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星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星

发布时间: 2025-04-11 16:01:48

❶ 经典法律书籍分享

法律类书籍一向小众而沉寂。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关于经典法律书籍推荐,希望大家喜欢!

经典法律书籍分享

1《刑法的私塾》

(张明楷与弟子的刑法小学堂,历经十年,首次公开)

推荐理由:张明楷老师在指导学生时,每个周末都会精选刑法当中的疑难案例与学生讨论,通过对案例的讨论,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即为近几年张明楷老师与学生“周末刑法讨论会”的内容实录合集。

本书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原汁原味地真实回放刑法讨论会的现场,阅读本书如同亲临张明楷老师与学生的讨论会,跟着张明楷老师一起学刑法,学习庖丁解牛般地剖析和处理疑难案例。

本书所选案例,多数是经常困扰刑事司法领域人士的疑难案例,对于司法实践的法律人士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2《你的权利从哪里来?》

(何帆法官郑重推荐!)

推荐理由:何帆法官郑重推荐——人生是个试错的过程,对权利来源和本质的探寻与认识亦然,这本书或许有助于大家少走些弯路,多几分启发。

作者德肖维茨从法哲学的角度探讨了权利的来源,用语简练,层层深入,丝丝入扣。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和 思维方式 。德肖维茨是美国当今最著名的律师与法学教授,其在中国已经出版的作品都广受欢迎。这本书主要从法理学的角度探讨个人的权利来自何处。在这本书中,德肖维茨提出了一种全新而令人信服的答案。传统的理论中有权利来自上帝,来自自然法--"天赋人权",来自法律的规定等等说法。德肖维茨既怀疑真的存在位于宪法与法律之外的自然法?我们如何知道自然法说了什么?而权利为什么会随时空不同而变化?另一方面,如果权利不过是人类法律的产物,为什么我们允许权利凌驾于人民意志之上?少数人的权利可以胜过多数人的意志,其论证的基础何在?由此,德肖维茨主张权利并非来自上帝、自然、逻辑,或是仅仅来自法律。

3《法的门前》

(北京大学贺卫方教授推荐美国法理学 必读书目 《法律之门》中文精编本,美国法最佳入门读物)

推荐理由:《法的门前》是美国经典法理学教材《法律之门》精华本,原书在美国畅销30多年,历经8版,被誉为英美法的微型 网络 全书。原著90余万字,原作者之一彼得?德恩里科与译者邓子滨在原作基础上,新增时下 热点 法律话题,吸取最新观点,精心筛选和编撰,最终凝缩成20余万字,适合读者携带阅读。

《法的门前》结构开放,写作方式新颖独特,素材与观点视角独特, 辩论 与哲思相得益彰。推开法律之门,步入法律迷宫,感受思辨与探索之乐

4《政法笔记(增订版)》

(中国政法大学刘星教授推荐!耶鲁法律博士冯象汉语法学 随笔 巅峰之作。)

推荐理由:《政法笔记(增订版)》文稿来自于冯象先生在《读书》开的专栏文字,以文学的笔意,言说政法领域的大小 故事 ,从孔夫子名誉权、鲁迅肖像权、婚前财产公证、取名用生僻字、性贿赂、人体写真到版权、美国大选……涉及方方面面的话题,称得上汉语法学随笔的巅峰之作。增订版中增加了冯象先生从未单独发表过的译作《圣经﹒利未记》。

5《谁来守护公正: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访谈录》

推荐理由:美国总统位高权重,仍须定期更替,最高法院九位大法官却终身任职,深居简出,在被称为“大理石神殿”的宏伟建筑内审理案件,发布判决,守护着宪法与公正。一个拥有三亿多国民、上千枚核弹的超级大国,司法公正为何交由这九人守护?在这条司法“流水线”上,作为最终产品的“公正判决”是如何生产出来的?美国人民又凭什么信任他们的司法能力和职业操守?带着上述疑问,公共事务电视台(C-SPAN)采访了九位现任大法官和三位离任大法官。所有大法官出镜接受一家电视台采访,这在美国历史上尚是首次。这些珍贵的访谈记录,都收录在这本书内。

