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环保博士生导师
1. 孙红文的研究领域
水和土壤环境污染化学与生态修复
人才称号及获奖: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
2005年 获南开大学敬业奖教金一等奖;
2006年 主讲本科生专业必修课《环境化学》获校示范精品课;
2007年 获全国模范教师及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博士生张学治获南开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08年 主讲本科生专业必修课《环境化学》获国家精品课;
2008年 获得南开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称号,博士生汪磊获南开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09年 博士生于泳获高廷耀环保科技青年博士杰出人才奖金。主要教育和学术经历] b]1989年南开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
1991年南开大学化学系分析专业硕士课程毕业;
1994年南开大学环境科学系环境化学专业博士毕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1994年7月起,任教于南开大学环境科学系(后扩建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历任讲师(1994)、副教授(1996)、教授(1999)和博士生导师(2001)。
1999年10月至2001年9月在日本大阪大学工学大学院环境工学系做博士后研究。
2008年1月-3月瑞士联邦水科学技术研究所(Eawag)高级访问学者。
科研项目:
承担各类科技项目40余项,主要有1.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新型污染物复合体系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2013-2016,主持人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新型有机污染物在近海岸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及其对映体选择性研究”,2011-2013,主持人3. 天津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利用共代谢机制修复汽油与三氯乙烯复合污染土壤”, 2010-2013,主持人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青年学者合作项目“短碳链全氟化合物(C4、C6)及其立体异构体在环境中来源与归宿”,2012-2013,国内合作者5.国家水利部公益项目“滨海新区水库咸化及富营养化防治技术研究”(201101060),2011-2013,骨干6.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滨海新区及周边地区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技术及示范”, 2012-2015,骨干7.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全氟化合物的污染与归宿-水处理设施到环境水体”(2009DFA92390),2009-2011,主持人8. 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原位电动生物技术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2008-2010,主持人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土壤典型有机污染物的界面过程及修复技术原理, 2008-2011,第一参加人10. 天津市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大沽排污河底泥安全处置与河道生态修复技术集成及应用”, 2008-2011,课题技术负责人11. 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新技术引进项目“土地渗滤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2008-2010,技术负责人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复合污染条件下有机污染物在河口颗粒物上的不可逆作用过程及其生物有效性”,2007-2009,主持人13. 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国际合作重大项目“天津市农田重金属污染诊断及危害控制技术推广”,2006-2009,主持人1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东北老工业基地污染形成机理及修复原理研究”,2004-2009,骨干15.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与对策”子课题“松花江黑龙江段污染底质与修复技术研究”,2005-2006,骨干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黄河兰州段典型污染物迁移转化和承纳水平研究”,2003-2006,第一参加人17. 国家科技部863项目,“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水环境改善综合项目”,2003-2005,副组长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土壤中被封锁有机污染物形成机理和风险评价”,2003-2005,主持人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及其降解产物在水环境多介质行为研究”,2003-2005,主持人20. 日本Kurita水环境基金,“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分析方法及在中国北方处理厂进出水分布研究”2002-2003,主持人
主要学术成就:
发表期刊论文130篇,SCI摘引英文论文50余篇。参加编写教材或专著7部,申请专利8项,目前获得授权2项。近3年主要英文论文如下:
1. Wenling Wu, Hongwen Sun, Lei Wang, Kungang Li, Lu Wang. Comparative study the micelle properties of synthetic an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s. J of Hazard Mater, in press
2. Xuebo Qin, Hongwen Sun, Cuiping Wang, Yong Yu, Tieheng Sun. Impacts of crab bioturbation on the fate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in sediment from the Beitang estuary of Tianjin, China. Environ Toxicol Chem, in press
3. Zunlong Zhou, Hongwen Sun, Wen Zhang. Desorp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from aged and unaged charcoals with and without modification of humic acids. Environ Pollut, available on line
4. Lei Wang, Hongwen Sun, Lurong Yang, Chuan He, Wenling Wu, Shujuan Sun.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 of perfluoroalkyl carboxylic acids and perfluorooctanesulfonate in bivalve shells: Extraction method optimization. J Chromato A, 2010, 1217: 436–442. 5. Hongwen Sun, Wenling Wu, Lei Wang. Phenanthrene partitioning in sediment–surfactant–fresh/saline water systems. Environ Pollut, 2009, 157: 2520–2528.
