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本科 »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

发布时间: 2021-01-14 07:58:51

㈠ 当代大学生就业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导读】都说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不好就业,这种现象的产生除了社会因素之外,肯定也有个人的因素存在,那么,当代大学生就业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呢?下面小编带大家来看看吧!

1、就业观念有待提高 

当今毕业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他们身上有一股拼劲。他们热衷于大城市,如北京、上海,认为只有在大城市打拼才会有出路,自己的能力、价值才能得到体现。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毕业生都适合大城市,他们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对于刚刚迈出大学校门的学生来说,一份工作带来的不仅是一份收入,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所以当代大学生在择业时不应该只是考虑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还应该理智分析这份工作能给自己带来哪些方面的提高。 

2、个别学生诚信道德缺失 

为获得好的工作,个别学生会在自己的个人简历中造假,伪造荣誉证书、等级证书、学历证书,虚报成绩,在与用人单位签订相应的合同后,部分学生在毕业后会毁约。还有一些取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毕业后不能及时还款。 

3、不遵守校纪校规 

面临就业,很多学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主要表现就是以求职面试为由旷课迟到。   

4、心情浮躁、焦虑 

有些学生不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前的学习生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下降。忙于求职应聘,不能合理安排求职应聘与上课时间,导致毕业前挂科,影响了毕业和就业。

以上就是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前往环球网校进行更为详细的了解和咨询!

㈡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伴随着我国高校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国家统包分配向毕业生自主择业转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而且,自2007年美国次贷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地的经济都出现了一定的衰退现象,各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方面都有所减少。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就成为了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自1999年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日趋下降,而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更是让就业形势变的更加不容乐观。
(一)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增加
近年来,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据教育部统计, 2010年毕业生将超过630万人,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整体就业人数不断增加。
(二)毕业生向大中城市流动趋势加强流向
伴随我国沿海等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发达城市以及较发达城市和一些发展相对缓慢的乡镇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不断加大。在高薪、高待遇、高福利等的吸引下,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也在跟随经济发展方向,选择在大中城市寻求发展空间,逐渐形成了向大中城市流动的洪流。造成了人才集中超过了有限的就业市场的需求。
(三)毕业生的期望值居高不下
伴随着精英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也就一直居高不下。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理想起薪集中约有15%的人定位于4000元以上,而仅有不足3%的人选择1500元以下。而大部分的企业全部选择1500-2500元。部分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依然居高不下,过高的期望值不可避免地让他们失了大量的就业良机。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从毕业生主体自身来讲
当前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严重的一步到位的想法,认为到国有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公立学校、大公司企业是就业,而到中小企业、私营机构只是打工,因此,许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宁可在家待业也不愿意到一些中小企业去就业,更谈不上到边远地区工作。而且,有些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更多的期望的找到一份轻松高薪的工作,既不愿从事高付出的工作,又想获得高收入;既想获得高薪工作,又对自身能力了解不足。而社会现实往往与毕业生的想法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进而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二)从毕业院校来讲
首先,自2003年我国第一批扩招大学生走向社会以来,我国社会的人才需求量逐步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庞大的毕业生队伍走向就业市场。伴随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各地区的经济开始衰退,社会已经不可能提供如此众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导致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压力骤然加大,就业难现象凸显。
其次,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而我国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多在综合能力上有所欠缺,专业技能也不够强,很难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熟练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社会上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另外,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关注,许多高校积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我国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目前有些高校还停留在传达政策、整理信息、组织“双选”会的粗线条阶段,就业指导工作远远适应不了就业形势变化和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
(三)从社会用人单位来讲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结构调整,企业进入了较为稳定的发展阶段,企业的用人也处于成熟稳定期,吸纳的人才有限,而国家大力发展的新型产业主要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为主,所需要的是高精专人才,而大多数毕业生主要是应用型人才。在当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主要以接纳毕业生为主的中小企业大量破产,而生存下来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断地减员,进而造成了就业困难。
三、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些建议
(一)切实了解用人需求,不断增强毕业生综合能力
如何更好的利用仅有的不到四年的时间来完善自我直接影响了大四的就业形势。因此,大学生应该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来关注了解用人单位需要怎样的大学毕业生。针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大学四年去学习相关知识,考取相关等级证书,进而在就业招聘中占据优势,获得一份好工作。
(二)调研就业形势,合理进行就业指导
由于当前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高校就业办公室等应不断深入调查当今的就业形势与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有针对性的对广大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使得大学毕业生能够及时的完善知识储备,调整就业心态,获得就业信息,加快并改善大学生就业。
(三)网罗校友资源,多渠道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比较成功的校友手里拥有一些资源,可以帮助师弟师妹们提供一些工作岗位。建议充分调动和利用专业教师及校友的社会资源,为毕业生争取更多的招聘机会。针对专业特色,利用校友、老师的资源,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专业的小型专场招聘会,以便使毕业生能够学以致用,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四)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创新就业招聘形式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快捷,人才市场与高等院校联合举办招聘会一种模式也逐渐跟不上毕业生就业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在此基础上做出创新,使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更近距离的接触,通过形势研讨会、专场招聘会、专家报告会、师生座谈会、心理咨询会等一系列措施来拓展就业领域。

