结束本次作答: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大文豪苏轼好像也没识遍天下字。我们对这个世界也应该辩证且宽容。
因为毒鸡汤害人!!(尤其是大学生),其次因为两个字!!!
首先讲一下事情起因:
在一次演讲中,
陈果老师将耄耊(mao die)两个字(分别是第四声和第二声),
读成了毛至,
也就是说,
堂堂复旦的女教授,
不知道两个字怎么读的情况下,
只读半边,
你可以说你不知道读,
但你不能不懂装懂,
要放在普通人身上,
可能觉得没什么,
陈果可是复旦的女教授,
1981年出生于上海,
复旦大学哲学系高材生,
而且,
还不是一般的教授,
2010年,
陈果的一些讲课视频片段在各大平台流传,
陈果也迅速窜红,
成了一名网红,
被复旦学生叫做“复旦最美女神( ︶ )”,
“精神传道者。”
“心灵导师。”
“中国最受欢迎的女学者。”
走红后,
陈果也开始出书,
以及到各大高校演讲捞金,
学生和网友把陈果捧的有多高,
陈果读错那两个字之后,
被骂的就有多惨,
“别人可以读错,但我的女神不可以!!”
“耄耋”两个字确实难读,
即使是北大的教授,
也不敢说自己认识所有的汉字,
而且北大校长也曾经读错过字,
曾经的北京大学前校长胡适,
新文化运动领导人之一,
把山东漯河的“漯”(ta)(第四声),
读成了“luo”(第四声),
大文豪余秋雨把“仁者乐山”中的“乐”(yao)读成了“le”(都是第四声)
试问,
有多少人可以读对?
陈果原本没有错,
但错就错在不懂装懂,
错就错在陈果太红了,
别人对陈果的期待太高!!!
人红是非多呀,
因为这两个字读错了,
引发了网友对陈果的一系列口诛笔伐,
一些无良媒体借此炒作,
甚至把陈果教授说成:“教授队伍里的耻辱。”
我们可以听一下陈果的一些金句:
“爱情不是和一个完美的人相爱,而是爱了你之后,他才完美了。”
“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
“真正成熟的人,都活成了一束光。”
“寂寞的人会需要社交。”
语言深度剖析人生,
富有哲理和智慧,
被很多人奉为心灵鸡汤,
怎么样?
有没有喜欢上这个老师?
但有些网友就觉得,
这些话听着很美,
但都是废话,
但是“夏虫不可语冰”,
陈果教授的成功或失败,
不需要这些键盘侠来评判,
在复旦大学里面,
陈果教授教授的思政课成为复旦学生最爱的课程之一,
这就是答案,
面对所有质疑,
陈果选择了沉默,
正如她的一句名言:“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陈果教授的语录治愈了无数人受伤的心灵,
语言风格世故,但不世俗,
风情,但不风骚,
有了网友说:“如果我大学第一堂课是陈果奖的,也许我的人生就会不一样。”
只能说对大学生有用,
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
可就是毒鸡汤害人喽,
客观分析,
陈果教授的没落,
从根本上来说,
也是鸡汤文的没落,
社会 发展很快,
我们越来越功利,
越来越务实,
语言如果单独追求辞藻华丽,
但如果没有独到的见解、以及思想,
终究太过空洞,
鸡汤确实能治愈人们的心灵,
但这种鸡汤是有一定限度的,
总有一天会喝腻,
因为读到后面,
这样的鸡汤文根本毫无帮助,
对于很多底层人民来说,
这样的鸡汤还不如一块红烧肉来的实在,
任何一个成功的人,
绝对不是靠着毒鸡汤文读出来的,
大多数都是一步一个脚印,
自己一步摸爬滚打爬出来的,
鸡汤文的受众只能是大学生以及一些青少年,
他们往往就像在温室里的花朵,
没有体会过 社会 冷暖,
很可能一万句的鸡汤,
还不如学一门技能,
鸡汤文可以读读,
但不能太过相信,
生活不是童话,
我们要的是实干,
没有让人承认的价值,
难道你指望毒鸡汤能让你月入百万?
