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学博士点有哪些
Ⅰ 宁夏大学有博士点吗
宁夏大学有博士抄点袭。
学校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8个自治区重点学科,7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个"211工程"重点培育学科,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民族学、水利工程、草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Ⅱ 宁夏大学有哪些硕士点
经管MBA
Ⅲ 宁夏大学数学系有博士学位授权点吗
宁夏大学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早,从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6年取得硕士学位授权资格,已培养出300多名硕士研究生,目前在校硕士生有417人。该校研究生教育1999年以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由东方哲学、民族史、古代文学、岩土力学等8个硕士点增加到29个,加上最近增加的12个,已达41个。2003年是宁夏大学学位教育快速发展的一年,继成为工商管理专业学位(MBA)、教育专业学位的培养单位和第一批开展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院校之后,宁夏从全国4个没有博士点的省区中除名,终于拥有了博士学位授予资格。
宁夏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多学科的区属综合大学。这所大学经过了两次较大范围的重组,一次是1997年12月26日,经国家教委批准,宁夏大学、宁夏工学院、银川师专(含宁夏教育学院)实行合并办学;第二次是2002年2月26日,经教育部批准,宁夏大学和宁夏农学院进行合并。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宁夏大学通过两次重组后在办学规模和实力等方面都有明显提高,学科门类更加齐全,师资力量更加雄厚,实现了学科交融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宁夏大学现有14个二级学院,54个本科专业和25个专科专业。现有学科涵盖了理、工、农、文、经、管、法、教育、历史等9大门类,12个自治区重点学科,其中回族文学是全国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宁夏大学还有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及伊斯兰教哲学、回族文学、西夏文化、自然灾害与环境等34个研究所,现有教职员工2664人,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逾1.7万人。
据宁夏大学研究生院王主任介绍,目前全国具有博士学位授权资格的高等院校有270余所,此次新申报博士点的大学有100多所,20多所大学获准。宁夏大学博士学位点的申报成功,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层次和知名度,拓宽了学校的办学道路,对培养当地急需人才,稳定现有人才,吸引外来人才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位负责人表示,宁夏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在理、工、农方面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草业科学、应用化学、煤化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少数民族史等学科已在学术界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宁夏大学明年在校硕士生将达到700人。这位负责人还说,草业科学专业作为宁夏大学第一个博士点,明年将面向全国招生8∼10名博士研究生。
Ⅳ 宁夏大学一共几个校区
宁夏大学有两个校区,分别是:
1、宁夏大学本部,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西路489号。
2、宁夏大学南校区,地址:宁夏银川市黄河东路656号。
校现有77个本科专业。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8个自治区重点学科,7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个“211工程”重点培育学科,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4)宁夏大学博士点有哪些扩展阅读:
1、师资力量
学校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人员占65%,硕士以上学位人员占86%。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3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9个。柔性引进院士29人,柔性引进知名专家34人。
2、教学建设
学校有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110项。
3、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生物科学、农学、草业科学、生物科学类、汉语言文学、英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
Ⅳ 以下高校当中拥有博士点最多的是
浙江大复学
国家重点学科:制24个
硕士点:285个博士点:212个院士:0个
北京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81个
硕士点:221个博士点:199个院士:0个
清华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49个
硕士点:159个博士点:123个院士:0个
所以 是浙江大学博士点最多
Ⅵ 宁夏大学有哪些专业
本科专业: 经济学、法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阿拉伯语、日语、新闻学、广告学、音乐学、美术学、艺术设计、舞蹈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化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地理科学类、地理信息系统、材料化学、环境科学、应用心理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草业科学、林学、园林、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旅游管理、电子商务、行政管理、农林经济管理。 专科专业 化工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数控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 、酒店管理、音乐教育、体育教育、艺术设计。 硕士学位点 数学、作物学、外国哲学、政治经济学、法学理论、人类学、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应用心理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凝聚态物理、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人文地理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态学、固体力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电路与系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结构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利水电工程、应用化学、农业水土工程、食品科学、果树学、植物营养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草业科学、临床兽医学、农业经济管理、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硕士、教育硕士、农业推广硕士等152个。 博士学位点 中国少数民族史、水利水电工程、草业科学等23个。
Ⅶ 宁夏大学哪些专业最好
宁夏大学简称宁大,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与教育部共建的以文、理、工、农为主体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学校,“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建设高校”。学校坐落于贺兰山下有着“塞上湖城、西夏古都、回族之乡”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银川市,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是教育部首批批准的招收留学生和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高校。宁夏大学现有六个校区,即校部A、B、C、D区和南校区、新华学院,占地面积2383亩,校舍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教学实验农场1695亩。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8000余人,研究生3000余人,少数民族预科生3200余人,留学生近400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籍学生14000余人。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数字化图书馆和多功能体育馆,固定资产16亿元。学校拥有一批水平先进、设施完善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各类科研机构38个,各学科领域实验室93个。
Ⅷ 宁夏大学是211吗
宁夏大学是211大学。
宁夏大学(Ningxia University),简称“宁大”,学校坐落于贺兰山下有着“塞上湖城”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银川市,是教育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的以文、理、工、农为主体的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高校,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是国家教育部首批批准的招收留学生和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高校。
宁夏大学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学校。
