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教授
1. 【作文素材】新时代英雄
英雄者,乃胆识过人、聪明智慧、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汉代文学家刘劭云:“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英雄者,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英雄者,拥有载视一切之能力,傲视群雄之气势,世人对其无不敬畏;英雄者,深明大义,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但是,无论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其本旨都离不
开“国”“民”两字,头顶正义、肩扛民族、手托国家是英雄永恒的担当。英雄是时代的辉煌、历史的记忆,英雄是国家荣耀、民族的偶像。
英雄不论成败、不问出处。在抗击外来侵略时,民族英雄是为捍卫本民族利益和尊严,不畏强暴、不怕牺牲、英勇抗争的人;在民族和平发展变革时,民族英雄是为本民族的发展繁荣做出杰出贡献的人。近代以来,一切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摆脱外来殖民统治和侵略而英勇斗争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的人们,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国家荣光。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他们建立的不朽功勋!
我们正在经历的当下,将会成为未来反复回味的历史片段,任何一个作家和戏剧家的作品都很难超越这历史本身。翻看再多的人物传记,都不及当下的现实更能让中国年轻人再次思考或重塑自己的英雄观。
日新月异的时代,深刻变革的中国,年轻一代是最直接的感知者。有的人曾认为不少90后、00后沦于英雄虚无主义,而事实证明,他们擅长在当今社会发掘闪光的偶像,并赋予崇拜行为全新的涵义。人类群星闪耀古今,对他们来说,最好的偶像就在当下。
【抗疫英雄谱】
抗疫勇士,他们都正在为中国战疫写下生动的注脚,无论尊贵与否,无论名声大小,都是最勇敢的战士。内涵很丰富、深远:时代责任、悲悯善良、天下为公、舍身忘己、家国情怀、爱岗敬业、命运共同体……
(84岁。17年前,他是中国抗击非典的领军人物,17年后,84岁高龄的他又一次义无反顾地来到抗击新冠肺炎最前线)
17年前,钟南山教授领军抗击非典;17年后的这个冬季,84岁的他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他建议公众“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做了“逆行者”,义无反顾赶往武汉防疫第一线,满满的行程安排,风尘仆仆。
这位当年敢讲真话、敢涉险滩、敢啃硬骨的老人,再次成为绝对的超级明星、全民偶像。他的言谈举止令全网疯狂刷屏,令无数人为之振奋与动容,很多经常看偶像剧的女性朋友都说:没想到被一个老爷爷圈粉,毫无抵抗。
84岁,在这个绝对需要安享天年的年龄,支撑他出山,承担如此大的身体与精神负荷的,绝对是医者仁心和国士风范。
84岁高龄的钟南山,是一位长者,一位医者,一位仁者,他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一位老师这样概括:知识渊博,专业过硬;悬壶济世,心怀悲悯;勇于于担责,敢说真话;义无反顾,不怕牺牲;救民于水火,救国于危难……我们一直在寻找读书之用,教育之本,或许这就是吧。
(73岁。2月20日,73岁的李兰娟院士进入ICU病房,等她脱掉防护装备,面部的压痕清晰可见。)
疫情后,“李兰娟”多次登上微博热搜。冒险亲赴武汉、建议武汉封城、怒怼谣言毁谤……这位73岁的女院士,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丈夫,极具传奇色彩
有人说,她是一个可以和钟南山院士并驾齐驱的抗疫灵魂人物。有他们二位在,我们就更加心安。她是国内唯一一个传染病学科院士;在她掌舵浙江省卫生厅期间,巾帼不让须眉,创造了“二次感染率为零”的奇迹。
从贫寒的农家女,到浙江省卫生厅厅长;从赤脚医生,到名震天下的院士;李兰娟的人生,足够传奇,也足够“硬核”。
李兰娟院士率先提出“封城”建议:在防控疫情时,市民们不得进出武汉。万一疫情没那么严重,李兰娟院士的名誉可能毁于一旦。为了更多人的生命安全,她顾不上多想,与钟南山院士联名上书。次日,湖北省关闭“离汉入汉通道”。一个建议,保护了更多人。也是从那天开始,李兰娟院士每天凌晨两三点后才睡,睡眠时间不超过三小时。
那些最光辉伟大的人格,并不是儒家编造的童话,而是真实存在着。本可安享荣华,却“哀民生之多艰”,不惜深入险境。李兰娟和钟南山,要是在古代,是会被封神立庙的。在这种长者面前,年轻一辈是既感到崇敬,也感到汗颜的。
(63岁。年逾60的她驻守在重症疗区,“国家有需要,这是我应该做的一件事”)
63岁的她不顾家人劝阻,主动请缨参与抗击疫情工作。作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她在专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主动请缨驰援武汉则更让人钦佩与感动。
她说:“我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和科研领域已经工作35年了,在处理心血管系统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上,我有把握;面对急危重症的抢救及疑难病,我有治疗经验;在介入治疗上,我有技术。”“我喜欢干活,热爱工作,这也是医生的职责。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值得说的,这是我应该做的。只要国家需要,我多大年纪都上!”