6. Cuiping Wang, Hongwen Sun, Jieming Li, Yimeng Li, Qingmin Zhang. Enzyme activities ring PAHs degradation by white rot Fungus 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in soils. Chemosphere, 2009, 77: 733–738.
7. Lei Wang, Hongwen Sun, Yinghong Wu, Guolan Huang, Shugui Dai. Photodegradation of nonylphenol polyethoxylates in aqueous solution. Environ Chem, 2009, 6: 185-193.
8. Hongwen Sun, Wenling Wu, Lei Wang. Phenanthrene partitioning in sediment–surfactant fresh/saline water systems. Environ Pollut, 2009, 157: 2520-2528.
9. Yong Yu, Hongyan Zhai, Shaogang Hou, Hongwen Sun. Nonylphenol ethoxylates and their metabolites in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and rivers of Tianjin, China. Chemosphere, 2009, 77, 1-7.
10. Chunxiao Jiang, Hongwen Sun, Tieheng Sun, Qingmin Zhang, Yanfeng Zhang. Immobilization of cadmium in soils by UV-mutated Bacillus subtilis 38 bioaugmentation and NovoGro amendment. J Hazard Mater, 2009, 167: 1170-1177.
11. Hongwen Sun, Xue Zhang, Zhiyan Zhang, Yongsheng Chen, J C. Crittenden. Influence of titanium dioxide nanoparticles on speciation and bioavailability of arsenite. Environ Pollut, 2009, 157: 1165-1170.
12. Yong Yu, Jian Xu, Ping Wang, Hongwen Sun, Shugui Dai. Sediment-porewater parti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from Lanzhou Reach of Yellow River, China. J Hazard Mater, 2009, 165: 494-500.
13. Lei Wang, Hongwen Sun, Yinghong Wu, Ying Xin. Effect of sorbed nonylphenol on sorption of phenanthrene onto mineral surface. J Hazard Mater, 2009, 161, 1461-1465.
14. Aiyin Chen, Xiaodong Ma, Hongwen Sun, Decolorization of KN-R catalyzed by Fe-containing Y and ZSM-5 zeolites. J Hazard Mater, 2008, 156: 568-575.
15. Yong Yu; Jian Xu; Hongwen Sun; Shugui Dai. Sediment-porewater partition of nonylphenol polyethoxylates: field measurements from Lanzhou Reach of Yellow River, China. Arch Environ Contam Toxicol, 2008, 55, 173-179.
16. Hongwen Sun, Zunlong Zhou. Impacts of charcoal characteristics on sorp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Chemosphere, 2008, 71: -20.
17. Hongwen Sun, Cuiping Wang, Chong Huo. Semipermeable membrane device assisted desorption of pyrene from soil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bioavailability. Environ Toxicol Chem, 2008, 27: 103-111.
18. Hongwen Sun, Qishe Yan. Influence of combination state on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pyrene-contaminated soil by Fenton oxidation. J Environ Manage, 2008, 888: 556-563.
19. Ruihua Zhang, Hongwen Sun, Jin Yin. Arsenic and Chromate removal from water by iron chips- Effects of anions. Front Environ Sci Engin China, 2008, 2(2): 203-208
20. Cuiping Wang, Hongwen Sun, Zhiguang Song, Tao Zhang. The distribution of phenylalkanes in the modern sediment associated with gas hydrate from the Gulf of Mexico. Acta Oceanological Sinica, 2008, 27(6):71-82
21. Xiaodong Ma, Hongwen Sun, Peng Yu. A novel way for preparing high surface area silica monolith with bimodal pore structure. J Mater Sci, 2008, 43: 887-891
22. Hou Shaogang, Hongwen Sun. Pollution of NPEOs in four municipal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in the north of China. Front Environ Sci Engin China, 2007, 1(2): 196-201.