宁夏大学始建于1958年。1997年12月,宁夏大学与原宁夏工学院、银川师专(含宁夏教育学院)合并;2002年2月,与宁夏农学院合并,组建了新的宁夏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崭新的一页。学校坐落在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塞上历史文化名城银川市,校园楼宇林立、花木繁茂、环境幽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不断弘扬“不怕困难,不畏风寒,根深叶茂,本固枝荣”的“沙枣树”精神和一代代宁大人“艰苦创业、负重拼搏”的传统,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特别是近年来,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重点建设宁夏大学”和“努力把宁夏大学办成高水平大学”的战略决策,学校着力“补历史欠账、抓当前建设、打未来基础”,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307亩,校舍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教学实验农场1695亩。在校教职工2700余人。面向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6000余人,研究生2800余人,少数民族预科生3200余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籍学生14000余人。公开出版学术期刊4种,《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多年入选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1995年成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西北地区宁夏主节点。拥有现代化的数字化图书馆和多功能体育馆。学校固定资产12.5亿元。
学校设有23个学院。现有9个学科门类中的68个本科专业。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7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7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个“211工程”重点培育学科,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民族学、水利水电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能源化工、设施农业、生物技术、生态恢复、土建与水利工程5个自治区院士工作站。现有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50项。
重点学科建设
国家重点学科(2个):草业科学、中国少数民族史(培育)。
“211”工程重点学科(7个):中国民族史学理论与回族史西夏史、草业科学与生态工程、西北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旱区节水灌溉与水资源调控、煤炭化学化工与节能减排、宁夏地区教师教育发展、数学力学及工程技术科学。
自治区级重点学科(17个):专门史、汉语言文字学、区域经济学、民族学、英语语言学、应用心理学、人文地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应用化学、草业科学、水利水电工程、应用数学、基础数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凝聚态物理、临床兽医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校专职教学科研人员中高级职称人员占50%,硕士、博士学位人员占80%左右。柔性引进院士16人,19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41人入选自治区“新世纪313人才工程”,1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人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人被遴选为教育部中文、物理、生物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首批“百人计划”。
学校拥有一批水平先进、设施完善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近2亿元。现有各类科研机构38个,各学科领域实验室93个。能源化工(天然气转化)重点实验室、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东基地煤化工资源循环利用实验室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重点实验室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研究中心、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西夏学研究院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出台了《关于加强本科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若干意见》,制订了实施方案,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要求。按照“基础扎实,人格健全,有就业能力和发展潜力”的目标培养应用型人才,确定了“加强基础、突出实践、发展特长、注重创新、分流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路,并且通过构建两个方案(专业培养方案、人格培养方案)、打造三个平台(课程建设平台、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加以实施。学校力求通过努力,使所有本科生以不同方式参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活动,并且使其中30%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学校的科学研究工作持续稳步扩大规模,重点推进“优化科技资源强能力、集中科技服务上水平”。围绕“提升内涵,强化特色”的总体目标,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强化科研激励机制,持续推进原始创新,集中开展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科研项目承担方面,“十一五”以来,学校先后承担自治区级以上科技项目800余项,经费总量比“十五”期间增加了4.5倍。重点重大科技项目实现重要突破,先后承担和完成了“黄河河套地区盐碱地改良及脱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安全重大问题研究”等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项目和课题,以及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农业成果资金转化项目、“863计划”引导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948”项目等重大项目(计划)60余项。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0余项,自治区级以上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68项,自治区科技攻关等自然科学类项目320余项。学校先后与自治区5个市、10余个龙头企业及区内100余家中小企业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实质性合作和广泛服务。科技成果方面,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并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创新奖、自治区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等方面实现了突破。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把对外合作交流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形成了“一体两翼一个平台”(服务学校整体对外开放战略;国际合作,国内合作;校友工作网络)的对外合作交流工作格局。国内合作在深化、创新与上海交大对口支援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先后与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昌大学、福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了实质性的交流合作,形成“一对九”的合作格局。国际合作立足于民族区域特色和特色优势学科,以中日国际联合研究所、西夏学研究院、回族研究院以及阿拉伯语人才培养,阿拉伯文化研究和生物技术、生态学研究为平台,先后与日本岛根大学、创价学会(大学),阿联酋迪拜大学,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挪威红十字会北欧世界联合学院等十几个国家的十多所高校结为重点合作伙伴。宁夏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招收留学生和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高校,自1992年以来,先后有20多个国家的近千名留学生来校学习。与阿联酋迪拜大学联合建立了海湾地区第一所孔子学院。学校的校友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先后成立宁夏五市校友会、银川工商企业界校友会及北京校友会。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等。
Ⅸ 宁夏有哪些大学
宁夏大学 北方民大 宁夏医学院 宁夏理工 宁夏师范 吴忠职业技术学院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宁夏师范学院 宁夏工业职业学院 宁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银川科技职业学院(银川大学)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
Ⅹ 宁夏银川有哪些大学
银川高等学府有16所,分别是:宁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北方民族大学专,宁属夏大学新华学院,银川能源学院,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宁夏工业职业学院,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警官职业学院,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宁夏艺术职业学院,宁夏体育职业学院。
(10)宁夏大学博士点有哪些扩展阅读:
银川市,简称“银”,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1]。自治区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研、交通和金融中心,以发展轻纺工业为主,机械、化工、建材工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位于宁夏平原中部,东踞鄂尔多斯西缘,西依贺兰山,黄河从市境穿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宁蒙陕甘毗邻地区中心城市,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经济区。
银川是历史悠久的塞上古城,早在3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水洞沟遗址繁衍生息,史上西夏王朝的首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民间传说中又称“凤凰城”,古称“兴庆府”、“宁夏城”,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城西有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夏王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