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研究催化材料的老师
A. 杨天钧怎么样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简介
杨天钧,北京科技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教授。他的研究方向包括冶金过程控制和冶金新工艺与新流程。他在1985年毕业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冶金专业,获得博士学位。1965年,杨天钧在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毕业后,在冶金部四公司(攀钢前身)和鞍钢炼铁厂工作13年。1978年至1981年,他研究生学习并获得硕士学位。1982年至1986年,他获得德国洪堡奖学金,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联合科研,并取得博士学位。
在杨天钧的学术生涯中,他主要集中在高炉富氧喷煤方面的研究,包括燃烧机理、煤粉灰分对造渣过程的影响、高炉行程变化和煤粉高速喷入物理过程等系统性研究。他提出的适量富氧、喷烟煤(或混合喷吹)、氧煤枪、催化燃烧及工业状态燃烧监测等成果,被国内外钢铁界采用,并在工业试验中取得了显著效益。此外,他还研究了高炉数学模型和切合国情、不同容积高炉的专家系统。
杨天钧教授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力。他发表的论文超过70篇,其中近40篇被SCI、EI、ISTP收录,40多篇被金属文摘收录,他人引用近200次。他主持了中德合作项目研究铌资源利用,并应韩国浦项(RIST)邀请主持高炉超量喷煤项目。他还与瑞典MEFOS研究所合作研究高炉模型及氧气高炉项目,率先研制的高炉煤粉燃烧实验装置、风口光纤内窥镜、红外热象煤粉温度分布辨识系统被国内外工业界广泛采用。
杨天钧教授致力于学科建设,指导博士后和研究生多名。他发表的专著有《高炉富氧煤粉喷吹》、《高炉冶炼过程数学模型》、《熔融还原》、《高炉富氧喷煤一一氧煤混合与燃烧》等6种。他参与的《包头铌资源综合利用工艺及产品开发》项目获得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89)和国家一等奖(1991),《包头特殊矿高炉富氧喷煤技术》项目获得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和国家二等奖(1995),《高炉氧煤强化炼铁新工艺》项目获得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和国家三等奖(1998)。此外,他还获得了冶金部、北京市、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熔融还原技术》专著获得冶金部优秀教材奖(1996)。
B.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于考研)
北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有四个专业,分别是:一、应用化学:研究方向 1.纳米材料化学2.能源材料与催化化学3.表面及光电化学 初试科目 1.101 政治理论 2.201 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3.302 数学二 4.911 化学综合 参考书目 911 化学综合 《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傅献彩《无机化学》( 上、下册)高教出版社( 第三版)曹锡章,宋天佑,修订《有机化学》高教出版社( 第四版)高鸿宾 编 二、环境工程:研究方向 01 水污染控制工程 02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03 环境生物技术 04 生态环境材料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2数学二 ④911物理化学 参考书目 911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傅献彩《物理化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天大物化组 三、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 01 材料表面物理与化学和腐蚀科学 02 应用电化学与材料防护新技术 03 高性能结构材料与涂层 04 特种功能材料与材料设计 05 非平衡材料与制备技术 06 新型高分子材料及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 07 材料失效分析及预测预防 08 先进材料制备科学与成形技术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2数学二 ④912材料综合 参考书目 912 材料综合《物理化学》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傅献彩 《物理化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天大物化组《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王富耻主编2009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参考书5013 高分子物理与高分子化学 《高分子物理》和 北航出版社 过梅丽、赵得禄《高分子化学》 化工出版社 潘祖仁5014 金属学原理《金属学原理》或 航空工业出版社 谢希文《金属学原理》或 上海科技出版社 卢光熙等《材料科学基础》 上海交大出版社 胡赓祥等5015 腐蚀与防护(常温、高温腐蚀与防护)《金属防护学原理及工艺》和 北航出版社 于芝兰《金属腐蚀学原理》或 北航出版社 刘永辉《金属腐蚀理论及运用》 化学工业出版社 魏保明5016 硅酸盐物理化学硅酸盐物理化学 东南大学出版社 陆佩文 复试备注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01 材料表面物理与化学和腐蚀科学 5013、5014、5015、5016选一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02 应用电化学与材料防护新技术 5013、5014、5015、5016选一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03 高性能结构材料与涂层 5013、5014、5015、5016选一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04 特种功能材料与材料设计 5013、5014、5015、5016选一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05 非平衡材料与制备技术 5013、5014、5015、5016选一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06 新型高分子材料及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 5013高分子物理与高分子化学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07 材料失效分析及预测预防 5013、5014、5015、5016选一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08 先进材料制备科学与成形技术 5013、5014、5015、5016选一 四、化学:070300化学2009 招生目录(本专业招生 13 人) 研究方向 1.合成化学与分子设计2.化学分析3.表面化学4.有机材料化学5.功能高分子及高性能树脂基体的合成与应用6.特种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初试科目 1.101 政治理论 2.201 英语 3.302 数学二 4.911 化学综合或912材料综合 参考书目 911 化学综合 《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傅献彩《无机化学 》( 上、下册)高教出版社( 第三版)曹锡章,宋天佑修订《有机化学》高教出版社( 第四版)高鸿宾 编912 材料综合 《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傅献彩《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天大物化组《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王富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