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朱洪教授
A. 宜兴籍中国工程院院士有哪些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01,周培源 1955年[北京大学校长、物理学家]。
02,潘 菽 1955年[南京大学校长、心理学家]。
03,唐敖庆 1955年[吉林大学校长、化学家]。
04,史绍熙 1980年[天津大学校长、热物理学家、燃烧学家]。
05,朱洪元 1980年[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第一副所长、理论物理学家]。
06,朱既明 1980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所名誉所长、病毒学家]。
07,吴浩青 1980年[复旦大学化学系主任、物理化学家]。
08,章 综 1980年[中科院物理所副所长、物理学家]。
09,程镕时 1991年[南京大学教授、化学家]。
10,周 镜 1994年[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岩土工程专家]。
11,沙庆林 1995年[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道路专家]。
14,程天民 1996年[第三军医大学校长、军事医学专家]。
19,朱邦芬 2003年[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凝聚态物理学家]。
21,褚君浩 2005年[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研究员、半导体物理专家]。
22,吴岳良 2007年[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理论物理学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12,薛鸣球 1995年[中科院西安光学所、苏州大学光学所所长、光学专家]。
13,高鼎三 1995年[吉林大学教授、半导体专家]。
15,陈太一 1997年[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通信技术专家]。
16,吴中如 1997年[河海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教授,水工结构专家]。
17,唐西生 1997年[解放军二炮某所研究员、核技术应用专家]。
18,陈国良 1999年[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金属材料专家]。
20,黄瑞松 2004年1月[原七机部三院技术委员会主任、导弹技术专家]。
23,陈志南 2007年[四军大博士生导师、细胞工程研究中心、细胞生物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国家"863"计划疫苗与抗体工程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
24,任南琪,男,1959年3月出生,江苏宜兴人,于1994年12月至1998年10月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博士后,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9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5、丁荣军 2011年工程院院士轨道交通牵引电传动和网络控制专家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26、朱蓓薇 2013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B. 中科大的物理系什么水平
国内一流,甚至说是顶尖都不为过吧;教育部2015--2016年物理学评估中,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的物理学评分都是90分(最高分),清华大学物理学评87分。
三所学校的物理学在不同方向上各有千秋(中科大地球物理和量子研究方面较突出些、南京大学天体物理),另外复旦大学等的物理学也是相当不错的。
物理系(原名技术物理系)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建校时即设置的系之一。首任系主任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施汝为院士担任。先后还有马大猷、严济慈、钱临照、朱洪元、曾泽培、王守觉、章综、李荫远、张宗燧等著名科学家在物理系任职、任教。1964年,与生物物理系、地球物理系、物理教研室合并组成物理系。
1978年系调整时物理系保持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低温物理、磁学、固体发光、光学等物理专业。2009年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光学专业从物理系中分出,单独建系。目前物理系包含凝聚态物理和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其中凝聚态物理为国家重点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学术期刊《低温物理学报》编辑。
物理系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50年来,共为国家培养了各类高级人才5000余名,毕业生中已有5人当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目前每届本科毕业生约110人左右,80%左右的同学在国内外著名学府继续深造。
物理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4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位;博士生导师14人,副教授15人。
物理系的教师目前承担有国家重大基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863高技术项目、中科院创新工程重点项目等多种重要科研任务,高水平论文发表数量居全校前列,历年所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在国内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C. 宜兴有哪些名人
1、周延儒复(1593年—1643年),字玉绳制,号挹斋,明代宜兴人(今宜兴宜城镇人)。明朝大臣,崇祯帝朱由检在位时任内阁首辅。
2、徐悲鸿(1895-1953年),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
3、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等十余种 。
4、朱启祯(1927.12.19~2014.04.23),江苏宜兴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原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前驻美国大使,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5、蒋南翔(1913.9.7-1988.5.3),江苏宜兴人,马克思主义教育家、中国青年运动的著名领导者、中共中央党校第一副校长、中共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 。
D. 中国的科学家有谁
有很多。
例如
钱学森(1911——)中国现代科学家。祖籍浙江杭州,生于上海。留学美国并在近代力学奠基人卡门指导下从事火箭研究工作。1955年回国后投身于开创中国力学、航天事业等工作。他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学部委员、力学研究所研究员、第一任所长,中国力学学会第一任理事长等。
李四光(1889?971)地质学家。湖北黄冈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19年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获硕士学位。1920年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从事古生物学、冰川学和地质力学的研究。
竺可桢(1890——1974年),我国代气象事业和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邓稼先
钱伟长,1913年10月生,江苏无锡人。
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江西德安人。1930年9月7日生。1953年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历任研究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科院名誉院长、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制种技术实践。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科学实验。1970年,与其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海南发现一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为突破“三系”配套的关键。
1972年育成中国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号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一号B”,次年育成了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制种技术。1986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