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上师大数理统计研究生导师

上师大数理统计研究生导师

发布时间: 2025-04-16 08:51:11

Ⅰ 林少宫的经历

林老1922年12月出生于北京,祖籍广东信宜市。他1944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经济系,并于1947年赴美留学。林老在美国首先就读于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1949转入美国伊利诺伊(ILL.)大学,并于1952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在伊利诺伊大学读书期间,在两度同窗好友(重庆中央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杜度(北京大学教授)的引荐下,还结识了尔后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迪利亚尼(F. Modigliani)和经济学大师赫维茨(L. Hurwicz,荣获1990年美国总统科学奖)两位著名经济学家。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莫迪利亚尼在去世前两年出版的一本书中,还回忆了他们当时许多“有趣的共同经历”;赫维茨为了他们之间“近半个世纪的亲密友情”而于2000年来华中科技大学进行第三次访问,并参加了林老领军的数量经济于金融研究中的成立典礼。作为伊利诺伊大学的学生,他得到其博士论文导师的如下评价:“相对其后来所处的环境而言,他堪称伊利诺伊大学的一位杰出学生”。林少宫身前是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顾问、特聘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在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林少宫教授不仅在理论上造诣深厚,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而且还在数理统计的实际应用方面推广了正交实验设计,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林老还“得天下之英才而育之”,培养了数十名优秀的研究生,其中田国强、艾春荣、谭国富等,都已经成为知名经济学家,并在国际学术界崭露头角。由于他在理论、方法、应用和教学各个方面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其事迹先后被收入《世界(教育界)名人录》和《中国世纪专家传略》等传记丛书。华中科技大学也专门授予林老伯乐奖(此奖每年最多一名,至今只有十余名教授获得)和特聘教授。
林老获得博士学位后,首先在俄亥俄州地顿大学任教,当时统计学界、经济学界和数学界公认大师——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霍特林(H. Hotelling)教授希望林老能到他那里去工作与学习,这本来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但国内有两位他一向十分敬重的人物都鼓励他回国工作。一位是他的姐夫——复旦大学数学系崔明奇教授,林老对数学、统计学以及后来对数量经济学得兴趣都与崔明奇教授的引导有重要关系,崔明奇曾在信中劝说:“国家现在不仅需要千百万统计人员,还需要大量培养统计人员的学者。”另一位是他的叔父——时任新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的林砺儒先生,也就是那位被钱学森所盛赞的“北师大附中校长”。这位叔父一直都很关心林老,并教育他如何做人,他在信中说:“你回来,不知道有多少工作在等着你。”想到出国时“学有所成,报效祖国”的志愿,在知心伴侣吴驯叔(国民党元老吴忠信之爱女,蒋介石一生中唯一的一位干女儿)的支持下,毅然于1954年回国。 实(试)验设计是数理统计的一个专门领域,析因设计及其部分实施又是实验设计中的极具应用性而比较抽象的一类理论成果(但鲜为人知,中外皆然)。20世纪70年代,林老推广应用正交设计,在武汉市化工研究所便取得优异成绩。其后,根据实际应用经验,利用极差代替F检验,与吕梓琴合作,成功编制了“正交实验极差临界值系数表”,大大加速了实验的分析与计算工作,在中国广大工农业生产实验中被广泛采用,随即被三机部编入《应用数学成果巡回展览》。林老除了撰写农业正交实验系列论文9篇,并获得湖北省统计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外,还撰写了大量其他领域的正交设计论文和一本专著。
改革开放伊始,林老便和中科院数学所张里千研究员在北京筹划成立“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并任副理事长至1997年(因身在武汉,一直推却理事长一职),后来被授予名誉理事长。林老为了使“现场统计国际研讨会”能在中国举行,1981年到美国(与张培刚老同行),特地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内曼(J. Neyman)(世界著名的数理统计学家,置信区间便是他提出的,不幸的是,他在接见林老2个月后便去世了)等5位数理统计学家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为纪念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成立20周年,林老写有生动的回忆录“我是搞应用的”一文)。在工业实验方面,林老从音素筛选到定向探索,再到优化推进,拟定了一套简单易懂而又有普遍应用意义的模式,这一模式后来被引用到正交实验的教材中。林老对正交实验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丰富而又集中,多属国内首创,并独具中国特色。通过全国和地方各级研究会的运作,1994年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在北京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正交实验所创造得经济效益达到30亿元以上。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林老就在研究和教学中突出强调数学和经济学的结合。许多人都感到惊奇,为什么偏偏是华中工学院培养出这么一大批在国际经济学界颇有影响的华人经济学家?其主要原因在于,林老在培养研究生时,一开始就正确地处理了经济学与数学之间的关系。林老以前的学生都知道,国内现在流行的一些计量经济学教材,林老20年前就开始用其英文版为学生授课。改革开放20多年来,林老在数量经济学方面的著作就有10余本(最早的一本是1985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优化数学要义》,然后又为商务、社科、上海人民、人大、首都经贸、中国经济和华中科技大学等出版社应邀写稿,内容涉及到统计、计量、论文选、演讲集、手册等方面)。其中多次都是责任编辑和编审同仁现在北京等地找了许多专家,但这些专家总是一致推荐林老,所以这些出版界同仁又不辞辛劳地赶往武汉,恳请林老做点贡献。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古扎拉蒂的《计量经济学(Basic Econometrics)》一书,就120万字,林老1998年整个暑假都躲在苏州,奋战数月方得以脱稿。
为了及时跟踪国际学术前沿,林老不仅通过海外弟子来了解数量经济学的最新进展,还频繁地国外著名学者来给我们讲座,其中不少都是大师级的经济学家,包括J.J. Heckman,D. McFadden,R. Engle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和前面提到的赫维茨、拉丰等国际一流经济学家。1987年,林老等与美国学者共同组织并在武汉举办了“中美经济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会后合编了回忆论文集“China’s Modernization and Open Economic Policy”,于1990年在美国出版。林老坚持跟踪经济学前沿的原因是,他认为在经济研究方面,信息与基本功同样重要,没有足够的信息,就不可能有学术上的创新。为了让我们的研究生和本科生都能对国外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有尽可能充分的了解,林老于2000年联系海外校友,在华中科技大学成立了数量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并根据田国强教授的倡议,借鉴武汉大学的经验,创办了经济学-数学实验班,以该中心为阵地,聘请国外一流经济学家,来这里交流、讲学或访问,致力于经济学前沿发展研究和现代经济学人才的培养。林教授还要求自己培养的学生中在北美取得一定学术成就的学者回校,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及所属领域的前沿进展。2001年,弟子田国强等十余位海外知名学者邀赫克曼、拉丰等经济学大师一齐来庆贺导师的80华诞,并将报告内容汇编成《现代经济学与金融学前沿发展》(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此书立即成为国内学者和研究生十分偏爱的参考书。2002年6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麦克法登教授应邀来访,并与林教授联名设立“麦克法登——林少宫奖学金”。林教授为了让国内学者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微观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特邀旅美学者艾春荣等合编《微观计量经济学要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成为国内第一本介绍微观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参考书。

