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西南交通大学高强副教授

西南交通大学高强副教授

发布时间: 2025-04-10 09:44:58

『壹』 西南交大研究生城市规划专业方向介绍

西南交通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2006年通过全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全国共计13所学校通过),标志着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从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导师11名,其中属于建筑学院在职7名,退休1名(隔年带研究生),物流学院1名(城市交通规划),公共管理学院1名(区域规划).校外兼职导师1名.导师简介如下:

崔 珩 副教授
学科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副院长。
本科、硕士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多年在教学一线从事城市规划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
成 果:近年来承担并完成各级横向课题二十余项,在《新建筑》、
《华中建筑》等核心期刊以及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近十篇,参与编译
出版《理性主义与反理性主义》等专业译著,曾经获四川省哲学社会
科学优秀成果奖、四川省第九届城市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西南交通
大学(2002)教学成果二等奖、西南交通大学(2004)教学成果一等
奖等荣誉。
主要研究领域: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城市详细规划设计、城市规
划理论等

钟 毅 副教授
学科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副教授,城市规划研究所所长。
1989年9月,考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时称西安冶金建筑学院)
建筑系城市规划专业学习,1993年获学士学位。1993年9月,考入重
庆建筑大学(现并入重庆大学)建筑城市学院建筑设计理论领域攻
读研究生,1996年获硕士学位。1996年4月,分配至西南交通大学建
筑系城市规划与设计教研室任教。
主要研究成果:曾在《规划师》、《华中建筑》、《四川建筑》
等国内重要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参与“成都市新区城市景观规划
设计”、“成都市三环路宝成铁路至成绵高速公路段城市设计”、
“郫县新胜镇竹瓦街改造规划”、“都江堰旧城历史文化街区现状调
研”等一系列科研与实践项目。
主要研究方向:历史街区保护与建设理论,城市设计理论

赵 炜 副教授
学科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注册规划师,城市规划研究所副所长。
1997年重庆建筑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毕业,2005年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毕业。科研方向为城市设计及其理论,西南地域城镇发展。参研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第1主研),主持横向科研课题3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EI检索1篇。指导学生获全国规划设计作业竞赛三等奖2项(第1指导教师)。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校级精品课程《城市规划原理》主讲教师。完成多项规划设计任务,获省部级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1项;城市设计国际竞赛第一名1项(项目负责人)。
主要研究方向:城市设计及其理论,西南地域城镇发展

毕凌岚 副教授
学科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副教授,城市规划研究所副所长。
1989年9月,考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时称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系
城市规划专业学习,1993年获学士学位。1993年9月,保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领域攻读研究生,1996年获硕士学位。1996年4月,分配至西南交通大学建筑系城市规划与设计教研室任教。1999年9月,考入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攻读城市规划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2004年12月获博士学位。研究成果:曾在《城市规划汇刊》、《建筑学报》、《城市规划》、《规划师》、《华中建筑》、《四川建筑》等国内重要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参与“山地城市生态环规划建设理论与实践”、“广州番禺生态廊道控制性详细规划”、“成都市非建设用地控制性规划研究”、“乐山新旧大桥滨江区域景观改造规划”等一系列科研与实践项目。参与研究的项目和发表论文曾获得“2004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2003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成都市优秀科技论文1998年度三等奖”。
主要教学成果:指导学生获2004年度《城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全国竞
赛三等奖;获2005年度四川省挑战杯课外科研活动竞赛三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理论,城市规划方法

崔 叙 副教授
学科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2002年西南交通大学硕士毕业,2005年同济大学博士毕业。主要从事城
市交通规划、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成 果:主持或参加了城市高架道路匝道定位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上海市大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研究(上海市建设技术基金),城市及都市带的综合交通研究(中国工程院咨询课题),遵义、顺德、重庆沙坪坝等城市(城区)的综合交通规划,吴江市盛泽城区、彭州市工业发展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等项目10余项。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篇,其中EI检索2篇。

