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社团需不需要老师管
1. 作为一名心理社团的指导老师需要做哪些工作
我是大学心理老师,从老师的角度简单说说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只是指导老师,协会是属于团委管理的,要注意好这个身份,社团申请举办活动,所需经费、场地等,都是社团向团委申请,与指导老师无关。指导老师在这方面没有责任。
指导老师做的就是给他们的活动提意见、从专业角度把关各种活动和宣传内容,保证质量。
心理社团可以通过办报纸、出杂志、开展学生活动、播放心理电影、协办讲座等扩大协会在校内的影响,尤其每年的5月25日,要选好主题办大型活动。有一定基础后可以加强对外交流,拓展协会的发展途径。
2. 校级与院级社团有什么区别啊
校级社团与院级社团的区别,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说说:
1、综合实力
从综合实力方面来说,校级社团是要强于院级社团的。校级社团的管理规章制度比较完善,因为校级社团一般是由校团委负责管理的,由校团委老师专门的指导和监督,一节规模较大的社团组织活动都有专门的老师指导。有时候还会联合组织各学院的社团一起举行活动。而院级社团一般是由学院团委管理,或者由学生们自行管理。并且,校级社团能够获得学校更多的支持,无论是资金支持还是活动审批,都有较大的自由度,但是院级社团在举行活动,可能需要找校级社团进行审批,特别是活动场地的申请,需要走严格的流程。
4、活动内容
院级社团举办的活动一般会有比较鲜明的学院特色,社团的整体风格偏向于学院,例如,理学院可能会举办一些数学建模社团这种,而艺术学院就不可能会举办这种社团。艺术类学院一般所成立的社团都是偏艺术类的,绘画社团或者舞蹈社之类的。而是校级社团举办的活动就风格比较多种多样,主要面对的对象是全校师生,校级社团和院级社团也可以联合举办一些活动,一般是校级社团为主办方,院级社团为承办方。
3. 贵州民族学院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社团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则
为了推动校园文化发展,规范和科学管理学生社团,确保社团健康、有序地发展,充分发挥社团应有的作用,依据学校规定和贵州民族学院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学生社团是根据共同兴趣、爱好、志向或成长需要,由在校学生自愿组织的群众性团体,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重要方式。
第三条 学生社团分为学术科技性社团、文体娱乐性社团、实践服务性社团和社会公益性社团四类。
第四条 凡有我校学籍的在校学生发起成立的校、院(系、部)两级社团均适用本条例。
第五条 社团指导和管理工作由共青团贵州民族学院委员会和贵州民族学院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统一领导,由联合会具体负责,代表联合会进行指导、协调和帮助。
第六条 社团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社团活动应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
第二章 社团成立及注册
第七条 成立社团需满足以下条件:
(一)5名以上学生联合发起,需成立筹备组,发起人应具备一定组织管理能力、德才兼备,具备开展社团活动所需的基本素质,且未受过校纪校规处分。
(二)有规范的名称和组织机构。
(三)有固定的活动场所。
(四)有固定的1-3名社团指导教师及挂靠单位。
(五)有规范的章程。
(六)社团名称需符合法律法规,不违背校园文明风尚,与社团性质相符。
(七)筹备组需制定章程草案,包括社团名称、宗旨、活动内容等。
(八)章程需包括名称、宗旨、活动范围、组织机构、财务管理等。
第八条 社团成立需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提交材料:发起人需提交学生证及社团章程草案、发起成员名单、院系团组织推荐意见、挂靠单位意见、成立申请及特别说明。
(二)申请与审批:社团提交材料后,需经财务监察部调查、论证,由校团委、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常委会批准。
(三)正式成立:材料审查合格后,社团负责人需填写《贵州民族学院社团登记表》,并由校团委、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签署评估鉴定。
(四)原则上,宗旨相似的社团只批准一个。
(五)系级社团由所在单位团组织、大学生社团联合会负责指导,接受统一管理。
第九条 社团名称应简洁明了,全称冠以“贵州民族学院大学生***(社团名称)”。
第十条 社团需每年进行年度注册。
第十一条 社团负责人由民主选举产生,需报校团委、大学生社团联合会,通过财务监察部考核后正式任命。
第三章 社团管理及考核
第十二条 社团需聘请指导老师,负责活动指导、业务培训及活动评估。
第十三条 社团活动需向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申请,并由校团委、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审批。
第十四条 社团财务需专人管理,详细记录收入和支出,管理人员离任时需向接任人移交财务和账目。
第十五条 社团考核分为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考核标准分为A、B、C三个等级。
第四章 会员及会员证
第二十条 社团需在第二年注册时具备一定规模的会员人数。
第二十一条 会员原则上限于在校学生,需申请并经社团考核同意。
第五章 社团组织机构及经费
第二十五条 社团组织机构一般设会长、副会长及若干部门或工作组。
第二十六条 会员大会为社团最高权利机构。
第六章 社团解散
第二十九条 社团如出现会员规模不足、机构瘫痪、无负责人、活动内容背离宗旨等情况,应责令解散。
第三十条 社团解散时需向校团委、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申报,处理善后事宜。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条例由共青团贵州民族学院委员会、贵州民族学院大学生社团联合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条例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3)大学社团需不需要老师管扩展阅读
贵州民族学院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简称“社团联 ”)成立于一九九五年,其前身为学生社团管理委员会,二零零二年更为现名。社团联是在校党委的领导、校团委的指导下,对学生社团进行服务、管理的学生组织。社团联的宗旨是:“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共建和谐校园文化”;社团联开展一切工作的基本依据是:“源于社团,高于社团”。
4. 大学部门和社团,协会有啥区别
综述:大学部门和社团,协会的区别:
1、组织力不同。社团为松散的组织,一般靠感情维系组织,社团的凝聚力一般为个别社团负责人的个人魅力以及社团的文化氛围。部门是严谨的组织,维系组织的是严谨的制度和老师,是协助老师和学校管理学生的工具,有严格的制度和人才选拔机制。
2、权力不同。社团是请求,协会是命令。协会的组织松散,并且没有惩罚机制,无法对其成员发挥权力。而部门是一个学院机构,借助于学院的权力可以对其成员实行各种惩罚机制(通报批评,记过等),从而提高了执行力。
特征:
社团(英文名:mass organizations)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爱好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组织。全称社会团体,是指为一定目的由一定人员组成的社会组织。
协会是指由个人、单个组织为达到某种目标,通过签署协议,自愿组成的团体或组织,中文将英语Association译作“协会”,和工会组织的概念不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社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协会
5. 大学生活过的好吗老师管的严吗
大学生活的好坏取决于个人,老师管理相对宽松,主要依赖学生自觉。
大学生活的好坏: 取决于个人选择与努力:大学生活可以非常丰富多彩,如果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学生会工作或各类学术项目,不仅能学到很多知识,还能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过得相当充实。 也可能单调乏味:如果沉迷于游戏、刷剧等不良习惯,缺乏社交活动和学习动力,大学生活可能会变得单调乏味,甚至产生负面情绪。
大学老师的管理: 相对宽松:与高中相比,大学老师对学生的管理要宽松得多。他们通常不会过多干涉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计划,更多地是提供指导和建议。 依赖学生自觉:大学的学习氛围非常自由,学生需要自觉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目标。这种自由氛围实际上是一种筛选机制,能够自律、有明确规划的学生往往能取得更好的学业和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