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教授对武汉疫情
A. 浙江省给予李兰娟的个人奖励,她是如何分配的
李兰娟获奖300万,全部捐出来培养人才,体现出老一辈科学家为着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所做出无私的奉献。她不为名利得失,只为科学事业的未来有着高端的科研人材,并为之奋斗终身。
李兰娟淡泊名利,不断的追求卓越,是全国青少年学习的好榜样!这样的英雄,是人民之福,国家之福!
B. 中国李兰娟奶奶事迹简介
中国李兰娟奶奶事迹简介:
2020年新冠肺炎抗疫战中,一大半的医务工作者都是女性,其中有一位73岁的李兰娟院士备受瞩目,她也是我国唯一的传染病学科女院士。
李兰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感染病(传染病)学家,中国人工肝开拓者,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兰娟和钟南山一样,从2003年的非典,到2013年的H7N9禽流感,再到此次新冠肺炎,始终冲在抗疫第一线。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她首先向国家提议对武汉采取“封城”措施,对防止疫情扩大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兰娟不分昼夜地工作,第一时间分离到新冠病毒毒株,并发现了两种能有效抑制病毒的药物。
在武汉,她每天高强度地工作,深入一线奋战多日,摘下口罩后,脸上的压痕清晰可见,令人动容。
除了医治病人,她还向公众普及病毒知识:“新冠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温”“病毒会通过接触传播,要勤洗手”。
李兰娟身经百战,在与病毒的战役中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她自己的成长故事本身也是一个传奇。
1947年,李兰娟出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后,她在浙江省中医院学习针灸,成为一名“赤脚医生”。
1970年,李兰娟来到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医学院)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担任了10年的主治医师。
李兰娟不断地进修提升,成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医术也越来越精湛。她开创的人工肝技术,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
C. 向中央建议武汉封城的专家
李兰娟院士。
一位73岁的老人,也在除夕当天往返京杭。她,就是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浙江大学教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院士。
从疫情暴发初期到武汉解封,李兰娟院士三进武汉抗疫一线。73岁的她数度深入“红区”,直面病毒威胁,与疫魔顽强斗争,率领团队从死神手中抢回了多位危重症患者的生命。
医生的使命,已经牢牢地刻进了李兰娟的骨子里,不论年龄多大、不论身居何位,救死扶伤,是李兰娟一生所要践行的目标。
(3)浙江大学教授对武汉疫情扩展阅读:
国家卫建委发布最新消息,截至1月24日24时,国家卫健委收到29个省(区、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1287例,其中重症237例,死亡41例(湖北省39例、河北省1例、黑龙江1例)。已治愈出院38例。20个省(区、市)累计报告疑似病例1965例。
目前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5197人,已解除医学观察1230人,尚有13967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另外,国(境)外通报确诊病例:中国香港5例,中国澳门2例,中国台湾3例;泰国4例(2例已治愈),日本2例(1例已治愈),韩国2例,美国2例,越南2例,新加坡3例,尼泊尔1例,法国2例。
D. 李兰娟是否去世
李兰娟,女,汉族,中共党员,1947年9月13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夏履镇夏履桥村,感染病(传染病)学家、中国人工肝开拓者、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浙江树人大学树兰国际医学院理事长。
李兰娟于1947年9月13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夏履镇夏履桥村;1970年被大队推荐到浙江医科大学学习;1974年9月—1975年6月在浙江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系学习;1993年10月—1996年10月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1996年10月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1996年11月—2002年6月任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98年3月—2008年3月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党组书记;2002年6月—2007年6月任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20年4月任温州医科大学病毒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4]2021年3月,任海南真实世界数据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李兰娟主要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各类肝炎、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治,尤其是肝衰竭、病毒性肝炎、肝病微生态研究。
2020年2月11日,进入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区ICU(重症监护室),分析了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并给出治疗方案。在她的防护服上,写有“武汉加油”几个大字。
2020年3月31日,浙江省援鄂重症新冠肺炎李兰娟院士医疗队凯旋;4月,任温州医科大学病毒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疫情中的李兰娟
2021年12月2日,郑州市三院再次牵手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及50余名国内、省市知名专家,齐聚三院北部院区,为当地居民送上大型义诊、院士坐诊、会诊等健康服务。
目前院士还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