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① 大学生基础文明现状的调查及其应对……求大神解答,不少于2000字
基础文明论文:大学生基础文明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摘要:通过对大学生基础文明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大学 生基础文明状况令人担忧的原因,并就如何加强大学生基础 文明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基础文明;措施 大学生基础文明主要是指大学生个体和群体在校园、社 会等环境下外在、外显的基本文明素质表现。文明素质犹如 空气、阳光、水一样,人人需要,它是做人的底色,是为人 的一种基本气质。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要以文明的言行来体 现,文明的言行能促进思想道德的提高和升华。如果一个学 校学生的基础文明素质薄弱,反映出该校学生群体道德素质 的薄弱,也间接地反映出该校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不够扎 实,没有内化到学生整体素质当中,即从认知到行为的转化 过程出现了问题。 一、大学生基础文明的现状调查情况 为详细了解学生基础文明的现实情况,有效开展大学生 基础文明教育,2008 年9 月-12 月德州学院学生处、团委对 枣庄学院、潍坊学院、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德州学院等四所 院校16 个专业的3200 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中 男生1400 人,女生1800 人,回收率 100%,有效率为89%。 第一,大学生文明素质成因调查: 69%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 家和学校教育、社会环境、成人表率是学生文明素质形成的 主要因素;第二,大学生文明行为调查:①曾经污损过图书 馆书籍的有320 人,约占总人数的 10%;②有过乱扔垃圾, 在课桌、墙等处随便涂画,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排队插队等 不文明行为之一的共有2100 人,约占被调查者的65.6%;③ 在公共场所,见到弱势群体能主动提供必要帮助的有2890 人,占被调查者的90.3%;④出行能一贯遵守交通规则的2880 人,占总人数90%;⑤在网上聊天不太注意文明用语的有580 人,约占总人数的18.1%。第三,社会公民文明素质现状调 查:68%的被调查者认为我国公民的文明现状有待提高;72% 的被调查者认为我国大学生的基础文明素质较差;80%的被 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在高等院校开展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 二、大学生基础文明现状的成因剖析 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与其他的社会人群相比较,大学 生的基础文明素质属于较好的群体,多数大学生都能遵守社 会公共道德。但大学生的基础文明素质和文明实践还是不尽 如人意,与其所受的高等教育不匹配。抽样调查显示,大学 生自己承认有过不文明行为的已经超过一半,达到 65.6%之 多。当前大学生基础文明现状令人忧虑的状况,实质上暴露 了我国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同时也反映了当今一部分大学 生心理失衡、缺乏信仰、文化素质差等一系列问题。高校大 学生基础文明现状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存,其成因不是单一、 孤立的。 (一)学校没有切实实施学生基础文明教育的教学任务 中小学、幼儿园是实施基础文明教育的黄金时期,但是 迫于我国的人才选拔考试制度,一般学校只关注升学率,忽 视了对学生的基础文明教育,尤其是到了中学阶段,高考的 指挥棒已把基础文明教育挤到了无人问津的角落。到了大 学,高校也强调优化育人环境,实施教育育人、管理育人、 服务育人,但其效果不尽人意。“两课”教学也未能在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中发挥主渠道作用。 纵观我国的学校教育,在基础文明教育方面重说教,轻 养成,导致了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脱节;基础文明教 育应该是三分教七分带,我们的学校大多都讲不带,阻碍了 学生文明修养、道德自律意识的形成。 (二)家庭教育没完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基础文明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它贯穿于人的一生。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于人的文明素质的养成,个人、学校 和家庭都有着不同的职责。尽管大学生的基础文明养成主要 取决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炼,但要在诸如学校,家庭 等外部环境良好的情况下, 才会彰显出水到渠成的效果。 我国的家庭教育环境总体处于较低层次水平,现在的学 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无论家庭条件好坏与否,几乎都在过 分溺爱和迁就的家庭环境下成长。有些家长认为教育就是学 校的事情,只要孩子身体好、学习成绩好,就万事大吉。有 些家庭因家庭矛盾无休止的争吵或冷战,造成学生人格和心 理上的缺陷或隐患,学生心灵受到严重伤害。家庭教育没有 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更谈不上会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 在中小学时期,家校还有一定的互动,到了大学,家校 交流就非常少了,部分家庭教育缺失或家庭教育不正确,严 重削弱了学校基础文明教育的效果。 (三)社会环境对学生基础文明养成的影响 1.现代传媒对大学生基础文明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互联网、电视等传媒技术飞速发展,丰富 了学生获取的信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就网络而言,中国 网站只占0.3%,外国网站占到99.7%,网络思想阵地被西方 占领。我国的大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西方社会产生了 一种直观的、感性的、被动的、非逻辑的知识态度,在不知 不觉中产生了一种对西方文化的羡慕、向往和追求,一种对 西方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认同。当代校园中的暴力倾向、 崇尚享乐、自我中心、公德意识薄弱、基础文明素质下降等 状况与西方文化的侵蚀和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6](p8-10)。 2.多元化社会生活对大学生基础文明的影响 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经济利益的多元化,收入 分配形式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尤其是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对 大学生基础文明的形成产生了不利影响,整个社会的主流价 值观严重缺失,使得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一些腐朽思 想观念滋生漫延,改变了大学生成长的文明氛围,使他们的 价值观混乱甚至扭曲。其次,不完善的法律以及不完善的市 场经济体制所带来的道德失范现象,社会上存在的损人利 己、唯利是图等不良现象,给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增加了难 度。 三、应对措施 (一)找准基点--立足日常教育,实现管理与服务相 配合 1.科学化分析问题,找准工作切入点 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师生、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准 确分析当前学生所面临的问题,确定了生活习惯在养成、人 际关系在换位、心理健康在疏导、就业创业在引导的日常教 育工作方针。 2.人性化解决问题,强化服务举措 创新服务学生的载体与途径,通过开通学生工作网络办 公室系统、设立学生事务咨询服务大厅、建立大学生心理健 康指导工作体系等举措,实行 “一站式办公”,为学生提 供全面、细致、优质的服务,将情感教育融入到各项服务工 作中去,真正发挥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的功效。 (二)抓住主线--立足公民素质教育,实现“为人” 与“为学”相融合 1.实现教育内容创新,注重公民素质教育和公民意识培 养 公民素质教育涵盖“崇德” “励志” “启智” “博 学”“爱国主义”“社会公德”等中心内容,制定了《德州 学院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实施意见》,编撰出版《大学生公 民素质教育》一书,健全公民素质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分阶 段、分层次开展教育工作。 