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杜克大学化学系老师

杜克大学化学系老师

发布时间: 2025-02-07 00:26:43

1. 2023年度沃尔夫奖揭晓

北京时间2月7日晚,2023年度沃尔夫奖揭晓,今年的科学类奖项授予了数学、医学、农业和化学领域的杰出科学家。美国华裔化学生物学家何川教授因其在RNA表观遗传学领域的开创性贡献分享了沃尔夫化学奖。

Ingrid Daubechies

比利时数学家和物理学家

Ingrid Daubechies是比利时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她于1975年获得了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物理学学士学位,之后以一篇关于用解析函数的希尔伯特空间的核来表示量子力学算子的论文获得了本校的物理学博士学位。

评委会认为Ingrid Daubechies教授在小波理论和应用谐波分析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在1988年引入了光滑紧支撑正交小波基,新的理论彻底改变了图像和信号的数字处理方式,为数据压缩提供了标准而灵活的算法,这带来了各种技术的广泛创新,包括医学成像、无线通信,甚至是增强和重建早期哈勃望远镜的图像,检测伪造的文件和指纹等。

奖项授予何川、菅义伟弘明和Jeffrey W. Kelly,以表彰他们「阐明RNA和蛋白质的功能和病理功能障碍方面的开创性发现,以及创造出以新的方式利用这些生物聚合物的能力来改善人类疾病治疗的策略。」

何川

美国化学生物学家

何川是一位美籍华裔化学生物学家,芝加哥大学约翰·威尔逊杰出服务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199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0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00-2002在哈佛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于2002年加入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并担任生物物理动力学研究所所长(2012-2017)。

何川教授是研究RNA转录后修饰的世界级专家,2010年他发现了可逆RNA甲基化及其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他的研究跨越了化学生物学、核酸化学、生物学、表观遗传学和生物无机化学的广泛领域,他的课题组解释了RNA甲基化如何通过表征蛋白发挥作用,这一过程在许多类型的癌症中起着关键作用,包括子宫内膜癌、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和胶质母细胞瘤。

菅义伟弘明

日本化学家

菅义伟弘明在冈山大学获得工学学士(1986年)和工学硕士学位(1989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化学博士学位(1994年),并在麻省理工学院总医院担任博士后研究员。2010年以来,菅义伟担任东京大学化学系的正教授,也是日本化学会会长。

他发明了一种基于RNA的催化剂flexizyme,这种催化剂超越了自然机制,极大地扩展了可以与核糖体结合的氨基酸的范围,这种策略能够快速构建和筛选巨大的环肽库。这项独特发明开创了药物化学的新方法,并开发出了药物发现的新工具。

Jeffrey W. Kelly

美国化学生物学家

Jeffery W. Kelly教授是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Lita Annenberg Hazen化学教授。他在纽约州立大学弗雷多尼亚分校获得化学学士学位,在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获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1986年),并在洛克菲勒大学进行生物有机化学博士后研究(1989年)。

Jeffery W. Kelly 教授开创性贡献揭示了分子水平上蛋白质稳态(蛋白稳态)的基本特征,包括蛋白质折叠、错误折叠和聚集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使用化学和生物学方法开发新的治疗策略,由他主导开发的药物「tafamidis」可以停止或减缓甲状腺素运载蛋白淀粉样变性患者的疾病恶化,这种方法还可能适用于其他基于蛋白沉积的疾病。

Daniel Joshua Drucker

加拿大分泌学家

Daniel Joshua Drucker 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西奈山医院Lunenfeld-Tanenbaum研究所的高级科学家,也是皇家学会的会员。出生于蒙特利尔,就读于渥太华大学,在约翰霍普金斯医院(1980-81年)、多伦多大学(1980-84年)和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1984-87年)接受研究生培训(医学和内分泌学)。

评委会认为他在阐明肠内分泌激素的机制和治疗潜力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对GLP-1、GLP-2和二肽基肽酶-4 (DPP-4)活性的发现使得开发多种新的创新药物用于治疗糖尿病、肥胖症和肥胖症相关的共病成为可能。

沃尔夫奖(Wolf Prize)是由著名工业家、发明家里卡多·沃尔夫(Ricardo Wolf)及其家族成立的沃尔夫基金会于1976年设立的奖项,旨在表彰世界各地的杰出科学家和艺术家在促进人类福祉和改善人类交流方面取得的成就。该奖项分为科学类和艺术类,前者包括医学、农业、数学、化学和物理;后者包括绘画和雕塑、音乐和建筑。

每个领域的获奖者将得到一份证书和10万美元的奖金。迄今为止,全球已有375名科学家和艺术家获奖。

2. 刘祁涛简介

刘祁涛,出生于1938年2月,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内蒙古东部的一个小镇担任教师,开始了在基层教育的耕耘。

1963年,刘祁涛转至辽宁大学化学系任教,开始了他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稳步发展。1978年,他凭借杰出的表现晋升为副教授,随后在1986年进一步晋升为教授,成为学术领域的权威人物。

1986年9月至1987年8月,他有幸被美国杜克大学化学系聘为资深研究员,这段海外经历无疑丰富了他的学术视野。在辽宁大学,他先后担任了化学系副主任、副校长、校长等重要职务,同时担任博士生导师,对教育事业贡献卓著。

在社会职务方面,刘祁涛曾是辽宁省政协常委和沈阳市政协副主席,也是九三学社辽宁省委副主委和沈阳市委主委。他在学术界也有着显著的地位,成为中国化学会第22、23届理事,化学教育委员会委员,并担任国家教委化学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作为教育者,他的贡献得到了认可,被评为辽宁省和沈阳市优秀教师,为培养硕士研究生做出了重要贡献,已培养出超过10名优秀研究生。他更是被评为第二批辽宁省优秀专家,充分展现了他在学术和教育领域的杰出成就。

3.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华人院士

林可胜(1942年)
吴健雄(1958年)
林家翘(1962年)
李政道(1964年)等等
2012年,美国科学院(NAS)新增选的84名院士中,有八位华人学者:
Yuan Chang,美国匹兹堡大学病理系教授;
赵华(Chiu, Wah),美国贝勒医学院生物化学系教授;
董欣年,美国杜克大学生物系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骆利群,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系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庄小威,美国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Chow Louise(周芷),亚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生物化学和分子遗传学系教授;
张启发,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任咏华,香港大学化学系教授;
张杰,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教授。
2013年,美国科学院公布了新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单,其中六人为华人学者 :
陈雪梅(Xuemei Chen),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植物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教授。
杨薇(Yang We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教授。
邓兴旺,美国耶鲁大学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系教授。
卢煜明(Lo, Yuk-Ming Dennis),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教授。
支志明(Che, Chi-Ming),香港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
施一公,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院长。

热点内容
华南农业大学廖教授 发布:2025-02-07 02:46:04 浏览:350
美国大学教授的工作思路 发布:2025-02-07 02:37:23 浏览:254
北京大学画家李知宴老师 发布:2025-02-07 02:33:12 浏览:898
中央财经大学的专业排名 发布:2025-02-07 02:30:55 浏览:388
厦门大学历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发布:2025-02-07 02:30:53 浏览:596
暨南大学复式公布时间 发布:2025-02-07 02:30:10 浏览:352
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 发布:2025-02-07 02:16:58 浏览:299
大学宿舍女生内裤 发布:2025-02-07 02:10:37 浏览:368
呼和浩特大学老师收入 发布:2025-02-07 02:10:30 浏览:667
大学生上网利弊 发布:2025-02-07 02:10:29 浏览: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