6《批评官员的尺度——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

(清华大学刘瑜教授推荐,最高人民法院法官何帆亲译。荣获第八届文津图书奖、南方阅读盛典2012最受关注年度十大图书等19个各类图书奖项。)

推荐理由:1960年,因为一则批评性 广告 ,警察局长沙利文以诽谤为由,将《纽约时报》告上法庭,并申请巨额赔偿。两审失利后,几乎被各地政府官员相继提起的索赔逼至绝境的《纽约时报》,奋起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九位大法官在“《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中力挽狂澜,宣布“对公共事务的讨论应当不受抑制、充满活力并广泛公开”,维护了媒体、公民批评官员的自由。《纽约时报》资深记者、两度普利策奖得主安东尼?刘易斯,以翔实史料、生动笔触,系统回顾了这起新闻自由史上的里程碑案件,并循此为线,串接起美国人民争取言论自由的司法抗争历史,完美展现了霍姆斯、布兰代斯、汉德、沃伦、布伦南、布莱克、韦克斯勒等伟大法官和律师的形象。

7《看得见的正义(第二版)》

(陈瑞华教授十年经典力作!)

推荐理由:《看得见的正义(第二版)》作者是北大法学院的教授陈瑞华,是经典著作的再版。本书第一版2000年出版,在法学界很有影响,对于普及程序正义的理念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十年之后作者对全书进行了全面修订,全部围绕刑事诉讼法的经典格言展开。陈瑞华教授十年之后面向社会再度普及法学常识: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全书用格言的形式讲述程序正义的理念,普及法学常识,穿插各种 典故 、寓言、经典案例,读来妙趣横生,不仅适合专业读者阅读,也非常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8《法学论文写作》

(北大、清华、人大、复旦、交大五大法学院院长推荐!)

推荐理由:《法学论文写作》对论文写作进行了庖丁解牛般得系统讲解,是目前市面上最为系统详实的论文写作指南。语言轻松活泼,被学生评价为最贴心的论文写作图书。

9《别在异乡哭泣(一个律师的成长手记)》

(献给在城市奋斗的异乡人。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不公,但,那又怎样?)

推荐理由:本书有励志,讲述了一名在地方上无权无势无背景的实习律师如何一步步成长为京城知名律师的经过,作者本身十年的律师生涯,从故乡到异乡,从一无所有的北漂到“逆袭”突破,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无论对普通的打工者还是刚从业的年轻律师,都有激励作用。本书有故事,讲述了是作者多年以来办过的具体案例,情节生动,贴近生活,其中不乏国内知名案例,普通读者更有兴趣。

10《刑法格言的展开(第三版)》

(2013年十大法治图书,张明楷心血之作,法学经典入门沉寂10年重新问世,让你在刑法思维 方法 上来一次彻底的“革命”!)

推荐理由:时隔十年之后,张明楷老师《刑法格言的展开》全新增订第三版面市。本书是公认的法学经典著作,曾经启蒙无数法学学子步入法学殿堂。本书还是学术与法律实践结合的典范,大量格言结合具体案件展开,鞭辟入里。十年间因无再版,求购者无数。本次再版,内容全面增订,值得期待!

10本简单却不随意的法律入门图书推荐

1《最好的辩护》

推荐指数:★★★

作者艾伦•德肖维茨是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法学教授、作家,又是美国当代著名辩护律师,本书是他的辩护实录,作者将案件背景及诉讼过程进行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叙述和描写。书中不乏精彩的辩护场面,纯熟的辩护技巧,曲折迭宕的案情发展,令人吃惊的诉讼结局。

作者是个及其优秀的律师,过手的案子都称得上个个经典;有一小部分讲到自己的童年,非常有趣;一大部分讲的是接收接手的案子,精彩至极。写书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犹如看侦探小说,又似窥社会一角;令人不禁拍案叫绝。——ABIGALE