23. Guolan Huang, Shaogang Hou, Lei Wang, Hongwen Sun. Distribution and fate of nonylphenol in an aquatic microcosm. Water Res, 2007, 41: 4630-4638.
24. Hongwen Sun, Qishe Yan. Influence of Fenton oxidation on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its 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pyrene. J Hazard Mater, 2007, 144: 164-170.
25. Xue Zhang, Hongwen Sun, Zhiyan Zhang, Qian Niu, Yongsheng Chen, J C. Crittenden. Enhanced bioaccumulation of cadmium in carp in the presence of titanium dioxide nanoparticles. Chemosphere, 2007, 67: 160-166.
26. Junguo Li, Hongwen Sun, Yu Zhang. Desorption of pyrene from freshly-amended and aged soil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bioaccumulation in earthworms. Soil Sediment Contam, 2007, 16: 79-88.
27. Hongwen Sun, Xue Zhang, Yongsheng Chen, J C. Crittenden. Enhanced accumulation of arsenic in carp in the presence of titanium dioxide nanoparticles. Water Air Soil Pollut, 2007, 178: 245-254.
28. Lei Wang, Yinghong Wu, Hongwen Sun, Shugui Dai. Distribution and dissipation pathways of nonylphenol polyethoxylates in aquatic multi-media of the Yellow River: site investigation and lab-scale studies. Environ Int, 2006, 32: 907-914.
29. Shaogang Hou, Hongwen Sun, Yuna Gao. Sorption of small metabolites of nonylphenol polyethoxylates in single and complex systems on aquatic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Chemosphere, 2006, 63: 31-38.
30. Hongwen Sun, Lei Wang, Ruihua Zhang, Guannan Xu. Treatment of groundwater polluted by arsenic compounds by zero valent iron. J Hazard Mater, 2006, 129: 297–303.
2. 罗义的人物经历
教育背景:
1990.09-1994.07,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5.09-1998.09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8.10-2000.10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海洋生态系,获理学硕士学位
2002.09-2006.07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科研教学经历:
1994.8-2006.08 辽宁大学环境科学系 讲师/副教授
2006.08-2010.12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2010.12-至今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
2011.7-至今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讲授《污染生态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研究》等本科生课程
学术与社会任职
《环境科学大辞典(修订版)》编委会委员
《环境科学与技术》编委会委员
Environ. Sci.Technol, Environ. Toxicol. Chem, Chemosphere、《中国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与技术》、《高技术通讯》等学术期刊审稿人。
科研项目
从事新型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等方面的研究,包括抗生素和抗性基因在环境中的来源、污染特征、迁移转化、传播扩散等。
在研科研项目
1.《我国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检测方法、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研究》,国家环保公益项目,679万元,2013/03-2016/12(项目负责人)2. 《抗性基因在抗生素制药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分布特征、消长机制及控制原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万元,2013/01-2016/12(项目负责人)3. 《土壤污染微界面过程及其分子诊断与调控原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30万元,2011/01-2014/12(项目第二参加人)4.《典型流域磺胺类抗性基因起源、传播扩散机制及生态风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7万元,2011/01-2013/12(项目负责人)
