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教授
Ⅰ 中艾控股集团公司的掌上名医刘存光博士很有名吗,有没有了解的
刘存光,中西医结合博士。师从于北京名中医、中央保健局高级保健专家邓开伯教授,北京市卫生局中医“ 治未病”工作专家咨询组专家,曾在卫生部北京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从医多年。曾经作为前国务院总理朱_基等多位重要国家领导人及多家知名企业家特聘保健医师,中国女排备战里约奥运会首席中医养生专家。2008年荣获“ 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学普及金话筒奖”。刘存光博士在中医养生方面颇有造诣,受邀参加过很多大型养生讲坛讲座、知名养生栏目的录制。
中艾控股是以大健康产业为主的产业化资源整合控股集团,邀约刘存光博士作为集团中医养生首席顾问代表,带领全国名医团队,为中艾控股在整个大健康产业链发展上,提供全面学术与技术相关顾问意见。同时,团队将在中艾共创平台上开发多个项目:
● 免费网上辨证
● 开班授徒 (专业中医养生课程)
● 名医汇诊服务
● 专家级健康护航服务
● 中医养生专题讲座
专家名医在线会诊刘存光 中西医结合博士
● 前国务院总理朱_基等多位重要国家领导人及多家知名企业家特聘保健医师
● 中国女排备战里约奥运会首席中医养生专家
● 师从于北京名中医、中央保健局高级保健专家邓开伯教授
● 北京市卫生局中医“ 治未病”工作专家咨询组专家
● 曾在卫生部北京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从医多年
● 2008年荣获“ 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学普及金话筒奖”「刘存光博士与中国女排合照」刘存光博士在中医养生方面颇有造诣,曾受邀参加过众多大型养生讲坛讲座、知名养生栏目的录制。【名医团队部分成员介绍】余安胜:
主任医师,擅长针灸、推拿、中药内外疗法治疗骨伤疾病、慢性疼痛、中药调理及保健康复。现任全国解剖学会断面解剖学会理事,解剖学杂志编委,上海针灸杂志编委,上海康复学会理事,上海优秀青年教师协会理事,启明星协会理事。龚亚斌: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闵行区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中西医结合分委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师从著名中医肿瘤专家、上海市名中医徐振晔教授,主要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工作,擅长综合治疗妇科肿瘤、消化道肿瘤、肺癌、乳腺癌、肾癌等恶性肿瘤,以及癌痛、癌性疲劳的综合治疗。陈_:
主任医师,肿瘤科副主任,1986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系,从事临床工作至今。曾进修于上海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病科、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并为全国名老中医夏翔教授学术继承人。对恶性肿瘤的中西医治疗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肿瘤病人的心理调摄及饮食养生颇有心得。许朝霞: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93年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后,香港科技大学访问学者。2009年博士后出站后进入上海中医药大学工作。曾在综合性三甲医院武汉市普爱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中医药防治哮喘、支气管炎、月经不调、不孕症、更年期综合症等内科、妇科疾病的临床诊疗。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省市级科研课题,在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医学论文100余篇。
Ⅱ 暨南大学是211院校吗
暨南大学是211大学,但不是985大学,全国共有115所211大学,39所985大学,其中广东有4所211大学,2所985大学,目前教育部门不再接受211和985大学申报,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大学建设。
学校简介:
暨南大学(Jinan University)简称“暨大”,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直属中央统战部领导,教育部、中央统战部、广东省三方共建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理事单位;是全国首批试行学分制的高校。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在广州、深圳、珠海有五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214.3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76.80万平方米;有全日制学生46036人。
(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教授扩展阅读
985工程,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985工程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始实施。
985/211工程的不同