通读下来解决了我一个多年来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律师要帮“明显的坏人”打官司。也让我对辩护律师多了一份理解和尊敬。——Johnny Niu

2《乡土中国》

推荐指数:★★★

费孝通的著名著作之一,作者尝试对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进行深层剖析,深入浅出地讨论了结构之构成、功能、运行体系等等,展现了社会结构是如何支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本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但是所蕴含之道理发人深省,时至今日仍然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社会学著作。

其中不少章节对于乡土社会的讨论,让人对于中国现代化以及法治化的路径有进一步的思索。——马土豆

不愧是大师,全书14篇 文章 ,写得深入浅出,学术文章却写出小品文的味道,很吸引人。搞学术的一定要读,想真正了解中国社会也要读,甚至把它当 散文 看都不错。——root.gao

3《西窗法雨》

推荐指数:★★★★★

本书以亲切家常、平和幽默的手法漫谈西方法律 文化 ,对似乎是信手拈来的法律现象材料进行点拨评说,说的是西方法律文化现象,却时时启蒙着中国人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不着痕迹地调动着读者的思维,去思考中国的问题。

大一的时候接触了宪法和法理学都是很原理的东西对于我来说有时候很难懂而这本书中将这些原理结合到了实际的生活中真的让我受益匪浅。——hostage_117

写的太简单,小学生都看得懂,相比那些深奥难懂的法学著作来说,但是内容不随意,是本好书。——ohlin

4《历史深处的忧虑》

推荐指数:★★★★★

作者以信件的形式讲述美国现实生活中的故事。生动地介绍了美国法律、政治制度的思想原则,建立与发展过程,操作方式,历史价值以及为实行这套制度已付了的和将要付出的代价。

林达先生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是我目前最喜欢的一套书,朴素的语句简洁明了地描述了美国的社会和发展,让人清晰地了解了“哦原来美国人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里”。——粗制品

我是看了电子版本的近距离看美国全套,全书从大陆会议开始,对美国的联邦最高法院、议会、司法部、制宪、联邦制、黑奴历史与人权抗争、社会制度进行了详尽的解说,不光逻辑上堪称严密,文字上亦是精美,了解西方必读。——谢耳朵

5《政法笔记》

推荐指数:★★★★

文稿来自于冯象先生在《读书》开的专栏文字,以文学的笔意,言说政法领域的大小故事,从孔夫子名誉权、鲁迅肖像权、婚前财产公证、取名用生僻字、性贿赂、人体写真到版权、美国大选……涉及方方面面的话题,称得上汉语法学随笔的巅峰之作。

法科生必读啊~冯象先生不愧为学识渊博的学者,中古文学博士和法学博士都不是白拿的。——小信封

法律专业的真心推荐,比较有深度,给人一种不同于世俗的启发。——蒋琴

6《刑法的私塾》

推荐指数:★★★★

本书为近几年张明楷老师与学生“周末刑法讨论会”的内容实录合集。书中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原汁原味地真实回放刑法讨论会的现场。所选案例,多数是经常困扰刑事司法领域人士的疑难案例,对于司法实践的法律人士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好书推荐尽在:www.tuijianshu.net)

相比专著算是非常通俗易懂了,重要的是,书所采用的形式决定了内容有很多平时专著中看不到的东西,读来有走出象牙塔非常现实实用的感觉,可以说是不光有理论更富含实践 经验 。——串串

说实话,本书的任何一个案例都可以作为刑法论文写作的切入点。——xybwzxy

7《博登海默法理学》

推荐指数:★★★★

本书是美国法学家博登海默于1940年出版的《法理学》第一版。作者在第一版表达了更鲜明的立场、更犀利的观点和更自洽的思路,与后两版教科书式的叙述风格明显不同。

博登海默从鲁滨逊的故事为例谈起,娓娓道来,和那些东拼西凑形成一本大众理论书的教材有天壤之别。前人的心血,让人心生敬佩。——景泰蓝Ciccy

买的潘汉典版本的,译得很通俗易懂,条理分明。入门书中的战斗机。——香香王后

8《论法的精神》

推荐指数:★★★★

本书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关于法律和政治思想的里程碑式的名著,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法学的奠基之作啊,不错,法学专业必读数目,老师也一直给我们推荐。内容涉及面很广,虽然是两百年前的作品,但依然很经典。——昊荡离愁