2.探求教育方式创新,注重情感教育与体验教育。 创新教育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理论相融合, 拍摄公民素质教育专题系列影片,直接取材于真实校园生 活,记录学生真实的言行举止,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教 育;通过心理剧、团体拓展训练等方式,实施身体力行的体 验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大学生积极发 挥自身潜能,逐步实现自我发展。 (三)统领全局--立足综合教育管理学分制,实现自 律与他律相整合 1.坚持科学发展,合理制定 综合教育学分管理内容 我校将综合教育学分制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出台了 《德州学院综合教育学分管理办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体系的制度保障。 综合教育学分体系包括教育管理、科技文化创新、社会 实践、职业技能及自选活动等五个考核项目,面向全校学生 开设相关公选课程。综合教育学分作为学生评优的重要依据 之一,学生修够相应学分方可毕业。 2.分析学科特点,发挥各院、系、部的主体作用 我校深入贯彻“校为主导、系为主体”的管理理念,给 予各教学单位更大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在学校确立的综合教 育学分考核评价体系的框架下,各教学单位均可以按照自己 的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制定了自己的综合教育学分的实施 细则,充分体现文、理、工等专业特色。 3.实施项目化管理,规范综合教育学分管理程序 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考核评价理念,实施透明 化管理程序。 各教学单位综合教育学分认定程序分为个人 申报、辅导员初审、教学单位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学生 处备案四个环节。各教学单位党总支书记为本系综合教育学 分评定工作第一责任人,每学期审定一次,并计入学生档案。 各教学单位将审核结果报学生处备案,校学生工作委员会最 终审核确定。 (四)长效落实--立足制度建设与规范,实现科学化 与长效化相结合 我校树立科学化理念,立足“以人为本”,建立了一套 科学、规范、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注重制度建设 的系统性、可操作性,使制度整体一致,分层有序,使各项 教育工作有制可依,有章可循。坚持做到“严格落实制度, 注重制度执行的规范化;动态监督制度,把握制度执行的原 则性与灵活性。” [参考文献] [1]李建军.西方文化渗透的影响与对策[j].山东省 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4). [2]李海燕.浅议大学生的基础文明教育[j].西南农 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3]邹鹏志.理想人格的失落[j].湖北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1993,(3). [4]杨承舟.论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j].安徽 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5]杨晓梅.大学生理想人格及其塑造途径的研究[j]. 教育探索,2007,(7). [6]杨青.当代大学生基础文明建设的理性思考[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7]“四维育人”创新之路--德州学院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新模式探索与实践[z].
② 我2011年想考中财金融的研究生,请问谁知道中财研究生导师的详细情况
中财有三个院招收研究生,导师比较多:
如金融学院:
李健教授
姚遂教授
魏建华教授
李建军教授
郭田勇教授
陈灵研究员
王卉彤研究员
何德旭教授
程博明高级经济师
杨明辉高级经济师
张佑君高级经济师
王东明高级经济师
史建平教授
杜惠芬教授
林义相研究员
贺强教授
韩复龄教授
马丽娟教授
杜惠芬教授
刘姝威研究员
巴曙松教授
袁东教授
牛锡明高级经济师
阎冰竹高级经济师
严晓燕高级经济师
苏中一高级经济师
胡建忠高级经济师
中国经济研究院:
田永革教授
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