定义不同
985大学即参加“985工程“的大学,即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211大学即参与“211工程”的大学,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实施时间不同
1999年,“985工程”正式启动建设。
1995年11月,211工程正式启动。
涵盖大学不同
985大学都是211大学,但211大学不一定是985大学。
建设内容不同
“985工程”建设任务为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建设、条件支撑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五个方面。
“211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整体条件、重点学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大部分。
“双一流”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s of the world )的简称,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和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首轮建设学科名单。第二轮建设名单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将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建设体系作为重点之一,引导建设高校切实把精力和重心聚焦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上,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
Ⅲ 上海陈海泉和陈晓峰哪个好
上海陈海泉和陈晓峰相比陈海泉好。陈海泉,男,主任医师,教授,上海胸科医院院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业务副院长,胸外科主任、ICU主任,复旦大学肺癌防治中心主任,胸部肿瘤多学科诊治组首席专家,上海市胸科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近年还两次应邀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授课,掌握了世界先进的微创胸心外科手术技术。率先在国内开展: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HookWire定位辅助胸腔镜下孤立性肺小结节切除、早期肺癌筛查国际行动计划(I-ELCAP),全腔镜下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经口Orvil机械吻合全腔镜下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领先开展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等多项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已累计完成逾3000例胸部肿瘤的微创手术,显著减轻了患者的手术创伤,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目前陈教授微创手术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得到国际胸外科学界的认可,在今年美国AATS年会上当选为AATSactivemember,成为该学会在中国大陆普胸专业唯一的一位会员,使国内广大肿瘤患者享受到国际水平的微创医疗服务,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广泛好评。而陈晓峰教授是肺结节诊断和肺癌处理这方面的专家,病情判断准确,治疗方案快速准确,同时兼顾患者心理和心情帮助缓解紧张情绪,很有大师风范。手术后病房巡查时,高效快捷,通过简短的沟通和问询给患者以战胜病魔的信心。但是相比陈海泉医资浅薄一点,所以陈海泉好。
Ⅳ 对不起,下次我不再救人了!
最近,一个医生的朋友圈火了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9月11日下午4点25分,一名患者被送至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这名患者今年34岁,是武汉市区一家网吧的网管,当天下午在工作中忽然昏厥,网吧老板随后拨打120救治。
男子因突发肺栓塞导致昏迷,送医时心脏和呼吸均骤停,按程度属于“极度危险”,急救中心医护人员随即组成抢救组救治。男子转危为安。
9月17日,患者的父亲向医院提出,患者醒来后曾称,自己的裤子口袋内有现金500元、身份证、银行卡、数据线等,如今与被剪开的衣裤一道丢失。其表示,医院应当承担衣物损坏、财物丢失而产生的损失,并据此向医院提出1500元的赔偿要求,名为“失物费”。
遭到医院拒绝后,19日晚,李平家属报警后,与警察一道来到医院,再次提出赔偿要求。
最终,在警方协调下,赔偿金额降为1000元,4名主要参与的医护人员均摊这一费用。
事件发生后很多人都为医生抱打不平,为这家人恩将仇报的做法感到不齿:
@无名大人:这条命也就值这1000了 给他
@可以吃的包子:还好救活了,没救活又估计要100万喽。
@生如夏花:随便给他开2000块钱的药得了。
一时间“保人还是报衣服”也成了网友们调侃的流行语。
医生:现在只能保一个,你是……
患者:我保大人……
医生:不,我是问你保命还是保衣服?
患者:……
护士:主任,患者心跳骤停了……
主任:抢救!愣着干什么?先把衣服剪了……
护士:患者穿的是阿玛尼……
主任:叫家属来谈话,剪还是不剪,自己剪还是我们剪,记得叫家属签字!
