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采访问题
⑴ 在大学里,你可以和你的教授聊什么
你的教授可能会鼓励你在办公时间和他们交谈。事实上,你可能有一两个问题想问。如果你想要一些额外的话题在你的谈话中,考虑以下任何一件事情去和你的教授谈论:
你当前的 课程
如果你现在正在上教授的课,你可以很容易地谈论这门课。你喜欢它什么?你觉得什么是真正有趣和吸引人的?其他学生喜欢它的什么?最近在课堂上发生了什么事,你想要更多的信息,你觉得有帮助的,或者只是简单的搞笑?
将要上的课
如果你的教授下学期或明年要教一门你感兴趣的课程,你可以很容易地谈论它。你可以询问阅读量,包括哪些主题,教授对这门课和学生有什么期望,甚至教学大纲会是什么样的。
你很喜欢上的一节课
和教授谈论你以前和他或她一起上过的课并没有什么错,你真的很喜欢。你可以谈论你觉得特别有趣的内容,询问你的教授是否可以建议你去上其他课程或补充阅读材料,这样你就可以进一步追求自己的兴趣。
研究生院的选项
如果你想读研究生,即使只是一点点,你的教授们对你来说都是很好的资源。他们可以跟你谈论不同的学习项目,你感兴趣的是什么,哪些研究生院适合你的兴趣,甚至是研究生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就业的想法
也可能是你非常喜欢植物学,但不知道毕业后植物学学位能做什么。教授可以是一个很好的人来谈论你的选择(当然,除了就业中心)。此外,他们也可能知道一些实习机会、工作机会或职业关系,这些都能帮到你。
任何你喜欢的课程
如果你最近在课堂上复习了一个你非常喜欢的主题或理论,跟你的教授提一下!毫无疑问,这对他或她来说是有益的,你可以发现更多你不知道你会喜欢的话题。
你在课堂上遇到的困难
对于你正在纠结的问题,你的教授如果不是最好的资源,也是一个很好的资源,能让你弄清楚或获得更多的信息。此外,与你的教授一对一的对话可以让你有机会通过一个想法和问问题,这是你在一个大的讲堂里做不到的。
学术困难
如果你面临着更大的学术难题,不要害怕向你喜欢的教授提起。他或她可能会有一些想法来帮助你,可能会帮你联系校园里的资源(如导师或学术支持中心),或者只是可能会给你一段鼓舞人心的讲话,帮助你重新集中注意力,重新充电。
影响你学业的个人问题
虽然教授不是辅导员,但让他们知道你面临的任何可能影响你学业的个人问题仍然很重要。例如,如果你家里有人病得很重,或者你因为财务状况的意外变化而陷入财务困境,你的教授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此外,明智的做法是在这些情况第一次出现时就告诉你的教授,而不是当它们成为一个问题时。
⑵ 清华大学李学勤教授:当前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功利化
清华大学李学勤教授洞察教育症结:功利主义的挑战
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教授,以其深厚的学识和对古代文明的独到见解,揭示了当前教育面临的一大困境:过度的功利化倾向。他强调,教育的目标不应仅仅局限于获取功名和物质回报,而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备扎实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
一、空闲时间的缺失与知识结构的断裂
李教授指出,现代学生由于课程负担过重,往往缺乏自由探索的时间。他回忆起自己的学生时代,课时相对较少,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自我学习和跨学科的思考。然而,如今的学生被填鸭式的教育压缩了个人发展空间,外语能力的不足更是凸显了教育体系的局限性。
二、教师角色的淡化与言传身教的缺失
教授感慨,现代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与过去大相径庭。如今的教师往往难以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更难以提供全面的指导和榜样示范。缺乏深度的师生互动,使得言传身教的传统在今天的教育体系中难以延续,这对于学术研究和个人成长来说,无疑是一大损失。
三、基础学科人才匮乏的根源:高中教育的症结
李学勤教授认为,基础学科人才的匮乏并非高等教育的问题,而是起始于高中阶段。高中教育过于注重实用,缺乏对科学本质和逻辑思维的培养,这使得学生在步入大学后难以真正理解基础学科的价值,也难以形成扎实的学科基础。
四、功利化教育的冲击与出路
当前教育的功利化趋势,体现在学生以追求高分和热门专业为首要目标,而非对知识的热爱与探索。这种现象使教育与个人物质利益紧密相连,忽视了人文素养和精神追求。李教授呼吁,教育应回归本源,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非仅仅关注短期的就业前景。
总结,李学勤教授以亲身经历和深思熟虑的观点,揭示了当前教育体系在功利化倾向下的问题,强调了回归教育的初衷,培养全面、有深度人才的重要性。这是一次对当前教育模式的深刻反思,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教育改革的新视角。
⑶ 大学教授说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你认可他的观点吗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自我,都是社会成员之一,一大学教授在采访中说道“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过度看重自己,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紧张和有压力。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我们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在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时,都期待自己能够有一个好的表现,能够给他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过度看重自己,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紧张,有压力。无论谁离开了,地球仍然还会自转,每个人仍然还是会坚持自己的生活。我非常认同代教授所说的话,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要遵从自己的内心,敢于做自己!