已完成科研项目1.《典型区域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污染特征及环境行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8万元,2008/01-2010/12(项目负责人)2.《抗生素抗性基因在渔业环境中的扩散及生态风险》,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0万元,2008/05-2010/10(项目负责人)3. 《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分区及其机理研究》,国家水专项,25万元,2008/09-2010/12(项目主要参加人)4.《抗生素抗性基因在渔业环境中的扩散机制研究》,天津城市生态环境修复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3万元,2008/09-2009/09(项目负责人)5. 《五氯酚在鲫鱼体内的生物有效性、代谢转化及其分子致毒机制研究》,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万元,2007/09-2009/09(项目负责人)
学术论著
累计发表论文近50篇,其中SCI 20篇,包括环境科学与工程顶级期刊Environ. Sci. Technol. ,Water Res,Bioresource Technol等,出版学术专著(第二主编)1部(《污染生态化学》科学出版社),申请专利1项(已授权)。
1. Panpan Gao, Yi Luo*, Limei Wang, bingjie Xu, Lin Xu. 2012. Occurrence of sulfonamide and tetracycline resistant bacteria and resistance genes in the aquaculture environment of China. Water research. 46(7): 2355-2364
1. Yi Luo*, Lin Xu, Michal Rysz, Yuqiu Wang, Hao Zhang, Pedro J.J. Alvarez. 2011. Occurrence and Transport of Tetracycline, Sulfonamide, Quinolone and Macrolide Antibiotics in the Haihe River Basin, China. Environ. Sci. Technol. 45 (5), 1827-1833. (IF 4.825)
2. Bingjie Xu, Yi Luo*, Lin Xu. 2011. Sulfamethoxazole Biodegradation and Biotransformation in the Water-Sediment System of a Natural River. Bioresource Technol. 102: 7069-7076. (IF 4.365)
3. Yi Luo, Daqing Mao, Michal Rysz, Qixing Zhou, Hongjie Zhang, Lin Xu, and Pedro J. J. Alvarez. 2010. Trends in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Occurrence in the Haihe River, China. Environ. Sci. Technol. 44, 7220-7225. (IF 4.825)
4.Xiangang Hu, Yi Luo*, Qixing Zhou. 2010. Simultaneous Analysis of Selected Typical Antibiotics in Manure by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and LC–MSn. Chromatographia. 71 (3-4): 217-223. (IF 1.216)
5. Xiangang Hu, Qixing Zhou, Yi Luo. 2010. Occurrence and source analysis of typical veterinary antibiotics in manure, soil, vegetables and groundwater from organic vegetable bases, northern China. Environ. Pollut. 158 (9): 2992-2998. (IF 3.395)
6.Yi Luo, Xiaorong Wang, Liangliang Ji, Yan Su, 2009. EPR detection of hydroxyl radical generation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antioxidant system in Carassius auratus exposed to pentachlorophenol. J. Hazard. Materials. 171: 1096–1102. (IF 3.723)
7.Yi Luo, Yun-xia Sui, Xiao-rong Wang,Yuan Tian. 2008. 2-chlorophenol inced hydroxyl radical proction in mitochondria in carassius auratus and oxidative stress – an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study. Chemosphere. 71(71):260-268. (IF 3.155)
8. HU Xian-Gang, Luo Y, ZHOU Qi-Xing, XU Lin. 2008. Determination of Thirteen Antibiotics Resies in Manure by Solid Phase Extraction an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36, (9), 1162–1166 (IF 1.0)
9.Yaning Li, Qixing Zhou, Fengxiang Li, Yi Luo. 2008. Effects of tetrabromobisphenol A as an emerging pollutant on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at biochemical levels. Chemosphere. 74(1): 119-124. (IF 3.155)
10. Ting Li, Qixing Zhou, Ning Zhang, Yi Luo. 2008. Toxic effects of chlorpromazine on Carassius auratus and its oxidative stres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HEALTH PART B-PESTICIDES FOOD CONTAMINANTS AND AGRICULTURAL WASTES 43(8): 638-643. (IF 1.0)
11.Li FY, Ji LL, Luo Y, Oh K. 2007. Hydroxyl radical genera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Carassius auratus liver as affected by 2,4,6-trichlorophenol. Chemosphere. 67(1): 13-19. (IF 3.155)