㈢ 当代大学生应当如何对待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式

  • 一、 要找准定位,调整好心态。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认清就业形势,正视就业现状,转变就业观念,调适就业心态,切忌好高骛远,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放低薪酬要求,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提前做好步入社会的准备,“深挖洞、广积粮”,多充实、提升竞争力,即便是可以“高成”也不妨先“低就”,抱着学习的心态去适应社会,从基础做起,不要眼光过高。凡事做到“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只有认清就业形势,正视就业现状,方能做到心中有数、处惊不乱。对于我们这中缺少社会经验的我们来说更要做到这点,特别是在个人形象、气质、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需要加强,这是招聘单位说看重的,当然学习成绩固然重要

  • 二、审清情势,确定就业范围

应届毕业生需要对应聘的部门进行分析,规避掉那些在企业经营压力下容易被裁减的部门。比如在新经济形势下,公关广告、品牌推广等不能直接产生利润的部门,预算是最先被截流的。求职者,尽可能地选择公司核心或者有潜力的部门就职,企业在扩张期和鼎盛期才考虑到的职位可能会被缩减,与其四面碰壁,不如寻找一个大的入职空间。在筛选应聘地区上,从以往的经验看来,这种经济震荡会突出表现在经济发达或者发展迅速的地区,比如深圳、浙江、上海等大的中心城市,这些城市固然机会多,但变动也更大;相比而言,一些有潜力的二级城市

也许有更好更稳定的就业机会。”

  • 三、 增强大学生自身素质

“既是危机,也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在浙财院东方学院金融学会负责人潘金磊看来,危机才是锻炼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好机会。我们可以通过在危机意识中了解现状,慢慢摸索,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投资意识和风险意识。而应届毕业生李凯华体会最深的是,只有在熊市里证券公司才会迫切需求优秀的专业人才。早在大三时,就有一家证券公司准备与他签约,如今这样的橄榄枝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日前举办的一场恳谈会上,与会的20余家金融单位对那些上手快、一线操作能力强兼具较好的营销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大学毕业生,依然“求贤若渴”。

“金融危机的爆发也给考生和家长提了个醒,读大学、选专业不能‘一窝蜂’。”省教育考试院相关专家如是说。近年来证券市场的红火,催生了一大批盲目报考财经类院校和专业的学生。报考的人多,毕业的人就多,如果金融危机的影响持续存在,那么他们找工作难也就不奇怪了。这时,反倒是一些所谓的“冷门”专业能顺利就业。因此在这位专家看来,只有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选好专业,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大学毕业生才会在面临金融危机等困境时找到一份中意的工作

