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打螺丝
Ⅰ 新入职第一个月就是帮忙打资料等工作,这样正常吗
一、入职4个月,天天打螺丝、修板子在我刚刚大学毕业时,曾经在一家公司做电子工程师,工资不高,3000元左右。
当时,和我一起进入公司的还有一个人,也是个应届毕业生,再加上一个比我们早几个月入职的硬件工程师小曾,一共3人组成了研发部小组。
初入社会的懵懂与好奇,使得我以为即将面对的职场生活会像电视剧一样,出入高档写字楼,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拥有豪华配置的电脑,可以对新产品进行各种设计,高端大气上档次。
然而,事与愿违。
大部分时间,公司都安排我们3人做一些诸如打螺丝、装板子之类的杂事、小事,还经常被派去工厂和普工修板子,很少让我们做自认为的本职工作。
我的意志,也在这样的“打杂”工作中日渐消沉。
终于,4个月后,我提出了离职。
老板和我说,做这些工作只是为了让我熟悉产品,他不可能让一个本科生长期做这些普工就能做的活。
但是我去意已决,老板挽留无果,只好对我说,欢迎常回公司看看。
我一直没有机会回去看看。几年后,听说小曾已经做到了工程部经理的职位,全面负责公司产品的生产事宜。
现在回想起这4个月的工作经历,我才渐渐发现,这其实是职场上的飞轮效应现象。
存10万,单利和复利对比
复利和单利在前5年的回报相差不明显,但是采用复利方式,时间越长,得到的回报就比单利多得多。
飞轮效应前期的缓慢发展阶段,就像复利的前几年,看起来和单利差别不大,但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时间的积累就会迸发出巨大的威力。不怕慢,就怕站。
比如1%,以365天来看:
1.01 ^ 365 = 37.7834
你的复利结果将得到37.78,也就是说,相比一年前的自己,你的能力提升了37倍。
而如果每天退步一点点,也是1%,那么365天下来,个人能力仅为原本的0.025了。
0.99 ^ 365 = 0.0255
这就是复利的魔力,它被爱因斯坦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正是由于复利的作用,加速了飞轮效应的实现,而且使它的旋转速度越来越快。
Ⅱ 都说专科出来是拧螺丝的,本科的是教你拧螺丝的!我想问问汽车维修与就检测出来大概怎么样,多长时间才...
从奴隶到将军需要有古人悬梁苦读、锥刺股的精神和勇气,就像上楼梯一样,需一步一步攀登,当你到达顶点的时候回头望-------原来拧螺丝的我已成过去、、、、、、。
Ⅲ 流水线普工能学到什么技术吗 打螺丝打到怀疑人生
其实流水线是没什么出息的 去开机器比你流水线就要好多了 在流水线上没的什么地位的 可能明天就把你换了 不要你了
Ⅳ 普通大学本科毕业生能不能进入国家航空公司 我大学学艺术类的 对飞行器很有兴趣 进去拧个螺丝都
本科毕业生若是没有考过计算机等级考试是没有任何等级的,无默认等级一说。
Ⅳ 本科毕业了,大学学的电子信息工程,现在在一家数控机床公司做操作工,天天在加工机床,拧螺丝,钻孔。
做半年以内,操作层面会成为你今后做设计、做改善、做工程的基础,期间你要理论结合实际,进行改善,让老板发现你。半年后你谋求更高职位。
Ⅵ 机械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咨询
1、机械专业。机械专业未来的就业需求和前景还是不错的,毕竟大趋势上,工业4.0带来了工业升级。
2、心态调整。机械专业从事设计,往往得需要院校和学历较高的,而且也不是应届毕业生就可以干的了的。应届毕业生,建议先保就业,别挑岗位,换来换去时间一样耗费过去了。先最起码稳定1-2年,当然不见得是2年里全部都在拧螺丝。这其实是心态问题,从学校环境走向工作环境,心态,思维方式,工作方式都需要一个适应和转变的过程。毕竟是应届毕业嘛,路还长着呢,抢跑固然可以领先,但不是永远领先,还得拼实践,拼储备,拼成长。车间的实践也很重要,不见得在办公室(看似参与了设计)就比车间进步的快多少。先不用想太多,踏踏实实的把手头的事情干好先,慢慢你就发现身边的这些工作有趣起来了。
3、未来规划与选择。有了1-2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在心态和专业应用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可以结合实际规划一下自己的职业选择和未来。然后在挑选适合自己的工作,或者自己想要的工作。最好是进入一些有未来前景的新领域,最好不要跟专业偏差太大,轻度的跨行是可以的。
Ⅶ 第一次进厂连最简单的打螺丝都学不会,我该怎么办
刚进厂做工要从最筒单的工作做起做不好没关系要有耐心多做几次就会了没有什么难的坚持就是胜利
Ⅷ 为什么螺丝生意这么难做
做企业,不管什么来企自业,一是生产优质产品,保证产品质量;二是有足够的业务,三是资金相对充足,四是按时交货,五是售后服务。
如果产品质量不好,除非是那个商品供应不足的年代,否则企业迟早就退出市场。
想要足够的业务就要善待业务员,如果业务员为生活费发愁,那企业也可想而知。
其他就是属于管理了,资金管理,生产管理,人员管理要合理。
紧固件企业也一样。
紧固件,目前主要的紧固件方向就三条。
第一条就是国内的几大大品牌,走的是自营店或者代理模式,产值都是几十亿的;
第二条就是以前的外贸,利润不高,量很大,产值也都是过亿,几十亿的;
第三条就是石化紧固件,量大,利润高。而且还没有多少真正搞得好的企业,还大有可为。
其他,基本都是在苦苦挣扎,特别是4.8级,8.8级螺栓,量虽然很大,但是竞争也相当大。生存和发展不易。
Ⅸ 本科真的很重要吗
总要非常总要人生后面都靠他
Ⅹ 有谁有过应聘海尔的经历我一个研究生朋友签了海尔,昨天第一天上班告诉他们要在车间拧半年的螺丝!
其实看你怎么看这个事情了。
冒昧问一下:你朋友,虽然是研究生,但是他熟悉各种螺丝的规格,使用场合,不同使用效果,以及装配方式吗?
我觉得是不知道。
那工厂的生产流程等等呢?刚毕业的应该更不知道。有机会在基层给你看,给你实习,我觉得反而是好机会,就看怎么去把握了。
中国缺少的就是那种能从基层干起的人,但是从不缺少那种眼高手低的人。
我有个亲戚是个普通大学毕业的,毕业后跟几个大学生分到一个小县城的煤矿上班,那时候煤炭没现在景气,所以效益不好,工资300不到,而且在远离县城的矿山里边,配套也差。第一个月其他几个大学生就跑了,就剩下我亲戚。他也跑到县城打电话,说不干了,要出去打工。他属于那种木讷的人,而且脸皮子特别薄,我们亲戚去他家,他打个招呼都脸红。电话的时候刚好我妈妈在,听到了就不让他走,要他一定呆下去。因为我妈妈知道他木讷,担心在别的地方找不到工作。他于是就坚持下去了,一直干到现在,干到煤炭也景气了,他也做了矿长,因为那地方就他学历高,干的时间长。
所以,很多事情,看怎么去看待。我觉得,既然拧螺丝,我就要拧得最好,不是还有4分钱一个的拧螺丝费么,我一定要拧到最多钱的那个。你知道吗?一些小螺丝,一个的成本还没有四分钱呢,知足吧。