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与导师相处时间
① 研究生与导师关系如何相处
1、让导师经常得到你的消息。如果不这样,导师就会认为你的工作没有问题,产生一种虚化的安全感。如果你的研究做得不顺利,导师又没有你的消息,这对你没有好处。即使是一个简单的短信,让导师知道在上一次见面六七天以后,你现在在做什么、做得怎么样,也是非常好的办法。即使研究没有任何进展,也不用怕跟导师说。让导师得到你的消息,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可以。因为让导师知道你的进程,对你而言一定是有利的。
2、摸清导师的性格。导师是急性子还是慢性子,内向还是外向,脾气如何……了解导师的性格,你和导师的相处会更加融洽。可以问问实验室里比你大一点的同学,他们是怎么跟导师相处的。研究生要熟悉导师的说话方式、口头语,甚至是思维方式,要用导师的语言跟他交流,这样做的目的是具备与导师保持联系的能力。
3、赢得导师的尊重。懒惰和不自信会失去导师对研究生的尊重。如果你偷懒,你的导师肯定不相信你;在与导师交流时,你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信心,很有可能让导师对你的工作也失去信心。
4、敢于向导师提问题,适当展现个性。如果你得到了导师的尊重,实际上你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地位,你就可以跟导师谈判了,因为导师尊重你、欢迎你。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注意,这是最好的时机,一定要把握。
5、为导师写一点东西。如果想与导师有更进一步的交往,你必须要在学术上比较活跃,特别是学术论文上。论文对你学术上的积累很重要,因为科学共同体评价一个专家,归根到底要看其学术论文。同时,论文也会给导师自己的研究工作带来便利。
② 如何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
,对每个研究生来说都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不能简单地被看作师傅与学徒的关系,也不完全是同事之间的关系、雇主与雇员的关系。在研究生与导师的交往中有何原则和技巧呢?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教授近日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从切身体会出发,给出了6条建议。 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十分重要。作为一名研究生,在刚刚进入学科内部问题时,你对这个专业的了解或者对课题共同组的了解,许多方面都来自导师。良好的师生关系会给你带来惊人的收获。 保持与导师的联系 当你开始做实验、做研究时,你会希望你的导师能随时随地帮助你,但是,现实情况往往是导师很忙,而且忙到你想象不到的程度。于是,你就开始担心了。这是很多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都有的一个心理过程。有的时候,论文做得不是很顺利,可能不是由于你的研究水平没有达到一定高度,而是因为你把自己与导师隔离开了。 对此,你一定要与导师保持联系,让你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导师的脑子里、嘴上、联系记录本上。这样,你不仅可以得到更多科研上的指导,而且也给导师留下深刻印象,导师在与科学共同体内的同行交流时,也乐于推荐你。这对于你今后的求职、科研都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让导师经常得到你的消息 即使研究没有任何进展,也不用怕跟导师说。让导师得到你的消息,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可以。因为让导师知道你的进程,对你而言一定是有利的:如果你没有进展,导师会帮你想办法,看问题出在哪里;如果有一点进展,他会帮助你总结经验,再上台阶。总之,我建议,研究生最好一周与导师联系一次,告诉导师自己科研工作的进展信息,并使之成为有规律的任务。 摸清导师的性格 研究生要熟悉导师的说话方式、口头语,甚至是思维方式,要用导师的语言跟他交流,这样做的目的是具备与导师保持联系的能力。 对于一些导师,如果你不把话说好,很可能要产生误解。对导师说的话,一定要像玻璃一样透明,让导师不会对你说的话产生误解。 赢得导师的尊重 懒惰和不自信会失去导师对研究生的尊重。如果你偷懒,你的导师肯定不相信你;在与导师交流时,你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信心,很有可能让导师对你的工作也失去信心。很多博士生在跟导师谈话时,常常处于一种没有信心的状态下,对于有的导师,你谈话时没有信心,就会让他也都没有信心了。这是一个怪圈。博士生如果对导师说:我能行。这3个字就可以打破这个怪圈。我以前带一名博士生,他每次都说老师您放心。说到知含燃的老哗,他也做到了,我也就对他比较尊重。 更为实质性的,是你的行动。一是你得到了科学研究很好的结果,二是你通过独立研究充分表现了你工作的努力,这两种做法容易引起导师的尊重。对大多数的博士生而言,毕业以后可能做的是别的研究、别的工作,只有独立思考、独立工作,才有助于你走向成功。 敢于向导师提问题,适当展现个性 我们很多硕士生、博士生,其实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在导师的面前像小绵羊似的,不敢提什么问题,不习惯向处于权威地位的搭虚导师提出要求。我想提醒的是,如果你得到了导师的尊重,实际上你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地位,你就可以跟导师谈判了,因为导师尊重你、欢迎你。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注意,这是最好的时机,一定要把握。再过几年你将毕业,答辩的时候,一个
③ 研究生导师什么时候联系比较好
在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结束后,适时地与导师取得联系是十分必要的。考完初试之后,你可以适当开始与导师沟通,这样能让你在复试阶段获得更多的机会。如果你的初试成绩较为优异,提前与导师进行接触,能够显著提高你在复试中的成功概率。即使你的初试成绩排名不是特别靠前,提前与导师沟通也能为你增加复试的机会。
具体而言,你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向导师表达你对申请该研究生项目的兴趣。在邮件中简要介绍你的学术背景和个人优势,表达你希望成为该导师团队的一员的愿望。同时,询问导师关于复试准备的建议和可能的面试时间等信息。这种积极主动的态度不仅能展示你的热情,还能让导师对你有初步的了解。
值得注意的是,联系导师时要保持礼貌和耐心。不要频繁发送信息或电话骚扰导师,这可能会给导师带来不必要的压力。一般来说,导师会在考试成绩公布后的一段时间内开始审查申请材料,因此,等待一段时间再联系是比较合适的。
此外,你还可以通过参加导师的研究项目或学术活动来进一步展示你的热情和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导师对你的好感,还能够在复试中为你加分。在联系导师之前,务必做好充分的准备,了解导师的研究领域和团队情况,以便在沟通中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最后,保持与导师的良好沟通对于你的研究生申请至关重要。通过积极主动地与导师进行交流,你不仅能够提高复试成功的概率,还能够在未来的学术研究中得到导师的指导和支持。
④ 考上研究生过后,应该怎样和导师处理好关系呢
其实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我觉得应该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即是朋友,又是师傅。不能因为关系好,在论文上面就可以觉得自己不用太认真,这样是不对的,导师和你关系好的前提是你足够的优秀,如果你不够优秀的话,老师仍然是不喜欢你的,不要觉得自己和导师的关系好,就可以为所欲为,所以说和研究生老师相处关系应该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