冉齐鸣教授
王家骁教授
李杰助理教授
温健助理教授
吴仰儒教授
.......
其中,可介绍部分给你:
吴仰儒 ,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获过国际金融管理学会全会最佳论文奖,国际金融管理学会投资方向最佳论文奖!也是世界排名前几百名的经济学家
张俊喜 男,1963年8月出生,山西河津人,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系博士。1992年至1995年间,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之后又在英国的邓迪大学教学研究两年,为该校历史上第一位华人经济金融学教授。1997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任教,并成为首位在一年之内便晋升为高级讲师的经济学家。1998年起任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博士生导师,于2002年取得终身教师资格。张教授是国际知名的经济金融学家,在2002年全球500名顶尖经济学家排名中,居378位,名列华人经济学家前茅。
.....
如果想在实践方向发展,投到一些业界名人在中财的兼任导师门下也不错:
戴相龙 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吴晓灵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庄心一 证监会副主席
牛锡明 交通银行总行 行长
张燕生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国际金融专业硕士导师
巴曙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张平 原国家发改委主任
李金华 前国家审计署审计长,现全国政协副主席 戴凤举 原中国再保险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王元龙 中国银行(澳大利亚)有限公司董事
王松奇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
③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优秀校友
汪禧成,1896年10月5日生于江苏省无锡县。铁道信号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国铁道信号事业的开拓者。1953—1976年任哈尔滨铁道学院教授。北京铁道学院(今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电信系主任。1952年全国院校系科调整,北京铁道学院铁道信号专业并入哈尔滨铁道学院,汪随即调入哈院继续任教。
他最早提倡运、机、工、电设备合理配置,以提高行车效率;首先指导双线机电联锁闭塞(今称半自动闭塞)工程;组织创建新中国铁路第一个进路式继电集中联锁工程—粤汉线衡阳站,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他倡议在高校创办铁道信号专业和铁道信号器材专业,为中国铁路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
罗海涛,铁路信号专家,中国移频自动闭塞技术开拓者之一。
李相甲,男,1939年生,黑龙江省勃利县人。1964年哈尔滨铁道学院毕业。现任煤炭部沈阳设计研究院第一分院技术管理室高级工程师。参加工作以来,长期从事工程设计工作。曾参加过若干座特大型露天煤矿和发电厂等国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并其中担任项目经理等有磁设计负责人。
1964年毕业于哈尔滨铁道学院,铁道运输专业;2、1964年~1997年在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从事设计工作;现聘用单位,辽宁诚信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李志义,男,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工管中心主任(原中铁三局集团副董事长党委书记,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八一毕业于我校工程专业;
文印智,男,中铁三局集团副总经理兼华海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七七年毕业于我校机械专业;
魏家君,中铁三局集团副总工程师、桥隧专家组组长,,八一年毕业于我校工程专业;
