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博士之死女导师
㈠ 寒门博士女友是怎么回应男友之死的
西安寒门博士自杀溺亡, 女友回应:导师的责任占70%。
谈到师生关系,大家常会想到这样一句话,“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教师把学生当作弟子,兼具传道、授业、解惑等多重职能,学生则视老师为遵从和感恩的对象。
上个月西安交大药理学博士杨宝德溺水身亡,有媒体报道称,杨宝德生前经常被导师要求帮忙处理私人琐事。西安交通大学近日回应称,涉事博导被停止招生资格。令人唏嘘的悲剧不得不让人反思,今天的大学校园怎么了?师生关系为何成为痛点?
杨宝德之死令人惋惜
曾经一度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西安交通大学药理学博士生杨宝德,在12月25号那天溺水身亡。警方认定,无证据表明系刑事案件。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学生流行叫导师“老板”,这是一种师生关系的异化。目前我国导师制并没有贯穿学生的招生、培养和答辩始终,令导师很容易把学生当成“私人劳动力”,学生也为此感到苦闷,要在落实导师责任的基础上,建立利益回避机制。
熊丙奇:要建立导师权力的制约机制,一方面要落实导师的招生制度权、培养制度权,用导师的学术声誉来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另一方面要建立整体的学术评价体制,以及利益回避机制来保障教师的权利被落实,而不是被滥用。
㈡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溺水身亡导师受处分了吗
据报道,西安交通大学药理学博士生杨宝德于2017年12月25日溺水身亡,警方认定,无证据表明系刑事案件。据杨宝德与博士生导师的聊天记录及其身边同学亲友反映,杨宝德生前常被导师要求帮忙处理私人琐事。
基于周筠让学生做与教学科研无关活动的情况,校方对周筠进行了严肃批评教育。1月18日,西安交通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召开主席会议,取消了周筠的研究生招生资格。
校方称,杨宝德的意外离世,使学校及导师都深感痛惜。在其失联期间,学校曾连续多天会同家属组织师生赴火车站、秦岭山区等地寻找,并在华商报、西安交通广播、西安电视台等媒体发布信息,刊登寻人启事,并协助家属在西安多个区域调阅监控录像。
确认杨宝德溺亡后,校方多次对家属进行慰问,帮助处理杨宝德善后事宜,安排专人对家属做好情绪安抚及心理疏导,做好十余位家属在西安的饮食居住等生活保障,全程安排医生陪伴,协助家属火化遗体,并承担了丧葬费等费用。校方表示,家属对学校做出的努力表示理解,并对结果予以认可。
针对《寒门博士之死》一文中的报道细节,校方指出,杨宝德并非周筠招收的第一名博士生。在他之前,周筠招收了一名2015年入学的博士,预计于2018年毕业,目前已有4名硕士毕业。
同时,根据《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规定》,研究生学满1年后,对其他学科专业有兴趣和特长的,有权根据自身学习科研状况或创业需求,申请转导师、转专业一次,转导师申请无需原导师签字。2015、2016、2017年,西安交大成功转导师人数分别为200人、219人、及305人。
该管理规定还规定,硕博连读研究生学满一学年,且自愿降为硕士研究生的,经本人申请,导师和学院同意,由研究生院报经省教育厅批准后,学籍层次变更为硕士研究生。通过硕士研究生毕(结)业审核,达到硕士研究生毕(结)业要求的,准予硕士研究生毕(结)业,由学校发给毕(结)业证书;通过硕士学位审核,符合硕士学位证条件的,学校授予硕士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2015、2016、2017年,西安交大博转硕人数分别为24人、23人、16人。
西安交大称,校方将严格教师队伍管理,开展师德师风教育,进一步完善制度,构建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研究生导师、学工研工干部、辅导员等,将继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关爱和沟通联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学生学术能力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提前做好危机防范。