Ⅱ 高等数理统计作者简介

苏良军,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SanDIEGO分校(uCSD),经济学士,师从世界级经济计量大师Halbertwhife,CliveGranger,RobertEnglefNJamesHamilton。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涵盖计量经济学理论、非参数计量经济学、半参数空间相关性分析与金融计量经济学。其研究成果已在包括JounrndfofEconometrics、EconometricTheory、、StatisticaSinica、EconomicsLetters等国际核心经济计量与统计期刊上发表十多篇。在国内核心经济与统计期刊如《管理世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经济科学》、《统计研究》、《数理统汁与管理》上发表文章十多篇。



苏良军现为国际新办经济计量杂志的创立编委,是国际EconometricSociety的会员,同时是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学术委员会成员。他的学术贡献和研究在经济学和统计学领域具有深远影响。


(2)上师大数理统计研究生导师扩展阅读

本书是为国内众多商学院与经济管理学院的统计学、经济、金融、管理等专业的研究生与统计工作者精心编写的统计教科书。本书结合国内外统计系、经济系与商学院研究生数理统计教育的现状,系统性地介绍现代统计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充分反映当代统计的发展,力求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本书既可作为统计、计量经济及相关专业的教科书,又可作为统计与计量经济工作者必备的理论参考书。

Ⅲ 张忠占的人物简介

张忠占统计学、数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云南大学数学系,获得理学硕士学位。1993年入选首批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1999年于日本九州大学数学研究生院取得理学博士学位。
从事数理统计及其应用研究,特别对生物统计和可靠性统计分析感兴趣。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和其他部级课题11项,与杨振海教授一起完成多项应用课题。 在可靠性统计分析和资料分析的自动化方面,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与课题组一起开发了通用弹药质量监控决策支持系统,1998年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几年来,从事生物统计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教材和译著6部,其中与王松桂、程维虎、高旅端教授合编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书入选北京市精品教材、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教材。
现为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副理事长(2009年7月起)兼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生物医学统计分会理事长(2009年7月起),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常务理事(2009年8月起),北京市统计学会常务理事(2004年5月起)。2006年入选教育部数学与统计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统计学分委员会委员,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2006年)和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008年)负责人,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学院学位分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数学会理事(2004-2008),中国数学会概率统计学会常务理事(2002年10-2010年10月),北京工业大学应用数理学院院长(2002年-2010年),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
目前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已培养4名博士,17名硕士,正在指导6名博士研究生和6名硕士研究生。

热点内容
松江大学城学生联盟吧 发布:2025-04-16 16:50:06 浏览:9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考研 发布:2025-04-16 16:31:23 浏览:785
上海海事大学会计考研 发布:2025-04-16 16:19:34 浏览:308
美国春田大学排名 发布:2025-04-16 16:12:03 浏览:228
赣南医学院研究生导师 发布:2025-04-16 16:10:20 浏览:146
南林的优秀本科生考研去向 发布:2025-04-16 16:07:39 浏览:348
武汉大学牛的教授 发布:2025-04-16 16:02:47 浏览:180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官网 发布:2025-04-16 15:53:17 浏览:575
昆明医科大学口腔研究生考试 发布:2025-04-16 15:52:31 浏览:845
重庆理工大学复试名单 发布:2025-04-16 15:46:32 浏览: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