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待遇
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师资队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目前学院共有教职工71人,其中包括:
专任教师群体结构丰富,教授9人,他们的学术造诣深厚;副教授22人,教学经验丰富;讲师25人,年轻有为,为学院的教学提供了坚实基础。此外,还有助研2人,助教11人,他们主要承担着教学辅助和研究工作。在技术领域,高工2人和工程师2人,为学院的实践教学增添了专业力量;助会1人,担任着重要的行政支持角色。
在教师资质方面,学院的专任教师均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并取得了教师资格,其中超过60%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或者正在攻读博士学位,体现了学院对高质量教育的追求和对人才的培养重视。
学院管理层由院长、两名副院长和一名总支书记、一名副书记组成。院长全面负责学院各项工作,两位副院长分别负责教学和科研管理;总支书记和副书记则专注于学生工作和学院的党风、学风建设。此外,学院还配备了4名行政办公人员和4名学生辅导员,他们为学院的日常运营和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⑵ 张绪教概述
张绪教,1964年11月出生于湖南省祁东县,是一位中共党员,现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的副教授,担任第四纪教研室的副主任。他的学术生涯与教育贡献主要体现在对年轻一代的培养上。
在教育教学方面,他专注于本科生的培养,主讲的课程包括“资源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这门课程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和关注地球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对于研究生教育,他深谙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的精髓,以此为研究生们提供了深入研究的基础知识。
张绪教在招生方面,他的专业领域是第四纪地质学和自然地理学,吸引了众多对这两个领域有志于深造的学生。他的教学风格严谨又富有启发性,不仅传授专业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北京区别
你好呀,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第一方面学科实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有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13个博士后,衡亚辽东站,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双一流学科是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有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6个湖北省重点学科。有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14个专业学位授予权。
双一流学科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相同,第四类学科评估结果也相同,两校的学科数据表明,学科实力不相上下
第二方面专业建设
从专业建设来看,两校开设的专业数量不同,武汉的中国地质大学比北京的多28个,国家特色专业虽然数量都是十个,但专业却完全不同,国家级入本科专业武汉的中国地质大学比北京的多九个,省级的比北京的多14个。可见专业建设武汉的中国地质大学比北。北京的实力强,因为它规模大。
第三方面师资力量
武汉的中国地质大学专任教师比北京的多一半还多,教授、副教授、博导都多了很多。两院院士,两校都是14人,其他杰出人才基本持平。国家教学团队武汉的中国地质大学多了五个。总体来看,武汉的中国地质大学师资力量比较强大,因为它规模大。
第四方面录取分数线
这是两校在河北几个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各专业比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都高3到10分,但是因为招生计划不同,包括专业大类,具体投放的专业不同,人数多少也不同。
具体到相同的专业不多,但是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录取分数线相对要高一些,这或许也是地理位置的影响。最后要说的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办学规模大,开设专业多,这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无法相比的
以上就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北京的区别,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⑷ 请问武汉的中国地质大学对新引进的教师待遇如何
除了特聘副教授/教授,一般引进都是3年合同制了,税后8000左右,一年到手10万。有编制的话,一年到手15左右。补充:现在的博后岗位(非师资),年薪20-25左右,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