四、 变压力为动力,降低期望值

大学生要客观认识到现在的就业形势很严峻,应该变压力为动力,只有正视就业压力我们才会迫使自己积极行动起来,产生求胜的心理和行动。适当降低期望值,还要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要放低姿态,要懂得从基层做起,吃苦耐劳,这样的态度更能获得就业机会,要打破传统的事事求稳,事事就顺的思想,树立新的市场竞争观念,有些学生对专业的前景不切实际,只注重经济意识和区域观念,讲究金钱第一、环境条件第一,不愿到待遇差、条件差的地方,结果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而错过一些良好的就业机会。

  • 五、另谋出路、继续深造

当然自主创业,考研及公务员也是就业的一途径,但是这毕竟是少数。 路何去何从,都得靠自己把握,要有不怕失败的精神,某网站最近对成功就业的调查,发现有48.9%的人成功秘籍是不断面试,积累面试经验,以量取胜;还有21.6%的被访者是因所学专业抢手而成功;而名牌效应和关系效应比以往有明显降低,只占8.0%和11.4%。这些总体反映了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定位:从单纯追求名气、注重关系、人际利益而逐渐转化到重视个人能力的务实层面。其实,大学,只是证明你具备了基本的文化知识,但远远没达到是人才的地步。

人才是既具有理论素养,还要有适应社会环境、企业环境、家庭环境的能力,要有学习新知识的学习能力。所以,我们必须把自己当做“文盲”来看待,在社会中不断的接受新的东西。

金融风暴不怕,可怕的就是你没有信心在社会中去竞争,去接受新的东西。 谁能经得住考验,谁就是最终的胜利者

㈣ 当代大学生应该有怎样的就业观念

一、选择工作单位和工作岗位要量力而行,切忌好高骛远。
就业,是一种双向选择行为,既是学生们对单位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福利条件、劳动强度的选择,也是单位对学生们的学习成绩、技能水平、个人素质、思想道德水平的选择。只有双方的条件都能被对方接受时,就业才能实现。所以,学生们在选择单位和岗位时,要从自身条件和对方用人条件出发,选择双方条件基本一致的单位。切不可一味要求工作轻松、工资高、待遇好的单位。
二、树立先生存,再发展的观念,切不可追求一步到位。
人生像走路,要从第一步开始,不断积累,才能达到目标。任何单位对招聘的员工,总是让他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在工作中考察他的品德、能力、素质,根据他的表现和工作需要,逐步安排晋升。我们有些学生,没有工作经验和能力,就业时都心存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结果当然是不能顺利就业。当其他学生已经取得一定工作经验和成绩,并为自己和家庭创造一定财富时,这样的人还在社会上盲目的奔波。
三、专业对口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切不可过分强调专业对口。
学生们在学校中确实从事了某个专业的学习,想找一个专业十分对口的工作去发挥才能,这是可以理解的。学校在推荐安排就业时,也尽量按专业对口去安排的。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想到对口就业是有很多困难的。综观社会工作岗位,有许多人的工作岗位就是不对口的。我们要求学生们一专多能,就是让学生们在就业时能有一定的选择就业范围,从而顺利就业。一味追求完全专业对口是不切实际的。
四、做好充足的准备
机会只属于作好了准备的人。
人生的成功,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示:成功=才能+机遇+勤奋。才能就是你们知识和技能;机遇是稍纵而逝的,它只赋予那些做好准备的人。勤奋学习,勤奋工作,你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才能,也就可以抓住更好的机遇。对我们学生们来说,在校学习、实习就是准备阶段。单位招聘员工,百分百地要求品行端正,知识面广,技能强,肯吃苦,谦虚好学,尊重他人,遵守纪律。当你做好了准备,具备了这些条件,你就能抓住机遇顺利就业。一个留长发的人,一个染着黄头发的人,一个满口粗言的人,一个不遵守纪律的人,一个既没有本领又没有良好素质的人,任何单位都是会将其拒之门外的。
五、树立工作第一,事业第一的观念。
就业,意味着离开学校的生活,投入到社会的大环境之中,去迎接新的挑战。在新的人生征程上,必须确立工作第一,事业第一的观念,有的学生在选择就业时,往往感情多于理智,眼前的利益高于自己的前途:几位老乡不愿分开,几个学生要求进一个单位,自身缺乏主张,把别人的说三道四作为指南,把道听途说当作事实。徘徊不定,错失良机,令人惋惜。有的学生看不上学校推荐安排的单位,总以为外面机会大把,黄金满地,结果到处碰壁,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父母的血汗钱。
因此,当代大学生要想有一个好的前途和发展。必须要有正确的就业观,正确的思想观。平时在学校要勤奋努力,做一个有知识有专业技能,综合素质高的人,从大学入学时就积极为就业积极准备。这样,才能为自己的前途打下良好的基础。
很高兴为你解答有用请采纳