陈果教授的语录不能说没有用,
只能说看看就行,
同样因为两个字就口诛笔伐,
个人觉得太过苛求,
但我个人觉得,
陈果的没落,
不是偶然,
它代表的是一个鸡汤文时代的没落,
陈果之所以会说出这种鸡汤文,
首先我们要明白她的立场以及出生环境,
陈果家境优渥,
出生于上海一家书香家庭,
父母是高级知识分子,
长的又漂亮,
从小到大追求的人都很多,
而且成绩相当拔尖,
高考时以专业前三名的成绩考进了复旦大学哲学系,
由于成绩太过优异,
几乎拿遍了各类奖学金,
四年后毫无悬念的成功保研,
童年的欢乐、人生几乎没有挫折容易形成理想主义,
这样的人更倾向于一种“鸡汤”,
这样的人一生都算比较幸福,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像她一样精彩的人生,
也就是说,她的毒鸡汤绝对不适用于每一个人,
或者说绝对不适用于大多数人,
例如她的名言:
“爱情中最珍贵的不是我爱你,而是我愿意,是心甘情愿。”
“爱的最高境界不是为另一半牺牲,而是在爱中获得重生。”
听着很理想,很美好,
但事实上,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
爱情可不只是美好,
还有柴米油盐,
还有孩子的补课费,
父母的赡养费等等,
可以说“骗骗”大学生可以,
但对那些知道柴米油盐贵的人来说,
只会觉得这些语言很恶心,
因为你要是真按照陈果教授的思想去理解这个事,
但前提是,
你要有充足的物质基础啊!
鸡汤文美好而虚幻,
但往往与现实产生巨大的割裂,
最终的结果是,
读完鸡汤文后,
对这个世界的巨大失望。
以平常心对待人和事就不会走两个极端。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是惑也!
走两个极端的就是一些网民,要么捧上天,要么摔下地,还要狠踩两脚。
所以这跟陈果无关,是网民的问题!
人,也是如此!
凡人、伟人、名人、卑贱之人、高贵之人、勇敢之人、智慧之人………,但凡是人,都有缺点!
既然你我都有缺点,很不完美,为什么总是对别人,特别是有点名气的人,像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一样,只要他(他)稍有露出来点把柄,我们便铺天盖地,口诛笔伐?不知是否有意想踩别人的肩膀让自己高一点?
诚然,我们生活中的一些所谓的名人不知道见好就收,不知道祸福所依,不懂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的奥妙。
最后,从名誉、事业、人生的巅峰看着自己一落千丈!
人家只是个讲课的教授,她不想讨好任何人,也不想当网红。但却无缘无故地在网络上火了,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但也请不喜欢的人口下留情。遭到网友攻击跟陈果没有关系,是网民的问题。
被围城了,类似从恋爱到结婚
恋爱期是优点被放大;
结婚后是缺点被放大。
人类的心是一个无底洞
网友,在当下这个流量为王 扁平化了的年头,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可以凭空造神,也可以让神话转瞬之间崩塌,就像是沙画曼陀罗,绘制得极致,毁灭得决绝。从混沌未开的可爱幼童到懵懵懂懂的少年,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模仿身边的人、内心追随自己的榜样,再到朝气伴随着迷离的青年时代,更少不了我们自己所倾慕的引领者,也许是身边的亲友或者学校的师长,也许是已然埋进 历史 浪潮里传奇,甚至是一部小说里的神交,谁的心里还没住过几个偶像。互联网时代让我们获取信息便利到超乎想象,也让我们和原本离得比较遥远的偶像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原本的高堂上座变得触手可及,没有了滤镜 没有了敬畏,始作俑者不经意间掀翻偶像,意外地引发了狂欢,于是便不停地上演所谓的翻车,眼看着起高楼眼看着楼塌了,甚至有点恐慌突然之间又冒出谁谁谁翻车了,尤其不忍看着非常欣赏的老师或者学者,被莫须有的罪名给社死。
复旦教授陈果被网友抨击?有几个公众人物会得到所有人百分之百的喜欢?有几个公众人物不会被抨击?有人喜欢,自然就会有人不喜欢,很正常。
比如我,对陈果就谈不上喜欢。虽然她长得也算好看,又是复旦大学的教授,但是每次看到她讲课的形态,就不喜欢。一手插进裤兜,一手夹着粉笔,身体微微前倾,舌绽莲花,妙语如珠。讲到自鸣得意处,她会潇洒地甩动她的头发,露出一种掩饰不住的自信的微笑(藐视芸芸众生的微笑)。这是她给我最初的印象,也是网络上流传最多的形象。
虽然那时的她还很红,还没有发生那个“耄耋”事件,但我就是在感觉上喜欢不起来。当然,我只是无感,完全谈不上抨击。我的无感在于,她的优雅和鸡汤,始终让我觉得有点空,有点虚幻,有点不真实,有点无限接近于魏晋时期的清谈。当然这跟她哲学的背景和所教的课程有关,但我总感觉她说的全是“正确的废话”,缺少真实生活的苦辣酸辛,缺少真实的人生体验。
