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副教授待遇怎么样啊
① 浙江工业大学的自动化与南京师范大学的自动化比较哪个好
当然是浙江工业大学,南师大这块只有硕士点,前者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比后者强很多!
同学您有所不知了,自动化属于机械工程的二级学科,是机械下面的分支学科,并非答非所问!
控制科学与工程与自动化的关系也十分相近,自动化更像机械与控制交叉的学科
浙江工业大学有两个学科的就业很好,一个是化工,另一个就是机械和自动化方面,至于楼上说的情况是有的,但只是对比较弱的专业和学科适用,非211/985院校中的国家重点学科(工科)就业还是非常好的,比如成都理工大学的地质、西安理工大学的水利水电、沈阳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的电气类、燕山大学的机械、长春理工大学的光学类....等等
按说985比211好,是吧?可食品方面江南大学只是个211,在这块是国内公认的数一数二的,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至于楼上说的“笑而不语”是相当有道理的......,但对毕业生而言,毕业去向好、就业好、发展好才是硬道理,其他一切都是浮云,我见过好几个985毕业的专业不好,比如食品、法学、政治等毕业生,包括中科大一些物理硕士,他们毕业合肥待遇只有三四千,并不如这边一些二本好专业的硕士起薪,而一些优秀学科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本科起薪三四千以上大有人在...
985院校够不错吧?上外和北外只是211吧,按说应该不如985吧,可北外上外的外语这块不输过何985吧?选专业,学科实力相当的情况下优先考虑211/985,实力差距大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实力强的学校,师资好更容易学到更多知识和技能,对今后发展更为有利;只要学科实力强,业内认可度就相当高;
南师大是211,不过通信和计算机方面的就业远不如南邮吧?金融、会计方面的就业不如南财吧?学科实力爱是很重要的;211/985之所以好是因为聚集了很多优势学科,但并非211/985院校所有专业都很强,都就业很好,其中一部分甚至挺差的;
浙江工业大学的机械工程学科是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和工业工程(自设)二级授权点,设有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含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机械设计及理论)和机械电子工程为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拥有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时为浙江省重点实验室)。
设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车辆工程和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拥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适应地方制造业的机械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先进制造技术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工程图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电系统及生产过程自动化浙江省精品课程。
学科现有教师110余人,其中教授37人(博导14人),副教授43人。拥有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省教学名师、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等国家和省级人才15人,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2个。近年来承担国际合作、国家、省部委和企业委托等项目20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20余项。
师范院校强的是传统师范学科,如中文、数学、物理、生物、化学、英语、政治等,机械、食品等工科一般都相当弱,华东师大计算机和华南师大的光学是特例!
如果是江苏省内,南理工自动化这块还可以,南航、中国矿大、苏州大学自动化这块也不错的,都比南师大强很多
② 浙江工业大学怎么样
机电专业不错,还有建筑工程等~
浙江工业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杭州市,始建于1953年,前身可以追溯到1910年创立的浙江中等工业学堂,先后经历杭州化工学校、乌溪江化工学院、浙江化工专科学校、浙江化工学院、浙江工学院和浙江工业大学等发展阶段。目前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文、理、法、经济、医药、管理、教育等兼容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硕士学位和MBA授予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权和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权。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共占地面积3200余亩,校园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学校设有二十一个学院两个部:即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贸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人文学院、药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健行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之江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国际学院、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部、体育军训部。学校目前有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25000余人,研究生1400余人。学校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800余人,共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学校现有博士点5个、硕士点38个,本科专业49个。学校固定资产总值15.64亿元。图书馆面积3.2万平方米,藏书(含电子图书)229余万册,中外期刊17000余种。 学校始终把主动适应浙江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办学宗旨,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浙江省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工程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基地,向建成国内知名的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迈进。通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实现两个转变,即在办学结构上从单一的工科门类向综合性高校转变,目前学校设有理、工、文、法、经济、教育、管理、医药等八个专业门类;在办学内涵上从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变,学校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有较大提高,现拥有“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业催化等21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省级科技创新基地,5个工程科学开发研究中心,6个工程教学中心。先后有23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发明奖和科研成果奖,其中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9项,获准专利230余项,近五年,科研经费到款数平均以每年近3000万元的速度稳步增长,2004年度经费到款数达1.93亿元。学校在抓工程开发的同时还注重学术研究,2003年被国际上SCI、EI、ISTP三大索引机构摘录的论文数分别为89篇、66篇、56篇,国内排名分别为第65、53和49位。 学校始终坚持把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放在首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培养工程创新人才为核心,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多次在国际、国内各类大赛中取得优良成绩,获得国家级大奖。2004年学生申请专利13件,授权专利8件;获第29届ACM亚洲预赛北京赛区银奖,名列全国高校第八位,获得“CCTV”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竞赛浙江省决赛一等奖1项,在省“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程序设计竞赛、结构设计大赛、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机械设计竞赛、财会信息化竞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各16项;2004年有 1名学生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中,还获得5个单项冠军、4个单项亚军和团体亚军。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二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第三批全国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学校毕业生以基础扎实、工程技术开发能力强而普遍受社会欢迎,许多毕业生已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骨干,为国家特别是浙江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对外交流活动日趋活跃,已与美、英、法、德、日、比、澳、俄等国家的28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协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联合办学、科学研究等活动。2004年邀请有“欧元之父“称誉的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教授来校讲学。目前,学校招收了来自15个国家、地区的留学生,学习汉语言、中国文化及本科专业课程。 学校校办产业走与学科建设和科研开发相结合的发展之路。以学校科技成果为依托的校机械厂、化工厂、化工设备厂被确定为浙江省校办产业骨干企业,化工部建设司定点产品生产企业。学校后勤顺应社会化改革潮流,优化、调整发展投入,组建了后勤集团公司,按企业化经营、社会化运作,建立满足办学需要的市场化、社会化后勤保障系统和服务体系。 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获得全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全国先进教务处、全国高等学校科技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分配先进集体、“浙江省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
③ 请问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的副教授待遇如何工作压力大吗
杭州的压力太大了,工资和武汉都差不多,但是房价要高几倍!
④ 浙江工业大学袁伟斌好吗
浙江神旁工业大学袁伟斌好。
袁伟斌,男,1977年生,博士,副教授。
2005年获浙江大学结构工程配瞎知专业,获博士学位。
06年6月后,任教于浙江工业大学。
从事结构工程的教学科研工作。2011年10月,以访培消问学者进入英国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ofBirmingham)学习。
2009年,负责浙江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社会发展项目:低坡缓丘地区自然灾害防御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C13012)主要研究方向:空间结构分析和设计、计算机程序设计与以理论分析、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研究、工程结构抗风研究与数值风洞模拟。已经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达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