老师推荐的书,不学法律的也推荐读一读,观点很有趣。不过开始很难,要静下心来读。——Blair

9《洞穴奇案》

推荐指数:★★★★

五名洞穴探险人受困山洞,无法在短期内获救。为了维生以待救援,大家约定抽签吃掉其中一人,牺牲他以救活其余四人。借助这个假想公案,实际上反映了20世纪各个流派的法哲学思想,本书既是法哲学专业领域寓言式的经典文献,又是大学跨学科通识 教育 的理想读本。

我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只觉得所有的赞美之词都已无法涵盖我的感受。这是一座迷人的思维迷宫,牵引你去不断思索、不断追寻、不断提升。当我掩卷时,最纯粹的思考得到的快乐淹没了我,闭上双眼,仿佛看到了满天灿烂星光。——平林新月

激辩,闪烁着法律智慧。每一种观点、视角都让读者击节。这本书是一本法学经典。——cfname

10《波斯人信札》

推荐指数:★★★

作者以书信的形式,通过波斯人之口,用一种“陌生化”的眼光来重新审视欧洲文化;不但带领读者领略了18世纪巴黎生活的画卷,更在潜移默化中推行了启蒙思想的教化。

不错的一本书,老孟发达以前的书,很有深意。——求索者

书的内容也是相见恨晚。——王

看过"经典法律书籍分享"的人还看了:

1. 必看的管理学经典书籍分享

2. 管理者必读的管理经典书籍分享

3. 教你改变自己的书籍分享

4. 经济管理类的经典书籍分享

5. 伟大CEO必读的50本经典书籍

❷ 学法律的人,入门要看什么书籍

法律专业十四门核心课程教材有:

《宪法》,许崇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理学》,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民法学》,魏振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刑法》,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刑事诉讼法》,陈光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民事诉讼法》,江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姜明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国际法》,邵津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法制史》,张晋藩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经济法学原理》,刘瑞复,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法学》,范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知识产权法》,林刚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

《国际私法》,韩德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国际经济法》,余劲松、吴志攀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上这些都是每个学校法律专业的必修课程。

其次你要结合法律条文来看,包括各种司法解释。重点法条及司法解释一定要记住。(诉讼法里面的法律条文一般比较多而混,你一定要耐下心,反复看。而《法理学》《民法》刑法总论里面的理论知识比较多,一定要理解掌握。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质量还是不错的。

另外,还可以看这些书。翁文刚,卢东陵主编《法理学论点要览》;周佑勇著:《行政法基本原则研究》;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陈兴良的刑法学研究系列;王利明的民法学研究系列; 梁慧星著:《民法学说判例与立法研究》。

(2)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星扩展阅读:

国家司法考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和《国家司法考试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设立的法律类职业证书考试。担任律师、法官、检察官和公证员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国家司法考试每年的通过率一般在全国考生人数的10%左右。

考试主要测试内容包括:理论法学、应用法学、现行法律规定、法律实务和法律职业道德。国家司法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和评卷,成绩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办公室公布。国家司法考试的考试成绩一次有效。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人员,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统一颁发相关证书并可以从事律师、法官、检察官和公证员的工作。

❸ 法学著作推荐

我是中国政法的~我们学校一般推荐新生读的书如下:
① 郑永流:《法学野渡——写给法学院新生》
在本书中,作者以一种“传道、授业、解惑”的视角,来审视法学的学习,以“至简、实用、可读”的原则,图文并茂的形式,从法学学科的特性、法律人的思维、职业理想、法律人的养成、学习方法的指导、论文的写作、学习规划等角度,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引导法学院新生迈入法律之门,顺利“登堂入室”。
郑永流先生现在是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曾留学德国,并有在德国大学任教的经历。主要研究方向是法理学、法社会学、法律方法、人权法。

