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流学校研究生选导师
Ⅰ 研究生导师:是老的好,还是年轻的好
能选导师说明是保研或者考的还不错,处在分数线边缘的人表示只要有老师要就行,而对于调剂的学生来说扑通一声跪下,只要有老师要,我什么专业都能学!
如果你不知道该选什么导师,可以先分析一下各年龄段老师的优缺点。
40岁以下:如果导师年龄35岁以下,你很可能是你导师的第一位学生,导师在经验上可能没有年龄大的导师有经验,但优点在于年轻导师会非常尽职尽责,非常热心。这主要是因为他们面临着发论文,评职称的压力,同时是否培养出合格的研究生也是他们的评价标准之一。因为面临的压力大,就会把这种压力转到学生身上,对学生的要求比较严格,但是学生的确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可以在短期内发表比较优秀的论文!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分类,因为每个人的差异都非常大,在选导师的时候,也不要过分的注重头衔,有许多老师很厉害,但是却不会指导学生,最重要的是在选择导师时要记住人品比学术能力更重要。
Ⅱ 研究生研究方向重要吗
重要。
工作几个月了,现在回过头来好好想想自己研究生期间的学习,感觉和导师研究方向的差异,使得自己和老师的距离增加。我很少得到老师的指导,可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和老师的研究方向不一样吧!
很多的课程都是自己自学的,我的专业是数量经济学,所以需要学习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面板数据分析还有一些编程书籍,所以前一年的时间都是在学习这些内容,和导师的联系很少(我老师是我们学校第一个海归,刚进来很牛气,想评上教授和博导,所以一直忙着写论文和课题,我所在的学校二流,钱多,评教授博导条件有限,甚至很好评,导师折腾了半年就评上了,当然义务给我们院长申请了一个国家社科)
一般碰到问题时,老师用邮件回复下,但是回复的时间很晚,毕竟刚进来的老师有很多事情要做,一般两个星期之后,所以一般碰到问题也是自己想办法解决的;去请教学长或者别的老师。
第二年写论文,我偏重应用计量经济学,而我导师偏重计算统计和理论计量,我发表的几篇文章老师一篇没有看过,而且老师也不喜欢我写那些文章,老师的文章都发表在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和经济评论,而我写的文章发表的期刊级别有限--财经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国际经贸探索、亚太经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等;以至于到毕业论文,老师根本就没有看,是我自己一个一个字的修改。
现在回想起来,很伤心,当初要是选择老师的方向,或者也不会这样,毕竟导师是自己研究生期间很重要的一个人,和导师的研究方向不一致,自己也远离了老师的视角范围,希望读研究生的同学们,一定要和老师的方向相同,不然自己会过的很难受。
Ⅲ 我学的是机械专业,在南京工业大学,一所二流的学校,想考研到浙大,希望可以帮助我指导一下考研的事情
提前准备,看复一下浙大的考制试要求,然后挑选一下合适的导师。浙大的每年专业课的考题一定要想办法搞到,并认真复习。报名后,可以联系一下自己想报考的导师,跟他通一声气。成绩出来后,进复试了,一定要积极联系导师,因为很多时候,导师的人选都会内定了。所以,尽早尽好!!最后,祝君好运!浙大是个好地方,虽然夏天是热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