大家肯定还记得3年前署名为MedSci 那篇悼念同窗挚友张世林教授的帖子
张世林,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泌尿外科的一名优秀医生,他为人朴实,工作卖力,但不是八面琳珑懂得包装自己的人,只知道开刀、看病,是大家公认的好医生。每天朝五晚九,有时一周要做17台手术。虽然繁忙,但他体会到作为一名医生的价值,直到有一天⋯⋯
一位10多岁的女孩肾脏附近腹膜后有一约直径约15公分的巨大恶性肿瘤,外院都不愿收治,肿瘤医院经过会诊,认为还有希望救治,决定收入院由张世林医生手术。世林也很同情这位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的小患者,决定釆用目前最有效也是最廉价的治疗方法:手术切除肿瘤,虽然医生也要为此承担风险,但这是患者及家属利益最大化的选择,没想到这竟然成为噩梦的开始。
经过精心准备,手术过程中出血很少,象婴儿头部一样大小的肿瘤被完整切除(后经病理证实是恶性肿瘤),但在之后的止血缝合过程中,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经奋力抢救无效死亡。之后经专家鉴定讨论,认为张医生不存在责任,但家属不依不饶,在医院拉横幅,在张医生每次看门诊时跪在地上,抱住张医生的腿哭喊:“你也杀了我吧”,前后数月,直到医院赔钱了事。
世林却因此大受刺激,夜不能寐,一进手术室就心慌,再也无法集中精力手术,从此恶魔缠身,直到最后确认为抑郁症。世林这么一个平时喜欢说笑,喜欢请朋友聚会,总是抢着买单的人,就这样被折磨成抑郁症。即便如此,世林还和我们说:“我不怪家属,因为他们失去女儿很痛苦;因为家里穷,想要补偿也可以理解。”从此,世林只能眼睁睁放弃他曾经为之奋斗20多年的泌尿外科手术,但噩梦并未就此终结。
在此之后,世林经过治疗,病情得到控制,可以进行平时的门诊工作,但不幸的是,又遇到一位膀胱镜检查患者家属的纠缠,使世林病情复发并加重⋯
后来张世林医生以跳楼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济世生涯。
在医院,在他救人的地方纵身一跳离开了这个冷漠的人间。
广东医生陈仲伟被砍身亡的事件大家也一定历历在目 ,患者因二十几年前做的烤瓷牙变色索取巨额赔款被拒而心生怨恨尾随至陈家向陈医生连砍30多刀,陈医生救治不及身亡。
还有重庆一医生因建议患者清创缝合被砍成重伤
小女孩要接受心脏手术,因为害怕大哭。男医生便抱着她一起看卡通、安抚她,直到女孩情绪稳定下来。
一位儿科医生,为消除白血病患儿化疗后的光头恐慌,将自己也剃成了光头。
另一位医生将老人抱在怀里排痰,因为这样能让排痰更顺畅,也能让老人更舒服一些。
16日,哈医大一院40岁的心内科医生陈彦东猝死,留下妻子和不到一岁的孩子。从2005年开始,他每天都要在7点前到达医院查房,30多位病人都亲自看一遍。每天忙到连轴转,经常吃冰凉的饭。同事:他对谁都好,就是忽略了自己。他救了上千人,却没救活自己。
2016年4月,宿迁市人民医院甲乳科主任管小青穿着手术服,蜷缩着躺在地上睡着了。当天他完成了18台手术。同事说,他太累了,在手术间隙,为了养好精神,就在手术室墙角边,席地而睡。
2016年5月19日,一张医生瘫坐在地上喝葡糖的照片在网上引起关注。这名医生是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的陈磊,当天,该医院进行了一场器官捐献手术,陈磊一整天没有来得及吃东西,刚走出手术室,就感到头晕,便靠墙坐了下来。
2006年11月29日,@南京发布的一条微博:手术台边,一名医生连续手术十几个小时后累到倒地打盹。这位医生是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的陆澄主任,当天他一共做了七台手术。
2017年1月8日,东宁县医院普外科医生王立新为抢救受伤患者的生命,连续在手术台上手术10个小时。刚下手术台就摔倒了,无法站立,头痛欲裂,继而昏迷。同事们立即把他送到CT室检查,结果显示,蛛网膜下腔大量出血。
2017年1月13日凌晨,芜湖市中医院,一台抢救危重大出血患者的手术基本完成时,担任这台手术的主治医生梁明突然感觉不适,他慢慢靠到墙边,并倒在地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当天他连做7台手术。
2017年8月14日上午8点,海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胡碧江,因过度劳累导致突发心绞痛,全身冒冷汗,被同事及时发现并抢救脱险。发病时,他刚值完24小时的班,夜里还连续抢救了8位重症病人。
因为辱医、伤医...医患关系紧张,时刻都如履薄冰。劳累、疲惫...工作压力巨大,满负荷程度惊人。很多医生表示下辈子再也不做医生。
因不堪工作重负,生活无望,一位麻醉师最后的遗言是:下辈子再也不做医生!
