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外文学院研究生导师
㈠ 炊事员炊事员
作为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的研究生导师和副教授,我曾代表我国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参与国际研讨会并发表论文。我常常以一种亲切的方式与我的研究生交流,对他们说:“在高校中,我就像个普通的打工者,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他们常常笑着回应:“郑老师,您别这么谦虚。”我解释道:“其实,从广义上讲,所有工薪阶层都可以称为打工仔,生活就是实实在在的。”
1974年至1977年,我在厦门大学外文系的食堂担任炊事员,那段长达4年的时光,每一天都充满了汗水和付出。这上千个日日夜夜的记忆,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人生中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
在当炊事员的日子里,我并非总能保持平静。尤其是当看到一些老三届的同学陆续成为厦大的大学生,我心中充满了羡慕。这种羡慕常常引发内心的涟漪。苏清辉凭借他的无线电技能,被外文系的电教室录用,这让我再次感受到了那种曾经下乡时的失落感,看着别人“升级”的情景。然而,我始终努力调整心态,设法摆脱食堂的生活,寻找自我发展的机会。
(1)厦大外文学院研究生导师扩展阅读
炊事员:是指在军队、企业、事业、单位、集体各单位食堂,饭店,招待所做饭烧菜的工作人员。
㈡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
厦门大学在福建和其他省都是第一批次招生,也是一所985、211大学,所以我们通常认为厦门大学是一本大学。
厦门大学,简称厦大(XMU),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它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高等院校,同时也是中央直管的副部级单位。作为国家重点大学,厦门大学被认定为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并且是多个重要项目的牵头高校,包括国家“2011计划”和“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厦门大学还拥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的资格,并积极参与了多项国家教育改革项目,如“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等。这所大学还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积极参与者,以及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和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成员。
厦门大学还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并且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以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的牵头单位。此外,它还参与了中欧商校联盟、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等重要组织。
厦门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还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它的综合学科设置和强大的师资队伍,使其在全国乃至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㈢ 关于厦门大学的以前或厦门大学的历史
厦门大学经私立厦门大学、国立厦门大学、厦门大学三个阶段,具体历史发展如下:
一、私立厦门大学
1919年8月,陈嘉庚在上海聘任全国教育界名流蔡元培、黄炎培、汪精卫、余日章、郭秉文、胡敦复、黄琬、叶渊、邓萃英等10人为筹备员。
1919年10月召开私立厦门大学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拟订《厦门大学组织大纲》,会议推举邓萃英为厦门大学首任校长、郑贞文为教务长、何公敢为总务长。
1921年4月6日,厦门大学借集美学校举行开校式,初创时为私立,设有师范(包括文、理科)、商学两部。
1921年7月4日,林文庆接受陈嘉庚先生邀请继任厦门大学校长, 在林文庆校长掌校期间,陆续增设工学、新闻、法学、医药等科系,初步建成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到民国19年(1930年)扩充为文、理、法、商、教育5个学院、21个系。
民国25年合并为文、理、商3个学院、9个系。学生由开始时的136人发展到300多人。
二、国立厦门大学
1937年7月1日,经陈嘉庚函请,南京国民政府同意将私立厦门大学改为国立。
1937年7月6日,著名物理学家、清华大学教授萨本栋博士任厦门大学校长。
1937年9月4日,由于日军侵犯厦门,学校迁鼓浪屿。
1945年9月19日,国民政府行政院任命汪德耀博士为国立厦门大学校长。
1946年6月1日,厦门大学校本部开始迁回厦门,长汀各界在体育场举行欢送大会,赠送大匾额一块,上刻“南方之强”四个大字。
1949年1月31日,前校长萨本栋在美国逝世,按其遗嘱将骨灰安葬在厦门大学校内。
三、厦门大学
1949年10月17日,厦门解放,厦门市军管会于10月20日委派军代表吴强、肖枫接管厦门大学,组建新的厦大党支部。
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经济学家王亚南教授为厦门大学校长。
1951年,原省立福建农学院并入厦大,改成厦门大学农学院,原私立福建大学的政治、法律、经济三系并入厦大。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大调整。1952年院系调整前,厦门大学拥有7个学院。
1952年院系调整后的厦门大学只保留文理学院,成为文理科的综合性大学,并在52年之后陆续又有院系调出。
1958年7月,厦门大学下放归福建省管理。
1963年9月,经中央批准,厦门大学改为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
1966~1970年,厦门大学停止招生5年。
1971年,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时有9个系,除保留1966年的8个系外,福建师范学院教育系迁回厦大开办。
1972年,厦门大学水产相关系调入厦门水产学院。
1981年11月26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6年9月12日,举办试办厦门大学研究生院成立大会。
1995年7月,厦门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
1996年,厦门大学成为首批获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
1997年4月,厦门大学“211工程”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审定立项建设。
2001年2月,被列入国家“985工程”一期重点建设高校之一。4月6日,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奠基兴建。12月,首批获准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
2004年,被列入国家“985工程”二期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2004年7月,厦门大学被增列为中管高校。
2005年底,厦门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评估。
