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录取分数 » 为什么北京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总比其他省份低

为什么北京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总比其他省份低

发布时间: 2021-01-10 17:49:08

Ⅰ 为什么北京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总比其他省份

“为什么北京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总比其他省份”怎么样?高了?还是低专了?高了,有高的要属求。低了,有低的道理。
高了,是因为重点大学在北京占多数。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总比其他省份高。
低了,是因为需要照顾本地户籍的考生,全国其它大学也基本上是这样的做法。照顾本地考生,一是本城市发展所需;二是节省教育费用。

Ⅱ 为什么北京高考录取分数线要比其它省低出一百多分

因为北京的学生比较笨,
如果和其他省份同样的分数线的话,
恐怕北京学生就只有辍学的份了.
为了避免社会问题,只好采取地方保护主义了!!!

Ⅲ 为什么北京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总比其他省份低好多

首都啊,这种偏爱。没办法

Ⅳ 为什么北京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比其他省的要低呢是因为北京的学生学习不行吗

每每录取线公布之后,都是各地口水战的开始,一般要持续到9月份。我的内解释是:北京市是集教育中心容,政治中心等等为一体的城市,人口多,很混杂,常住人口已突破2千万,学生的上学问题就一直就地解决。各种有正式招生资格的大学59所,大专院校24所,数量远远超过了山东(50所)。按照解决70-80%的录取率计算,北京根据各学院校录取的数量在参加高考的学生成绩中折合的录取成绩基本上就是现在公布的成绩。与其他省市的考试录取没有任何关系,不管试题难度大小,录取的比例是不变的。山东的考生人数多而录取分数很高,因为本省市的大学院校实在太少了,想进北京抢一杯羹确实不容易。对外地学生以高分录取是每一个大学改善录取现状的一些措施,但是前提是录取满自己城市的学生后才可以。以上回答菲官方言论,仅供参考。

Ⅳ 北京高考录取分数线比其他省份低吗

每每录取线公布之后,都是各地口水战的开始,一般要持续到9月份。我的解释是:北京市是专集教育中心,属政治中心等等为一体的城市,人口多,很混杂,常住人口已突破2千万,学生的上学问题就一直就地解决。各种有正式招生资格的大学59所,大专院校24所,数量远远超过了其他省市,如山东(50所)。按照解决70-80%的录取率计算,北京根据各学院校录取的数量在参加高考的学生成绩中折合的录取成绩基本上就是现在公布的成绩。与其他省市的考试录取没有任何关系,不管试题难度大小,录取的比例是不变的。山东的考生人数多而录取分数很高,因为本省市的大学院校实在太少了,想进北京抢一杯羹确实不容易。对外地学生以高分录取是每一个大学改善录取现状的一些措施,但是前提是录取满自己城市的学生后才可以。以上回答菲官方言论,仅供参考。

Ⅵ 为什么北京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比山东低100多分

某些人站着说话不腰疼 因为一北京的高校多 二山东的学生大部分早上5点半就要上早自习也就是上课晚上10点下课至少烟台威海潍坊德州是这样的因为我的室友大部分都是山东人我自己就是威海的但北京不一样人家城市的娃娃要进行素质教育所以学习的时间少了 只能从降低分数上入手了 我是06年参加高考的文科521差28分到2本比一专高3分但最后却上了个民办的 你们要是谁敢说北京的2本线比520高我跟他姓

Ⅶ 为什么北京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总比其他

你好,你的问题回答如下:
1、北京的大学多,招生的名额更多,比如北京大学、专清华大学在外省一属个省总共只招收几十人,但在北京却招收几百人。
2、北京的高考考生总人数比较少,只相当于外省的三分之一。
招生名额多,考生少。所以北京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总比其他省低一些。

Ⅷ 上海、北京、高考本科分数线为什么要比其它省份低啊

上海满分630,不是750。一本二本分数线当然看着就像比其他地方低了。其实你折合成750分制还会觉得上海的线低?

Ⅸ 为什么北京等大城市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比别的地方低很多

因为北京人的智力低下,不敢与他省学生比,所以你懂的

Ⅹ 为什么京津地区高考录取分数线比别的地方要低

地域的差异性造成的,京津地区优质高校多,选择多,供不应求,所以有了京回津户口的孩子占有优势,答有优先选择权,一个好户口对于一个普通学生很重要。

如果用一个成绩来录取,北京学生非常吃亏,基本有一半以上的得去外地上学,这样一来北京的居民教育水平就下来了。北京政府为提高本地教育水平就只好降低分数线。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

志愿填报首选城市,不是学校、更不是专业:为了四年甚至更久的生活,为了谋得更好的发展空间,请记住,志愿要一定首选城市。城市的选择必须和家庭情况相互配合,考生应接纳但不盲从家长建议。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高分者城市选择中必选“北上广深”,低分者则应当选择省内经济发达的城市,再次是临近省份经济发达城市。 重院校、轻专业,是错的,重院校、轻专业,是贻害无穷的馊主意。分高者,应该“重院校、轻专业”。报考6类及以下院校,应该“重专业、轻院校”,按照专业技术配比志愿与高校,找到就业前景最优的志愿填报方式。

热点内容
大学老师怎么看待爱情 发布:2025-02-25 09:36:13 浏览:186
河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专业目录 发布:2025-02-25 09:35:26 浏览:151
复旦大学怎么样能跟着教授进科研组 发布:2025-02-25 09:34:04 浏览:982
南京医科大学博士录取通知书 发布:2025-02-25 09:20:58 浏览:323
大学生英语竞赛样题c类 发布:2025-02-25 09:13:51 浏览:253
河南师范大学李春喜教授 发布:2025-02-25 09:10:18 浏览:687
一年级大学季形体老师 发布:2025-02-25 08:54:40 浏览:261
武汉理工大学专业排名2017 发布:2025-02-25 08:48:42 浏览:886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广慈 发布:2025-02-25 08:44:59 浏览:323
贵阳北站至大学城专线 发布:2025-02-25 08:43:34 浏览: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