(57岁。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在身患渐冻症的情况下,自疫情爆发就开始了连轴的救治工作,“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57岁的张定宇本人身患绝症,妻子同为医护被感染,他却顾不上照顾妻子,在抗击疫情最前线奋战了30余天,无疑是可歌可泣的英雄!
他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如果你的生命开始倒计时,就会拼了命去争分夺秒;同时,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我们结婚28年了,我也很害怕,怕她身体抗不过去,怕失去她!”“愿用渐冻的生命,与千千万万白衣卫士一起,托起信心与希望。”
因患渐冻症,他的腿一瘸一拐,夜以继日地与病毒赛跑。他是一个做指挥的将军,同时也是一个拼命的战士。
《湖北日报》评价说:他知道自己患上了绝症,却要为患者、为社会燃起希望之光;他阻挡不了自己的病情,却用尽全力去把危重患者拉回来。他的双腿已经开始萎缩,但他站立的地方,是最坚实的阵地。”
30年隐姓埋名,用算盘和计算尺计算核潜艇数据;
一生都为国家核潜艇呕心沥血,与惊涛骇浪相伴,抛家舍业,隐姓埋名,30年没回过老家;他默默地一生,就像深海中核潜艇-无声,但有无穷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从1958开始,黄旭华至今仍战斗在核潜艇研制领域,孜孜不倦、呕心沥血,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了毕生心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24年心无旁骛,为中国“天眼”燃尽生命;
“人是要做一点事情的。”这是南仁东生前常说的话。为了给“中国天眼”找到性价比最高的台址,他拄着竹竿翻山越岭,踏遍了贵州大山里的所有洼地,一找就是12年。“鸟的翅膀系上了黄金,就再也飞不高了”,要像南仁东一样为了事业,淡泊名利、忘我奉献、磨练意志、砥砺志趣,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
在茫茫戈壁工作生活20多年,参与主持决策30多次核试验;
为航天事业奋斗了一辈子,被钱学森称为“中国航天事业的见证人”
87岁的孙家栋是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也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等多个“第一”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
颁奖词: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
2. 长春吉大一医院和吉大二院有何区别针对不同病症哪里比较好 你有过哪些亲身经历
长春的医疗双子星:吉大一院与吉大二院,哪个更适合您的就诊需求?在长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大一院)和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大二院)都是享有盛誉的医疗中心,它们各具特色,针对不同的病症,选择哪个医院可能会更加理想。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它们的专长和优势。
吉大一院,以其在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口腔科以及胸外科和神经外科的专业实力而闻名。这里,神经内科的专家团队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治上有着深厚的积累,心血管内科在心脏病治疗领域独树一帜,内分泌科在糖尿病和内分泌失调的管理上有着独特的见解。此外,吉大一院的口腔科和胸外科在手术技术和治疗效果上也备受患者信赖。
相比之下,吉大二院则在泌尿外科、妇科、皮肤科、五官科和眼科等领域表现出色。泌尿外科在前列腺疾病和肾脏疾病的治疗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妇科则专注于妇女健康,提供全面的妇科服务。皮肤科在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上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准,五官科和眼科则致力于提供精准的视力矫正和全面的眼部护理。
当然,选择哪个医院,还要考虑您的具体病情和需求。如果您正在寻找神经或心血管相关疾病的专业治疗,吉大一院可能是您的首选。而对于妇科、皮肤或眼科问题,吉大二院则可能更加合适。每个人的亲身经历可能有所不同,有的人可能在吉大一院得到了满意的治疗,而有的人可能在吉大二院找到了专业的帮助。
无论是选择哪个医院,重要的是确保您能得到及时、专业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在决定前,不妨咨询医生的建议,或者根据自己的病历和症状进行综合评估。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医疗伙伴。
3. 范志民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教授
1. 范志民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重量级人物,拥有医学博士学位,担任主 任医师、教授及博士研究生导师。
2. 他的职业生涯亮点纷呈,特别是在乳腺外科领域的杰出贡献,令其在胸外科学界声名显赫。
3. 范教授曾于加拿大拉瓦尔大学深造,取得临床流行病学硕士学位,并在外科学 域继续研究。
4. 1985年,他自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随即投身医学界,现任乳腺外科 主任及博士研究生导师。
5. 他在乳腺癌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方面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担任吉林省抗 癌协会乳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6. 范教授多次出国交流学习,包括访问加拿大拉瓦尔大学肺疾病研究中心及 多所知名大学的医学院。
7. 他将国际前沿的乳腺癌诊疗技术带回国内,为患者提供精准、高效和个性 化的治疗方案。
8. 范教授的研究涉猎广泛,包括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手术治疗、综合治疗策略 等,为乳腺癌防治工作做出了显著贡献。
9. 作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他培养了大量医学人才,继承并发扬了他的学术精神和 临床经验。
10. 范志民教授的学术成就影响深远,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也在国际乳腺外科 研究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11. 他在乳腺外科领域的卓越成就以及学术和奉献精神,赢得了同行和学生们的 深深尊敬。
12. 范教授的故事和精神,激励着无数医学工作者追求卓越,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 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