朱瑞习,中水电南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原中铁三局集团公司南京办事处主任、合宁线指挥长、沪杭高速铁路指挥长),1987年毕业于我院铁道工程专业;
周张海,杭州地铁副总经理,1980年毕业于我院机械专业;
张广基,中铁三局集团朔黄指挥部指挥长、副总经理兼朔黄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八零年毕业于我校机械专业。
朱晓东,中交基建部副总经理,1982年毕业于我院铁道工程专业。
刘维志,中国中铁海外副总经理,1981年铁道工程专业毕业。
曹永宪,中交三航局铁路处总经理,1986年铁道工程专业毕业。
荣树森,中铁上海工程局董事长(原中铁三局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1981年机械专业毕业。
池洪君,中铁三局集团公司四公司纪委书记。
赵惠忠,中铁十局三公司党委副书记,1982年铁道工程专业毕业、
于长海,中铁三局集团公司七公司董事长 ,1985年铁道工程专业毕业。
李奎双,广东省东南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总经理(原中铁三局集团公司副总经济师) ,1987年铁道工程专业毕业。
郭毅先,中铁六局集团公司桥隧公司总经理
殷积平,哈尔滨市委办公厅信息处副处长
李长臣,中铁三局集团二公司神延指挥长、宜万7标经理部经理,1989年铁道工程专业毕业;
赵喜德,中铁三局集团二公司副总经理。
哈铁学院在领导岗位上的部分毕业生名单 学生姓名 性别 入学时间 专业 现工作单位及职务 李志义 男 1978 铁工 京沪高速铁路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超英 男 1978 铁工 工程总公司干部部副部长 姜洪友 男 1978 铁工 工程总公司宏达公司总经理 王喜军 男 1978 铁工 中铁工程建设公司副总经理兼正平高速指挥长 毕征才 男 1978 铁工 知铁公司总经理 刘志伟 男 1980 铁工 中铁工程总公司劳资处处长 赵庆武 男 1980 铁工 山东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总经理 骆方荣 男 1982 铁工 嘉兴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 琚一锋 男 1982 铁工 上海高速公路建设公司总经理 周荣 男 1987 铁工 广梅汕铁路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周章海 男 1977 机械 杭州地铁副总经理 荣树深 男 1978 机械 中铁三局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 刘维志 男 1978 铁工 中铁总公司海外公司副总经理 张春胜 男 1985 铁工 中三局集团公司干部部副部长 田双贵 男 1980 铁工 中铁三局纪委副书记 李奎双 男 1984 铁工 三局二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朱晓东 男 1979 铁工 三局桥隧公司党委书记 汪伟 男 1982 铁工 四局六公司总经理 张民栓 男 1981 铁工 二公司副总经理 武贯军 男 1982 铁工 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白羚 男 1984 铁工 四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陈岩 男 1984 铁工 四公司副总经理 李培增 男 1986 铁工 四公司副总经理 王景河 男 1982 铁工 五公司副总经理 吴文选 男 1983 铁工 五公司副总经理兼胶济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 刘金亭 男 1987 铁工 六公司副总经理、工会主席 李林江 男 1989 机械 六公司副总经理、宜万 W12 标经理 于长海 男 1979 铁工 七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张效军 男 1983 铁工 七公司董事、工会主席 赵国庆 男 1984 铁工 七公司副总经理 卫益普 男 1986 铁工 物贸公司副总经理、工会主席 苏云生 男 1979 铁工 物贸公司副总经理 朱晓东 男 1985 机械 中交集团基建公司副总经理 田力 男 1981 机械 运输分公司天明实业公司经理 王甲义 男 1982 铁工 线桥分公司副总经理 张泉山 男 1984 铁工 线桥分公司宜万副指挥长 张克林 男 1984 机械 线桥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刘家铭 男 1986 机械 华北分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戴宇 男 1982 铁工 华北分公司副总经理 刘维志 男 1979 