左辅强 副教授
学科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2006年,博士毕业于重庆大学城规学院。
成 果:近年来已在国内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
负责和参与的科研项目曾多次获得国际竞赛和省级优秀规划设计奖项。
主要研究领域:城市管理与设计

王松涛 副教授
成都市规划管理局总规划师,成都市规划协会副理事长、成都市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博士,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
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毕业。先后在城市规划编制和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供职,长期主持全市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主要研究成果:《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成都市中央商务区(CBD)规划》(2003-2004)、宽窄巷子、文殊院、大慈寺三大历史文化保护片区保护实施规划(2002-2003)、《2000’成都市核心区概念规划》、《成都市综合交通规划》、《成都市轨道交通线网核心网规划》、成都浣花溪公园总体布局规划(2002年)、成都市中心城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2003年)、成都市工业布局规划(2003年)、《成都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2005)》、《成都市市域城乡总体规划(2007)》等。在《规划师》、《城市规划汇刊》等国家核心刊物及其他学术刊物上发表《从空中步行系统到空中商业街》、《三峡库区城市形态演变与城镇迁建》等学术论文十余篇,完成翻译专著:《都市空间》,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2002年出版。

如果你本科是学城市规划的(建筑院校),建议不要选张锦\戴宾两位教授,专业套路不一样.建议本科非城规专业的,数理强的选张锦或崔叙,他们都是搞交通的,比较重视数据分析;文科强的选戴宾,他原来是学哲学的.

『贰』 我国桥梁工程专家

我国桥梁工程专家有许多。如茅以升,周绪红,徐岳,刘建新,黄平民,邓文中,王序森,闫子才,陈新等。其中中国当代第一位桥梁专家是:茅以升。
茅以升(1896-1989) 中国桥梁学家,字唐臣,江苏镇江人。1916年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土木系。次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专业硕士学位。1921年获美国加里基理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交通大学唐山学校(唐山交通大学)教授、东南大学工科主任、河海工科大学校长、北洋工学院院长、杭州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院长、国民党政府交通部桥梁设计工程处处长。建国后,历任北方交通大学校长,铁道部铁道研究所所长、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协第二届副主席、名誉主席,北京市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三届理事长,九三学社第五至七届中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高级会员,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协会会员。1982年被美国国家科学院授予外籍院士称号。1933年领导设计、修建杭州钱塘江大桥。1959年参与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工作。

茅以升主持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晚年,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中国的古桥和新桥》等。

『叁』 通城县的著名人物

1、徐水香

徐水香(1938—2001),男,四庄乡堤上村人,中共党员,空军特级飞行员,少将。1956年6月,毕业于通城一中。

同年6月被选调空军第8航空预备学校学习,1958年在空军第2航空学校学习,1960年8月毕业。

历任飞行学员、飞行员、中队长、大队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副师长、师长。1987年晋升为副军长。1990年调任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副参谋长。

2、张现铭

1965年出生,湖北通城县人,1981年入伍,上校军衔,现任河南省嵩县人武部政治委员。2004年、2005年被省军区、军分区评为“好主官”,2005年,荣立三等功。2006年,被洛阳市委、市政府评为“感动洛阳十大人物”。

3、张明亮

张明亮,男,中国作家、青年学者、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智库专家、政协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人物 、央视CCTV品鉴人物、博大教育集团董事长、总裁,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国际教育文化研究院院长。

代表作品《明亮谈就业》、《明亮谈创业》。

4、胡玖明

胡玖明,男,汉族,1969年9月生,湖北通城人,199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7月参加工作,中南政法学院经济法专业毕业,华中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现任湖北省仙桃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5、何国球

何国球,男,1966年9月出生,汉族,湖北通城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95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曾任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教授,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党支部书记、分党委委员。

现为同济大学教授,上海金属功能材料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全国疲劳学会理事,四川省热处理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铁道部科技拔尖人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通城县

