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高考40岁成大学教授
❶ 如何才能成为大学教授
现在想要在一般来的高校任教源都至少需要博士学历,硕士学历是肯定不够的。
像南京大学这样的中国顶尖高校,至少需要985院校相关专业的博士学历,并具有卓越的学术能力和积淀(直接反映在论文的发表数量和质量上面,如SCI一区、二区论文数,何为SCI,如何分区可以网络一下,资料很多就不详述了。)
等博士毕业,还要通过一些考核才有机会进入高校任教,如楼上所说,一般是助教、讲师作为你职业生涯的开端,接下来是副教授,再到教授。这期间不仅是熬资历,最重要的是你的学术成就和教学成绩。这里的学术成绩主要的也要看你的科研课题的层次与数量、科研成果、论文发表的质量与数量,每个学校都有自己一系列的考核指标,当达到一定的指标,通过考核,就可以申请晋升到下一级。
学术的道路很漫长、枯燥,绝不像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么光鲜和有趣。在你取得最终成功的那一刻之前,可能是你泡在图书馆、实验室的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枯燥和煎熬。这是一个绝非仅凭“兴趣”就可以获得成功的领域,他需要的更多是信念和执着,当然还有天份。
希望能帮到你。
❷ 文凭不能够代表知识水平
问候朋友。
文凭不能够代表知识水平(反方立场)
文凭只是一张纸而已,不能够代表知识能力。中国的教育现状存在着很多问题,文凭只是问题之一。但我个人认为,文凭仅能证明你的一段学习经历,只能代表人受教育的“有限的”知识范围,不能够代表人的知识能力,不能证明人的全方面的能力和将来的发展潜力。再高的文凭也有找不到工作的人,再低的文凭也有能找到高薪工作的人。
学历高,学习时间长,学习的内容就多而深;学历低,学习的主动性就在个人了。相比较而言,学历高的人,大都比学历低的人知识范围广一些;因为,离开学校后,有多少人,会主动得天天都进行学习?
如果能确保你每天都在学习知识,而且学得是有实用价值的知识,那么没有文凭,也一样可以有好的知识能力;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人的全面能力就会提升,个方面的发展也就会比较顺利。
我个人的经历中,很多人都像我一样进入大学学计算机,但是学校开的课程很让人郁闷,我至今还有一科物理挂着呢。学计算机跟物理基本没关系,涉及到的电学知识,高中都有讲啊,课程里还有三电(电路,模电,数电)。真搞不清楚学校为什么要浪费我的时间让我学这门我非常讨厌的物理。
至于专业课程,学校的课程安排简直太落后了,开得课,学了根本没用,连老师都知道学的是些将来找工作用不到的非常基础的课程,但苦于是基础必须得学,过时的东西,怎么学都没有兴趣。当你想学比较新的理论或软件,偏偏只能自学,因为学校里没有强大的师资力量,没人可以教你。计算机专业的书都不便宜,学校里给发了一堆最后只能卖费品的书,自己还得再花钱钻书店买又贵有厚的书。幸好我自学还算成功,会点专业技能,毕业找工作不愁了。但同班的同学,不少人还在为将来找工作而发愁呢。
换别的专业,也有不少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学校学不到实用的知识技能,光混一张文凭,其实是在自欺欺人,是拿到文凭了,但自己什么都还不会,浪费了时间和金钱不说,毕业找工作的时候还得发愁。
相比我的同龄人,我是上了大学就进入了自学状态,文凭对我来说已经没用了;挂科,逃课是很平常的事情,之所以在学校待着,是要利用这几年充足的时间深入学习专业技能。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如果告诉人家我是应届毕业生,薪水肯定高不了,因为现在给应届毕业生的薪水已经基本固定在一个层次上了。但我拿着自己的作品去找工作,居然能挣到满意的薪水。
哎,文凭害人哪!害了那些为了文凭浪费时间和金钱,却学不到真本事的人。人要活一辈子,靠什么能力本事生存下去?第一得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第二得活到老学到老。年轻的时候学生存的技能本事,老了的时候学长寿保养的知识。如果把自己人生的学习脚步停留在从学校毕业走出校门那一步,拿到文凭那一刻,那么你的人生就玩完了。你会永远落后于别人,都不用等到你老的时候,就会感受到因为年轻的时候停止了学习的脚步,使得自身的发展受到限制,只能看着身边的别人比你强一倍又一倍。有没有文凭,不能解决人一生的学习问题;不能代表人的知识水平和全面能力。
当今许许多多所谓的大学生可以这么说:“大学的文凭,小学的水平!”为什么这样说呢?这可能要追究我们政府现在的办学理念,那就是:小学到初中的九年免试教育;高中的不断扩招,导致总分660分的总成绩只考了200多分就可以上高中,就是考得再少也可以用攒助的形式进去;大学生没包分配,大学院校好像成为盈利单位,院校不断扩招,使尽解数争夺生源,有如私办幼儿园园主争夺生源一样。高考入学率几近90%,考不上的也会接到许多张入学通知书。
我用以下论点来证明我的观点:
1、学历,仅仅能反映自己经的受教育程度,它能说明的是:你具备哪个层次的思想及办事能力,但它仅仅能反映,而且只是反映你具备的可能性,至于你是否真的具备,当然就不能看这个只是起参考作用的纸张了。
2、能力,得看你具体指什么能力了,学历,它即便能够证明你什么能力,最多只能证明——你有教强的自学能力,有教高的智商,仅此而已。至于其他的什么工作能力,创新能力,领导能力,我想这是从学历上很难看出的。毕竟,实践和理论是有着相当大的差别的。
3、现在社会上重视学历,主要在于它是成事的基础,只有具备深厚的学识基础,才有成就大业的可能。所以说,学历只能证明---你成就事业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它是基础。
4、现在社会里,什么才算作有能力?大凡能成就大事业的,必须具备广阔的知识作基础,有非凡的洞察力和精深的预测力,而这些都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它是长期的吸取和总结的结晶。而这一切必须以知识做基础。很难想象一个知识浅薄的人能够设计出完美的蓝图。
所以说,能力和学历,是一个基础与发展的关系。学历是能力的基础,但它仅仅只能提供人们参考,真正是否有能力,那就不是一日两日所能评价得了的,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是建立在一定的成果上才被人们认可的!它本身就是人们在实践中所体现的,又如何被一张文凭所证明呢?
退一万步讲,即使学历能够证明能力,而不同的人有着同样的学历时,是否说明他们有同样的能力呢?回答显然是否定的。既然这样,又怎么能够说明学历能证明能力呢?
呵呵,上面只是我的一些看法,真正有用的还得你自己去提取、
总结:不过我们还要有一点要注意的:既然这是辩论,就要注意不能完全彻底的否定对方观点,没有什么是绝对的,通常是双方互相渗透。虽然说学历不能完全证明能力,但这个是在一定范围内适用的——通常学历不是很高(基本限于本科生甚至研究硕士生),但对于博士生甚至教授就得另当别论了,毕竟,那时经过千锤百炼而验证的。
总之,你要把握好:实际与理论是有差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