铁工 中铁海外公司副总经理 张新民 男 1987 铁工 海外公司副总经理 王新忠 男 1980 机械 三局北京联络处主任 石家志 男 1982 铁工 北京中铁隧道建筑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项目经理 张万照 男 1982 铁工 北京中铁隧道建筑有限公司总经济师 裴清宁 男 1982 铁工 中铁一局人劳部副部长 王为 男 1982 机械 中铁四局六公司总经理 汪志成 男 1982 铁工 中铁四局四公司总经理 牛灵明 男 1982 铁工 北京方正建设工程公司副总经理 王盟 男 1983 铁工 中铁四局六公司副总经理 李清 男 1983 铁工 中铁四局北京分公司总经理 乔才 男 1983 铁工 中铁七局二公司项目总工 杨宝生 男 1983 铁工 中铁三局洛湛线总工 王道义 男 1983 机械 中铁四局一公司副总工程师、工程部长 屈新虎 男 1983 铁工 河北省石家庄莱特公司总经理 李凤超 男 1979 铁工 中铁安质监察处副处长 任国金 男 1985 铁工 铁科公司工会主席 黄运成 男 1986 铁工 铁科公司经营开发部部长 宗强 男 1979 铁工 铁科公司副总经济师 王培军 男 1983 铁工 铁科公司项目经理 浑宝成 男 1979 铁工 铁科公司项目经理 曹永双 男 1985 铁工 铁科公司施工科科长 王建成 男 1981 机械 二处安检科科长 杜有 男 1982 铁工 二处副总经济师 赵喜德 男 1984 铁工 二处副处长 孙江 男 1984 铁工 二处桥梁厂厂长 张志刚 男 1988 铁工 二处项目经理 王根喜 男 1989 机械 二处项目经理 张名栓 男 1990 铁工 二处项目经理 赵长焕 男 1991` 机械 十局项目经理 贾晓光 男 1982 铁工 十局项目经理 赵田 男 1983 铁工 十局三处副处长 谢彦双 男 1987 铁工 十局三处副处长 陈显鹏 男 1989 铁工 十局三处纪委书记 赵惠忠 男 1979 铁工 十局三处昆明站指挥部指挥长 白全国 男 1983 铁工 十局三处人事科科长 俞建平 男 1984 机械 十局三处项目经理 史唯汉 男 1986 铁工 四处安检科科长 李陪增 男 1989 铁工 四处项目经理 杨宝生 男 1985 铁工 四处项目经理 陈立 男 1991 铁工 四处项目经理 韩伟 男 1992 铁工 五处项目经理 曹永宪 男 1984 铁工 中交三航局铁路处总经理 叶立刚 男 1984 机械 六处项目经理 任乐静 男 1982 铁工 六处副处长 杨惠明 男 1983 铁工 邯郸工有限公司经理 赵凤鸣 男 1987 铁工 六处副处长 崔俊良 男 1989 铁工 六处项目经理 张颖 男 1982 铁工 六处安检科科长 雷维义 1982 铁工 六处处办主任 于长海 男 1982 铁工 第七工程处总经理 张永 男 1982 铁工 第七工程处副总经理 李林江 男 1989 铁工 机筑处项目经理 张学文 男 1991 铁工 机筑处项目经理 宋建平 男 1989 铁工 机筑处项目经理 谢大圻 男 1986 铁工 华海工程公司副总经理 李军 男 1984 铁工 华海工程公司机械公司经理 曹培荣 男 1985 机械 华海工程公司项目经理 刘顺 男 1978 机械 青岛中铁机械公司总经理 吴文选 男 1984 铁工 铁三局胶新指挥部副指挥长 李长程 男 1983 铁工 神延指挥部指挥长 丁长岭 男 1980 机械 邯济指挥部指挥长 徐宝民 男 1985 机械 邯济指挥部党委书记 王朝义 男 1986 铁工 沈大指挥部副指挥长 赵常焕 男 1979 铁工 昆石高速公路指挥部指挥长 耿锦 男 1983 铁工 铁四局线桥处副处长 王孟 男 1979 铁工 铁四局渝怀线指挥长 吕翥林 男 1984 机械 铁四局指挥部工程部部长 秦成方 男 1980 铁工 省教育厅宣传部长 李达宽 男 1986 铁工 铁四局机筑段段长 潘龙江 男 1978 铁工 哈大客专黑吉段指挥长 许凯平 男 1991 铁工 哈局工务段技术室主任 冯世新 男 1991 铁工 哈尔滨物资公司科长 张定宇 男 1981 铁工 肇东市交通局副局长 高玉峰 男 1978 铁工 海伦市政府城建局局长 果金林 男 1978 铁工 海伦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吴继国 男 1978 铁工 上海联圣建筑公司总经理 刘明 男 1983 机械 大连会达建筑副总经理 魏家军 男 1983 铁工 内昆指挥部总工程师 刘长轩 男 1985 铁工 郑西 17 标指挥部副指挥长 张泉山 男 1986 铁工 郑西 15 标指挥副指挥长 梅丽华 男 1979 铁工 建筑处干部部部长 高润祥 男 1983 机械 建筑处总工 王德贵 男 1979 铁工 西南指挥部指挥长 常平 男 1985 铁工 西南指挥部经理 苏云生 男 1981 铁工 物资处厂长 张广基 男 1982 铁工 朔黄线指挥部指挥长 盖胜利 男 1984 机械 奥海通道指挥部总工程师 刘家铭 男 1984 铁工 建筑工程公司工会主席 杨佰和 男 1988 铁工 总公司上海机筑处经理 孙晓波 男 1989 铁工 肇东市司法局局长 王志和 