㈢ 寒门博士死后又一硕士坠楼,导师行为谁来规范
首先,个人认为肯定还是要严格研究生导师的评选制度。当然,这只是这个的观点,因为据个人了解,大学老师想要当研究生导师非常简单,只要研究成果够了,职称够了,就能够带研究生,大部分学校都是这样的,并没有什么统一、严格的评选制度,包括我之前读书的时候,我们学校的老师想要带研究生也是比较简单的,老师申请就可以了,只要你研究生成果够了,一般都能够带研究生,有时候职称不够还可以破格。所以个人认为首先要严格研究生导师的评选制度,让那些不合格的老师直接没有办法带研究生。
最后,当然国家和学校还是有必要规范和约束导师行为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导师在学生能不能毕业这一点上权力过大。其实个人也是不太懂,为什么很多学校有导师组,答辩的时候有答辩组,但是研究生的论文能不能送外审,研究生能不能毕业都成了导师的一言堂,别的老师根本没有话语权,那么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搞导师组和答辩组呢?还有个人认为,因为建立健全换导师的制度,现在研究生一旦选择了一个导师,如果不合适,想要换一个导师,简直太难了。
㈣ 你的善良与本份,换不来他人的尊重
01
1月17日,中青报刊发了《寒门博士之死》一文引发舆论关注。
其实早在十天前,此事就在社交媒体上被热议。西安交通大学药理学在读博士生杨宝德被人发现,溺亡在西安灞河中。
杨宝德女友曾在微博上发长文,声讨其博士生导师周某是酿成此悲剧的罪魁祸首,并贴出二人聊天记录作证。”
我们暂不论,杨宝德的死是与导师周某有多大关系。
但从杨宝德女友贴出的,杨宝德与导师周某的聊天记录来看,让人感觉他们的关系不太像师生,更多的像主仆关系。
一个名牌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每天除了陪导师吃饭、挡酒以外,浇花、打扫办公室、拎包、拿水、洗车、去停车场接教授、陪教授逛超市、给教授做家务等。
这还是一名博士干的事情吗?我觉得更像是有钱人家的佣人。即使佣人觉得不公,还可以辞职。而杨宝德被导师握住命运,被践踏了人生也不敢抗争。
文中最后写到,博士本该是国家培养的尖端人才,本该畅游于学术的浩瀚海洋,不断探究世界的真谛。
然而,在这里,却成了一个打杂拎包的苦力。人格侮辱、尊严践踏、学术无果、出国无望。
当所有的一切都压在一个诚善良、本份、乐于助人且正直的博士身上,他对世界的绝望可想而知。
02
看完这篇文章,让我想起当今的高校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
杨博士之死,以及许多博士的无赖的留言。让我明白了,许多时候,我们普通人只是看到博士头上的光环,未曾知道博士取得毕业被导师拿捏的艰辛历程。
高校中的硕士、博士除了学业,帮导师干活,已是见惯不惊。但很多时候,只是学术、实验,专业等方面的活而已,很少有像杨宝德这样的,大多数时候在给导师做生活上这些琐事。
我相信西安交通大学药理学专业,周教授名下一定不止杨宝德一名博士吧!但周教授找上的不是别人,而偏偏相中了杨宝德。我想,这一定不是偶然吧?
在这个全民把孩子是为掌中宝已是多年的社会,多数孩子的成长已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样长大的孩子多半不会那么听话,不会那么好使。
而杨宝德生于农村,从小成长于一个相对贫寒的家庭。农村孩子身上那份善良与本份,便成为了周教授随意践踏的资本。
杨宝德对于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人情世故方面,不懂得如何拒绝与周旋。加之周教授手握他的前程。所以杨宝德必然成为她最好使唤的对象之一。
人性骨子里的丑陋有一点就是欺软怕恶。而人性骨子里的软弱有一点就是忍气吞声。
所以软弱的杨博士遇见了丑陋的周教授,才有了浇花、扫地、拎包、拿水、陪逛超市和做家务。这些让人头痛繁琐的事情。才有了被欺凌的人生
面对这些“潜规则”,杨宝德十分无奈,却无力反抗。即使内心强烈拒绝,但为了前程又必须忍气吞声,但这些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却又无法释放时,只能用最偏激的方法来得以解脱。
而我在想,无论他的生活压力有多大,哪怕是放弃博士。哪怕是招人白眼。那怕被人误认为你这辈子无能,也别选择死。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呢?