很多人喜欢她,我想也不全部是因为她的课程,还有她优雅的外表,她知性的人设,她营造的精致的生活,她有如佛主般指点迷途羔羊一样的芸芸众生的睿智。很多人为她倾倒,觉得她应该一直生活在云端。
后来人们抨击她,主要也是扭住她的“耄耋”事件。因为这时候她已经生活在了云端,已经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月亮”。因为站得太高,所以很多人只需要轻轻抬头,就能看见。因为仰望久了,难免让人审美疲劳,脖子发酸。就在这时,居然发现她有时还是一个“别字先生”,一个名教授,居然也会认错字,实在很新鲜。于是,不喜欢她的人,就更不喜欢她了。
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自然每个人也会有他独一无二的生活方式。只要他的方式不会打搅他人,不会妨碍他人,不会伤害他人,他的生活方式,都应该被尊重。
她原本是一名非常普通的大学老师,但是因为讲课方式和内容风格比较独特,被同学们录制视频发布到网上后成了一名“网红老师”。
老师的成名之路起始于2010年,她的演讲视频逐渐在网络上传播开来,被学生们称为“复旦最美女神”。她的闻名语录代表:
“嘉年华是一群人的孤独,孤独是一个人的嘉年华;真正成熟的人,都活在一束光里;其他人喜欢你和你喜欢的自己都很重要,当两者发生冲突时,你喜欢的自己就是最重要;爱从来没有遇到过完美的人,而是在爱上你之后逐渐变得完美。”
但是伴随着长时间的火爆,质疑的人也在不断增加,有许多人觉得她的说法局限性太大,容易煽动的只是年轻气盛的学生而已。
结果在一次综艺节目中,陈果错误地将“耄耋”(maodie)读成了“毛至”。有许多网友觉得一位985的讲师不该犯这样的错误,就是这个词将陈果推到风口浪尖。
就是这个错误,几乎是一夜之间,陈果的热度就没有了,很多人开始批判陈果教授的观点。认为她教授的内容只是一些“鸡汤文”,没有任何专业论著,也没有与之匹配的基本功,教授的只是一些“快餐文化”。
那么“耄耋”这个词就能对一位教师的优秀程度完全评判吗?
其实这种事情是在所难免的,古时候就经常有流传“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认为错误地读取“耄耋”并不是什么大问题。许多理工科教授或许会取笑这些奇怪的词,我们就以北大学校长为例,他在北大建校120周年演讲中,就曾把“鸿鹄”读作“hong hao”。
其实读错字这种现象不仅仅只发生在北大校长和陈果老师身上,想当年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向宋楚瑜赠送的一副小篆书法,内容是黄遵宪的诗《赠梁任父同年》:“寸寸河山寸寸金,瓠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瓠读作“kua”,上声,分离、割裂之意。清华大学校长读到瓠字时,就不知所云,最后还是在周围人的提醒下才得以救场。
人有失足,马有失蹄,其实这些都是在所难免的,顶多是自己尴尬丢面子,旁观者唏嘘几声罢了。我就不相信你们那些在网上重拳出击,现实中唯唯诺诺的人不会全部字都认识。你们为何不先以自己的角度看看自己,先审视审视自己,而在去评论别人。何况陈果老师也只是一名人民教师,而不是一位圣人。
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当年在《百家讲坛》里讲述《论语》的于丹,陈果讲课的风格其实和于丹非常相像。当年于丹在北大讲课也被下讲台,而陈果也逃避不了从神坛跌落的命运。其实我认为陈果老师只是一名哲学教师,而不是一名语言教师,我们更重要的向陈果老师学习哲学,而不是去纠结她那些小错误。
陈果为什么会红呢?
当我们所有人都在质疑陈果时,我们不要忘记了坐在她的讲台下是谁,那只是一群初中生毕业生。他们满怀希望和向往进入了复旦校园。
陈果老师是一个优雅的女人,所以赢得了学生们的共鸣。她生动地为我们叙述了复旦的风花雪月,以及爱情故事和青春岁月的校园,满足了高中生和向往的大学生活。她不仅是一个好老师,而且还是一个益友。
网上不少人都说她讲的是鸡汤,内容很是肤浅之类的,我觉得有必要澄清的是,她的课是针对大一大二的学生开设的,她授课对象并非是网上这些满身戾气的“ 社会 人士”,是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陈果虽是老师,不过课堂上她也不是讲授什么人生大道理,而是分享自己的想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思考。
公众把她看作网红,她要面对和负责,不是公众的批判眼光,而是台下那些朝气蓬勃的复旦学生。她只是想让一所无聊的大学尽可能生动,所以她不应该成为我们指责的对象!
