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助理教授崇
㈠ 同济大学地球物理预聘助理副教授晋升难吗
非常难。
第一、 学历要求:博士毕业后担任讲师满2年可以参评副教授,本科和硕士要求担任中级职务的时间要更长一些,另外还有一点,博士后2年的在站时间一般视作担任中级职务满2年,这是合理的,因为博士后进站实际就相当于工作了两年。
第二、 业绩要求:这是职称评审的重中之重,也是每次职称评审改革大家最关注的地方,业绩要求无非就是“论文”、“项目”或同等相关业绩。
首先,对于论文,一般不仅有数量要求,还有质量要求,比如要求SCI一区、二区,中文核心等等。
其次,除论文外,一般高校还会对主持的科研项目有要求,对于副教授来说,一般要求低一点的省部级以上的项目1项就可以了,要求高一些的要求国家级项目或者在数量上提高要求。但并不是说你有项目就可以,还要求到账经费大于一定的数额。
以天津某高校所在学校为例,理工类要求10万以上,社科类2万以上,这里说的都是纵向课题,一般而言横向课题要求的经费金额要更高一些。
㈡ 朱敏杰同济大学教授
朱敏杰,1978年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自小展现出科学天赋,高中期间凭借“明天小小科学家”竞赛的优异表现被保送至上海同济大学。本科期间,他专攻材料科学,辅修生理学,学业突出,被推免至中国科学院应用材料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在此期间,他有幸师从曹镛院士和段树民院士,共同研发了应用硅胶材料,并在科研上取得显著成就,从而被交换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进行联合项目研究,最终于1999年获得博士学位。
在普林斯顿大学,朱敏杰的职业生涯也稳步提升,从助理教授到副教授,他的科研成果丰硕。2006年1月,他回到母校,担任同济大学应用硅胶材料研究院院长,专注于高性能、智能硅胶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同时他还负责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本科教学工作,为培养新一代科研人才倾注心血。
朱敏杰教授的学术生涯中,发表了多篇重要论文,如“Anion Recognitions via Cocrystallizations with Organic π-Acids in the Efficient Self-Assembly of Nanoscopic One-Dimensional Molecular Chains (Wires)”(2006年发表于《Crystal Growth & Design》),以及“Arenediazonium Salts as Versatile (meso-Ionic) Tectons. Charge-Transfer Intercalates and Clathrates in Unusual Crystalline Networks Self-Assembled with Neutral Aromatic π-Donors”(2006年发表于《University of Princeton Chemistry Department》)。他的科研成果还包括“Fluorescence Intermittency Limits Brightness in CdSe/ZnS Nanoparticles Quantified by Fluorescence Correlation Spectros”(2007年发表),这些论文均展示了他在纳米材料领域的深厚造诣。
㈢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待遇
同济大学助理教授平均年终奖为30000元。
大学教授平均工资为16108元每月,其中百分之五十的工资收入位于区间8000到12000元每月,百分之三十三的工资收入位于区间16000到20000元每月。据分享数据统计,同济大学大学教授平均年终奖为30000元。
助理教授是美国大学教授职衔的初级阶段,聘任的最基本条件是具有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