㈤ 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式分析

1.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比较突出。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下降。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70%。从2002年开始,高校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人,较上年增加了27.1万人,增幅达23.1%。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64.7%,比上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到2002年底,又有约22万人实现就业,就业人数达到116万人,就业率上升到80%。2002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从地区看,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需求较旺,需求总量大于当地的生源数。中西部不少省区虽然有较大的用人需求,面临的问题是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往往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在一些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当前就业岗位相当有限,难以吸纳本地毕业生。从院校类别看,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初次就业率为85%,部门高校次之,地方院校较差。从学历看,用人单位对学历高的毕业生需求高于对学历低的毕业生需求。研究生供需比约为1:2.6,本科生约为1:1.3,专科(高职)生约为1:0.4。从专业看,一些紧缺专业如计算机、通讯、电子、土建、自动化、机械、医药和师范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旺盛,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一些长线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较少。
2.今后几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快,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根据前几年招生数据推算,今后几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保持大幅度的增长。2003年为212万人,较上年增加了67万,增幅达到46.2%的高峰。2004年毕业生为280万人,较上年增加68万人,增幅达到32.1%;2005年为340万人,较上年增加60万人,增幅达到21.4%。届时,毕业生总量为扩招前的2.9倍。由于今后几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变化,可以预计,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3.有就业意愿但未能就业的大学生群体最值得关注。
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社会上称之为“毕业漂族”。其具体情况有以下三类:
一类是复习考研者。为提高自身的就业条件,获得更好的工作职位,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工作而选择考研的毕业生迅速增多,这部分人约占“毕业漂族”的30%左右。他们中的不少人集聚在大中城市的大学附近租房住,以便及时获得考试信息,参加学校组织的考研培训。这批人如能考上研究生,则在三年后进入就业市场;若考不上,当年就会加入失业行列。
二类是边看边干者。有些是毕业后到处打短工,频繁变换工作岗位;有些是因用人单位或个人原因,时而应聘,时而解约。这些人约占“毕业漂族”的20%。
三类是就业困难的大学生。他们没有考研的打算,仍将户口、档案放在学校里,虽然有就业的意愿但难以就业,他们约占“毕业漂族”的50%。其中不少人通过各种方式多次求职,但仍找不到工作,心理受到较大的打击。在上述三类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中,第一类人有明确的目标,他们一般集聚在一起,互相鼓励,如无大的变故,属于相对稳定的群体。第二类人虽然边看边干,但能逐步融入市场,适应市场就业。但第三类人市场就业能力相对不强,心理较脆弱,而其数量在今后还会成倍增加,需要特别关注