我认为,存在即合理,我们没有必要一棒子全部打死。读错两个词并不是不是滑铁卢,也不是你人生的终点,你仍然是复旦学生的女神。
你的语录我仍然很喜欢:“
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
真正成熟的人,都活成了一束光。
别人喜欢你和你喜欢你自己都很重要,但是,当两者不能兼顾的时候,你喜欢你自己更重要。
爱情不是和一个完美的人相爱,而是爱了你之后他才完美了。
朋友不是实用之物,而是奢侈品。
2010年,陈果在课堂上讲课的视频、语录被复旦的学生上传至网络,她深刻地为自己的学生剖析人生,一段又一段既有哲学又富有智慧的犀利话语,被许多人奉为心灵鸡汤,陈果自此一炮而红,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网红”老师, 人送外号“心灵导师”、“精神传道者”、“中国最受欢迎的女学者”。
一、复旦女神陈果因两字人设崩塌,被大众耻笑
然而人一旦出名之后,很多麻烦就会找上门来 ,漂亮又睿智的陈果教授也不例外,2019年初的一段视频把她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批评之声如潮般涌向了陈果以及复旦大学。
中国的文字有几千年的 历史 ,无比的博大精深,哪怕是汉语文学的教授,也不敢保证自己能认全中国的全部汉字。
在复旦一次例行的讲课上, 陈果教授把“耄耋”两个字的读音弄错了,读成了“mao”“” ,如果放在一般老师身上大家可能还不会那么在意,可这是网红教授陈果!在一些人看来,这当然是不可以原谅的。
很多人意识到这是一个炒作的机会, 不断地抓住她的这件事情做文章,甚至还把她说成了教授队伍里的耻辱。 一时间网上的众生百态全部凸显,有人冷嘲热讽有人尖锐刻薄。
可是反观陈果教授的态度却非常的坦然,对于此事,她始终沉默以对,不禁令人想起她的那句名言: “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在我看来,作为一名教授,将耄耋的读音读错,确实应该受到批评,然而 人孰无过,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就对陈果全盘否定,是否真的必要?
对于自己的走红,陈果自己其实也很意外,我想,也 正是因为如此,才让她有底气坦然应对这件事情吧。
这个世界上难免会有对别人比较苛责的人,如果你把苛责的人的话全部听进了耳朵里,同时又牢牢地记在了心里,那不是给自己平添三千烦恼丝吗?
中国的汉字千变万化,同样一个字读音可能会有5、6种! 其实不只是陈果,许多文学大家也屡屡中招。
二、许多名人都曾念错汉字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之一, 北京大学前校长胡适,名头够响亮了吧?他就曾将山东漯河的“漯”(tà)错念成了“luò” ,请原谅我的无知,如果让我来读,也肯定跟胡适之先生读的一般无二。
再到中国著名文化学者,以散文集《文化苦旅》著称于世的 余秋雨先生,他曾在一次节目中将“仁者乐山”的“乐”(yào)念成了“lè”,将“杯水车薪”的“车”(chē)念成了“jū”。
可能是因为那个时代的网络远没有现在发达,他们受到的谴责就要比陈果小得多。
三、陈果错在哪里?
如今有太多这样的人,把自己摆到很高的位置, 随意地去指责别人,是为了给自己刷一波存在感?还是出于自己内心当中的嫉妒呢?
在胡侃教育看来,说到底还是陈果教授“错”了,错就错在她实在是太红了!才让有些人忍不住去挑她的毛病。
思政课一直以来在中小学以及高校当中不受欢迎,很多学生都觉得这门课过于枯燥,每次上课都忍不住昏昏欲睡。
可自从有了陈果教授上课之后, 她所教的思政课却成为了复旦学生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在网络上也广受好评 。我自己也曾看过几集,不得不说,那个上课时把手插进口袋,谈天说地神采飞扬的陈果,真的很有魅力。
在课堂上, 除了书本上的授课内容之外,陈果还会给学生谈人生、友情、爱情,让许多学生对于人生不再迷茫。
是人都会犯错,大家可以指正出来,相信陈果教授也会非常虚心地接受,毕竟教书育人是非常严谨的行为,容不得半点的错误和马虎。 但做人也应该懂得宽容,不要因为一次错误否定陈果所取得的全部成绩。
四、一年不见陈果,她怎样了?