⑷ 请你去采访国防科技大学张教授向他提一个有关国防科技的问题你会如何对他说
放心吧,你要是真的问他这方面的问题,他一个字都不会告诉你的,毕竟这些内容都是秘密的
⑸ 如何看待一大学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别把自己当回事,没有你,地球一样转
离了谁地球都照样转,这话没有问题,问题是你不是地球,你却站在地球的立场去表达无所谓的态
度,这就是有问题的。
同理,我挨饿受冻地球照样转,我穷困潦倒地球照样转,我一生漂泊地球还是照样转。吃苦受罪的
永远是人本身,和人家地球有什么关系?
我们不能站在一个与自身毫无关联的视角去看待自己,我们永远应该专注自身。
四、这要看所谓的自己是指什么如果是指身体这个坐骑,或者思想这些被集体潜意识左右而不自知的附属,那么的确,他说得不错。但是我们所有的,不是我们自己不是吗?没有你,地球当然照样转;但没有你,你失去了全部,对你的亲人而言,世界变得不再完整。所以无论这个狗屁教授说什么,你都要爱你自己、尊重你自己、看重你自己。
不像你手里的工作,那时你推着干的,你不干了,谁干这是正确的 ,为人类本身属于自然的产物 那回归自然之后那么对自然来说反而是轻松的 这是正确的 。既然离开我地球照样转,公司也一样,那为什么我就那么重要,公司非得要我996呢。
⑹ 美国大学面试中教授最爱问哪些问题
1 过往经验
关于这一方面,签证官会问到以前学习的学校、专业,工作的公司名称等,以及相关的一些细节。针对这类问题,申请者只需如实回答,并适时主动的出示证明自己言论的相关文件,比如毕业证、成绩单、辞职信、以前的名片等。签证官还会问选择美国、目标学校、所学专业的原因,对于这部分问题,申请者要提高警惕。虽然有些申请者有毕业之后在美工作几年或者移民的打算,但这正是我们重点向面试官回避的。
2 申请原因
我们可以从学术氛围、可用资源、教育水平等方面强调美国的优势,尤其可以强调自己的学校在所学专业上的特点。当签证官问申请者申请了几所学校,分别是什么的时候,一般列举6、7个相同档次的即可。如果申请的学校过多或者档次拉开的过大,可能会给签证官一个为了到美国而申请的印象,从而怀疑我们的留学动机。
3 专业程度
针对这类问题,我们推荐申请者把学校的地理位置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且了解这个专业的课程设计、毕业流程、自己所学专业或者导师最近的研究课题等。如果设计到一些敏感专业,尽量详细介绍自己即将开展的课题的“非敏感性”,并积极出示相关证明材料,如美国导师写的support letter、导师的简历以及自己在相关领域的论文等。
4 就业前景
不管冷门专业还是热门专业,申请者都要尽量让签证官看到申请者对就业的信心。尤其需要强调所学专业在中国的发展空间,以及潜在的就业方向,可以列举需要此专业人才的大公司、政府部门或者学校的名字。
下面是23个面签中常见的问题:
1) What will you study in the United States? (你将在美国学习什么?)
