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年轻大学教授
㈠ 湖南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邓露。
邓露,1984年出生,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车桥耦合振动,车辆动态称重,人工智能检测,装配式建筑结构。曾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0年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土木结构领域唯一获奖青年教师)等多项荣誉,2021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人物特点
一直以来,邓露有两个清晰的人生目标:第一,要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第二,要做出有实效的创新技术。
进入湖南大学后,邓露先后主持了十余项科研项目,成立了自己的科研团队。如今,他的课题组累计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大部分发表在本专业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上,在桥梁结构的安全和振动研究领域成果频出,为世界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屡立新功。
㈡ 26岁博士获聘湖南大学副教授,她是担任什么专业的教授
这名26岁的女博士近期引来了大家的诸多关注,大家的关注点在于这个人26岁就拿到了博士学位,在一般人看来,26岁刚刚是硕士毕业的年纪。但是她却拿到了博士学位,说明在读书期间她可能跳级读书,并且学习成绩是非常优秀的。
别人的优秀我们只能看新闻一饱眼福,优秀的人只占总人群的一小部分,大多都是普通人,但是只要我们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就是不平凡的人。每一个岗位都需要人来参与,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我们尊敬优秀的人,也向往成为优秀的人,但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要知道优秀的人毕竟是少数。
㈢ 26岁获聘湖南大学副教授,为何年纪轻轻就能有如此成就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官网近日更新教师信息,显示说出生于年的工学博士李晟曼已经获聘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一职。
李晟曼还讲述了自己科研历程,她说从一开始的研究测试,到后来的写文稿、画图,再到后来的投稿被拒改稿,最后成功接收和发文,过程可以说是跌宕起伏。李晟曼用自己的经历给人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勤奋会带来很多东西,尤其是科研人员,我们不是来混毕业证的,我们是想做出东西的,所以一定要勤奋,并且不要灰心,当科研遇到坎坷的时候,要勇于直面困难。
㈣ 中国90后有哪些大学教授
2018年1月15日,湖南大学学子的朋友圈被一张照片刷了屏,他就是湖南大学法学院新聘任的90后副教授陈少威,出生于1991年,本科就读于厦门大学,2011年获得直接攻读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资格。
这位“90后”副教授,告诉我们,读书和不读书,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不是说书本本身有多么了不起,而是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这个现世和现实,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你还有不满,你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另一种生活方式。”
我读书为的就是为了不遇到我不想遇到的人。读书,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㈤ 26岁美女博士年纪轻轻成为副教授,她有什么过人之处
曾经被贴上“特立独行”、“垮掉的一代”标签的九零后,慢慢开始在社会上崭露头角,也渐渐有更多九零后得到人们的认同。
而26岁就被聘为大学副教授的李晟曼,也因为年轻而遭到过质疑。但现实中,年龄与能力不一定是完全成正比的。有的人活了一辈子也碌碌无为,不知道自身价值也不懂得如何提升自己;而李晟曼虽然年轻,但她的能力完全匹配得上副教授这个称号。年轻人也应该向她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就一定能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