2006年,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111计划”)首批立项名单;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010年,学校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国家”珠峰计划)。
2012年,教育部、福建省政府和厦门市政府在北京签署《重点共建协议》协议,继续重点共建厦门大学。
2012年,学校成立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分校位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占地900亩,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于2016年正式办学。
2012年11月,入选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2013年6月,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7月,入选首批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10月,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月,厦门市政府与厦门大学签署共建厦门大学医学院协议。
2014年,学校牵头的两个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2011计划”;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5年4月6日,学校整合航空系、机电工程系和自动化系等学科组建成立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2017年1月,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2018年4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厦门大学成为首批获准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7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联合发文,确定“十三五”期间新增8所共建高校,厦门大学位列其中。8月,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正式批复。
2019年3月,学校整合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人口研究所、人类学与民族学系、人类学研究所组建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9月,厦门大学成为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创始成员、理事单位。
(3)厦大外文学院研究生导师扩展阅读:
截至2019年3月,厦门大学设有研究生院、6个学部以及29个学院和15个研究院。
一、人文与艺术学部(文学部)
1、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人类学与民族学系。
2、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系、广告学系、传播学系。
3、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系、欧洲语言文学系、日本语言文学系、法语语言文学系。
4、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音乐系、设计系。
5、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华文系。
6、厦门大学国际学院
二、社会科学学部(社科学部)
1、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统计系、财政系、金融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2、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企业管理系、管理科学系、旅游与酒店管理系、工商管理教育中心(MBA中心)、高级经理教育中心(EMBA项目)、财务学系、市场学系。
3、厦门大学法学院:厦门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中心。
4、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联合教育中心、物流与项目管理工程硕士教育中心。
5、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公共管理系、社会学系、公共管理教育中心(MPA中心)。
6、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7、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8、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育学公共教学部、教师教育部。
9、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
10、厦门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11、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
三、自然科学学部(理学部)
1、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系、信息与计算数学系、概率与数理统计系。
2、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理学部分):物理学系、天文学系。
3、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理学部分):化学系、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化学生物学系。
四、工程技术学部(工学部)
1、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工学部分):物理学系、天文学系。
2、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学部分):化学系、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化学生物学系。3、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智能科学与技术系、通信工程系、网络空间安全系。
4、厦门大学软件学院。
5、厦门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生物材料系。
6、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系、土木工程系、城市规划系。
7、厦门大学能源学院。
8、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飞行器系、动力工程系、机电工程系、仪器与电气系、自动化系。
9、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科学系、电子工程系。
五、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部(医学部)
1、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系、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系、生物医学科学系、农业生物技术系。