12.Lin RZ, Wang XR, Luo Y. Du WC, GUO HY, YIN DQ. 2007. Effects of soil cadmium on growth, oxidative stress and antioxidant system in wheat seedlings (Triticum aestivum L.). Chemosphere. 2007,69(1): 89-98. (IF 3.155)
13.Yi Luo, Yan Su, Ren-zhang Lin, Hua-hong Shi, Xiao-rong Wang. 2006. 2-chlorophenol inced ROS generation in freshwater fish Carassius auratus based on the EPR method. Chemosphere. 65 (6), 1064-1073. (IF 3.155)
14.Shi HH, Wang XR, Luo Y, Su Y. 2005.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evidence of hydroxyl radical generation and oxidative damage inced by tetrabromobisphenol A in Carassius auratus. Aquat Toxicol. 74:365–371. (IF 3.333)
15.Yi Luo, Xiaorong Wang, Huahong Shi, Daqing Mao, Yunxia Sui, Liangliang JI. 2005. EPR investigation of in vivo free radical forma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inced by 2,4-dichlorophenol in the freshwater fish Carassius auratus. Environ. Toxicol. Chem. 24 (9): 2145-2153. (IF 3.026)
16.MAO DQ, Luo Y, Jinghai Zhang, Jun Zhu. 2005. Functional grouping of Yeast genes via biclustering microarray dataset. Frontiers in Bioscience 10, 2669-2675. (IF 4.048)
17.Mao DQ, Luo Y, Maosheng Cheng, Jinghai Zhang. 2005. A new strategy of cooperativity of biclustering and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 case of analyzing Yeast genomic microarray datasets. Frontiers in Bioscience 10, 1619-1627. (IF 4.048)
18.Shi HH, Sui YX, Wang XR, Luo Y. 2005. Hydroxyl radical proction and oxidative damage inced by cadmium and naphthalene in liver of Carassius auratus. Comp. Biochem. Phys. C 140: 115-121. (IF 2.2)
19.Luo Y, Tingzhou Zhang, Qixing Zhou, Daqing Mao, Dongmei Wan. 2004. Decomposition dynamics of higher plants pigments by HPLC analysis. J. Environ. Sci. 16(5):847-850. (IF 1.513)
20. Y Luo, Micky Tackx, FY Li, DQ Mao. Leaf Litter Fate in the Schelde Stuary in Belgium.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2, 14 (4): 563-567. (IF 1.513)
21. 高盼盼,罗义*,毛大庆. 2011. 天津水产业磺胺类耐药细菌及分布. 生态毒理学报.6(1): 74-79.
22. 徐琳, 罗义*, 徐冰洁, 2010. 海河底泥中12 种抗生素残留的同时检测方法研究 分析测试学报, 29(1):17-21
23. 徐冰洁, 罗义*, 周启星,毛大庆. 2010. 抗生素抗性基因在环境中的来源、传播扩散及生态风险.环境化学, 29(2): 169-178
24. 冯凌 罗义*. 底泥水体中适用于PCR 的不同形态DNA 的提取方法. 2010. 生态毒理学报, 5(2): 280-286
25.王丽梅, 罗义*, 毛大庆, 周启星. 2010. 抗生素抗性基因在环境中的传播扩散及其抗性研究方法, 应用生态学报, 21(4): 1063-1069
26. 高盼盼, 罗义*, 2009. 周启星, 毛大庆. 水产养殖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研究及进展, 生态毒理学报, 4(6): 770-779.
27. 罗义, 周启星. 2008.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 新型环境污染物. 环境科学学报, 28(8): 1-7
28.张浩, 罗义, 周启星. 2008. 四环素类抗生素生态毒性研究进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7(2):1-7 (核心期刊)
29.胡献刚, 罗义, 周启星, 徐琳. 2008.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畜牧粪便中13种抗生素药物残留. 分析化学.36(9): 1162-1166(SCI)
30.刘晓玲, 罗义, 周启星. 2008. 环境中两种沐浴露污染对大型蚤的生态毒性效应. 环境科学学报, 28(6): 1173-1177
31.李亚宁, 周启星, 胡献刚, 罗义. 2008. 四溴双酚-A污染对颤蚓的氧化胁迫及毒性. 环境科学, 29 (7):2012-2017
32. 王慧珠,罗义*,周启星, 四环素和金霉素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27(4):1536-1539 (核心期刊)
33. 周启星, 罗义, 王美娥. 2007. 抗生素的环境残留、生态毒性及抗性基因污染. 生态毒理学报, 2(3): 243-251 (核心期刊)
34. 纪靓靓,李法云,罗义,2007. 陈忠林. 2,4,6-三氯苯酚诱导鲫鱼肝脏自由基的产生及氧化应激. 应用生态学报. 1: 251-258.