为缓解就业压力,近年来国家采取积极就业政策。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就业再就业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就业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较为严峻。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化解客观矛盾的制约,还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为大学生,我们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
(一)培养良好素质。1、思想道德素质是职业成功的基本保证,良好品质在未来工作岗位上会转化为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坚定的人生信念。2、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牢专业基础。有了真才实学能够适应更多的工作岗位,更有利于自己的就业。3、身体素质是获得职业成功的物质保证。大学生应科学锻炼身体、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了解自身生理素质特点及不同职业的要求,在未来职业活动中合理开发和利用自己的生理优势。4、审美素质是从事任何职业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经常欣赏优秀的文艺作品,学会鉴别事物善恶美丑,发展审美能力,如果形成对某种艺术爱好和特长,未来的就业就有了更广阔的前景。5、劳动素质是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基础。通过劳动使身体和意志得到锻炼并从中获取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6、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竞争中取胜的必备因素。当今社会的高科技、高效率、高竞争,增加了人们的心理负荷。拥有良好心态、乐观自信、正确对待挫折的人才可能成功。
(二)培养兴趣、能力、性格。全面认识自己,有针对性地发挥长处,在走向岗位之前,大学生要重视培养间接兴趣、逐渐形成中心兴趣,有兴趣才更有工作积极性,效率高,不易疲劳。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觉悟,形成优良性格;培养学习、管理、人际交往、语言、判断等能力。 100
(三)树立正确择业观。择业固然要考虑个人兴趣和意愿,但从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来看,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应更多地考虑社会的需要,把自己对职业的期望与社会的需要统一起来,着眼现实,面向未来,既不好高骛远,也不消极被动。
(四)搜集职业信息。从国家和地区有关就业政策、劳动部门、毕业生升学就业指导部门及职业介绍部门、新闻媒体、熟人处获得信息,或直接与用人单位联系。全面了解就业发展的动态,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分析,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目标。
(五)树立风险及竞争观念。对自己的职业目标进行科学分析,特别注意把不利因素考虑周全。正确对待“冷门”与“热门”职业,因为冷热总是相互转化的。做什么都不应安于现状,要积极进取,勇于竞争,在大学阶段努力积累竞争资本,为将来把握机遇。
(六)树立正确创业观。在就业压力较大的社会环境中,创业意识强烈、思想准备充分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此外,大学生要培养勇气,破除依赖心理和胆怯心理,还要提高创业能力。
(七)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当代大学生在创业和择业过程中,要直面艰苦,如面向基层择业、就业和创业。
(八)努力学习职业道德和职业活动中的法律知识、提高职业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锻炼实际履行职业道德规范的能力。
大学生一定要未雨绸缪,做好充分的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导者通过对大学生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职业倾向等,有针对性地帮助个体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并明确实现目标的思路、途径,使大学生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尽可能地少走弯路的过程。在校期间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选择就业之前做好充分的分析,毕业生才能选择合适自己的职务,而不要乱投一通,以致浪费人才资源。