② 刘星:《西窗法雨》
此书是个文集。文章曾于十多年前在《南方周末》上连载,后汇编成书,已再版几次。书中文章以亲切家常、平和幽默的手法漫谈西方法律文化,对似乎是信手拈来的法律现象材料进行点拨评说,说的是西方法律文化现象,却时时启蒙着中国人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不着痕迹地调动着读者的思维,去思考中国的问题。
刘星先生现在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法理学、法律思想史。

③ 余定宇:《寻找法律的印迹——从古埃及到美利坚》
从古埃及到美利坚,人类先贤们的法律思想如恒久不灭的灯塔,引导着我们在黑暗与无知中摸索、前进。人类也在经过了无数的灾难、迷失中逐步建立了多元的法律文化和法律制度。而对于我们,生活在拥有几千年文明史,却仍在为法治建立奋斗的中国人,西方法律文明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一个个著名的法律制度是如何确立的?法律的背后是什么?在本书中,作者虚构了一次环球法旅,以此为线索,串起了一个个法律故事。这些故事,使“法”变得那样可爱、让人喜欢。全书充溢着自然法的思想。问世间,法为何物?——法即公平正义。

④ 余定宇:《寻找法律的印迹2——从独角神兽到“六法全书”》
这本书是《寻找法律的印迹——从古埃及到美利坚》的姊妹篇,是一本“游记版”的《中国法律思想史纲》。从黄河两岸的黄土高原,到长城内外的万里戈壁,从“铁马秋风”的塞北,到“杏花春雨”的江南,作者一步一个脚印地寻找着5000年来中国法律的遥远故事,聆听着中华文明一路走来的依稀足音。本书从出土文物“彩陶上的鱼”说起,追溯着汾水斜阳、壶口细雨、洛阳旧事、“刑鼎”故地等法律萌芽之地寻根觅迹,又顺着历史之轨一路探访秦国法典的生成、汉代法律的定型、隋唐法律的成熟、宋以后法律的流变,直到鸦片战争以后因各国列强入侵、西法东渐导致的中华法系的解体、国民党“六法全书”的兴废、中国近现代法律体系的形成与演进。中国法律五千年的历史,在作者轻松流畅的语言中,由远至近,慢慢流淌,那么亲切,那么自然。读完之后,对“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特色”,和“今日中国立法改革和司法改革的道路方向”等现实问题,读者或许可以产生出许多更明晰或更深刻的感悟。

以上是摘录的~这几本都非常好~特别推荐刘星《西窗法雨》,很浅显但很有韵味的书。然后推荐王人博《桃李江湖》,其他的我觉得《洞穴奇案》很锻炼法学思维。
祝学业有成顺利通过司考~~~~

❹ 推荐几本法律基础用书(法律入门教材也可)