一名医生的自述:从医十年,其中艰辛谁能体会,下辈子我不学医。
医生坚决不愿意自己孩子学医:怎么会有医生家长愿意自己孩子学医的,到底是不是亲生的,我反正会考虑打断腿的。
(图片和部分消息源于央视新闻和其他网络,如侵删)
Ⅳ 有谁了解淋巴癌以及一些上海这方面的知名医院(急)
淋巴癌是淋巴结旳一个疾病 , 其特征是正常构造的淋巴结被破坏掉 , 代之以型态上不成熟的淋巴球的增殖。淋巴癌主源于身上的淋巴结 , 包括颈部、腋下、腹股沟的淋巴结 , 以及在身体内部、胸部纵隔腔或腹部主动脉两侧的淋巴结 , 一直到腹股沟的淋巴结。但它亦可发生于淋巴结以外的淋巴组织 , 这即所谓的淋巴结外的淋巴癌。譬如起源于胃肠道、骨头或甲状腺、头颈、鼻咽等淋巴组织出来的恶性淋巴癌。
淋巴癌主要可分为两种 , 一是何杰金氏疾病( Hodgkin's disease )以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Non-Hodgkin's Lymphoma 简写 NHL )。这两种疾病在东西方国家 , 比例不同 , 在外国何杰金氏比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的比例靠近。
但是在包括日本、亚洲各国以及台湾、中国大陆等东方国家都是以非何杰金氏疾 病比何杰金氏疾病多得多。
淋巴系统的功能
整个淋巴系统是由淋巴细胞、淋巴管、淋巴结及一些非淋巴结的淋巴组织或器官(如扁桃腺、脾脏及胸腺)所构成的。淋巴腺的主要功能是过滤并对抗外来入侵的病毒及细菌,另外也制造淋巴球。淋巴球属于白血球的一种,它负责身体的免疫功能,当身体某一部份有病毒侵入时,该部位附近的淋巴腺(结)内的淋巴球便会运用免疫功能,对抗外来之病菌以保护身体。
淋巴癌的成因
当淋巴组织内的淋巴球变成癌细胞时,则形成淋巴瘤。加不加「恶性」两个字其实指的都是同一种疾病,亦即都是恶性肿瘤,我们主要介绍的是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以下简称为淋巴瘤。
淋巴瘤的发生原因尚未确定,仅能大略指出如下:
防卫系统的缺失
病毒感染
放射线或药物的使用
遗传
淋巴癌的症状
淋巴癌的症状大都表征在淋巴腺的肿大 , 当这个淋巴腺肿大表现在颈部、腹股沟、腋下的淋巴结肿大 ,可以从检查上摸得到。其它身体内部的淋巴腺就无法摸得到。 在淋巴结外的淋巴癌部位 , 譬如胃肠道 , 可能以肠阻塞及腹泻来表现 ,鼻咽及头颈、则以鼻咽的症状或扁桃腺肿大来表现 , 也有其它淋巴结以外的表现 ,比如说胸水、腹水或骨头痛、眼睛肿等的表征、其中以淋巴腺肿大最常见。所谓的 " 淋巴腺肿大 ", 是否即显示一个恶性癌症疾病 , 需要很小心去区分 , 因为一些比较没有危险性的疾病 , 比如淋巴结发炎或其它感染 ,亦可能造成淋巴腺的肿大 , 所以我们第一个在对付淋巴腺肿大时 , 必须仔细检查区分淋巴腺的大小、硬度、皮肤病变 , 并从病人的临床过程 ,淋巴结肿大的持续时间、大小、硬度的变化 及包括体重减轻 , 无缘无故发烧或夜间盗汗 , 还有皮肤发痒等症状去判断它究竟属于何种原因。
淋巴癌的型态及诊断