㈥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有哪些

  • 随着九十年代末大学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政策推行以来,大学生人数的增幅远远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人才增长,大学生就业难不难才是怪事,”毕业即失业“成为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普遍现象。

  • 尽管如此,中国教育部决定继续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努力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表面上看,研究生扩招能提高大学生学历层次,可以缓解就业难。但是,如果不清理高等教育积弊,扩招研究生来应对就业难将是饮鸩止渴,使就业矛盾更加突出。

㈦ 如何看待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就业问题,各国都有,可以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来说,就业问题就更加复杂。我国就业面临着巨大的供给压力:人口与人力资源严重供过于求,城镇公开失业逐步攀升,企业富余职工转化为公开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巨大,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加大“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缓慢的就业需求:从需求的角度看,我国的就业弹性总体上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就是说,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弱。综合以上分析,不难发现,人才供需不平衡,而且在不断扩大。企业在人才供过于求的形势下,对于应聘者的条件更为苛刻。尽管在金融危机下,西安曲江的企业今年的用工需求稳中有增,一些正在进行产业升级的企业招聘需求迫切,但是从整体来看,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大学生就业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形势更加严峻。作为在读大学生,我对于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更为关注。近3年来,我市生源的高校毕业生每年都超过6000人,今年更是超过7000人。针对目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和结合实际,我提出以下建议:1、以“生态城市”建设为中心,继续狠抓经济发展。从解决就业问题的角度看,应高度重视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作用,努力增加就业机会。只有经济发展了,社会需要大学生的数量才会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才会得到缓解。2、继续深化体制改革,扫除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同时鼓励他们自主创业,这既能推动经济增长,又能增加就业促成就业的良性循环。3、坚持理想教育,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高等学校及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理想的教育与引导,要宏扬为国家为民族的振兴而奉献青春的社会本位价值观,要宏扬主旋律,要始终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学生要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祖国的需要和民族振兴的责任仍然是当今青年知识分子人生职业选择的第一主题。4、紧跟时代发展,更新大学生就业观念。大学生就业难与大学生就业观念有关,转变观念天地宽。社会的变迁、就业环境的变化,要求大学生必须拓新就业观念,使自己的观念从陈旧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大胆地、主动地在社会大天地里找到能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位置,树立市场就业观念,培养职业道德精神、敬业精神、合作精神、互利精神、服务精神、学习精神,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大学生应当从观念到实践都“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5、加强高等教育的改革,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实力和提高大学生的能力素质。当前高等教育专业设置陈旧、特色不明显,缺少根据社会有效需求结构对学校予以合理的分工。要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拓展其能力素质和对社会职业岗位的适应性,以能够在严峻的就业市场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为此,要加强对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的技能教育、辅修专业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进一步重视各种体验性建设,切实把培养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落到实处,以适应社会需要。6、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职业意识的教育与引导。大学毕业生职业意识的形成与学校、家庭及社会的教育是密切相关的。配合学校和家庭形成良好健康的社会氛围,使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意识。7、加强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指导大学生就业。要加强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建设。这个中心要有一批高素质的熟悉学生工作和就业市场的人才,必须经常开展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咨询、推荐和服务工作,功能要齐全,能开设一定的讲座和课程,帮助学生掌握求职的技能和知识。就业指导中心要有一定的硬件工作条件如信息查询室、资料阅览室、洽谈室、招聘工作场所、Internet信息网站以及必要的设备和经费,充分发挥好就业“顾问”的作用。8、大学毕业生要注意做到“四不”。调查中,几位多年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士提醒大学生:现在的就业不可能是“一次定终身”,一些前人身上发生过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参考,希望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要注意做到“四不”,即不轻意放弃就业机会、工作中不轻易跳槽、不随意违约,不随便乱存放个人档案资料。

㈧ 当代大学生该如何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导读】每年到了八九月份,一大批应届大学毕业生就要冲进社会,去考核用人单位,或被用人单位考核,我想大多数是后者吧,2020年840万的大学生毕业了,这么多人里,有继续深造的,有的已经找好用人单位的,有家庭背景好的不用愁的,可这些应该都是少数吧,大多数应该都是平头百姓吧,当代大学生该如何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答案很简单:老生常谈的一句话,“先就业再择业”

不要高不成低不就,不要一心只想这进名企,大公司和小公司各有利弊,只要是正规公司,都可以考虑

不要眼高手低,找工作的时候,不要只是怨天尤人,要积极主动的通关各种渠道寻找招聘机会,投递简历

不要迷茫,路都是走出来的,多面试,多积累经验,自然会越来越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

以上就是针对当代大学生该如何解决就业难的对策,这里我想说,各位面临择业的同学们,先要认清自己,形势摆在那里,就把择业当成一次高考的模拟考,把自己总结一下,你的优势,你的缺点,尽量把姿态弄低点。

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点就有一大因素的,大学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要知道,这是好几百万人一起找工作呀,起码用人单位是占主动权的,不要被什么双向选择的话给迷惑了,人人都想去世界五百强,那是不可能的。实习阶段,把用人单位的底细,好好了解一下,给自己画个范围,多列这备选,因为你看好的可能多数人都看好,别到时候抓瞎,北上广深,当然有发展,但并不绝对,还有很多选择,大学生一旦毕业了就意味着告别十几年的学生身份,要为生存而奋斗了,加油吧少年!