1、《法的门前》——北京大学贺卫方教授推荐
作者:彼得•德恩里科 邓子滨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6-26
简介:《法的门前》是美国法律经典著作《法律之门》的精编本,是由《法律之门》的编著者之一彼得·德恩里科教授与《法律之门》的译者邓子滨教授针对中国读者重新编撰而成。《法律之门》(Before the Law)是美国法学院比较通用的一本法理学教科书,也可以看作一部英美法的微型网络全书,英文原版多次修订再版,广受推崇。
2、《走不出的风景》——清华大学冯象教授推荐
作者:苏力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4-20
简介:《走不出的风景——大学里的致辞,以及修辞》是作者苏力在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10年任期内各种致辞的汇集,主要是迎新和毕业致辞。因为苏力的致辞一洗官腔套话,贴近年轻学生的心灵与生活,这些致辞在当时就引起了校园轰动,并逐渐成为每年6月(毕业)和9月(迎新),学生以及毕业生们翘首期待的一道风景。并且从苏力开始,引发了一系列大学院校长们的清新致辞风气。在书中,苏力还专门写文章讨论了大学致辞与政治修辞,表示他表里如一的致辞理念,对于教育界的同仁也有很大参考价值。
3、《批评官员的尺度——《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清华大学刘瑜教授推荐
作者:安东尼•刘易斯 著;何帆 译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8-01
简介:1960年,因为一则批评性广告,警察局长沙利文以诽谤为由,将《纽约时报》告上法庭,并申请巨额赔偿。两审失利后,几乎被各地政府官员相继提起的索赔逼至绝境的《纽约时报》,奋起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九位大法官在“《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中力挽狂澜,宣布“对公共事务的讨论应当不受抑制、充满活力并广泛公开”,维护了媒体、公民批评官员的自由。《纽约时报》资深记者、两度普利策奖得主安东尼•刘易斯,以翔实史料、生动笔触,系统回顾了这起新闻自由史上的里程碑案件,并循此为线,串接起美国人民争取言论自由的司法抗争历史,完美展现了霍姆斯、布兰代斯、汉德、沃伦、布伦南、布莱克、韦克斯勒等伟大法官和律师的形象。
4、《政法笔记(增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刘星教授推荐
作者:冯象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30
简介:《政法笔记》是冯象先生在《读书》开的专栏文字,以英美中古文学博士的笔意,言说国内法治领域的大小故事,从孔夫子名誉权、鲁迅肖像权、婚前财产公证、取名用生僻字、性贿赂、人体写真到版权、美国大选……涉及到知识产权的方方面面,就文章而言,都称得上汉语法学随笔写作的巅峰之作。这些随笔也彻底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普法观念",通过学者言说本身去影响一种现实的语境,以期普法之目地。
5、《法学思维小学堂——法律人的6堂思维训练课》——中国政法大学舒国滢教授推荐
作者:英格博格•普珀(Ingeborg Puppe) 著 蔡圣伟 译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8-25
简介:法律人的技艺就是论证。法学方法论的学习之于法律人的重要性,可用一句话说明:与其一直要鱼吃,不如自己学钓鱼。学会思维说理的方法,才能独立得出自己的法学论证;在面对从未思考过的法律问题时,才不至于完全没有头绪。本书作者在德国刑法学界享有盛名,这本小书,可说是她集自己数十年的教学写作经验,为法学初学者撰写的一本思维导引手册。本书内容不同于传统方法论教科书的叙述方式,而是重在各种方法的实际操演。相信您加入这个方法论密集班之后,可在短时间内了解各种不同方法的运用,并有心领神会的喜悦。
6、《寻找法律的印迹2:从独角神兽到六法全书》——华东政法大学何勤华教授推荐
作者:余定宇 著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简介:本书是一本“游记版”的《中国法律思想史纲》。
继本书的姊妹篇《寻找法律的印迹——从古埃及到美利坚》的“环球法旅”之后,作者三年前又再次孤身上路,去展开了另一场波澜壮阔的“中国法律之旅”——从黄河两岸的黄土高原,到长城内外的万里戈壁,从“铁马秋风”的塞北,到“杏花春雨”的江南,作者一步一个脚印地寻找着5000年来中国法律的遥远故事,聆听着中华文明一路走来的依稀足音。翻开这一部文笔生动而思想深沉的法学游记,你可以看到中国法律思想史上一幕幕悠长的《月光》和《悲怆》,读出了中国文明进化史上一个个跌宕起伏的《命运》与《英雄》……而读完本书之后,对“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特色”,和“今日中国立法改革和司法改革的道路方向”等现实问题,读者或许可以产生出许多更明晰或更深刻的感悟。