在此之后,陈果一直处于“销声匿迹”的状态,网络上曾热传陈果教授已经被复旦大学停课,对此,复旦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了官方回应,驳斥了网络上的谣言,表示陈果被停课纯属造谣,她一直在复旦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
前段时间,复旦大学发表公告,表示定于2020年4月27日起启动学生分期分批有序返校。 截至目前,陈果老师仍未正式授课,不然网上肯定会有她的照片流传出来。 我呼吁大家少一点谴责,让我们早日看到陈果那顾盼神飞的上课视频!
陈果老师一直在课堂上兢兢业业授课, 从学生听课的角度出发,做学生真正的朋友 。她不光是老师,还是学生们的知心姐姐。她做人真诚,热心帮助过很多学生度过困难和阴暗的时光, 用自己的思想激励年轻学子们勇敢前行,用哲理教会学生们该如何正确地去面对爱情,认识爱情,并走出孤独。
陈果老师的课堂话语犀利,幽默风趣, 在谈论爱情与孤独的时候,她总能给大家带来一些醍醐灌顶的新颖观点,十分发人深省 ,让学生和网友们听后大呼过瘾,觉得整个世界观都豁然开朗。
Ⅲ 观陈果教授讲课有感
复旦思修拂妙语,陈堂果论醒迷途。
清风种下达观树,俊雅博学见忘俗。
自律谦卑知感慰,哲言有物暖舳舻。
心灵偶像光辉路,汗洒德操礼敬书。
【注】舳舻:船头和船尾;
陈果:女,1981年2月出生于上海,复旦大学哲学博士,曾在芝加哥大学师从心理学博士Evelyn。她在哈佛大学学过神学,论文题目是《耶稣为何如此言语?》。她曾是复旦大学哲学系学生会主席,连续五年拿奖学金。
大学联欢会,她跳过活力四射的热舞。因身材高挑,还兼职过模特。
在校读博时都称她“模特姐姐”,是复旦“北区三宝”之一。
为提升专业理论修养,她去欧洲和加拿大做访问学者,利用课余致力于哲学翻译和写作。2017年出版的《好的孤独》一书,已然是当下热销的哲学读本。
为了尽量把课上好,她博览群书。在她眼里,哲学从来不是单一的体系,它是人类知识和智慧的融会贯通。所以,为了取经,跑去复旦其他老师的课堂当“旁听生”,从同行、先贤、智者那里汲取养分,加以消化和理解,再淬炼属于自己的真知灼见,深耕博采让自己内蕴丰厚,久蚌成珠。
一名毕业多年的网友,看了陈果的讲课视频,直言陈果老师的上课方式颠覆自己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印象,“大学时,我觉得上这种课是一种煎熬,经常听得昏昏欲睡,但陈老师上得文采飞扬同时言之有物,让人内心温暖而丰富。”
她的思想从复旦课堂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也影响了越来越多的人。
复旦成就了她,她也成为复旦一块“金字招牌”。2016年,复旦大学110年周年校庆,陈果曾在她的微博里对母校深情告白:“我不知道该如何感激你,目前我的方式就是用你的精神活出我自己,我身上有你的光,有你一百年来的魂魄,有你的气息,活出我自己就是活出你,就是让你活下去,你看,其实一回事,不是么?”
《新闻联播》中这样赞美她:“心灵偶像”彰显时代正能量。
俊眉修眼,落落大方;清风拂面,见之忘俗。这是很多人对陈果的第一印象。
讲台上,她手夹粉笔。缓缓踱步,妙趣横生地讲出她对人生的诸多感悟。
陈果语录:1、别人喜欢你和你喜欢你自己都很重要,但是,当两者不能兼顾的时候,你喜欢你自己更重要。2、优雅并不是你穿多贵的衣服,不是你克制你内心真正的自己,做一些违背自己意愿,装模作样表面看起来好看的动作。所谓优雅,就是你遵从内心活成你自己的幸福快乐的样子。3、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4、朋友不是实用之物,而是奢侈品。5、真正成熟的人,都活成了一束光。光源者,先熠熠生辉,后照亮他人。6、生命之所以起舞,是因为你的生命实在是值得庆祝。
复旦学子自爆刷了两年都没有刷到陈果的思修课。说陈果老师的课比双十一还要难抢。而她的课堂和她本人一样,像一束光,成了复旦学子心心向往的殿堂。学生们整理成陈果语录,和陈果上课视频一起,被广为转发。有网友看后惊呼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也有人感叹如果当初大学的第一课是陈果讲的,那我的人生也许会不一样。
教育就是如此神奇,你永远不知道,你不经意间播下的一粒种子,会在哪些人的心中,会在哪些时刻,生根发芽,并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