35.周启星, 罗义, 祝凌燕. 2007. 环境基准值的科学研究与我国环境标准的修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6(1): 1-5
36.罗义,纪靓靓,苏燕,王晓蓉. 2007. 2,4-二氯苯酚诱导鲫鱼活性氧(ROS)的产生及其分子致毒机制. 环境科学学报,27 (1) : 129 – 134
37.苏燕,任磊,罗义, 王晓蓉, 范涤敏. 两种氯酚对鲫鱼脑组织应激蛋白HSP70的影响. 中国环境科学. 2007,27(2):260~263
38.王晓蓉,罗义等. 2006分子生物标志物在污染环境早期诊断和生态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化学 25(3)320-325.
39.罗义,施华宏; 王晓蓉; 纪靓靓. 2005. 2,4-二氯苯酚诱导鲫鱼肝脏自由基的产生和脂质过氧化 环境科学 26(3): 29-32.
40.罗义,毛大庆. 2003. 生物修复概述及国内外研究进展.辽宁大学学报30(4):298-302.
41.李法云, 臧树良, 罗义. 2003. 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 生态学杂志 (2003) 22 (1): 35-39.
42.罗义, 等. 1999. 生物法处理含油废水微生物净化功能的研究. 辽宁大学学报 26 (3): 282-287.
43. 刘建, 毛大庆, 任君, 罗义.曹文清 2011. 抗生素抗性基因tetW 侧翼连锁元件分析 应用生态学报2011, 22(12).
44. 曹文清, 刘建, 毛大庆, 罗义*. 2011. TAIL-PCR扩增抗生素抗性基因sul1连锁元件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8(9):750-759
出版专著:
周启星 罗义 主编 污染生态化学 科学出版社 2011.6
专利:
毛大庆, 任君, 罗义, 张宏杰. 一种河流环境样品中微生物DNA的简易提取.荣誉与奖励
入选2011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入选2006年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第三梯队)
3. 朱坦的人物简介
主要职务和学术兼职
南开大学环境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南开大学战略环境评价研究中心主任、
教育部循环经济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首席专家
国家战略环评咨询委员会专家
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国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顾问
朱坦 ,1943年7月出生。196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生物系。1980年曾参加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德累斯顿(Dresden)理工大学联合主办的国际生态系统管理研究生进修班学习。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南开大学环境规划与评价所所长、南开大学环境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等,还担任过的社会职务有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致公党中央常委、中国致公党天津市委主任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环境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第三届地学部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八届、第九届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环境学会环境影响评价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生态学会常务理事、天津生态学会理事长、天津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委员会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SPAR)项目环境管理教席等。
多年来曾主持环境影响评价项目30多项;主持科研项目35项;获得天津市政府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四次、中科院科技成果二等奖一次、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一次、河北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一次、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二次;曾被授予国家环保局“六五”期间国家环保科技攻关项目成绩显著的荣誉证书。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发表论文50多篇。主编了《环境伦理学理论与实践》、《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及规划》等两部专著。多年来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工作,为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开设多门课程,曾获宝钢优秀教师教育奖、高等教育天津市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南开大学敬业奖教金一等奖等。还编写了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环境影响评价》(副主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4.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的名师风采
朱耀庭教授
朱耀庭,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滨海学院计算机科学系主任。1970年8月南开大学数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职南开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系,天津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国家教委财务司计算机顾问,天津市政府采购中心顾问。
刘庆余教授
刘庆余,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滨海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曾任南开大学环境科学系副主任、天津市生态学会理事、天津市环境水利研究会委员、天津市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环境卫生工程》杂志顾问、天津市科普作家协会生态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等。
王骚教授
王骚,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滨海学院法政学系系主任。
杨灿英教授