7、《论犯罪与刑罚》——北京师范大学赵秉志教授推荐
作者:〔意〕切萨雷•贝卡里亚/著 黄风/译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0-01
简介:该书原著初版于1764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对刑罪原则进行系统阐述的著作,被誉为刑法领域里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本书自1993年第一次由黄风教授翻译成中文出版以来,已经成为中国刑法学研究和学习者的必读书目,当时翻译依据的是原著的法文版(也称42章版,由法国学者对原著重新编排章节而成)。本次再版依据的是贝卡里亚原著的47章版,力图完整再现贝卡里亚的著作原貌,同时增加了黄风教授撰写的导读:贝卡里亚及其刑法思想,方便读者更为清晰地了解贝卡里亚的刑法学思想。
8、《政法往事—你可能不知道的人与事》——上海政法学院田涛教授推荐
作者:陈夏红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1-07
简介:近世以来,西风东渐,冲突碰撞,法治徘徊,中国是个茶几,上面摆满杯具,每个法律人的精神家园都在政治博弈的角斗中飘摇。本书试图拂去遮蔽历史真相的尘埃,以史学之眼光、文学之笔法、法学之思维,研究、访谈、阅读等多般器械轮番上阵,在政法舞台上钩沉往事,呈现一部可思可叹的政法史。
9、《盲人奥里翁—龚祥瑞自传》——陈有西律师推荐
作者:龚祥瑞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6-07
简介:本书是一代宪法学名师龚祥瑞先生生前亲笔所写的自传,因各种原因尘封达15年之久。龚祥瑞先生出生于辛亥革命之年,早年考入清华大学,又公派至英国学习宪法、行政法,师从著名政治学家拉斯基和宪法学大师詹宁斯等人,归国后受聘于西南联合大学。解放后长期在北京大学任教,文革中被发往江西鲤鱼洲劳改农场教育改造。上世纪80年代重新担任教职,任教外国宪法和比较宪法,并招授研究生。其后数十年,其弟子如姜明安、王绍光等都成为政界、学界享誉国内外的杰出人物。本书完整记载了龚祥瑞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和20世纪法、政学界的风云变幻。
10、《黑暗之旅:西方法律前史》——清华大学江山教授推荐
作者:王立杰/著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简介:这既不是一本严格意义的法学著作,也非关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史学。这是一场探索之旅,探索在人类光明、理性的法律丰碑树立之前,世界又循着怎样的秩序。在那片人迹罕至的黑暗之中,有眼如同盲目,我们只有凭藉神话、史诗和典籍的微弱光亮,再乘上诗人灵性的翅膀缓缓飞翔。这旅程尽管有些迷茫,也不提供结果和答案,但绝不缺少阅读的愉悦、智识的灵光和游历的诸般感受。
阿波罗真的是“太阳”神吗?
正义女神为何要蒙上双眼?
没有身体的亡灵为何却要在地狱中遍受肉刑的惩罚?

❺ 西窗法雨的作者简介


刘星,北京人。曾为解放军侦察兵,后为建筑设计描图员。毕业于中山大学回法学院、中国政答法大学研究生院,在美国法学院做过访问学者。曾为中山大学法学教授,中山大学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法学著作多部,发表论文若干,并在《南方周末》、《法制日报》、《文汇报》等报刊辟有法学随笔专栏。

热点内容
天津财经大学校考报名时间 发布:2025-04-13 22:39:33 浏览:91
东京大学博士日本就业 发布:2025-04-13 22:30:46 浏览:295
女大学宿舍产子视频 发布:2025-04-13 22:26:35 浏览:599
中国传媒大学现当代文学研究生 发布:2025-04-13 21:30:10 浏览:291
西安石油大学考研辅导 发布:2025-04-13 20:30:19 浏览:176
大学生分期买手机好吗 发布:2025-04-13 20:28:49 浏览:733
安徽财经大学教授工资待遇 发布:2025-04-13 20:26:31 浏览:394
一个导师能找多少研究生 发布:2025-04-13 20:21:23 浏览:196
江南大学考研录取率 发布:2025-04-13 20:17:00 浏览:676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西区地址 发布:2025-04-13 20:12:14 浏览: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