男 1983 铁工 山河屯林业局纪检检查处处长 冯亚忠 男 1978 铁工 重庆办事处主任 朱瑞习 男 1984 铁工 上海浦东项目经理部经理 丁长玲 男 1980 铁工 墨左指挥部指挥长、党工委书记 刘晓宏 男 1985 铁工 天津快速路经理部常务副经理 李长臣 男 1986 铁工 宜万 7 标经理部经理 韩伟 男 1979 铁工 焦柳石怀项目经理部经理、党工委书记、工委主任 李广才 男 1983 铁工 渝怀指挥部总工程师 王朝义 男 1979 铁工 合宁线第一实验段经理部经理 王惠明 男 1977 机械 哈铁院副院长 刘高明 男 1985 铁工 郑州技校副院长、工会主席 薛继明 男 1983 铁工 铁三局党委办公室主任 陈农农 男 1984 铁工 湖南益阳电视台台长 荣茂华 男 1980 铁工 武汉宏桥监理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董文圣 男 1981 铁工 宜万铁路监理公司总监 郭宪忠 男 1983 铁工 宜万铁路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 于华 男 1986 机械 哈肉联厂车间主任 卞东耀 男 1978 师范 省委机关 王少梅 男 1978 师范 哈铁党校教师 王钊 男 1978 师范 省烟草公司常务副总 张志刚 男 1989 机械 铁十四局项目经理 王冬 男 1990 铁工 铁十四局项目经理 黄峰昌 男 1992 机械 铁十四局党委宣传部 葛晓燕 女 1992 机械 铁十四局计划经营处 季红燕 女 1993 铁工 三局计划经营处 侯小枫 男 1988 铁工 浙赣线 4 标办公室主任 李逆非 女 1987 机械 中铁三局党委组织部 张忠诚 男 1988 机械 三局六处桥梁厂项目经理 韩殊 女 1989 工程 哈铁学院办公室副主任 李洪涛 男 1992 机械 哈铁学院办公室主任 李颖 女 1990 机械 哈铁学院就业实训处处长 牛志勇 男 1991 机械 上海快轨运营公司工程部主任 李建军 男 1990 机械 哈局科技开发公司项目经理 姜长峰 男 2000 工程 铁三局四处技术主管 赵瑞杰 女 1999 高铁 北京神华集团预算员 于林 男 1998 铁工 宁波机械租货公司项目经理 王宝刚 男 1998 铁工 宁波汇群建筑公司人事部部长 高新颖 女 1998 道桥 中铁三局四处预算员 邱绪发 男 1998 汽拖 浙江省支铁爆破公司经营部长 姜艳武 男 2001 高铁 黑龙江省路桥公司技术员 朱彩丽 女 2001 检测 黑龙江省路桥公司五处实验员 周杨 男 2001 高铁 黑龙江省路桥公司技术员 陈淑君 女 2001 高铁 三局六公司技术员 邵支栋 男 2000 道桥 上海华海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员 林长生 男 1999 铁工 龙建公司三处工程办主任 张景前 男 1999 地铁 北京知铁公司安质部部长、实验室主任兼结构工程师 段京伟 男 2001 铁工 中铁三局铁科公司技术员 刘金伟 女 2000 道桥 中铁三局建安公司预算员 徐博 男 2003 轻轨 中铁二十二局哈铁建设集团公司技术员 石磊 男 1999 铁工 中铁三局六处技术员 刘生 女 2001 铁工 中铁三局桥隧公司技术员 孔庆娜 女 2000 铁工 铁三局四处预算员 范宝明 男 1999 铁工 上海华海公司技术总主任 陈刚 男 2001 高铁 省路桥公司五处技术员 赵伟 男 2002 铁工 中铁三局线桥技术员 姜嘉弟 男 2002 铁工 中铁九局二公司技术员 布赫 男 2002 铁工 三局线桥有限公司技术员 方世明 男 2002 铁工 三局五公司技术员技术员 李国元 男 1999 高铁 铁科公司桥隧项目部技术员 周鹏 男 1999 高铁 中铁三局铁科公司技术员 吴国栋 男 1999 道桥 黑龙江双马明代集团技术员 李晶 女 2002 铁工 铁三院航测分院预算员 任铁群 男 2002 铁工 铁三院勘测院二队技术员 张永强 男 1999 道桥 上海华海公司技术主管 赵明 男 1991 工程 三局四处项目经理 王玉明 男 1992 工程 运输处项目经理 宋佳 男 1992 工程 中铁十四局二处技术室主任 王海峰 男 1993 工程 三局二处团委书记 宋超 男 1994 工程 三局六处浙赣项目副经理 谭志刚 男 1994 机械 三局线桥处项目经理 秦洁 女 1995 机械 北京 & 工程造价 & 编辑 吴新远 男 1995 机械 三局线桥处项目工会主席 吕 翌 宏 男 1997 机械 三局华海公司团委书记 肖斌 男 1997 工程 中铁上海租赁公司项目经理 王林明 男 1997 工程 西南交大土木学院 05 级研究生 贾伟杰 男 1998 道桥 铁十三局四处突击队队长 韦树江 男 1998 经管 长城集团项目经理 赵云飞 男 1999 工程 运输处太中银项目技术室主任 牛红强 男 1999 经管 北京建桥建筑公司技术员 王云飞 男 1999 地铁 中铁宁波租赁公司技术室主任 (此名单正在搜集中如有遗漏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