淋巴癌主要可分为两种 , 何杰金氏疾病( Hodgkin's disease )以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癌( Non-Hodgkin'sLymphoma 简写 NHL) 。这两种婴 U 自有许多的分类 , 它们的分类是以淋巴球的分布及种类加以分类 ,不同病理分类及分期有完全不同的预后 , 所以要得到正确的组织学检查 , 首先要有切片 , 并血液病理专家看过后给临床医师讯息 ,确认为何种淋巴癌。在淋巴癌的恶性度上又有低度、中度、 高度的分类 , 不同恶性度的淋巴癌有不同的治疗。
淋巴癌的检查
检查红血球、血小板、白血球 肝脏功能、肾脏功能、碱酸 、骨髓抽取及切片 放射线检查 (X 光、淋巴摄影 - 胸部、腹部、骨盆腔 )
淋巴癌的治疗
可分成四期 :
第一期到第二期可采局部放射线治疗 , 包括主动脉两旁的淋巴结或是影响所及的淋巴结及胸部纵隔腔的淋巴结。
第三及四期需采全身化学治疗。特殊部位 , 则可能需要电疗及化学治疗并行。
依照每一期又可以分成是否体重减轻、发烧、夜间盗汗可分为 A 期与 B 期。
一般而言恶性度较低以及属于第一、二期局部淋巴癌的病人,适合做放射线钴六十。而恶性度高且又属于第二至第四期的病人,因病情恶化较快,而且容易散布全身,故以化学治疗为主。钴六十照射依病情需照射六至八周 ,而化学治疗一般为每三到四周打一次,总共打六至八次化疗。对极高恶性度的病患,每周打一次化疗, 每隔周使用不同的药物六至八种,以期减少抗药性,以密集治疗的方式提高治愈的机会。混合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适用于鼻腔淋巴瘤及肿瘤大的病人。另外及侵犯脊椎及脑部之淋巴瘤也多采混合性治疗方式。
总结
整体而言,低恶性度高期别的淋巴瘤不易根治,但一般而言,整体存活率比高恶性度的淋巴瘤高,五年平均存活率约为 70% 。而较具侵袭性的高恶性度淋巴瘤以期数来分,第Ⅰ期五年存活率约为 80% ,但第Ⅱ、Ⅲ期则约为 40% ,第Ⅳ期约为 20% ,一般而言,高恶性度淋巴瘤经由化学治疗仍可让 40% 以上的病人可达到长时间的存活。中、高恶性度淋巴瘤虽然疾病的进展比较快,但它对化学治疗反应比较好,反而有较高的机会治愈。治疗期间必须定期回诊追踪以及身体检查,平日仍要注意是否有新的淋巴肿块出现。特别要注意自己的淋巴肿块是否突然很快变大,因为低恶性度的淋巴瘤有可能转型为高恶性度侵袭性的淋巴瘤,就必须接受化疗了。完成治疗疗程后,必须每个月回诊检查血液检查及追踪,以确定有否复发,若是有复发则必须接受其它的治疗。
上海 淋巴癌 好评大夫参考
陈其民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王椿
主任医师
教授
上海第一人民医院
廖建春
主任医师
教授
上海长征医院
许小平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上海长海医院
王耀平
主任医师
教授
上海新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