杨灿英,男,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任。先后在经济学系、国际经济系、国际经济贸易系从事教学工作。历任世界经济专业学术秘书、教研室主任兼党支部书记、系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主讲课程有:涉外企业管理、涉外经济法、开放经济研究、美国经济、政治经济学等。
郭振武教授
郭振武,中共党员,南开大学博士后。
现任南开大学滨海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物联网技术方向)专业主任。天津市通信学会会员,国家职业技能签定考评员。多年来一直从事电信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测量技术、信息论与编码等课程,参与编写出版著作十余部,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文章20余篇,曾主持、参与完成多项科研项目,申请并授权专利4项。
王学教授
王学,男,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艺术系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主任。长期致力于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参与完成数十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公开出版发表学术论文、著作和美术作品上百篇(部、幅)。
陈典发教授
陈典发,男,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南开大学滨海学院金融工程专业主任,博士生导师。
1977年四川大学数学系学士学位,1982年在南开大学数学系数学专业隋机过程方向获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任教于南开大学数学学院金融信息技术系。
涂俊教授
涂俊,女,南开大学教授,南开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8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
1997年毕业于美国波士顿法兰克林学院建筑制图专业(证书结业)。
1997-2001年在美国波士顿HKT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任设计员。
现为南开大学滨海学院艺术系环境设计专业主任,南开大学文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
2010年度天津市劳动模范,所负责的南开大学文学实验教学中心于2012年通过教育部“十二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评估。
杜森教授
南开大学文学院艺术设计系博士、南开大学教授。南开大学滨海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主任。
南开大学色彩与公共艺术研究中心、视觉传达设计部主任。 史广顺教授
史广顺,南开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南开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副教授。
1994年进入南开大学计算机系就读,1998年获学士学位并进入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机器智能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2003年留校任教,2005年晋升副教授并担任硕士生导师至今。2007年受聘于滨海学院计算机系担任特聘教师,筹备数字仿真与游戏设计专业的建设工作,2010年担任数字仿真与游戏设计专业主任(特聘)至今。
张洪定教授
张洪定,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无线电技术专业毕业,南开大学教授。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影视动画专业主任、天津市多媒体教育技术研究会会长、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举办的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评委。
曾经从事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控制应用开发、数据库应用开发,发表过论文20多篇,获得过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主编著作有:《虚拟现实编程语言VRML》、《基于Expression Blend 4中文版项目设计基础》、《WPF和Silverlight项目设计实例》、《WPF和Silverlight教程》等。
蒋华上教授
蒋华上,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教于南开大学外语学院,兼任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外语系主任。
沈保锁教授
沈保锁,中共党员,天津大学教授,天津大学博士生导师。
天津大学电信学院教授,现担任南开大学滨海学院通信工程专业主任,天津市通信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天津市通信学会高等教育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出版著作有:
《现代通信原理》、《现代通信原理及应用》等,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文章30余篇。曾主持完成多项国家和市级科研项目,最具代表性的教学科研成果:用于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的研究、基于最佳小波包基的多载波调制解调及其实现等。
张伟伟教授
张伟伟,南开大学教授,南开大学硕士生导师。
从事英国史和全球史教学与研究。“世界全球史学会(AAWH)”和“亚洲全球史学会(NOGUISTO)”创建人之一和常务理事(2008--),从事“全球史”和“专业英语”研究与教学,多次访学英、美、德、荷、日、韩等国。
曾多次获南开大学优秀教师称号并于1996年获天津市高等院校“教学楷模”称号。出版中文和英文合作著作和译著多部论文多篇。
乐国安教授
乐国安,1946年10月生人,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教授,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8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学专业理学硕士。
1990-1991年以富布莱特访问学者身份、2001年以公派高级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从事心理学研究。曾任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心理学系系主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长,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美国心理学会外籍会员,《心理学报》、《心理学探新》、《应用心理学》、《心理研究》编委、《心理与行为研究》副主编。
侯钧生教授