2、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3、厦门大学药学院:药学系。
4、厦门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中医学系、护理学系、眼视光系。
六、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部(地学部)
1、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海洋化学与地球化学系、物理海洋学系、应用海洋物理与工程系、地质海洋学系。
2、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环境科学系、生态学系、环境与生态工程系。
㈣ 厦门外国语学院
厦门没有“厦门外国语学院”这个学校。
在厦门,有厦门大学外文语学院。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前身是厦大外文系,建于1923年。目前学院下设英语语言文学系、外语教学部、日语语言文学系、欧洲语言文学系和法语语言文学系,拥有英语、日语、法语、俄语、德语5个本科专业,4个硕士点(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个博士点(英语语言文学)。厦大外文学院是福建乃至于华南地区最好的外语院校之一。
厦门还有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它是于2004年4月由原集美大学师范学院外语系和集美大学外语教学部扩建而成。属于福建省公办大学,本科为主,也招专科生。
另外,厦门还有个厦门外国语学校,是中学,有初中干部和高中部。
㈤ 纪玉华的人物简介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院长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英文系主任
厦门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副所长
批评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口笔译研究生导师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秘书长
中国英语语音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当代外语教学法流派卫星电视片编委21世纪杯中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评委
CCTV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福建省评委
中国著名英语教学法:三文治故事教学法创始人 本科生:英语朗读艺术、英语精读、英语听说、英汉口译、英语演说、英语辩论、英语教学法、英语短剧创作与表演、英语播音与主持等;
博士和硕士生:心理语言学、高级口译、翻译心理学、非文学翻译、视译、英语演讲与辩论、跨文化交际学、英汉语音对比、应用语言学等。
英文论文:English through Chinese: Experimenting with sandwich stories. 刊载于English Today. 2002年,第一期。
英文论文:Sandwich stories as a bridge to authentic materials: 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to teaching EFL reading to young learners in China. 刊载于IATEFL Issues,(《国际英语教师协会论坛》英文刊物,论文汉译名:“从三文治故事到真实语料:一种以儿童发展为重心的英语阅读教学法新探”)2000年2-3月刊,12-15页.
英文论文:Communicative language-teaching through sandwich stories for EFL children in China. 载TESL Canada Journal,(《加拿大英语教学》英文刊物,论文汉译名:“交际教学法在中国儿童英语教育中的应用:三文治故事教法新探”)1999年第一期,103-113页.
英文论文:Sandwich stories for Chinese children. 载IATEFL Newsletters,(《国际英语教师协会通讯》英文刊物,论文汉译名:“用三文治故事教中国儿童学英语”)1998年4-5月刊,9-10页.
英文论文:Metaphors in speeches by western leaders in intercultural contexts. 《21世纪英语教育周刊》,2008-12-22-B2.
英文论文:A preface to The Influence of Daoism on Asian-Canadian Writers (by John Zhong Ming Chen), Edwin Mellen Press, USA, 2008.
从误解到理解,从应用到创新——谈英语交际教学法。《厦门大学教学研究论文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谈改革开放中英语专业文化背景课程的设置问题。《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4年第二期。
英语专业四种类型的课程改革问题。《福建外语》,1994年第1-2期。
针锋相对还是相辅相成——试析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中的对峙倾向。《厦门大学学报》,1993年外国语言文学专号。
全球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与中国大陆英语本科课程改革策略。《东南亚华人社区课程改革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1993年。
英语语音教法新探。《山东外语教学》,1991年第四期。
从重复和记忆的关系看“三文治故事教学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第四期。
三文治故事教学法:发展与应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第八期。
语义韵研究:对象、方法与应用。《厦门大学学报》,2000年第三期。
朗读艺术课:英语语音课程改革新探。《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第七期。
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与方法。《厦门大学学报》2001年第三期。
朗读:提高英语口语和演讲水平的关键。吴龙森主编《专家学者谈如何学英语》,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
帕默尔文化语言学理论的构建思路。《外国语》,2002年第2期。
从信息的四个方面看英汉朗读中的停顿。杨自俭主编《英汉语比较与翻译》(4),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中国儿童英语教法新探——三文治故事教学法。《中国教育广播电视报》,2002年5月27日,第5版。
母语在儿童外语教学中应用——三文治故事教学法。《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第9期。
中国儿童英语“三文治故事教学法”。胡春洞主编《中国当代著名英语教学法流派》,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年。
英语谚语中性别歧视在WOMAN一词中的体现。《语言文化教育研究》,2002第5期。
同声传译——英语口语训练新探。《中国教育理论研究》,2002年,第6期。 再议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外国语言与文学》2003年第4期。