㈨ 当代大学生就业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1、就业观念有待提高 

当今毕业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他们身上有一股拼劲。他们热衷于大城市,如北京、上海,认为只有在大城市打拼才会有出路,自己的能力、价值才能得到体现。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毕业生都适合大城市,他们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对于刚刚迈出大学校门的学生来说,一份工作带来的不仅是一份收入,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所以当代大学生在择业时不应该只是考虑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还应该理智分析这份工作能给自己带来哪些方面的提高。 

2、个别学生诚信道德缺失 

为获得好的工作,个别学生会在自己的个人简历中造假,伪造荣誉证书、等级证书、学历证书,虚报成绩,在与用人单位签订相应的合同后,部分学生在毕业后会毁约。还有一些取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毕业后不能及时还款。 

3、不遵守校纪校规 

面临就业,很多学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主要表现就是以求职面试为由旷课迟到。   

4、心情浮躁、焦虑 

有些学生不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前的学习生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下降。忙于求职应聘,不能合理安排求职应聘与上课时间,导致毕业前挂科,影响了毕业和就业。

(9)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扩展阅读:

必要的就业准备:

1、根据应征岗(职)位写简历,力求语言通俗易懂,内容简易扼要,特出岗(职)位相关的经历、技能和荣誉,以便顺利获得面试机会;

2、有计划地向单位预约面试时间,不同单位约见时间间隔2-3天为宜;

3、温习应聘职位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巩固一下专业技巧,避免面试或笔试时不知所措,给人留下“滥竽充数”的印象;

4、不妨预先托人向锁定单位介绍和推荐自己,尤其当你“年龄、学历、身体状况”等条件不符合招(工)聘要求的情况下,但切忌“过火”,弄巧成拙;

5、尽可能地打听到锁定单位历任此岗(职)的人员,向他(她)们讨教一下工作要领和经验,特别是关于面试的;

6、通过上网搜索和实际观察来了解和加深应聘职业的形象,并以此强化自己。

㈩ 当代大学生就业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导读】当今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面临就业时,就会眼高手低,都希望自己从事的是轻松舒适的工作,殊不知哪有那么多轻松舒适的工作在等着呢,而有些更是不想就业,做起了啃老族!当当代大学生就业面临很多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竞争激烈,先看一下以上数据。到2018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达820万。加上留学海龟和往届待业毕业生。竞争激烈,就业严峻。

二,目标不明确。甚至有些人毫无目标,不知道选择什么行业,不知道什么行业适合自己。没有明确的人生规划和职场规划。

三,社会实践能力不足。虽然素质教育喊了那么多年,但是从小学到大学,各学校还是唯分数论成绩。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不足,动手能力差,这些大大影响了以后的就业。现在很多公司有些职位需要几年的工作经验,所以,在校学生应多出去社会实践。

四,毕业生就业心态。很多毕业生只想着找轻松的又工资高的工作,脏点累点的看都不看,高不成低不就。其实,能找到理想的工作自然好,如果一时没合适的,先就业再择业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总而言之,现在的社会,己经没有了所谓的“铁饭碗”。个人觉得大学生在就业时应该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不管前进的道路如何曲折,都要向着这个目标持之以恒的坚持,要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认请自己,努力奋斗,才是王道!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分享的关于“当代大学生就业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热点内容
武汉纺织大学宿舍功率 发布:2025-01-11 02:51:54 浏览:86
武汉大学生买房20 发布:2025-01-11 02:48:50 浏览:315
陕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研究生 发布:2025-01-11 02:45:08 浏览:547
大学生弄什么发型好看 发布:2025-01-11 02:36:38 浏览:24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设立方案 发布:2025-01-11 02:36:34 浏览:505
上海职业大学陈志军教授 发布:2025-01-11 02:35:51 浏览:604
上海大学冷门专业 发布:2025-01-11 02:35:44 浏览:619
广州大学城你懂的 发布:2025-01-11 02:34:17 浏览:380
倔强大学生 发布:2025-01-11 02:19:55 浏览:896
技术大学生 发布:2025-01-11 02:11:42 浏览: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