侯钧生,1944 年 6 月 21 日出生,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8 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外文系, 1982 年毕业辽宁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 1990 年毕业于(前)苏联乌克兰国立基辅大学社会学系,获社会学博士学位。
曾任南开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社会学系主任、社会学理论教研室主任、广告学教研室主任。
同时还担任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社会学会副会长。 作为高级访问学者,曾访问香港中文大学、英国桑德兰大学、美国杜克大学、美国纽约洲立大学。
王健宜教授
王健宜,1957 年 3 月出生,南开大学教授,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
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高校日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商务日语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日语系系主任。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副会长;中国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会理事;
研究方向 :日本语言文化学,中日语言文化比较。
郗庆华教授
郗庆华,1966 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南开大学教授,曾任南开大学翻译中心主任。
刘玉照教授
刘玉照,男,汉族,中共党员,1945 年 7 月19日出生,南开大学教授,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现代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与竞争情报等教学与科研工作。 主要讲授:《现代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库原理》、《多媒体信息系统》等课程。曾主持多项研究课题,代表著作有《现代信息管理技术》。
王昭凤教授
王昭凤,女,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南开大学教授。并兼任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理事、全国东欧中亚经济研究会 理事。
主讲课程 :“企业理论”、“公司财务管理”、“货币银行学”和“现代物流管理”。
研究方向 :企业理论、银企关系制度,公司财务与企业融资等 。
李维祥教授
李维祥,中共党员,南开大学信息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滨海学院电子科学系主任。
曾担任南开大学电子系电信专业主任、电子系总支书记、电子系系主任、信息技术科学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主任。
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全国微机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微波毫米波专业测试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商会物联网技术产品应用专业委员会顾问委员。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多次获得国家教育部 、天津市、南开大学的奖励和表彰。
崔彤教授
崔彤,男,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南开大学教授。
先后在中国矿业大学和南开大学会计系任教,曾任南开大学会计系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现担任天津市审计学会副秘书长,天津市审计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任教 40 余年,曾讲授过《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审计学原理》、《财务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等 10 余门课程。
程开源教授
程开源,1943 年 7 月出生,汉族, 1964 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现为南开大学法政学院教授、民商法和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南开大学法学系主任。
现还担任中国法学会民法研究会理事、中国版权协会理事、天津市人大常委会法律工作顾问、天津市人大常委内务司法委员会法律顾问、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天津市仲裁委员会委员。
曹杰教授
曹杰,男, 汉族,1945年7月生人,南开大学教授,南开大学硕士生导师。曾任南开大学校团委副书记,南开大学德育教学部主任。现为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天津市社会心理学会副理事长,滨海学院创新教育与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兼)。长期从事组织管理、社会心理学和创新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周建教授
周建,管理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南开大学商学院案例研究中心主任,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主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费歇尔商学院富布莱特学者(USA Fulbright Program Scholar);第二届(2011年)和第五届(2014年)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获得者。天津市政协委员,民建天津市委委员,民建南开大学主委。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协会(IACMR)会员;中国管理学会会员;天津管理学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同行通讯评议专家。全国多所大学兼职教授和EMBA课程教授。
张仁江副教授
南开大学双博士(理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南开大学创业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南开大学大学MBA中心课程教授。
曾在可口可乐公司任供应链总监、生产技术总监、厂长等高层管理职位,10多年可口可乐装瓶厂运作经验,是可口可乐系统内资深的工厂管理者、生产制造专家以及人性化管理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具有丰富的大型跨国公司高层管理经验,熟知企业的内部运营之道及资本运作,课程内容善于结合其多年的经验与案例。
研究方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融资,企业可持续成长理论及战略、中小企业创建及成长理论、企业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