论互文文本翻译的可译性限度。《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原型语义学:从“家族相似性”到“理想化认知模式”。《厦门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读三文治故事轻松学习说英语。姜伟主编《站在17位英语名师的肩膀上》,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批评话语分析的新方法:批评隐喻分析。《厦门大学学报》,2007第6期。
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中的批评转向,《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第6期。跨文化交际学理论反思三题,《外国语言文学》,2007第4期。
跨文化语境演讲中谚语引用之批评分析,《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第1期。
英语演讲教学中的八大关系,《华东外语教学论坛》,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简评批评话语分析在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中的应用,《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第2期。
西方人眼中的个人主义,《历史教学》,2008年11(下半月刊)。
批评话语学派的话语观及其启示,《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第七期。
口译员的策略能力及其对口译教学的启示,《华东外语教学论坛》,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批评话语分析在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中的应用,《黑河学院学报》,2010第1期。
开设“英语播音与主持”课:英语专业语音课改革新探,陈桦主编《中国二语语音习得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8。
英语辩论课教学初探,《厦门大学学报》(教学科研专辑)2011年7月。
论海特姆/梅森之互文性翻译观,《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1第3期。
论“批评性话语分析”中的“批评性”,《外国语言文学》,2011第4期。
话语的原型义与情景义——论J. P. Gee的话语分析三步骤,《华东外语论坛6》,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10月 《英语朗读艺术入门》(含4盒音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英语演讲艺术入门》(含4盒音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大胡子爷爷讲故事教英语》初级版(含5盒音带)。鹭江出版社,1999年。
《大胡子爷爷讲故事教英语》中级版(含5盒音带)。鹭江出版社,2000年。
《大胡子爷爷讲故事教英语》高级版(含5盒音带)。鹭江出版社,2001年。
《大胡子爷爷讲故事教英语》超级版(含2盒音带)。鹭江出版社,2002年。
《红黄蓝立体英汉童话乐园》(含5盘VCD)。主讲、导演,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少年儿童初级英语》(1 ? 2册)。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
《英汉/汉英口译教程》(两册)(编者之一)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
《标准美国语》(六册)(副主编)广州:世界图书出版社,2000年。
《新维英语》1-4册,厦门:鹭江出版社,2001-2003年。
《英语发音十日过关》广州:广东音像出版社,2002年。
《洪恩三只小猪进阶英语1-30课》(含8盘VCD)。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北京洪恩语言教育研究中心,2003年。
《洪恩三只小猪进阶英语31-61课》(含12盘VCD)。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北京洪恩语言教育研究中心,2004年。
《华工少儿英语》(幼儿版)。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英语发音与朗读教程》。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英语演讲与辩论教程》。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跨文化交际研究和教育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
《儿童英语故事教学法——理论与实践》。厦门:鹭江出版社,2007。
《大胡子爷爷讲故事教英语》。北京: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2010。 1.《加拿大中学生优秀作品拔萃》。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1988年1月。
2.《美国中学生优秀作品拔萃》。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1988年12月。
3.《英国中学生优秀作品拔萃》。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8月。
4.《七个小神探》1-8集。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年3月。 1.全国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负责人:《英美领导人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的英文演讲之批评话语分析》,起止时间:2008-2011,经费:9万元。
2.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负责人:《英美政客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的英文演讲之批评性话语分析》,起止时间:2006-2009,经费:3万元。
3.福建省高校社科研究课题负责人:《美国总统跨文化交际演讲之批评隐喻分析》,起止时间:2007-2010,经费:0.5万元。
4.厦门大学预研基金项目负责人:《英美政客在跨文化语境中的演讲之批评分析》,起止时间:2006-2008,经费:1万元。
5.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第二负责人:《儿童英语故事教学法新探》,起止时间:1999-2006,经费:0.5万元。
6.福建省高校社科研究课题负责人:《发展性教育原则在儿童英语教学中应用》,起止时间:2001-2003,经费:0.5万元。
7.厦门大学校级项目负责人:《三文治教学法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起止时间:2000-2002,经费:0.2万元。
8.厦大社科横向课题负责人:《闽粤方言对学习英语发音的影响》,起止时间:1994-1998,经费:0.5万元。
9.厦大社科横向课题负责人:《欧洲历史研究培训方法论》,起止时间:2007-2009,经费:20万元。
10.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第二负责人:《发展性教学原则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起止时间:2009-2011,经费:0.5万元。
11.福建省高校精品课程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基础英语》“负责人,起止时间:2010-2013
12.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职英语朗读与演讲艺术教学探微》,第一合作者。起止时间:2011-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