而可怜的读书人,往往被那些带着压力的期望和要面子的虚伪逼上了绝路。有时读书人的可悲,是被教育磨得来没了性格的菱角,更别谈什么绝处逢生。
在这个权利的社会与世界里,有时过于本份,就等于愚蠢。很多时候我们要用忍来适应生存的环境,但你最起码的底线得保护好自己与家人。
03
丽华是普通的农村女孩。性格随和,做事认真,待人真诚热情。大学毕业考到民政部门当了公务员。
刚到单位时,时常给同科室的同事端茶倒水,扫地倒垃圾。甚至同事们叫她取外卖收快递。
开始她认为自己刚来上班,应该尊重老同事。多干点活也不算吃亏,给同事们留个勤劳朴实的样子。
可是有些事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简单,慢慢的使唤她的人越来越多,自己成天在单位忙得翻天覆地,本以为给同事这样的好印象可以帮到自己。可年终考核时,平时工作兢兢业业,热情帮助同事的她。却得了最后一名。
那段时间,丽华情绪低落无比。办公室大她十来岁的英子时常安慰她。小妹妹,别气馁,每个人要经历这么一个过程。有什么事可以告诉姐姐,姐姐一定尽全力帮你。
丽华很是感动,在单位遇见英子这样的知己。觉得要好好珍惜。
丽华本以为单位搞论资排辈,心想等下一个新人来,自己的苦日子就熬到头了。当小倩出现单位时,丽华本以为一切自然该又小倩来做了。自己只用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就行。
但万万没自己的地位并没有好转,反而小倩也加入人群,对自己指指点点。
这一切爆发在丽华生病的一个清晨,拖着不舒服身体到了办公室。同事说省上要来检查,让她扫地倒垃圾。
丽华坐着没动,被一位老同事说了两句。丽华委屈说道:“凭什么我倒垃圾?”小倩却讽刺到:“你一个农村出生的,能进这种单位,叫你到垃圾,凭什么还有情绪?”
绝望的丽华多希望英子能帮帮自己,却没想到这时的她也说:“去把垃圾倒了吧,早迟都是你。”
丽华难受至极:“不是说遇事帮我吗?怎么别人欺负我你也落尽下石。你家有事我是那么真心的帮你做事,接送孩子,护理老人……我明白了,不就小倩家有钱,势力的小人。”
“同事们,请你们弄明白,我为大家做事,是看着同事的情份。我没有义务要给任何人做事,别觉得他人的人生很低廉,自己的人生很高贵。”丽华气愤的说道。
事后的丽华,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什么也没再做过,慢慢的、慢慢的反而赢得了同事的尊重。
04
当你为他人做事做成了惯性时,别指望他人能感激你。为他做事他觉得是天经地义,不做,他才会觉得是你对他不尊。
学会拒绝,你表明了态度。丽华最后获得了他人的尊敬。忍气吞声,默默为哪些本不该自己付出的事,杨宝德最后失去了生命。
有时,别指望你的善良与本份,能换来他人的尊重。
欺负你的人永远昧着良心,利用你的人永远只想占你的便宜。别相信这些所谓的朋友会帮你,他们的花言巧语,不到最后你都无法看清人心。
所以别在他人面前低三下四,抬起你的头做人,护住你的自尊。人不可盛气凌人,但也不要任人欺凌。
㈤ 西安交大博士生溺亡校方怎么处理的
西安交大博士生溺亡事件追踪, 校方停止其博导研究生招生资格。
西安交大告诉记者,校方将严格教师队伍管理,开展师德师风教育,进一步完善制度,构建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研究生导师、学工研工干部、辅导员等,将继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关爱和沟通联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学生学术能力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提前做好危机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