『肆』 西南交大建筑学研究生考试科目有哪些

LZ好,西南交通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2006年通过全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全国共计13所学校通过),标志着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从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导师11名,其中属于建筑学院在职7名,退休1名(隔年带研究生),物流学院1名(城市交通规划),公共管理学院1名(区域规划).校外兼职导师1名.导师简介如下:

崔 珩 副教授
学科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副院长。
本科、硕士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多年在教学一线从事城市规划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
成 果:近年来承担并完成各级横向课题二十余项,在《新建筑》、
《华中建筑》等核心期刊以及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近十篇,参与编译
出版《理性主义与反理性主义》等专业译著,曾经获四川省哲学社会
科学优秀成果奖、四川省第九届城市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西南交通
大学(2002)教学成果二等奖、西南交通大学(2004)教学成果一等
奖等荣誉。
主要研究领域: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城市详细规划设计、城市规
划理论等

钟 毅 副教授
学科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副教授,城市规划研究所所长。
1989年9月,考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时称西安冶金建筑学院)
建筑系城市规划专业学习,1993年获学士学位。1993年9月,考入重
庆建筑大学(现并入重庆大学)建筑城市学院建筑设计理论领域攻
读研究生,1996年获硕士学位。1996年4月,分配至西南交通大学建
筑系城市规划与设计教研室任教。
主要研究成果:曾在《规划师》、《华中建筑》、《四川建筑》
等国内重要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参与“成都市新区城市景观规划
设计”、“成都市三环路宝成铁路至成绵高速公路段城市设计”、
“郫县新胜镇竹瓦街改造规划”、“都江堰旧城历史文化街区现状调
研”等一系列科研与实践项目。
主要研究方向:历史街区保护与建设理论,城市设计理论

赵 炜 副教授
学科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注册规划师,城市规划研究所副所长。
1997年重庆建筑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毕业,2005年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毕业。科研方向为城市设计及其理论,西南地域城镇发展。参研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第1主研),主持横向科研课题3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EI检索1篇。指导学生获全国规划设计作业竞赛三等奖2项(第1指导教师)。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校级精品课程《城市规划原理》主讲教师。完成多项规划设计任务,获省部级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1项;城市设计国际竞赛第一名1项(项目负责人)。
主要研究方向:城市设计及其理论,西南地域城镇发展

毕凌岚 副教授
学科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副教授,城市规划研究所副所长。
1989年9月,考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时称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系
城市规划专业学习,1993年获学士学位。1993年9月,保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领域攻读研究生,1996年获硕士学位。1996年4月,分配至西南交通大学建筑系城市规划与设计教研室任教。1999年9月,考入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攻读城市规划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2004年12月获博士学位。研究成果:曾在《城市规划汇刊》、《建筑学报》、《城市规划》、《规划师》、《华中建筑》、《四川建筑》等国内重要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参与“山地城市生态环规划建设理论与实践”、“广州番禺生态廊道控制性详细规划”、“成都市非建设用地控制性规划研究”、“乐山新旧大桥滨江区域景观改造规划”等一系列科研与实践项目。参与研究的项目和发表论文曾获得“2004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2003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成都市优秀科技论文1998年度三等奖”。
主要教学成果:指导学生获2004年度《城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全国竞
赛三等奖;获2005年度四川省挑战杯课外科研活动竞赛三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理论,城市规划方法

崔 叙 副教授
学科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2002年西南交通大学硕士毕业,2005年同济大学博士毕业。主要从事城
市交通规划、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成 果:主持或参加了城市高架道路匝道定位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上海市大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研究(上海市建设技术基金),城市及都市带的综合交通研究(中国工程院咨询课题),遵义、顺德、重庆沙坪坝等城市(城区)的综合交通规划,吴江市盛泽城区、彭州市工业发展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等项目10余项。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篇,其中EI检索2篇。

左辅强 副教授
学科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2006年,博士毕业于重庆大学城规学院。
成 果:近年来已在国内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
负责和参与的科研项目曾多次获得国际竞赛和省级优秀规划设计奖项。
主要研究领域:城市管理与设计

