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耶鲁大学湖北教授
❶ 万鄂湘的个人履历
1974-1977年湖北省公安县达河乡联华村知青
1977-1980年武汉大学外语系学习
1980-1988年武汉大学外语系教师,法学院助教、讲师(其间:1981-1988年武汉大学法律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1986-1987年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研究生)
1988-1991年武汉大学国际法系副主任、副教授
1991-1992年德国海德堡马普研究所访问学者
1992-1993年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1993-1997年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所长
1997-1999年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所长,武汉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1999-2000年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所长,湖北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2000-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
2002-2011年民革中央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
2011-2012年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按部长级待遇),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
2012-2013年民革中央主席,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
2013-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十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
2015.9—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
❷ 李傲的个人简介
1987-1991, 就读厦门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
1991-1995,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
1995-1998,就读武汉大学法学院,行政法硕士研究生;
2001-2007,就读武汉大学法学院,在职博士研究生。 2001年4月--2001年6月,美国宾州大学、天普大学访问学者
2001年9月--2001年10月,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院访问学者
2002年9月--2003年6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
2002年10月--2002年1月,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学者 中国法学会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湖北省妇联妇女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
武汉大学法学院法律诊所教研室主任、诊所法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武汉大学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行政诉讼部部长 论文类:
1.《未型式化行政行为初探》,1999年期12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行政法学》转载。
2.《从宪定权利到现实权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载《法学评论》2000年第1期,2000年5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全文转载。
3.《公开的理念与公开的法制-从对深圳政务公开实施状况的调查谈起》,载《行政与法》2003年第2期。
4.《法律援助与法律诊所之甄别与整合》,载《法学杂志》2003年第6期。
5.《美国律师职业技能课教学法的启示-观摩模拟谈判课有感》,载《中国教育理论杂志》(香港),2004年第1期。
6.《关于行政公开认知度的调查报告》,载《法学评论》2004年第2期。
7.《美国律师调解职业技能研究》,载《求索》2004年第4期。
8.《谁来唱主角-也谈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载《中国律师》2004年第10期。
9.《事实调查-被法学教育遗忘的领域》,载《环球法律译评》2005年第2期。
10.《诊所法律教育的公益性》,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6期。
11.《法官引领下的印度公益诉讼制度》,载《环球法律评论》2010年第4期。
12.《法律领域中的性别意识及其影响》,载《光明日报》2010年6月29日第11版。
著作类:
1.《诊所法律教育在中国》,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参编)
2.《实用法律应用文写作》,湖北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副主编)
3.《行政诉讼法教学辅导》,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参编)
4.《诊所式法律教育》,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合作翻译)
5.《如何申请国家赔偿》,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合著)
6.《互动教学法-诊所式的法律教育》, 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独著)
7.《实践型法律人才的培养-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经验》,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主编)
8.《中国性别平等状况调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合著)
9.《法律诊所实训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合著)
10.《性别平等的法律保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独著) 1.法律教育改革与诊所式教学,2002年--2003年,国际教育协会资助。项目成果:个人专著《互动教学法--诊所式法律教育》,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行政公开认知度的调查与访谈项目,2002年,香港乐施会资助。项目成果:《公开的理念与公开的法制》,载于《行政与法》,2003年第2期。《关于行政公开认知度的调查报告》,载于《法学评论》2004年第2期。
3.法学教育改革与实习制度,国际福特基金会资助,2002年。项目成果:《法律援助与法律诊所之甄别与整合》,载于《法学杂志》,2003年第6期。《美国律师职业技能课教学法的启示-观摩模拟谈判课有感》,载于《中国教育理论杂志》(香港),2004年第1期。《美国律师调解职业技能研究》,载于《求索》2004年第4期。
4.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美国的经验与中国的探索,2004年--2005年,美国雅礼协会资助。项目成果:主编《实践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法律出版社2005年拟出版。
5.诊所法律教育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2005年--2007年,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
❸ 陈志武简介
陈志武,生于1962年7月。华人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教授。曾获得过墨顿·米勒奖学金。他的专业领域为股票、债券、期货和期权市场以及宏观经济。
中文名:陈志武国籍:美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南茶陵出生日期:1962年7月职业:教授毕业院校: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代表作品:《24堂财富课》、《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