2) What is your major? In what aspect of your major will you study?(你的专业是什么?你准备修什么方面的专业?)
3) What will you do in USA? /Are you going to study in USA?(你准备在美国做什么?/你准备在美国学习吗?)
4)Why not continue your studiesin China?(为什么你不继续在中国学习呢?)
5) When/where did you get your BS/MS?(什么时候/在哪里你拿到理学学士学位/硕士学位?)
6) What/where are you studying now? (你现在在哪里学习?)
7) How long will you study inUSA? (你将在美国学习多久?)
8) Have you received any scholarship?(你拿到什么奖学金吗?)
9) Why you don't receive financial aid from this Univ.? (你为什么从学校获得了助学金?)
10) What do you do with yourwork for PhD? (你为你的博士学位做了什么)
11) What is your purpose for the visa? (你的签证目的是什么)
12) What is your academicbackground? (你的学术背景是什么)
13) How do you know this Univ.?(你怎么知道这所大学的?)
14) What is your plan? Whatwill you do after graation? (你有什么计划?毕业后准备做什么?)
15) Give me three reasons thatyou will come back to China? (给我三个你会回中国的理由)
16) Can you explain why 90%Chinese students didn't come back? (你能解释为什么90%的中国学生都不回国吗?)
17) Why do you choose thisUniv.? (你为什么选择这所大学)
18) Why do you like your major?(你为什么喜欢你的专业)
19) Why do you want to study inUSA? (你为什么想在美国学习)
20) Why do you want to pursue adoctor's degree? (你为什么想攻读博士学位)
21) What is the most difficultclass do you have? (你觉得什么课程比较困难?)
22) Have you assigned anytutor? (你有安排导师吗?)
23)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your major now and the major in USA? (你现在的专业和你在美国念的专业有什么不同?)
⑺ 怎样采访心理教授,可以提怎样的问题,问题主要围绕他个人
您好,也许采访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一定的条条框框。我也是做心理的,可以给你一些小建议。
1、多用开放式的问题,少用封闭式问题。
比如“您对……怎样看”“您会这么想一定有您的理由,能谈一下吗?”等等,这样,被采访的人可以有很多的发言空间,你也就能得到更多的信息。如果封闭式的问题提得过多,你将更多的得到“是的”、“没有”这样的简单答案,会丢掉很多信息。
2、多具体,少概括。
比如,如果你了解被采访者对“名人出家”问题的看法,问“您觉得林黛玉的扮演者皈依佛门的事情可以怎样从心理角度去解析呢?”就比问“您觉得名人出家是什么心理原因?”要好。
再比如,她回答了“我……已经很久了”,你可以继“具体化”她的问题“大概是多久之前呢?”
3、多听、多回应,少插嘴
这点非常重要,心理工作中,“倾听”的能力非常关键,心理工作者也往往更加在乎这方面。
提问后,要给出足够的时间回答问题甚至沉默思考。用自己的非言语信息(目光、表情、点头等)进行回应——让他知道你再关注她的话语,她会更乐意讲得多些。
4、事先了解被采访者的兴趣、工作内容等信息
这个是我自己的经验,有一次我要接待一位哈佛心理学家,事先了解到了他擅长精神分析治疗,又喜欢看电影,又刚好我看了一部精神分析题材的电影。结果,我只说了一句“我刚看了《……》。”他就很开心地说“恩,那是一部很好的片子”,然后一直从电影中反映的心理一直谈到他喜欢的演员和他自己生活中的趣事,聊了好久。我想如果在你的采访中出现这样的情况的话,你将得到好多信息。
4、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
大家往往更喜欢和自信的人平等交流,年龄小,但千万不要有卑微或是幼稚的表现哦。
5、准备出足够的问题,提问时水到渠成
呵呵,零零散散想到这些,希望对你有帮助,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