王松涛 副教授
成都市规划管理局总规划师,成都市规划协会副理事长、成都市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博士,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
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毕业。先后在城市规划编制和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供职,长期主持全市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主要研究成果:《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成都市中央商务区(CBD)规划》(2003-2004)、宽窄巷子、文殊院、大慈寺三大历史文化保护片区保护实施规划(2002-2003)、《2000’成都市核心区概念规划》、《成都市综合交通规划》、《成都市轨道交通线网核心网规划》、成都浣花溪公园总体布局规划(2002年)、成都市中心城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2003年)、成都市工业布局规划(2003年)、《成都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2005)》、《成都市市域城乡总体规划(2007)》等。在《规划师》、《城市规划汇刊》等国家核心刊物及其他学术刊物上发表《从空中步行系统到空中商业街》、《三峡库区城市形态演变与城镇迁建》等学术论文十余篇,完成翻译专著:《都市空间》,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2002年出版。

如果你本科是学城市规划的(建筑院校),建议不要选张锦\戴宾两位教授,专业套路不一样.建议本科非城规专业的,数理强的选张锦或崔叙,他们都是搞交通的,比较重视数据分析;文科强的选戴宾,他原来是学哲学的.
回答者:camelfool - 门吏 三级 9-27 02:54 8150希望对你有帮助!

『伍』 尝百草的一只鹿是哪个学校的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尝百草的一只鹿咪博主是西南交通大学的副教授,她在小红书上的视频讲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西南交通大学简称“西南交大”,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四川省人民政府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陆』 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的现任领导

力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沈火明,男,江苏苏州人,1968年生,工学博士、教授,西南交通大学校级教学名师,现任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主要学术兼职有:四川省力学学会理事、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西南地区基础力学教学协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南方计算力学联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实验教学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3年5月至今,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行政兼任力学系副书记、副主任,力学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2005年至2008年兼任校评建办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结构振动与控制、微动磨损、环境评价与预测。
力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康国政,男,1969年出生,固体力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四川省第四批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000年获“全国优秀力学教师”和“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2004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和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获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2009年受聘为德国“洪堡”学者,201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0年入选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主要研究方向:复杂加载条件下的材料本构关系研究、材料的宏微观循环本构理论、材料的疲劳与断裂、复合材料的细观力学分析。
力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李映辉,博士,教授,1986年于西华师范大学数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4年于重庆大学工程力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9年于重庆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0年-2002年西南交通大学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2-现在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结构振动与控制、非线性动力学、工程结构数值仿真。
力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唐怀平,浙江宁波人,1967年生,副教授,硕士,力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1988年9月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直升机工程设计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1年3月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固体力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1年-1996年,西南交通大学振动、噪声与冲击测试中心。1996年-至今,力学与工程学院任教师。兼任四川省振动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主要研究方向: 工程结构检测及安全评估、结构振动分析与控制、模态试验及参数识别。
力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高磊,主要研究方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
力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
朱志武,博士(后),副教授。1974年8月出生,2006 年获北京理工大学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导师宁建国教授),后在西南交通大学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宋顺成教授),2008年7月博士后出站后留校工作,同年晋升为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材料本构关系研究、材料的冲击动态力学性质。

热点内容
天津财经大学校考报名时间 发布:2025-04-13 22:39:33 浏览:91
东京大学博士日本就业 发布:2025-04-13 22:30:46 浏览:295
女大学宿舍产子视频 发布:2025-04-13 22:26:35 浏览:599
中国传媒大学现当代文学研究生 发布:2025-04-13 21:30:10 浏览:291
西安石油大学考研辅导 发布:2025-04-13 20:30:19 浏览:176
大学生分期买手机好吗 发布:2025-04-13 20:28:49 浏览:733
安徽财经大学教授工资待遇 发布:2025-04-13 20:26:31 浏览:394
一个导师能找多少研究生 发布:2025-04-13 20:21:23 浏览:196
江南大学考研录取率 发布:2025-04-13 20:17:00 浏览:676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西区地址 发布:2025-04-13 20:12:14 浏览: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